2011-10-28 16:01
贾图
[size=4][color=DarkOrchid][b][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65.jpg[/img]
12月5日。
装甲兵第一军如期到达乌拉尔斯克,整个左翼战线国民军已投入了80余万大军。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66.jpg[/img]
孙立人苦战,数小时后不敌优势敌军,向南撤退![/b][/color][/size]
2011-10-28 16:03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67.jpg[/img]
[size=4][color=Blue]比国虽小,援助可不少,继续加强联系。[/color][/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0-28 16:05 编辑 [/i]][/color]
2011-10-28 16:07
贾图
[size=4][color=DarkOrchid][b][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68.jpg[/img]
12月6日。
乌拉尔斯克再度易手!敌一摩托化军冲了上来![/b][/color][/size]
2011-10-28 16:12
贾图
[size=4][color=DarkOrchid][b][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69.jpg[/img]
12月6日下午1时。
国民军左翼共78个师,30个师被围,29个师消耗过大被迫停止进攻原地休整,4个师被击溃正在撤退中,只剩下薛岳部15个师还在死撑!形势危急![/b][/color][/size]
2011-10-28 16:16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0.jpg[/img]
[size=4][color=Blue]波斯战线。
敌人进攻中乌塔三国联军。
英联邦军队远不是苏军的对手,根本帮不上忙~[/color][/size]
2011-10-28 16:19
贾图
[size=4][color=DarkOrchid][b][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1.jpg[/img]
左翼吃紧,顾祝同将调到南边的胡宗南部又调了回来。[/b][/color][/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0-28 16:51 编辑 [/i]][/color]
2011-10-28 16:31
贾图
[size=4][color=DarkOrchid][b][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2.jpg[/img]
12月8日。
逃到戈尼夫稳住阵脚后,顾祝同干脆令薛岳部也一并停止进攻。等阎锡山部修整完毕后,再一同发难![/b][/color][/size]
2011-10-28 17:00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3.jpg[/img]
[size=4]资料: M40“远程汤姆”155毫米自行火炮
M40/M43式155mm自行加农炮(自行“长脚汤姆” 美国陆军M40式155毫米自行火炮)
二战期间,几乎在研制M12 155mm自行火炮的同时,美国军方另一个计划即T83式155火炮运载车计划也开始实施。这就是后来的M40“远程汤姆(Long Tom)”,也有人称之为“大肖特(Big Shot)”。它是美国“普波斯特”装甲车公司用M4A3E8底盘上安装一门M1A1式155毫米加农炮制成的,火炮靠后,火炮及其炮手均无防护。该炮的方向机和高低机的传动部分不能固定火炮,所以行军时有专门的制动器固定火炮。
同M12一样,车后都有可以折叠的助锄,射击时放下起支撑作用。弹药量为M12的2倍,20发。也比较少,所以当时研制的还有T30弹药运输车。两种车型各生产了M40304辆,在战争后期起了重大作用。在朝鲜战场,美军也使用过该火炮。[/size]
[img]http://www.52moxing.com/images/goods/20100611/911097b95dbeb5d8.jpg[/img]
2011-10-28 17:06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5.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12月10日。
诺沃琴斯克也丢了,B集群处于十面包围的境地!
顾祝同还在等阎锡山方面的消息,按兵不动。[/b][/color][/size]
2011-10-28 17:11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6.jpg[/img]
[size=4][color=Blue]T26E4[/color][/size]
2011-10-28 17:16
贾图
[size=4][color=DarkOrchid][b][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7.jpg[/img]
12月13日晨7时。
苏军精锐第80坦克师冲了上来,遭到薛岳部迎头痛击!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8.jpg[/img]
12月14日凌晨1时。
又有敌兵前来,这次是第15坦克师!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79.jpg[/img]
12月14日晚8时。
苏军前赴后继,第三批装甲部队——第4坦克师冲了过来!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0.jpg[/img]
数月激战,乌拉尔斯克已无矗立的建筑物,已无完好的道路桥梁,只剩下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和损毁的车辆残骸~[/b][/color][/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0-28 17:20 编辑 [/i]][/color]
2011-10-28 17:36
恋芸
自伏尔加河东岸起至古尔雪夫契卡洛夫一线,一直没有站稳,车里雅宾斯克要塞又没有拿下,导致里海北岸后防空虚,入冬以后,在苏军机械化部队的突进下,我军全面被动........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恋芸 于 2011-10-28 17:45 编辑 [/i]][/color]
2011-11-4 16:39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1.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2.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3.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4.jpg[/img]
[b][size=4][color=DarkOrchid]12月16日,休整九天之后,阎锡山部重新加入战斗序列!
另一个事实是,在俄罗斯严冬恶劣的环境下,国民军用7-8倍的兵力仍无法确保取得进攻战的胜利。[/color][/size][/b]
2011-11-4 16:40
贾图
[quote]原帖由 [i]恋芸[/i] 于 2011-10-28 17:36 发表
自伏尔加河东岸起至古尔雪夫契卡洛夫一线,一直没有站稳,车里雅宾斯克要塞又没有拿下,导致里海北岸后防空虚,入冬以后,在苏军机械化部队的突进下,我军全面被动........ [/quote]
冬季太变态了,防守经常顾此失彼~
2011-11-4 16:46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5.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方先觉部,减员近半数,这是B集群损失较重的一个单位。好在冬季衣物都有准备,有冻伤的但没有冻死的。
预计B集群完全突围还需要两周时间,外围救援部队一刻都不能放松![/b][/color][/size]
2011-11-4 16:57
贾图
[color=DarkOrchid][b][size=4][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6.jpg[/img]
薛岳部跑的更慢,要近四周后才能抵达乌拉尔斯克。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7.jpg[/img]
因其为解围部队主力之一,又是原中央军,且战斗力很强。顾祝同令后勤部门将储备弹药的一半拿出来优先补给该部,确保B集群的顺利脱出![/b][/color]
[size=4][color=Red]“国军自建军以来,就从未有过如此充足的弹药补给。此次薛岳部的待遇,可以说比当年印缅远征军有过之而无不及。”[/color][/size][/size]
2011-11-4 17:01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8.jpg[/img]
[size=4][color=Blue]击退苏军前锋后,G集群继续休整~[/color][/size]
2011-11-4 17:03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89.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看来敌人为了吃掉B集群是倾巢出动,连红军最高指挥部直属部队都冲上来了![/b][/color][/size]
2011-11-4 17:04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0.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顾祝同部再上前线![/b][/color][/size]
2011-11-4 17:12
贾图
[size=4][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1.jpg[/img]
[color=DarkOrchid][b]前敌总指挥的部队也得优先补给上![/b][/color]
[color=Red]“顾祝同向来对手下官兵袒护有加,有如此大好良机捞油水,怎能错过?”[/color]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2.jpg[/img]
[color=DarkOrchid][b]居然上来了两只满额步兵师,看来是从欧洲腹地赶过来的。[/b][/color][/size]
2011-11-4 17:14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3.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随着补给效率的大大增加,我军战斗效率提升明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4.jpg[/img]
又增援了一个步兵师~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5.jpg[/img]
敌增加至五万多人,顾祝同保险一点,再上G集群! [/b][/color][/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1-4 17:18 编辑 [/i]][/color]
2011-11-4 17:25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6.jpg[/img]
[color=DarkOrchid][b][size=4]苏军中路也有行动,进攻相对弱一些的E集群。
国民军守住这一波,中路倒可以尝试八十万大军往前压一压!假如何应钦部得手的话,将可以绕至车里雅宾斯克要塞之东北方向,达到百万大军四面合围的有利态势![/size][/b][/color]
2011-11-5 21:33
大将张辽
催更催更,钢七军的命运如何了?
2011-11-6 13:50
关内侯
有盟军助力,国军没必要冒进,稳扎稳打,多包几个饺子即可。
2011-11-7 19:33
moyanxiawei123
回复 #1884 关内侯 的帖子
盟友就是酱油:-_-:
2011-11-8 18:57
星光木水刃
盟友的AI给力度与你本人的操作给力度成反比,这就是为什么用意大利的玩家强力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德国在42年被苏联反推……
2011-11-11 15:37
贾图
[quote]原帖由 [i]星光木水刃[/i] 于 2011-11-8 18:57 发表
盟友的AI给力度与你本人的操作给力度成反比,这就是为什么用意大利的玩家强力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德国在42年被苏联反推…… [/quote]
呵呵,有这种说法?
2011-11-11 15:53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7.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12月20日,苏军封口部队再次被击退,G集群继续休整。[/b][/color][/size]
2011-11-11 15:57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8.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899.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0.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12月21日。
乌拉尔斯克陆续出现敌人,再集结了7个师之后于22日对我军发起猛烈反攻![/b][/color][/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1-11 15:58 编辑 [/i]][/color]
2011-11-11 16:03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1.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2.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12月22日晚,G集群加入战斗。罗恕人部因油料补给不及行动迟缓,顾祝同下令给所有装甲部队优先补给![/b][/color][/size]
2011-11-11 16:05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3.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许国璋部装甲兵第四师赶赴前线,接受徐庭瑶指挥。[/b][/color][/size]
2011-11-11 16:16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4.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5.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6.jpg[/img]
[b][size=4][color=DarkOrchid]三连胜![/color][/size][/b]
2011-11-11 16:30
贾图
[b][size=4][color=DarkOrchid][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7.jpg[/img]
顽敌前仆后继~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8.jpg[/img]
新的援军——装甲兵第六师吕旃蒙部~[/color][/size][/b]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1-11 16:33 编辑 [/i]][/color]
2011-11-11 16:43
贾图
[size=4][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09.jpg[/img]
[color=DarkOrchid][b]空袭[/b][/color]
[img]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11/08/122251347_11n.jpg[/img]
资料:苏联DB-3轰炸机
概述:
Db-3是创纪录试验机TSKB-30的批量生产型。主要结构是30年代流行的钢管构架机身覆以蒙皮的结构。该机有若干型号,在后期DB-3F(伊尔-4)下线后,前期型即统一改称DB-3,后期生产的改为伊尔-4。
1936-1939年期间一共制造了1528架,1939年全部换装了Vish-3可变桨距螺旋桨,性能有所改进。
1937年,24架DB-3曾援助中国空军,参加了抗日战争。
1939年-1940年冬季参加了苏芬战争。卫国战争开始后,主要执行远程夜间轰炸任务。
1937年,该机生产了一种鱼雷轰炸机型DB-3T,除了在机腹下携带一枚45-36-AN/45-36-AV鱼雷外其余和DB-3完全一样,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内都在红海军中服役。
性能指标:
成员:
3人
尺寸数据:
翼展 21.44米,机长 14.22米,机高 米,机翼面积 65.6平方米。
重量数据:
正常起飞重量 74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945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 439千米/时(4900米高空),升限 9600米,航程 3800千米。
武器装备:
三挺 7.62毫米机枪,一门 20毫米机枪,最大载弹量 2500千克。
动力装置:
两台M-87活塞发动机,功率 2×950马力。
[/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1-11 16:46 编辑 [/i]][/color]
2011-11-11 18:09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0.jpg[/img]
[size=4][color=Blue]又是一年圣诞节~[/color][/size]
2011-11-11 18:11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1.jpg[/img]
[size=4][color=DarkOrchid][b]离B集群突围预定接应时间还有五天,绝不能有半点放松![/b][/color][/size]
2011-11-11 21:11
贾图
[b][size=4][color=DarkOrchid][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2.jpg[/img]
12月26日晨8时,美军对莫斯科进行核打击,行动代号“Able”!
第14战略轰炸机大队的B29轰炸机向莫斯科市区投下原子弹,二十余万苏联卫戍部队和坚固要塞瞬间灰飞烟灭,数十万平民伤亡。莫洛托夫及最高苏维埃就巡视西线阵地身在德国而幸免于难。
[img]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0-05-27/67MARR0N05RQ0001.jpg[/img]
建筑被核爆摧毁的瞬间。[/color][/size][/b]
2011-11-12 12:54
大将张辽
米妖出和谐弹了,毁灭战争升级了。左翼都快成绞肉机了,桂系顺利突围了么?
2011-11-24 13:51
rhy2
家兔快点更新啊
2011-12-4 01:27
lcarron78
更新,更新...............
2011-12-29 12:29
贾图
[img]http://life.hdol.cn/life/UploadFile/200671793110614.jpg[/img]
日本油画《袖珍战车的拼死之斗》,画家显然是想表现日军战车的“神勇无畏”,然而,不自觉中,却留下了那个时代中国军人用血肉筑成长城,宁死不屈的战魂。
————————————————————————————————————————————————————————————————————
[img]http://forum.yidaba.com/attachments/20090622_59057c2c829a7bf59d5eGqBl9EtgAEs9.jpg[/img]
94式超轻型坦克长3.08米,宽1.62米,高1.62米;自重3.2吨,战斗全重3.45吨;发动机功率23.5千瓦;车辆最大速度40千米/时,最大行程208千米;车内乘员2人。驾驶室和动力舱在车体前部,驾驶室居右,动力舱在左,发动机位于变速箱的后面,即车体中部靠前的位置上。发动机和传动部分各有一个检查窗,便于检修和拆装。战斗室位于车体后部,上部有一个枪塔,其主要武器是1挺机枪,早期为91式6.5毫米机枪,后被7.7毫米机枪取代,少数车装过37毫米火炮。
1937年12月历史照片中蜂拥冲进南京城开始震惊世界的大屠杀的就是这种坦克。日军藤田、井上和宫川坦克队装备的50余辆94式超轻型坦克支援步兵第114师等部队开始围攻南京城。其中由藤田实彦大尉指挥的战车队,率先引导步兵冲入城内,开始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后来藤田升任第1战车团团长、步兵师参谋长,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在吉林通化监狱中畏罪自杀。
————————————————————————————————————————————————————————————————————
《金陵十三钗》中“咚咚咚咚”不断吐着火舌,犹如钢铁怪物般的坦克,就是这个了~《南京南京》中甚至还有对上面照片的原景重现,数十辆94式轻战车突击南京城门。其实该型坦克用德式PAK35战防炮可以轻易摧毁,但问题是国军战防炮太少了,一个德械师才4门,而普遍装备的捷克轻机枪根本打不穿94式的钢板,只能靠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2-29 16:51 编辑 [/i]][/color]
2011-12-31 11:05
西园公子
三年了
2011-12-31 14:45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5.jpg[/img]
[size=4][color=Blue]日军再次切断滇缅公路,尼泊尔军团望风而逃~
这次没有了滇缅公路,中国依然可以通过海路从盟国获得物资和装备,不过效率是差了一些~[/color][/size]
2011-12-31 14:51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6.jpg[/img]
[size=4][color=Blue]杨步飞部,装甲兵第七师整训完毕~[/color][/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2-31 15:13 编辑 [/i]][/color]
2011-12-31 15:20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7.jpg[/img]
[size=4][color=Blue]中国远征军第三次出征,不过这次是国内留守的滇军三个师,并不像前两次那样是精锐部队。不日抵达缅甸若开邦,计划配合英联邦军对日军发起反攻,重新打通滇缅公路![/color][/size]
[img]http://www.lsfyw.net/uploads/soft/200908/20090815224828102.jpg[/img]
[img]http://img841.ph.126.net/btBYLBHl6GaHsRQyvlHAAg==/801359258697084184.jpg[/img]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2-31 15:58 编辑 [/i]][/color]
2011-12-31 15:27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3.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4.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8.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19.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0.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1.jpg[/img]
[size=4][color=Blue]数日内退敌五六次,终于到了30日拂晓~[/color][/size]
2011-12-31 15:52
贾图
[b][color=DarkOrchid][size=4][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2.jpg[/img]
12月30日晚10时,顾祝同一马当先,亲率近卫部队攻占乌拉尔斯克。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3.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4.jpg[/img]
11时,B集群刚撤到乌拉尔斯克就遭遇三十万余苏军猛烈攻击,部队无心恋战,溃不成军,向哥尼夫沼泽地败退。
历时2个月的车里雅宾斯克会战,以苏军守住全部战线、国民军失败告终。
国民军伤亡十万余,苏军伤亡五万余。尸横遍野,给冰原上了一层血色。乌拉尔斯克,一座焦土之城。[/size][/color][/b]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1-12-31 16:06 编辑 [/i]][/color]
2011-12-31 16:14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5.jpg[/img]
[size=4][color=Blue]装甲兵第八师,由徐庭瑶直接指挥。[/color][/size]
2011-12-31 16:34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6.jpg[/img]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7.jpg[/img]
[size=4][color=Blue]友军败走,顾祝同独木难支,阻击了2个小时之后重炮齐射三次后撤。[/color][/size]
2011-12-31 16:43
moyanxiawei123
直播:hz1018:
2011-12-31 16:52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8.jpg[/img]
[size=4][color=Blue]法国大选~欧盟之父上台~[/color]
资料:
罗伯特·舒曼(法语:Robert Schuman,1886年6月29日-1963年9月4日,台湾旧部编版课本又翻译为徐满)是一位法国政治家,曾担任法国外交部长,以他名字命名的舒曼计划为欧盟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铺平了道路。他和Jean Monnet一起被称为“欧盟之父”。他出任了欧洲议会的第一任议长。
生平
罗伯特·舒曼的父亲作为法国公民出生于与卢森堡接壤的洛林地区,母语为卢森堡语。1871年随着洛林被德意志帝国兼并,他的父亲成为德国公民。罗伯特·舒曼的母亲出生于卢森堡,和他的父亲结婚后取得德国国籍。虽然罗伯特·舒曼在卢森堡市出生,但他出生时的国籍是德国,母语是卢森堡语。德语是他的第一外语,而法语直到他上学之后才开始学习,因此他一生当中说法语时都带有口音。
1896年-1903年,罗伯特·舒曼在卢森堡上文科高中,并在梅斯取得高中毕业证书。1904年他开始在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后来又相继在慕尼黑、柏林和斯特拉斯堡学习。1908年他在梅斯通过了德国第一国家考试(在德国要成为律师必须进行两次国家考试,两次考试期间为律师实习期)并在那里进行律师实习。1910年以24岁的年龄在柏林取得法学的博士学位。1912年他通过第二国家考试并在梅斯成为一名律师。
政治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伯特·舒曼担任德意志帝国军队的士官,但并没有参加战斗,而是做民事工作。1918年成为梅斯市议会成员。 1919年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之后罗伯特·舒曼接受了法国国籍,并作为洛林共和联盟的成员,成为法国议会中代表洛林的议员。1928年-1936年,他担任议会中阿尔萨斯-洛林小组的组长并曾经有一段时间担任议会的副议长。他担任议员一直到194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盖世太保逮捕。1942年他得以逃脱。
二战结束后,罗伯特·舒曼重新担任法国议会的议员并成为议会中财政小组的组长。1946年他成为财政部部长,1947年担任了法国的总理。从1948年到1952年他出任法国外交部长。
1950年5月9日罗伯特·舒曼公布了重新组建欧洲的历史性的宣言。1951年4月18日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在巴黎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被其视为欧洲在政治上走向联邦的重要一步。然而,由于二战刚刚结束,德国和法国之间的仇恨在民众当中还并未消除,因此罗伯特·舒曼的欧洲共同体思想在法国并没有得到理解,以致他不得不于1952年辞职。
1953年,26个欧洲国家签署了《人权和公民基本自由斯特拉斯堡公约》,这一公约受到了罗伯特·舒曼的很大影响。从1953年至1958年,他在很多地方作报告宣传一个联合的欧洲的思想。1955年他出任法国司法部长。
1957年的罗马条约将欧洲重新带回到这位“欧洲之父”早在1950年5月9日其宣言中就阐述的道路上。1958年他被任命为欧洲议会第一任议长。
————————————————————————————————————————————————————————————
文森特•奥里奥尔(Vincent Auriol)(1884-1966年),法国政治家。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首任总统(1947-54年)。1914年,他首次当选为国民议会社会党议员。后来,他曾在莱昂•布鲁姆(Leon Blum)领导的人民阵线联合政府中任财政部长(1936-37年),随后又担任司法部长(193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里奥尔被监禁,接着又被德国占领军软禁。1943年,他逃脱后加入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流亡政府。他在新宪法的起草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之后当选为总统。作为总统他主要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几乎没有什么权力,但对新总理选任具有很大影响力。[/size]
2011-12-31 17:00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29.jpg[/img]
[size=4][color=Blue]伊尔-2追着谢尔曼打~[/color][/size]
2011-12-31 17:04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30.jpg[/img]
[size=4][color=Blue]你来我就打你!我军都是生力军,没有在怕的!等到败军休整完了要你好看![/color][/size]
2011-12-31 17:07
贾图
[img]http://i436.photobucket.com/albums/qq84/barryqian/1931.jpg[/img]
[size=4][color=Blue]8小时后苏军已无力支撑。
西南战线,待宋哲元部开到前线,即可发起进攻。[/color][/size]
2012-1-2 15:22
大将张辽
历史又翻开了一页,而战争仍在继续。。。
2012-1-15 22:12
fifafans1
我累个去,家兔你太厉害了,这么有历史代入感的战报,我觉得这东西可以出书了,如果能过新闻审查的话!
2012-1-15 22:13
fifafans1
用掉了整整14个小时,看完了这篇战报,不知不觉双脚已经麻木,而春运的车票依然没有买到。
2012-1-15 22:14
fifafans1
用掉了整整14个小时,看完了这篇战报,不知不觉双脚已经麻木,而春运的车票依然没有买到。
2012-1-15 22:16
fifafans1
家兔,我玩这个游戏时常失去耐心,特别是后期机器奇慢后,更是难以忍受,
后来常用的就是扮演 不丹 ,偏安喜马拉雅山南麓一隅,派1个守备师支援云南抗战,然后被日寇的山下奉文平推。
家兔,你的资料太丰富了,让我这个自认为对国军抗战了解很多的人,也不得不佩服!
2012-1-16 09:46
贾图
[quote]原帖由 [i]fifafans1[/i] 于 2012-1-15 22:12 发表
我累个去,家兔你太厉害了,这么有历史代入感的战报,我觉得这东西可以出书了,如果能过新闻审查的话! [/quote]
呵呵,其实我回头去看,感觉早期文笔不成熟,等写完肯定还要修订一下~
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