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大家对贾诩怎么看?


2005-11-22 14:30 天宫公主
董卓罪孽深重, 王允吕布诛之, 这倒也没什么. 但杀了董卓以后, 王允又无端把整个事情无限扩大, 甚至要对整个西凉兵团动手...

而西凉军团反抗, 也并非以反汉的名义起兵, 他们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 董卓有错, 曹操怂恿关东诸侯可以起兵; 王允有错, 西凉军团就只能坐以待毙? 况且, 当时王允通缉令甚严, 我们作为后人也很难说, 如果李郭不犯长安, 就一定有别的活路.

2005-11-27 13:01 剑荡神魔
[quote]原帖由[i]i smile 1111[/i]于2004-05-28, 19:53:43发表
[quote]原帖由[i]本初安在?[/i]于2004-05-28, 17:10:24发表
劝李傕起兵犯长安,乱了天下
随张绣谋害曹操,结果典韦惨死
扶曹丕稳居王位,让曹植郁郁而终
试问天下还能有谁啊? [/quote]
说的好!
贾诩的能力没人怀疑,但他野心太重
他的自保意识最强,什么时候都找个靠山.
他的择主标准非常明确,不会像田丰沮授那样枉死
他的道路最为平稳
所以他永远都不能给人最深的触动 [/quote]
十分同意 他的政治能力十分的高强 每次都是选择了正确的靠山 他的野心是大 可是每次都掩饰得很好 而且 是在最适当的时期做正确的 决定 当他帮助张绣在选择 曹操和 袁绍时他十分坚决的选择曹操 在截杀曹操没有成功时他也马上劝说张 投降曹操 他知道一时的胜利 是没有可能减少 张和曹操之间的差距的 在立谁做曹操的接班人的时候 他的 正确选择使他有了一个 好的晚年 他要是现在社会的人 一定是一个狠角色

2005-11-28 15:07 人生得意须尽欢
其实贾诩跟楼主说的一样,是个十分厉害的人,不过真的像个猫头鹰,谁碰上谁倒霉。

2005-11-28 17:40 yjz99s1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1-22, 13:14:24发表
按你的论点: 荀不知道曹操后来是汉贼, 那贾又凭什么知道李郭得势后的那些得行呢? 荀发现自己错了, 就选择了较易的死亡; 贾发现他错了, 却选了较难的选择: 把献帝从魔掌中救出. 两者皆有自己负责的一面, 不是么? 您老还是不要厚此薄彼了. [/quote]
那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贾诩真的一心救献帝:
为什么在发现曹操真面目后,没有选择了较易的死亡和较难的解救啊。

偶认为他的历次变故只有一个理由,良禽择木而栖。他要出人头地,就要找个明主。要发挥才能,就要寻找自己的舞台。投董卓因为李儒等人掌权不得重用。力争李郭起兵是为了乱中取胜,盼望自己能等到权利。而后李郭专横,就以解救献帝为名分化他们,也是乱中谋利。解救献帝后,怕有人翻旧帐投张济,直到张绣投靠曹操的主张,都是希望借功晋身。


只有曹操能用之存之限之,真正驾御他。所以兴复汉室(反清复明)只是脱裤子放屁,关他鸟事。他可以安身立命,伎身朝廷就好了,就无所谓什么汉贼的名声。

2005-11-28 17:46 天宫公主
曹操的启蒙谋士是荀彧, 又不是他.

[color=BLUE]所以兴复汉室(反清复明)只是脱裤子放屁,关他鸟事。[/color]

荀攸, 程昱, 郭嘉, 刘晔, 张辽, 徐晃亦如事耶?

2005-11-28 21:16 陆逊{伯言}
只是士为知己者死,并且军阀混战百姓受苦,早一日结束战争早一日就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应该是这么想的

2005-11-29 13:53 yjz99s1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1-28, 17:46:46发表
曹操的启蒙谋士是荀彧, 又不是他.

[color=BLUE]所以兴复汉室(反清复明)只是脱裤子放屁,关他鸟事。[/color]

荀攸, 程昱, 郭嘉, 刘晔, 张辽, 徐晃亦如事耶? [/quote]
晕啊
我只是想说明贾诩比较圆滑,知道变通,他没有必要为汉家的兴亡负责
他属于新的时代开创者,而荀彧属于旧时代的维护者
把两人的思想相提并论有点怪怪的

不是你所说的那样大义凛然:
“荀发现自己错了, 就选择了较易的死亡; 贾发现他错了, 却选了较难的选择: 把献帝从魔掌中救出. 两者皆有自己负责的一面”

荀攸, 程昱, 郭嘉, 刘晔, 张辽, 徐晃和他一样也是“知道变通”的人

贾诩不是一心救献帝:
良禽择木而栖
他投的是曹操,而不是汉献帝
所以只要他的才华可以施展,家族可以延续,就没有义务来兴复汉室

真的是忠心汉室,“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1其志”
只要他有心汉室随时可以学习荀彧
从后来立嗣也征询过他意见
可见他在曹操政权的地位并不低啊
他的话多少还有些作用
为何此时没有为献帝说公道话

反而荀彧一直是清流思想作怪,以汉臣自居,不愿意背负汉贼的恶名
最后被迫自杀

2005-11-29 17:52 天宫公主
汗一下... 你回我的那贴, 我是在叙述贾诩谋划犯长安, 并不是很多说的那么不耻... 单纯从劫持天子一事来看, 贾诩的长安行动和荀彧的许昌行动是有可比性的(注: 这里, 我是在比事, 而不是在比人).

至于后来投了曹操以后, 他一个降臣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啊. 当然我承认贾不是完全要忠于汉家的, 但不忠于汉人品就一定差么? 就一定是比较圆滑, 知道变通的那种么?

2005-11-29 19:44 yjz99s1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1-29, 17:52:07发表
汗一下... 你回我的那贴, 我是在叙述贾诩谋划犯长安, 并不是很多说的那么不耻... 单纯从劫持天子一事来看, 贾诩的长安行动和荀彧的许昌行动是有可比性的(注: 这里, 我是在比事, 而不是在比人).

至于后来投了曹操以后, 他一个降臣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啊. 当然我承认贾不是完全要忠于汉家的, 但不忠于汉人品就一定差么? 就一定是比较圆滑, 知道变通的那种么? [/quote]
1,圆滑, 知道变通新的新时代开创者,没有的贬低贾诩的意思.历史的发展更需要这样的人.
2,良禽择木而栖是乱世很好的求生准则.
3,贾诩的影响力在立嗣事件有所发挥
4,贾诩每次的选择都很务实,眼光独到,不会让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忠义仇恨等观念,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改变历史.

我的论证两者行动的目的性是
无论引狼还是
贾诩谋划犯长安主要是为私啊
而荀彧谋划救许昌行动主要是为公啊

荀彧投靠曹操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曹操曾经追击董卓军,认为他是真心匡扶汉室,而且当时曹操除了屠杀平民也没有其他的罪过.
难道你以为老练如贾诩之人,不会了解同事多年的李郭的品行吗?

2005-11-29 21:48 陆逊{伯言}
贾诩有独特的见解,智谋上与郭嘉差不了太多。赤壁之战后曹操独赏程昱与贾诩吗,并且贾文和还善于揣测曹操的心意吗,有才,不过还是比不了郭嘉

2005-11-29 22:05 fchu
我认为贾诩鬼才 虽不及荀彧德才兼备 却也远在郭嘉等人之上

2005-11-29 22:16 陆逊{伯言}
上回你就说贾诩是鬼才,如果他真的是,郭嘉就是麒麟了

2005-11-29 22:52 攻强守弱
刚才看了一下整个帖子,有个问题,天公公主是不是又叫天公将军吧
[color=purple]这个帖子已被 天公将军 于 2005-01-30, 22:07:25 编辑 [/color]其实文和武乱那篇文章评价就很不错啊!
贾诩郭嘉本就不是那时代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君子,但正因如此,他们却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color=purple]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color]
再读读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的关系。
那种自由的奔放的思想,对礼教的不屑,摆脱了束缚的思想对谋略的最纯粹的领悟与判断,奏响了最华丽的谋略的乐章。

2005-11-29 23:07 实干司马
张绣追击曹军那段,贾诩分析的自信而丝毫不差,对局势尽在掌握。这点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2005-11-29 23:19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攻强守弱[/i]于2005-11-29, 22:52:30发表
刚才看了一下整个帖子,有个问题,天公公主是不是又叫天公将军吧
[color=purple]这个帖子已被 天公将军 于 2005-01-30, 22:07:25 编辑 [/color]其实文和武乱那篇文章评价就很不错啊!
贾诩郭嘉本就不是那时代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君子,但正因如此,他们却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color=purple]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color]
再读读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的关系。
那种自由的奔放的思想,对礼教的不屑,摆脱了束缚的思想对谋略的最纯粹的领悟与判断,奏响了最华丽的谋略的乐章。 [/quote]
呵呵... 刚来轩辕用过一段别人的帐号.

2005-11-29 23:22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11-29, 23:07:54发表
张绣追击曹军那段,贾诩分析的自信而丝毫不差,对局势尽在掌握。这点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quote]
这段贾诩给我的最大震撼是, 他那丝毫不漏的分析对手竟然是曹操+曹营智囊团, 而并非袁术吕布之流.

2005-11-30 01:07 fchu
呵呵 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他推崇备至的原因
而且他还是少有的随我年龄增加而改变印象的三国人物

2005-11-30 18:23 陆逊{伯言}
不过贾诩厉害的是能击败断后的曹军五虎之一啊

2005-12-2 00:27 中庸
他比郭嘉要强!
看看他们的年龄长短就知道他比郭更知道保护自己!

2005-12-2 18:40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中庸[/i]于2005-12-02, 0:27:19发表
他比郭嘉要强!
看看他们的年龄长短就知道他比郭更知道保护自己! [/quote]
郭嘉是病死的,好吗?谁会算计了他?他是算无遗计啊,只是天嫉英才啊,曹冲等等都值得同情

2005-12-2 20:19 中庸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02, 18:40:12发表
[quote]原帖由[i]中庸[/i]于2005-12-02, 0:27:19发表
他比郭嘉要强!
看看他们的年龄长短就知道他比郭更知道保护自己! [/quote]
郭嘉是病死的,好吗?谁会算计了他?他是算无遗计啊,只是天嫉英才啊,曹冲等等都值得同情 [/quote]
别再搞笑了,看看有什么人对他颇有微辞就知道了!
郭嘉和曹操确实很合得来,但郭能不能和曹丕等人那样合得来呢?
相反贾诩的表现,什么是睿智,表现的淋漓尽致。我觉得贾特别像韩安国,谁倒他不会倒!

2005-12-2 20:59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中庸[/i]于2005-12-02, 20:19:49发表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02, 18:40:12发表
[quote]原帖由[i]中庸[/i]于2005-12-02, 0:27:19发表
他比郭嘉要强!
看看他们的年龄长短就知道他比郭更知道保护自己! [/quote]
郭嘉是病死的,好吗?谁会算计了他?他是算无遗计啊,只是天嫉英才啊,曹冲等等都值得同情 [/quote]
别再搞笑了,看看有什么人对他颇有微辞就知道了!
郭嘉和曹操确实很合得来,但郭能不能和曹丕等人那样合得来呢?
相反贾诩的表现,什么是睿智,表现的淋漓尽致。我觉得贾特别像韩安国,谁倒他不会倒! [/quote]
那也不能证明他比郭嘉会玩弄权术,因为曹操早就想把身后事交给郭嘉,所以他才没有在政治上有什么体现,如果郭嘉还活着,哪还有曹丕什么事?再说了,他只是生活不检点,等他继承了曹操的爵位,看谁还敢微词?

2005-12-2 21:57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02, 21:56:38发表
是吗?曹操是不是看到比自己小N多岁的郭嘉有点那种感觉? [/quote]
承认你的传爵位给郭嘉是瞎掰就好

2005-12-2 22:00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12-02, 21:57:38发表
承认你的传爵位给郭嘉是瞎掰就好 [/quote]
当然了,毕竟他死了,不然绝对让你吃惊

2005-12-2 22:0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02, 22:00:11发表
当然了,毕竟他死了,不然绝对让你吃惊 [/quote]
他不死也不会传给他

2005-12-3 18:09 中庸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02, 20:59:54发表
[quote]原帖由[i]中庸[/i]于2005-12-02, 20:19:49发表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02, 18:40:12发表
[quote]原帖由[i]中庸[/i]于2005-12-02, 0:27:19发表
他比郭嘉要强!
看看他们的年龄长短就知道他比郭更知道保护自己! [/quote]
郭嘉是病死的,好吗?谁会算计了他?他是算无遗计啊,只是天嫉英才啊,曹冲等等都值得同情 [/quote]
别再搞笑了,看看有什么人对他颇有微辞就知道了!
郭嘉和曹操确实很合得来,但郭能不能和曹丕等人那样合得来呢?
相反贾诩的表现,什么是睿智,表现的淋漓尽致。我觉得贾特别像韩安国,谁倒他不会倒! [/quote]
那也不能证明他比郭嘉会玩弄权术,因为曹操早就想把身后事交给郭嘉,所以他才没有在政治上有什么体现,如果郭嘉还活着,哪还有曹丕什么事?再说了,他只是生活不检点,等他继承了曹操的爵位,看谁还敢微词? [/quote]
看来你是个MM吧!
这种结论都能得的出来,笑死我了!
就算曹操想把位子传给他,他也承受不起,看看身边那些人会同意吗?
笑死了!

2005-12-3 18:12 包青天
贾诩为人太过深不见底,太理性,估计是主子都不会和他太亲近的。

2005-12-3 18:32 llzzll
呵呵,我觉得贾诩谋算之才绝对可谓超绝,比之其他三国军师毫不逊色。
而且深晓保身之道,三国之中,仅就阴谋诡计、谋算之道,他可入前三!
(另外还有就是司马懿了,至于剩下的名额,我个人觉得诸葛适合,
不过恐怕会有人说我,因为诸葛表现的很高尚,可是他慢慢夺权的方式
我觉得也充满了阳谋,算得很清楚。)
所以我在做曹操mod的时候,特意给了他一个发展的空间!
在我的mod里,贾诩堪称第一!
呵呵,也许我的爱好与众不同吧。

2005-12-3 19:01 陆逊{伯言}
我忘了大体话语,总之说过,是不是就没准了

2005-12-3 23:37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llzzll[/i]于2005-12-03, 18:32:07发表
呵呵,我觉得贾诩谋算之才绝对可谓超绝,比之其他三国军师毫不逊色。
而且深晓保身之道,三国之中,仅就阴谋诡计、谋算之道,他可入前三!
(另外还有就是司马懿了,至于剩下的名额,我个人觉得诸葛适合,
不过恐怕会有人说我,因为诸葛表现的很高尚,可是他慢慢夺权的方式
我觉得也充满了阳谋,算得很清楚。)
所以我在做曹操mod的时候,特意给了他一个发展的空间!
在我的mod里,贾诩堪称第一!
呵呵,也许我的爱好与众不同吧。 [/quote]
用兵策略方面能和贾诩一拼的, 我觉得只有荀攸. 诸葛亮, 司马懿其实用兵都很菜, 他们的水平未必比曹真, 张郃强多少.

2005-12-4 15:22 llzzll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3, 23:37:18发表
[quote]原帖由[i]llzzll[/i]于2005-12-03, 18:32:07发表
呵呵,我觉得贾诩谋算之才绝对可谓超绝,比之其他三国军师毫不逊色。
而且深晓保身之道,三国之中,仅就阴谋诡计、谋算之道,他可入前三!
(另外还有就是司马懿了,至于剩下的名额,我个人觉得诸葛适合,
不过恐怕会有人说我,因为诸葛表现的很高尚,可是他慢慢夺权的方式
我觉得也充满了阳谋,算得很清楚。)
所以我在做曹操mod的时候,特意给了他一个发展的空间!
在我的mod里,贾诩堪称第一!
呵呵,也许我的爱好与众不同吧。 [/quote]
用兵策略方面能和贾诩一拼的, 我觉得只有荀攸. 诸葛亮, 司马懿其实用兵都很菜, 他们的水平未必比曹真, 张郃强多少. [/quote]
呵呵,说得很对,司马懿用兵时的计策确实要稍逊一筹,
不过说到夺权和韬隐,我觉得他和贾诩还是有一拼的。

2005-12-4 16:14 天宫公主
贾诩天生那种能不争就不争的性格, 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他不会象司马那样, 变成一个主导地位. 但他这种性格在很大程度上, 是和他早期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的. 他出生于偏僻的武威郡, 的前半生一直在西凉军团当一个校级军官, 手下统领也就是数千人. 相对于司马懿那种名门之后, 还有个京兆尹的父亲的确是差了很远. 其次, 贾诩前半生一直未遇名主, 包括曹操在内开始也对他不完全信任. 从张绣之死可以看出, 纵然曹操本人也许能够原谅宛城之战, 但曹家宗族总体还是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所以贾诩在曹营的态度一直是, 小心谨慎, 少有私交, 不结朋党, 与世无争. 也正是因为他有次虔诚的态度, 他才能躲过了类似张绣, 荀彧等人的灾难, 而一直活到了最后. 类似问题在司马身上还是不存在的... 司马懿虽然未得曹操重用(甚至还有些猜嫉), 但他毕竟从小就是世子四友之一. 曹操死后, 曹丕马上提拔重用他和陈群等旧友, 曹睿时期由于曹真, 曹休等重臣皆相继去世, 司马懿更是变成明帝第一宠臣. 司马懿这相对顺利的前半生, 自然也就给他最后夺权奠定了基本的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

但单单从个人能力而言, 我觉得贾诩还是略胜一筹. 因为司马懿在某种程度上, 挤走的无非是一个羽翼未丰的晚辈. 曹爽在248年把司马架空, 司马249年就回来杀了曹爽, 这只说明在当时朝野上下, 还有很多明帝时期的官员, 心里还都是向着司马懿的. 但贾诩则不同, 无论是扶佐李, 郭, 还是帮助献帝桃命; 帮助张绣谋划出路, 还是扶助曹丕成为世子, 他所帮助的一方都是在世人眼力看来没什么希望的一方. 从这点看, 我认为贾诩无论是权谋还是兵谋, 都要胜过司马. 至于说诸葛亮的权术, 这个争议就很大了... 如果我们从刘封倒台, 到李严被架空兵权, 再犯罪受贬...等等的这一切全部归在诸葛亮的策划之中, 那么诸葛亮的权谋之术的确是三国第一高手. 把事情做的那么干净利落, 不但谩过了当世, 并且还谩过了后世... 不过, 我心目中的诸葛亮还不是这个样的.

2005-12-4 18:03 夏侯称
贾诩未必不为权力,从贾诩换过3个主公,可见贾诩也不甘心一生庸碌。
还有夏侯称也是曹丕好友,只是挂得早,没封官。
至于说司马懿和诸葛亮,我认为这二人除了夺托孤之政权,也没有什么欺主行为。主要还是接班人的野心问题。

2005-12-4 21:39 llzzll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4, 16:14:34发表
贾诩天生那种能不争就不争的性格, 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他不会象司马那样, 变成一个主导地位. 但他这种性格在很大程度上, 是和他早期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的. 他出生于偏僻的武威郡, 的前半生一直在西凉军团当一个校级军官, 手下统领也就是数千人. 相对于司马懿那种名门之后, 还有个京兆尹的父亲的确是差了很远. 其次, 贾诩前半生一直未遇名主, 包括曹操在内开始也对他不完全信任. 从张绣之死可以看出, 纵然曹操本人也许能够原谅宛城之战, 但曹家宗族总体还是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所以贾诩在曹营的态度一直是, 小心谨慎, 少有私交, 不结朋党, 与世无争. 也正是因为他有次虔诚的态度, 他才能躲过了类似张绣, 荀彧等人的灾难, 而一直活到了最后. 类似问题在司马身上还是不存在的... 司马懿虽然未得曹操重用(甚至还有些猜嫉), 但他毕竟从小就是世子四友之一. 曹操死后, 曹丕马上提拔重用他和陈群等旧友, 曹睿时期由于曹真, 曹休等重臣皆相继去世, 司马懿更是变成明帝第一宠臣. 司马懿这相对顺利的前半生, 自然也就给他最后夺权奠定了基本的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

但单单从个人能力而言, 我觉得贾诩还是略胜一筹. 因为司马懿在某种程度上, 挤走的无非是一个羽翼未丰的晚辈. 曹爽在248年把司马架空, 司马249年就回来杀了曹爽, 这只说明在当时朝野上下, 还有很多明帝时期的官员, 心里还都是向着司马懿的. 但贾诩则不同, 无论是扶佐李, 郭, 还是帮助献帝桃命; 帮助张绣谋划出路, 还是扶助曹丕成为世子, 他所帮助的一方都是在世人眼力看来没什么希望的一方. 从这点看, 我认为贾诩无论是权谋还是兵谋, 都要胜过司马. 至于说诸葛亮的权术, 这个争议就很大了... 如果我们从刘封倒台, 到李严被架空兵权, 再犯罪受贬...等等的这一切全部归在诸葛亮的策划之中, 那么诸葛亮的权谋之术的确是三国第一高手. 把事情做的那么干净利落, 不但谩过了当世, 并且还谩过了后世... 不过, 我心目中的诸葛亮还不是这个样的. [/quote]
哈哈,说的精辟!
深以为然!
  

正因一个无法判断的诸葛,所以只说贾诩位列前三。
呵呵,三国里,贾诩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了。

至于说他不争,我则有不同看法。
我个人认为,贾诩还是争的。
只不过这都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如果争会导致危险,那么他绝不会争。

小心谨慎, 少有私交, 不结朋党, 与世无争。
这是他在曹操手下的表现,为什么?
因为一旦做错,则有性命之忧!

而在献帝面前,他却表现的像一个忠臣,这也是一种争,
只不过争的东西不同。
投靠张绣,争的是发挥的机会!
暗助曹丕,争的是以后的发展!
贾诩看似与世无争,只因为他觉得那些争有害无益。
他只做那种绝对对自己无害的事情!

至于诸葛,其实心里也是非常佩服的。
无论他的权谋是真是假,都不能影响他在三国时期的地位!

只不过,人们太关注诸葛了,而往往忽略贾诩那漆黑的智慧。

2005-12-5 12:13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llzzll[/i]于2005-12-04, 21:39:12发表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4, 16:14:34发表
贾诩天生那种能不争就不争的性格, 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他不会象司马那样, 变成一个主导地位. 但他这种性格在很大程度上, 是和他早期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的. 他出生于偏僻的武威郡, 的前半生一直在西凉军团当一个校级军官, 手下统领也就是数千人. 相对于司马懿那种名门之后, 还有个京兆尹的父亲的确是差了很远. 其次, 贾诩前半生一直未遇名主, 包括曹操在内开始也对他不完全信任. 从张绣之死可以看出, 纵然曹操本人也许能够原谅宛城之战, 但曹家宗族总体还是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所以贾诩在曹营的态度一直是, 小心谨慎, 少有私交, 不结朋党, 与世无争. 也正是因为他有次虔诚的态度, 他才能躲过了类似张绣, 荀彧等人的灾难, 而一直活到了最后. 类似问题在司马身上还是不存在的... 司马懿虽然未得曹操重用(甚至还有些猜嫉), 但他毕竟从小就是世子四友之一. 曹操死后, 曹丕马上提拔重用他和陈群等旧友, 曹睿时期由于曹真, 曹休等重臣皆相继去世, 司马懿更是变成明帝第一宠臣. 司马懿这相对顺利的前半生, 自然也就给他最后夺权奠定了基本的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

但单单从个人能力而言, 我觉得贾诩还是略胜一筹. 因为司马懿在某种程度上, 挤走的无非是一个羽翼未丰的晚辈. 曹爽在248年把司马架空, 司马249年就回来杀了曹爽, 这只说明在当时朝野上下, 还有很多明帝时期的官员, 心里还都是向着司马懿的. 但贾诩则不同, 无论是扶佐李, 郭, 还是帮助献帝桃命; 帮助张绣谋划出路, 还是扶助曹丕成为世子, 他所帮助的一方都是在世人眼力看来没什么希望的一方. 从这点看, 我认为贾诩无论是权谋还是兵谋, 都要胜过司马. 至于说诸葛亮的权术, 这个争议就很大了... 如果我们从刘封倒台, 到李严被架空兵权, 再犯罪受贬...等等的这一切全部归在诸葛亮的策划之中, 那么诸葛亮的权谋之术的确是三国第一高手. 把事情做的那么干净利落, 不但谩过了当世, 并且还谩过了后世... 不过, 我心目中的诸葛亮还不是这个样的. [/quote]
哈哈,说的精辟!
深以为然!
  

正因一个无法判断的诸葛,所以只说贾诩位列前三。
呵呵,三国里,贾诩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了。

至于说他不争,我则有不同看法。
我个人认为,贾诩还是争的。
只不过这都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如果争会导致危险,那么他绝不会争。

小心谨慎, 少有私交, 不结朋党, 与世无争。
这是他在曹操手下的表现,为什么?
因为一旦做错,则有性命之忧!

而在献帝面前,他却表现的像一个忠臣,这也是一种争,
只不过争的东西不同。
投靠张绣,争的是发挥的机会!
暗助曹丕,争的是以后的发展!
贾诩看似与世无争,只因为他觉得那些争有害无益。
他只做那种绝对对自己无害的事情!

至于诸葛,其实心里也是非常佩服的。
无论他的权谋是真是假,都不能影响他在三国时期的地位!

只不过,人们太关注诸葛了,而往往忽略贾诩那漆黑的智慧。 [/quote]
深以为然,不过他除了带兵谋划,还有离间计之外不怎么显眼,尤其要注意的是,他在政治方面的建树比荀蜮不差

2005-12-6 12:58 superzz_0
贾诩是个聪明人,一切为自己找想,而且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情,我能象他活得那么潇洒就好咯。..

2005-12-6 13:32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12-06, 12:58:04发表
贾诩是个聪明人,一切为自己找想,而且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情,我能象他活得那么潇洒就好咯。.. [/quote]
我估计除了及少数的人之外,没有几个

2005-12-6 15:19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12-06, 12:58:04发表
贾诩是个聪明人,一切为自己找想,而且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情,我能象他活得那么潇洒就好咯。.. [/quote]
贾诩一生小心翼翼, 如屡薄冰, 何潇洒之有也? 也许外人看他玩弄群雄于鼓掌很潇洒, 不过我相信去想那些计策, 和他承受的压力, 也花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吧. 如果他真的想潇洒一把, 估计早就人头落地了好几回了.

我觉得三国最潇洒的莫过于孔融, 祢衡二人... 结果他俩都死于极刑.

2005-12-6 15:31 无隙
贾诩是强人。。这点不用辩滴。。。

2005-12-6 15:39 天宫公主
强人不假, 但比京剧里的诸葛半仙还差着不少呢. 事实上, 任何善于谋略的人, 都应该知道谋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所以说我不相信有任何人能在潇洒谈笑间, 策划出一个又一个的完美计策.

2005-12-6 17:19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6, 15:19:58发表
贾诩一生小心翼翼, 如屡薄冰, 何潇洒之有也? 也许外人看他玩弄群雄于鼓掌很潇洒, 不过我相信去想那些计策, 和他承受的压力, 也花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吧. 如果他真的想潇洒一把, 估计早就人头落地了好几回了.

我觉得三国最潇洒的莫过于孔融, 祢衡二人... 结果他俩都死于极刑. [/quote]
难道被杀头就叫潇洒啊,从容地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潇洒啊.而您所说其小心形式什么的,也没什么客观反应,我也可以理解其迎合上级得当啊

2005-12-6 17:41 偷心猎人
[quote]原帖由[i]风云天下[/i]于2005-12-06, 15:55:05发表
我觉得真正有头脑谋略的人如曹,诸葛等人,确实有谈笑间定计灭敌的本领,就像下棋,如果能统观全局,有些高手能预估十几步之远,当然可以谈笑风生了.
而他们的问题主要在于对手如何,如果对手也是个很高谋略的人,当然就会头疼了.就像诸葛对司马就有些头疼(纯谋略应胜过司马,但加上客观条件就不容乐观了),但诸葛对周郎就不那么头疼了,因为谋略不是一相档次的,况且周瑜自己有致命的弱点被诸葛抓住却不自知,硬是接二连三的往人家网里钻. [/quote]
兄台,这里是史区,别一不留神又说了演义。

2005-12-6 18:05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12-06, 17:19:25发表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6, 15:19:58发表
贾诩一生小心翼翼, 如屡薄冰, 何潇洒之有也? 也许外人看他玩弄群雄于鼓掌很潇洒, 不过我相信去想那些计策, 和他承受的压力, 也花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吧. 如果他真的想潇洒一把, 估计早就人头落地了好几回了.

我觉得三国最潇洒的莫过于孔融, 祢衡二人... 结果他俩都死于极刑. [/quote]
难道被杀头就叫潇洒啊,从容地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潇洒啊.而您所说其小心形式什么的,也没什么客观反应,我也可以理解其迎合上级得当啊 [/quote]
先保自己再说潇洒,要是死都潇洒,都去四得了

2005-12-7 14:5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12-06, 17:19:25发表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6, 15:19:58发表
贾诩一生小心翼翼, 如屡薄冰, 何潇洒之有也? 也许外人看他玩弄群雄于鼓掌很潇洒, 不过我相信去想那些计策, 和他承受的压力, 也花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吧. 如果他真的想潇洒一把, 估计早就人头落地了好几回了.

我觉得三国最潇洒的莫过于孔融, 祢衡二人... 结果他俩都死于极刑. [/quote]
难道被杀头就叫潇洒啊,从容地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潇洒啊.而您所说其小心形式什么的,也没什么客观反应,我也可以理解其迎合上级得当啊 [/quote]
问题是贾诩活的从容么? 处处堤防着, 处处小心翼翼的, 这叫从容? 我说的孔融, 弥衡他们在被杀前其实都很从容... 呵呵

2005-12-7 15:49 yygbill
个人认为贾诩能力强与郭嘉,和荀文弱差不多,但觉得为了展示才华而有些不计后果,反而文弱想的更多一些.郭嘉死的太早了,留下的事迹不算多.所以我个人比较喜欢荀文弱

2005-12-7 17:02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yygbill[/i]于2005-12-07, 15:49:30发表
个人认为贾诩能力强与郭嘉,和荀文弱差不多,但觉得为了展示才华而有些不计后果,反而文弱想的更多一些.郭嘉死的太早了,留下的事迹不算多.所以我个人比较喜欢荀文弱 [/quote]
都有王佐之才,毕竟一人之智有限,群体方面

2005-12-8 11:39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7, 14:51:40发表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12-06, 17:19:25发表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6, 15:19:58发表
贾诩一生小心翼翼, 如屡薄冰, 何潇洒之有也? 也许外人看他玩弄群雄于鼓掌很潇洒, 不过我相信去想那些计策, 和他承受的压力, 也花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吧. 如果他真的想潇洒一把, 估计早就人头落地了好几回了.

我觉得三国最潇洒的莫过于孔融, 祢衡二人... 结果他俩都死于极刑. [/quote]
难道被杀头就叫潇洒啊,从容地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潇洒啊.而您所说其小心形式什么的,也没什么客观反应,我也可以理解其迎合上级得当啊 [/quote]
问题是贾诩活的从容么? 处处堤防着, 处处小心翼翼的, 这叫从容? 我说的孔融, 弥衡他们在被杀前其实都很从容... 呵呵 [/quote]
子非文和,我也非文和,天晓得他活得开心还是紧张

2005-12-8 18:01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12-08, 11:39:08发表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7, 14:51:40发表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5-12-06, 17:19:25发表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6, 15:19:58发表
贾诩一生小心翼翼, 如屡薄冰, 何潇洒之有也? 也许外人看他玩弄群雄于鼓掌很潇洒, 不过我相信去想那些计策, 和他承受的压力, 也花费了他不少的心血吧. 如果他真的想潇洒一把, 估计早就人头落地了好几回了.

我觉得三国最潇洒的莫过于孔融, 祢衡二人... 结果他俩都死于极刑. [/quote]
难道被杀头就叫潇洒啊,从容地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潇洒啊.而您所说其小心形式什么的,也没什么客观反应,我也可以理解其迎合上级得当啊 [/quote]
问题是贾诩活的从容么? 处处堤防着, 处处小心翼翼的, 这叫从容? 我说的孔融, 弥衡他们在被杀前其实都很从容... 呵呵 [/quote]
子非文和,我也非文和,天晓得他活得开心还是紧张 [/quote]
他应该不太紧张,多少年戎马生涯啊,早成老狐狸了

2005-12-9 13:29 张辽是人妖吗
典型的有才无德,唯恐天下不乱。说贾老大是三国乱世的缔造者之一不为过吧。

2005-12-9 18:16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张辽是人妖吗[/i]于2005-12-09, 13:29:18发表
典型的有才无德,唯恐天下不乱。说贾老大是三国乱世的缔造者之一不为过吧。 [/quote]
有才无德?那只是那时的看法,再说他老早就想找一个能干的君主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怎么能说?

2005-12-20 22:02 南北东西
晚上刚刚看到一本三国史研究的书,里面对贾诩有很不错的评价,而且认为陈把他放在和二荀同列的传里是很正确的,裴注有点问题,这与两着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有很大的关系。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人的!说他是三国第一谋士或许太过,但是绝对是超一流的了,而且是个全才差不多,最后归隐和程仲德差不多!

2005-12-21 00:10 残云戏月
觉得是最懂得保护自己,善谋,且深知下臣之道。。。

不像田丰,荀文若,周瑜,诸葛亮,我真的很难找到他的缺点。。。

虽然投靠了几个群雄,但以他为军师的没有一个死于他的计谋,也就是说他还是挺有义气的,比那卖主求荣的要好多了。况且人本来就是要往高处走的嘛。。。。。

2005-12-31 23:06 倾心奉孝
看了一下前面的争论,暂且把自己的妄断改一下吧。
虽然我对贾诩其人身平经历功过得失了解不算多。但对其人为实在不能欣赏!

单就贾诩的谋略确实很精彩,但如果结合献计的环境和当时的大局,只能觉得他献计的目的过于自私,只看自己生死不把别人性命当一回事。

他跟郭嘉包括其他谋士,在择主上有个很大的区别。贾诩选主人并不在乎他在思想上是不是跟他意见相一致,而是考虑他能不能为自己提供安全庇护在某段时间内为其所利用。他在乱世求得不是展宏图而是保自身。而郭嘉择主求得志同道合,能为人善用用人不疑之明主,这也是大多数谋士的原则。贾诩没有这种儒者的高洁。

贾诩进了曹营之后很懂得保全自身,不太和别人多往来,也不大敢出奇谋而反驳众人的意见,这点郭嘉就反之,郭嘉进谏就敢力排众议。这就使贾诩在曹营没有太多出彩。

再谈谈赤壁之战,他所进言,让曹操先屯兵安抚百姓再图江东,此乃权宜之计,择中之言。在对于现在攻打江东的利弊得失缺少战略分析。如果当时在场的谋士(荀程贾)谁能就此分析而进谏曹操,相信曹操不会一味固执下去。而此时,郭嘉的战略分析就会占很大决定要素。

总的来说,贾诩的献计都是为己之策。

2005-12-31 23:23 倾心奉孝
[quote]原帖由[i]袖里乾坤[/i]于2005-12-21, 0:30:49发表
郭嘉?远不及贾文和也。

文和一生与奉孝一生对比,功劳甚大。 [/quote]
请问你了解多少?

从作为一个谋士来说
郭嘉出道随军旅11载为曹军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助其平定乌丸,雄踞北方,可惜不幸早夭。。他是真正的谋士。
而贾诩呢?他的计谋更多的是利己,在曹营无大作为,晚年傍得曹丕,官职才平步青云,嘉赏了他不少功勋。

郭嘉也不敢高攀他的名头,毕竟郭嘉命短,他死的时候曹操才官居司空,甚至还没贾诩死的时候官大。如果能混到魏国建国的时候,曹操安能亏待他?

拿贾诩七十余载的人生比郭嘉11载的军旅,当然是贾诩占优咯。

2006-1-1 00:33 天水英才姜维
这里比的是智力,另外帮助曹操平定北方的谋士并非郭嘉一人,荀君的战略计划,公达的计策都很强,不能忽视其他人哦。

2006-1-1 13:45 叶寻芳
外国人认为贾文和是智者,而诸葛亮是鬼神

2006-1-2 14:28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1-01, 0:33:38发表
这里比的是智力,另外帮助曹操平定北方的谋士并非郭嘉一人,荀君的战略计划,公达的计策都很强,不能忽视其他人哦。 [/quote]
注意啊,贾诩那时只是个负责后勤的!

2006-6-24 02:27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倾心奉孝[/i] 于 2005-12-31 23:06 发表
看了一下前面的争论,暂且把自己的妄断改一下吧。
虽然我对贾诩其人身平经历功过得失了解不算多。但对其人为实在不能欣赏!

单就贾诩的谋略确实很精彩,但如果结合献计的环境和当时的大局,只能觉得他献计的目的 ... [/quote]

贾诩和郭嘉的背景很不一样。贾诩生于147年(《贾诩传》记载223年去世,年77岁,按虚岁推知生于147年),193年是他第一次正经出场,那时候他已经是47岁了。贾诩少时人莫知,一直到47岁才有这么一个显示才华的机会,主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他小时候地处偏远;籍贯:武威姑臧人也。当时的科技远不如现在,不是说你一个甘肃边关的,想去一次中原繁华地就是那么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少年仕途并不出色,也只是就近投靠了当地的董卓集团。在董卓被杀之前,贾诩无非是牛辅的一个部曲(以前还以为是副将,现在看来连这个都不算。因为《三国志》上只写了“诩在辅军”,并没有提他是多高的军官)。可以说在诸侯纷争的时期,地处中原颖川的年轻郭嘉,的确有过他的雄心报复。而年近五旬的贾诩,前半生毫无作为,他又复有何望哉?对于郭嘉,汉末战乱是他仕图的开始,对于贾诩也许是他人生的尽头(古人云,人过五旬不夭折,他都47岁了).因此,对比两个人的“略”对贾诩是不公平的,而单以谋而论,我想基本都能认可贾诩的境界吧?

其实如果拿他和二荀比,也会得到类似的结论.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6-24 02:31 编辑 [/i]]

2006-6-24 03:06 phoenixflame11
总觉得曹操的五谋中,荀彧人品最高,对曹操战略面贡献最大;荀攸郭嘉程昱对曹操战术面贡献最大,其中荀攸郭嘉贡献最多,郭嘉最聪明。至于贾诩,感觉他在军事方面对曹操造成的损失大于贡献,因为他来曹营后就没怎么献过计,虽然他很聪明的说。当然后来他在内政方面对魏国贡献还是挺大的。

2006-6-24 12:05 luyi6187
从正史和三国演义中看贾诩,对其才能,相当的敬佩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对贾诩怎么看?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