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三国的名字问题


2008-7-1 23:34 tobyzlif
三国的名字问题

是不是三国里的人物都是2字结构。复姓的当然也包括在内。现在我能想到的就淳于琼、太史慈是三个字,其他还有吗?

2008-7-2 00:10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tobyzlif[/i] 于 2008-7-1 23:34 发表
是不是三国里的人物都是2字结构。复姓的当然也包括在内。现在我能想到的就淳于琼、太史慈是三个字,其他还有吗? [/quote]

淳于琼复姓淳于,太史慈复姓太史。他们都是单名。

从西汉时,人们就有不起双名的习惯,而自从王莽篡汉后,依照《公羊传》“讥二名,二名非礼也”的理论,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强制人们不许起双名,因此从那时起,中国人起名字大都是单名。

后来王莽虽然败亡,但不起双名的习惯得到了保留,从王莽至三国,延续整个东汉时期,都极少有双名出现。

这就是三国中任务都是单名的缘故。

2008-7-2 00:32 星义
:ohmy:三国中没有双名吗?戏子才是双名还是单名?郭攸之是单名还是双名?

2008-7-2 00:38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星义[/i] 于 2008-7-2 00:32 发表
:ohmy:三国中没有双名吗?戏子才是双名还是单名?郭攸之是单名还是双名? [/quote]

当然,说三国无双名,这也不是绝对的,只不过双名极少而已。

从王莽时代传下来的习惯,就是认为双名非礼,一般说来只有出身低微的人才起双名。

戏志才和郭攸之的出身是什么,偶不太清楚,不过想来大概不会是世家弟子吧。

2008-7-2 00:46 水镜门生
严白虎:mellow:吕伯奢:ph34r:

[[i]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7-2 00:59 编辑 [/i]]

2008-7-2 00:47 恨地无环
戏志才作为曹操前期的重要谋士,竟然没有记录他的表字,很可能就是没有字的下层布衣。

郭攸之的之很可能是教名,三国魏晋南北朝,凡信五斗米道者多有用之字为教名,如王羲之父子共用之字,非子不讳父名,教名也。

2008-7-2 08:47 三国赤壁周郎
吕伯奢的伯奢据说是字,真名不详。
至于严白虎,跟张大头、张白骑、雷公、楮飞燕那些人名有点类似,大概是一种称号。

2008-7-2 09:00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08-7-2 08:47 发表
吕伯奢的伯奢据说是字,真名不详。
至于严白虎,跟张大头、张白骑、雷公、楮飞燕那些人名有点类似,大概是一种称号。 [/quote]

吕伯奢极其象字。其实,整个东汉三国期间,很多双名的人其实都是以字传而已。

至于严白虎,则未必是外号。严白虎草根阶层,出身低微,很有可能是双名。何况,张白骑是因为骑白马而得绰号,雷公因为声音洪亮而得,诸飞燕因身体轻捷而得,如果说严白虎是外号,那难道是因为他养了一头白老虎?:titter:

2008-7-2 10:10 因苏阿
回复 #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请叫一下成公英的问题
“部党散去,唯英独从”,看来他应该是复姓成公,名英
但是成公这个姓似乎没有,而公英看起来也很像字,如果是字的话,那魏略就应该写“部党散去,唯公英独从”了

2008-7-2 10:24 caggf
应当是复姓无误,晋书便有成公绥传

2008-7-2 10:27 ★淡茶☆
高堂隆字升平,不知道应该称为高升平还是高堂升平呢?:doubt:

2008-7-2 10:29 caggf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鲁[b]高堂生[/b]后也…………


所以自然是高堂升平了....

2008-7-2 10:32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8-7-2 09:00 发表


吕伯奢极其象字。其实,整个东汉三国期间,很多双名的人其实都是以字传而已。

至于严白虎,则未必是外号。严白虎草根阶层,出身低微,很有可能是双名。何况,张白骑是因为骑白马而得绰号,雷公因为声音洪 ... [/quote]
因为他老婆的缘故。

2008-7-2 11:0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因苏阿[/i] 于 2008-7-2 10:10 发表
请叫一下成公英的问题
“部党散去,唯英独从”,看来他应该是复姓成公,名英
但是成公这个姓似乎没有,而公英看起来也很像字,如果是字的话,那魏略就应该写“部党散去,唯公英独从”了 [/quote]
成公应该是复姓,但你说的这个理由不是很充分。
[b]《先主传》: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color=Red]王子服[/color]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献帝起居注曰:承等与备谋未发,而备出。承谓[color=Red]服[/color]曰:“郭多有数百兵,坏李傕数万人,但足下与我同不耳!昔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吾与子由是也。”[color=Red]服[/color]曰:“惶惧不敢当,且兵又少。”承曰:“举事讫,得曹公成兵,顾不足邪?”[color=Red]服[/color]曰:“今京师岂有所任乎?”承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腹心办事者。”遂定计。[/b]
上文称“王子服”,后文则单称“服”,不过这里不排除王子服为李服之误。

[b]吴人[color=Red]严白虎[/color]等众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乃至会稽。策曰:“[color=Red]虎[/color]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color=Red]虎[/color]等。
吴录曰:时有乌程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余或数千。引兵扑讨,皆攻破之。策母吴氏曰:“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独余一老翁,何足复惮乎?”乃舍之,余咸族诛。策自讨[color=Red]虎[/color],[color=Red]虎[/color]高垒坚守,使其弟舆请和。许之。舆请独与策会面约。既会,策引白刃斫席,舆体动,策笑曰:“闻卿能坐跃,剿捷不常,聊戏卿耳!”舆曰:“我见刃乃然。”策知其无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舆有勇力,[color=Red]虎[/color]众以其死也,甚惧。进攻破之。[color=Red]虎[/color]奔余杭,投许昭於虏中。程普请击昭,策曰:“许昭有义於旧君,有诚於故友,此丈夫之志也。”乃舍之。[/b]
都称严白虎为虎。

不过据裴松之的说法,严白虎似乎又可称严虎。
[b]臣松之案:傅子亦云曹公征柳城,将袭许。记述若斯,何其疏哉!然孙盛所讥,未为悉是。黄祖始被策破,魂气未反,且刘表君臣本无兼并之志,虽在上流,何办规拟吴会?策之此举,理应先图陈登,但举兵所在,不止登而已。于时强宗骁帅,祖郎、[color=Red]严虎[/color]之徒,禽灭已尽,所余山越,盖何足虑?然则策之所规,未可谓之不暇也。若使策志获从,大权在手,淮、泗之间,所在皆可都,何必毕志江外,其当迁帝於扬、越哉?案魏武纪,武帝以建安四年已出屯官渡,乃策未死之前,久与袁绍交兵,则国志所云不为谬也。许贡客。无闻之小人,而能感识恩遇,临义忘生,卒然奋发,有侔古烈矣。诗云:“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贡客其有焉。[/b]

2008-7-2 11:58 南宫不仁
三国中真正两个字名的人是

付士仁

2008-7-2 12:01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南宫不仁[/i] 于 2008-7-2 11:58 发表
三国中真正两个字名的人是

付士仁 [/quote]

三国志中,他就叫士仁,没有傅字。

2008-7-2 20:37 秦时O明月
黄承彦,猪哥的岳父是三国唯一的双名,鉴定完毕~~~:qcool+

2008-7-3 00:23 鬼舞军师
吕伯奢应该是字  估计和孙伯符差不多

2008-7-3 09:22 jediscv
黄月英、孙尚香,不要忘了女人。
曹安民、邢道荣、武安国。

2008-7-3 09:34 徐丹子鹤
[quote]原帖由 [i]jediscv[/i] 于 2008-7-3 09:22 发表
黄月英、孙尚香,不要忘了女人。
曹安民、邢道荣、武安国。 [/quote]
:mellow:尚香名字来自民间,诸如此类还有关银屏
我想问的是月英的名字怎么来的……

2008-7-3 09:37 恨地无环
黄月英、孙尚香……后人杜撰之名,于史无载。
邢道荣,演义虚构人物。
曹安民,可能是曹安、曹民两人。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2008-7-3 21:51 tobyzlif
古人的名字还真是奇怪啊~:)

2008-7-3 22:57 笑天下
吕威璜应该算一个,威璜显然不是字,吕威,好像也不是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的名字问题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