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21 13:35 龙子赵山常
庙号?

:doubt:刘邦的庙号本来就是高...称为高帝.加个祖就改庙号了?我不理解各位前辈为什么说易中天这个观点错了..建议多翻翻书.难道说唐太宗宋太祖都不是庙号?而是谥号?

2008-5-21 15:01 三种不同的红色
刘邦的庙号不是高祖,而是太祖。

“高”是谥号,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汉高帝”,或“高皇帝”

《汉书·高祖本纪》: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所谓“高祖”是时人习惯称呼,而不是庙号。易中天不知道这个,竟然以为“高祖”是刘邦庙号,于是滑天下之大稽。

[[i]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5-21 15:06 编辑 [/i]]

2008-5-21 15:12 Z_Artemis
[quote]《汉书·高祖本纪》: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quote]

于是“拨乱反正”一成语便出于此么?

2008-5-21 15:15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08-5-21 15:12 发表


于是“拨乱反正”一成语便出于此么? [/quote]

这个偶倒不知。

2008-5-21 17:59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08-5-21 15:12 发表


于是“拨乱反正”一成语便出于此么? [/quote]
他也是引用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2008-5-24 15:53 五袋石果
将“汉高祖”当成刘邦庙号的人很多,以至于易教授都不能免俗,这该说是司马迁的成功呢还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真正以“汉高祖”为庙号的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沙佗人。

2008-5-24 17:50 客上天然居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08-5-21 15:12 发表


于是“拨乱反正”一成语便出于此么? [/quote]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目前能知道的大约就是这个最早了吧。汉·桓宽《盐铁论·诏圣》:“高皇帝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三章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

[[i] 本帖最后由 客上天然居 于 2008-5-24 17:55 编辑 [/i]]

2008-5-24 21:57 龙子赵山常
...

但是宋太祖是庙号哇...那高帝怎么又不是庙号了.我都白痴了

2008-5-24 22:09 卧秋风
汉朝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只有德才兼备的才有庙号,我记得似乎西汉12帝里只有4个有庙号,而谥号是每个皇帝都有的。

高皇帝确切的说是谥号,也就是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所以汉朝皇帝一般称自己的祖宗是”高皇帝“

后来的皇帝谥号越来越长,叫起来不方便了,才都叫庙号的。

2008-5-26 18:15 五袋石果
准确地说,“皇帝”也是谥号,所以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三个字。因为几乎每个皇帝的谥号中都有“皇帝”这两个字,所以人们讲皇帝的谥号的时候习惯省略掉这两个字。就如汉朝除太祖和世祖外每个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人们讲到时习惯上也是省略掉。
也正因为“皇帝”也是谥号,所以没有做过皇帝的人也有可能得到这个谥号,如曹操,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虽然他没做过皇帝,但是也可以得到“皇帝”的谥号。事实上,历史上没做过皇帝而被追谥为“皇帝”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唐太宗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宋太祖的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i] 本帖最后由 五袋石果 于 2008-5-26 18:20 编辑 [/i]]

2008-5-28 22:00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五袋石果[/i] 于 2008-5-26 18:15 发表
唐太宗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quote]

这个谥号是不肖子孙加的。

唐太宗的谥号,最初叫文皇帝。按照一般习惯,应该叫他“唐文帝”的。

可惜唐玄宗毕竟恶搞,硬是把这一传统给破坏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庙号?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