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征文参展]红与白——清明杂感


2008-4-6 13:36 东门吹血
[征文参展]红与白——清明杂感

清明时节,即使不下雨,也总是会显出一种阴郁,似乎要把冬天残留下来的那点凄凉、萧索尽情地散发出来。人如若不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一些事情的话,恐怕多少会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吧?有道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客观环境并没有向人们施加影响的用意,而偏能在人心中调出各种色彩,不由得不叹服造化之神奇。

这样的时候,如果有人张灯结彩地摆喜筵、闹洞房,不知道会是怎样一个场景?

似乎一个多少有点恶搞的想法。想象一下:当你正不无凄凉地在先人的坟头追忆、祭扫之时,身边突然出现鞭炮锣鼓、花轿红烛或者婚礼进行曲等等一系列与清明的气氛颇不协调的事物,至少会觉得有些诧异吧。

红白喜事,是万物消长的一种象征。如此看来,给清明时节添上一抹红妆也不失为自然与人世的巧妙融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感觉从宏观层面上看当然是主观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也是客观的。人们面临种种现实状况时候,作出任何反应也都是合乎情理的。红与白交替变化,让积极的情感去抵消气候的严酷,怎知不是对于平衡的追求呢?

红事与白事,固然给人不同的体验,其本身却并不存在消极或者积极的区别,而仅仅是自然或人类发展过程中种种需求的表面化。当然,总有像我这样拿这些自然现象做文章的人,偏要凭借着相关话题演绎出一大堆废话,从而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在杯弓蛇影之中借题发挥,面对风声鹤唳也可以大动干戈,所谓的发散性思维便是这样开掘和彰显出来的。

事实上,究竟什么是“红”,什么是“白”,也还难有定论。比如清明给人的印象始终是阴云密布;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偏偏守得云开见日明了,也不能说现在就不是清明节。现实难免暗淡,而我们仍可以给它涂抹出各种各样的色彩,这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fengrui19的分割线———————————

根据文章内容及群众意见征用此文入本次活动(参展作品)。

[[i] 本帖最后由 fengrui19 于 2008-4-8 23:52 编辑 [/i]]

2008-4-6 13:46 水镜门生
楼主此篇参加清明征文否:doubt:

2008-4-6 14:14 Z_Artemis
字数未800:titter:

2008-4-6 14:42 东门吹血
:titter:篇幅不到,还是算了……

2008-4-7 02:28 第二片云
编辑成断句就行了。:titter:

2008-4-7 02:45 Z_Artemis
楼主对于“红”与“白”的疑问,事实上是对于我们约定俗成的习惯的一种质疑,带有些许自由主义的意味。所谓的“红”与“白”,“喜”与“悲”,主流与非主流,交织出我们生活中的平衡。

文章如果对表面意象所代表的内在涵义与人们主观意志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人们对于正面和负面的概念的平衡性,将是深刻有意义的。但是文章末段提出“什么是红”、“什么是白”,牵涉到事物的本质,又是另外一个论题了。

因此,在任一主题上适当深挖,便是一篇颇具思想性的文章。

嗯,我在告诉楼主怎么把这篇文章写超过800字:P

2008-4-8 22:49 渔夫
乘興而來,興尽而返,何必強求800。:titter: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