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阮氏三雄为什么是2、5、7?


2007-12-19 21:44 rose9
阮氏三雄为什么是2、5、7?

最近闲暇了又重读了水浒,发现其实有好多问题都没搞明白,比如说:

(1)阮氏三雄为什么是2、5、7,其他的呢?

--如果你说是作者随意编造的数字,这种答案不说也罢。

(2)焦挺为什么绰号叫“没面目‘呢?
--好像书里真没有他的外貌描写啊!

其他的以后慢慢凑。

2007-12-19 21:51 好蚱蜢
我只是听说,不一定正确,所以大家不要批我···

阮氏兄弟其实原来是三胞胎,渔民父亲也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然后在他们懂事的时候,叫他们每个人下水抓一条鱼,然后抓上来的鱼的重量是2斤5斤和7斤,所以··

所以小七很吃亏啊···

2007-12-19 21:52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好蚱蜢[/i] 于 2007-12-19 21:51 发表
我只是听说,不一定正确,所以大家不要批我···

阮氏兄弟其实原来是三胞胎,渔民父亲也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然后在他们懂事的时候,叫他们每个人下水抓一条鱼,然后抓上来的鱼的重量是2斤5斤和7斤,所以· ... [/quote]

这个故事偶也听说过。

2007-12-19 21:55 火狐天下
第一个估计有堂兄弟

第二个:
[quote]原帖由 施耐庵于 xxxx-xx-xx xx:xx 发表
小人原是中山府人氏,祖传三代,相扑为生,却才手脚,父子相传,不教徒弟。平生最无面目,到处投人不著;山东,河北都叫我做没面目焦挺 [/quote]

2007-12-19 22:04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rose9[/i] 于 2007-12-19 21:44 发表
最近闲暇了又重读了水浒,发现其实有好多问题都没搞明白,比如说:

(1)阮氏三雄为什么是2、5、7,其他的呢?

--如果你说是作者随意编造的数字,这种答案不说也罢。

(2)焦挺为什么绰号叫“没面目 ... [/quote]

请注意一件其他的事情.段三娘.

男人的排行是总排行:
堂兄弟家族中男人的排行.

女人的排行好像也是堂姐妹的排行.
不过有可能是直系兄弟姐妹的排行.

2)生平最无面目.这个不太懂得是啥意思,查了查古汉语也无结果.
méi miàn mù
没面目
1.犹言不讲情面。2.没有面子丢脸。
可能是不讲情面的意思.但是联系原文来看,我觉得是没有名气脸面.不擅长结交.

2007-12-19 22:06 rose9
楼上,那到底什么是没面目?是很没面子吗?为什么没面子,难道就是因为不收徒弟?

阮氏大鱼要是一条没打上来就有一个阮小零了。兄弟三人就是:250。

搞一下,楼下继续。

2007-12-19 22:09 ft1114619
没面目~应该是没什么人缘的意思

2007-12-19 22:20 zyl
回复 #3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这是在哪里看来的呀

2007-12-19 22:24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zyl[/i] 于 2007-12-19 22:20 发表
这是在哪里看来的呀 [/quote]

很久很久以前看的一个民间故事,估计是在《故事会》之类的书上看的。

2007-12-19 22:27 马岱
(1)阮氏三雄为什么是2、5、7,其他的呢?

--古代婴儿的存活率低,其他的没养大。

2007-12-19 22:42 关内侯
阮家父亲是个数学家,2、5、7符合数列

2007-12-19 22:59 fengxv
搜的
98 没面目:到处找人比武摔交,自称没面目,指其摔交技术厉害

2007-12-19 23:12 rose9
有可能,但还是不明白摔跤和面目有什么关系。

反正,一个人如果以“没面子”这样很泄气的贬义词作绰号似乎太说不过去。

2007-12-19 23:33 fengxv
还是搜的
焦挺,河北人,没面目就是脸皮厚、死脸的意思。

2007-12-20 00:10 ★淡茶☆
[quote]原帖由 [i]好蚱蜢[/i] 于 2007-12-19 21:51 发表
我只是听说,不一定正确,所以大家不要批我···

阮氏兄弟其实原来是三胞胎,渔民父亲也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然后在他们懂事的时候,叫他们每个人下水抓一条鱼,然后抓上来的鱼的重量是2斤5斤和7斤,所以· ... [/quote]


呵呵,这个可能性不大吧,难道要等到他们长到可以抓鱼的年纪才取名字么?那生下来后怎么喊呢?在长成能抓鱼的期间又怎么叫他们呢?呵呵,所以说这个一看就不可信.

2007-12-20 00:20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7-12-19 22:27 发表
(1)阮氏三雄为什么是2、5、7,其他的呢?

--古代婴儿的存活率低,其他的没养大。 [/quote]

有这种解释的,但是比较倾向于堂兄弟的解释.
同书的段三娘的哥哥是段五段六好像

考虑到男女对半的因素,阮的老妈要生14个,概率比较小吧.尤其是穷苦人家.
大户人家还可能有二房生咯.

[[i]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07-12-20 00:22 编辑 [/i]]

2007-12-20 08:28 寥廓江天
据金圣叹说时什么三七少阳之数

2007-12-20 08:35 ft1114619
[quote]原帖由 [i]★淡茶☆[/i] 于 2007-12-20 00:10 发表



呵呵,这个可能性不大吧,难道要等到他们长到可以抓鱼的年纪才取名字么?那生下来后怎么喊呢?在长成能抓鱼的期间又怎么叫他们呢?呵呵,所以说这个一看就不可信. [/quote]
小时侯叫小名~长大以后再取大名是很正常的~最常见的小名就是狗蛋儿、狗剩儿之类的~

2007-12-20 12:36 远舟
小二/五/七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大名
比较同意麻袋公的说法,什么抓鱼的传说纯属无良捏造:titter:

“没面目”的意思应该是很明显啊:
“到处投人不著”其实就是“平生最无面目”的具体解说

2007-12-20 23:29 rose9
注意,新的问题来了:

为什么是“短命二郎阮小五”,而不是“短命二郎阮小二”,或者“短命五郎阮小五”?:q(+
(快绕死我了。。。。)

2007-12-21 10:13 孔雀王
这个话题和"严白虎的兄弟为什么不叫严青龙,严朱雀,严玄武"一样,很有探讨性...:lol:

2007-12-21 10:17 韦孝宽
2、5、7是堂兄弟中的排名的可能性较大,比如杨延昭虽号称六郎,但却是杨业的长子(或是次子,记不清了),这个六的排行也是堂兄弟中的排名。

[[i] 本帖最后由 韦孝宽 于 2007-12-21 10:21 编辑 [/i]]

2007-12-21 10:19 韦孝宽
[quote]原帖由 [i]rose9[/i] 于 2007-12-20 23:29 发表
注意,新的问题来了:

为什么是“短命二郎阮小五”,而不是“短命二郎阮小二”,或者“短命五郎阮小五”?:q(+
(快绕死我了。。。。) [/quote]


“二郎”据推测是当时民俗中的神或传说中的好汉,现在要追溯出处已经不太可能了。

2007-12-21 10:23 gewa2
我觉得257是他们的实际排名,古代婴儿的产量高而成活率低,估计其他兄弟都挂了。
没面目很明显是没面子,四处投奔没人接收,倒不是说人丑。

2007-12-21 10:25 冒牌
其实是剪刀布石头这个顺序起的。
小二是剪刀
小五是布
小七为啥是石头,这个还有待考证。

短命二郎阮小五就很好解释鸟,布见到剪刀当然只有完蛋了,也就是在二面前短命:qcool+

2007-12-21 14:44 rose9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2-21 10:25 发表
其实是剪刀布石头这个顺序起的。
小二是剪刀
小五是布
小七为啥是石头,这个还有待考证。

短命二郎阮小五就很好解释鸟,布见到剪刀当然只有完蛋了,也就是在二面前短命:qcool+ [/quote]


小七为啥是石头,这个还有待考证。
--阮氏三雄他爸一只手是七指吧。

水浒最新考证出炉了:q((+

2007-12-21 14:57 Z_Artemis
二郎是二郎神的意思..跟排行没有关系.

2007-12-21 19:02 英扎吉
同意2楼的,那个传说我也听过。:)

2007-12-27 18:09 188907137
2楼的,原来还有这样一说的。

2007-12-27 22:05 freeidea
抓鱼的故事就是《故事大王》里面的,我也看过。挺有创意,不过我认为也没甚么道理。
婴儿存活率低这个说法比较可信。

至于没面目,感觉就是说没甚么人缘,没甚么交情之类的。

严白虎的兄弟就是叫做严青龙,严朱雀...:titter:

2007-12-27 22:32 方二
短命二郎是当年李冰二公子那个典故吧

杨延昭原名是杨延朗,被辽人称作南斗杨六星,叫顺了就成了杨六朗、杨六郎了,和排行基本没什么关系了

2007-12-27 22:57 白木
感谢楼上的
才知道
6狼

2007-12-30 21:07 扬浊清
[quote]原帖由 [i]★淡茶☆[/i] 于 2007-12-20 00:10 发表



呵呵,这个可能性不大吧,难道要等到他们长到可以抓鱼的年纪才取名字么?那生下来后怎么喊呢?在长成能抓鱼的期间又怎么叫他们呢?呵呵,所以说这个一看就不可信. [/quote]


其实。。。这是民间故事。。。。早年《故事会》登的。

2007-12-31 03:40 菜刀
阮氏三兄弟绰号的大致意义:

立地太岁是指生,活阎罗当然就是指死了,而夹在生与死之间的,偏偏又是个短命二郎,意味着人生苦短,哀愁多欢乐少

阮七曾对吴用说: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话语中的悲凉,如在读者耳边

2007-12-31 04:19 边城玫女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2-21 10:25 发表
其实是剪刀布石头这个顺序起的。
小二是剪刀
小五是布
小七为啥是石头,这个还有待考证。

短命二郎阮小五就很好解释鸟,布见到剪刀当然只有完蛋了,也就是在二面前短命:qcool+ [/quote]
这个太经典了!!
快要把我笑趴下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解西来,天外飞仙”境界。。。。。。。。。

2008-1-2 15:52 hala0129
《大宋宣和遺事》內「短命二郎」是阮進,有可能是阮小二。但是裡面三阮的渾號和《水滸》又有些差異,「活閻羅」阮小七沒變,但「立地太歲」卻變成是阮小五,而《水滸》內阮小五的「短命二郎」在《大宋宣和遺事》卻變成阮進。這是我看《水滸傳資料匯編》內所節錄的部份。

2008-1-2 15:56 股神博古特4
晕了,短命二郎就是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二

至于为什么257,看看大宅门里那几个爷的排行就知道了

2008-1-7 14:45 hala0129
另外,補上在《水滸人物口頭傳說大觀》中〈天罡編‧三阮大鬧壽張城〉頁165-167中所看到另外三阮,分別是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裡頭沒有渾號,但交代了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本是兄弟,但這三阮是在晁蓋上梁山前,因為打死石碣村南邊張家林的漁霸後遠走高飛,到山西太行山落草。這書中寫到這故事流傳地區是在梁山、陽谷、台前、范縣一帶,感覺上並非傳統的水滸故事,可能是水滸故事太有名了,那附近一帶所流傳出來的吧!因為要交代七兄弟的命名是這樣命名的有點說不太過去,能接受的是算進堂兄弟輩的排行,還說得過去。

2008-1-15 12:36 94yy
QUOTE:
原帖由 好蚱蜢 于 2007-12-19 21:51 发表
我只是听说,不一定正确,所以大家不要批我···

阮氏兄弟其实原来是三胞胎,渔民父亲也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然后在他们懂事的时候,叫他们每个人下水抓一条鱼,然后抓上来的鱼的重量是2斤5斤和7斤,所以· ...
正解:wink:

2008-1-21 19:24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hala0129[/i] 于 2008-1-7 14:45 发表
另外,補上在《水滸人物口頭傳說大觀》中〈天罡編‧三阮大鬧壽張城〉頁165-167中所看到另外三阮,分別是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裡頭沒有渾號,但交代了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本是兄弟,但這三阮是在晁蓋上梁山前,因為打死石碣村南邊張家林的漁霸後遠走高飛,到山西太行山落草 ... [/quote]

三四六也有了,还少了阮老大

2008-2-6 01:37 zhanglei97
回复 #1 rose9 的帖子

这个故事不是什么《故事会》或者《故事大王》之流。登载这个故事的书叫《故事与智力测验》,四卷本。每个故事前面有一个智力测验,故名

2008-2-9 12:19 roma_qi
这么也能像到 牛!

2008-2-14 13:59 某家
[size=6][color=SeaGreen]最正牌的解释:2,5,7是族中排行,古代排行都是同辈中年纪来排行。

                至于没面目,是说不讲情面,直言直语。[/color][/size]

2008-2-14 14:42 陶心
回复 #38 hala0129 的帖子

那本《水滸人物口頭傳說大觀》偶也看过,其中关于不同籍贯的英雄人物的口头传说故事情节大多属于上梁山之前的,而出现地点最广的便是宋时属于郓州(东平府)的寿张、平阴、东平、台前、范县一代,属于博州(东昌府)的莘县、东阿、阳谷、冠城一代和属于济州(济宁府)的郓城、嘉祥一代,也有濮州、曹州、兖州、泰安附近的,都是在梁山泊四围附近而不是在其他地方。
因此,这些代表地区普通人民百姓淳朴的除暴安良心理的民间故事的形成时间,推测应该属于在元代已经有了“梁山好汉”这么个概念后再由邻近地区的百姓们流传出来的。
那么究竟早与施耐庵的创作还是晚于他,就是个问题。
其中关于“外三阮”的故事,偶觉得还是“后于水浒传而创作”的可能性比较大,在施耐庵集大成统编之前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无论《大宋宣和遺事》,还是《水浒传》,都只有“内三阮”。
但整本书中对于董平、杨雄、孙二娘等人物的刻画、塑造是颠覆了水浒传的形象,可能是前创作。总之书中的民间故事的形成时间估计为三七开,三分前创作,七分后创作。
但无论前于水浒传、还是后之,都该在“梁山好汉”概念形成之后。寄托了当时百姓们出于对市井恶霸、乡里豪强、欺民官兵的憎恶,对寻常草民、小行脚商、贫家书生、弱女子、货郎、避难灾民等不幸遭遇的同情,希望出现“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来锄强扶弱的愿望,而之前流传出来的“梁山好汉”概念,就成了邻近博、濮、郓、济、曹诸地区广大百姓的意愿寄托客体。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8-2-14 15:09 编辑 [/i]]

2008-2-14 21:12 定点清除
古代婴儿存活率低,尤其是穷人家里,生7个存活3个基本正常

2008-3-12 12:39 雷横
可能是作者特意这样叫的.

2008-3-12 12:57 grant121
没面目是不讲情面的意思
不要乱解

2008-3-13 11:04 余深
有时候某些地区,居一村坊的堂兄弟之间也被一并顺数排行起名。
不过阮氏三仲昆,作者无特殊说明的话,估计一般是由于婴儿存活率所致。

[[i] 本帖最后由 余深 于 2008-3-13 11:06 编辑 [/i]]

2008-3-21 02:03 ashu0413
阮潇儿 阮啸武 阮筱琪
  这么精美的三个名字用山东话一讲居然变成了数字排行,可叹!~不推广普通话能行么!

2009-2-12 19:05 feiyue1206
回复 #49 ashu0413 的帖子

看到这个,笑趴了.
挖了个坟、呵呵

2010-3-30 15:20 付昭霄
2 5 7 每隔一个数顺。:hz1022: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