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8 16:35
孔雀王
水攻计朱军师遭擒
车轮战武行者力尽
记得那回的回目是这样的...
2008-1-28 18:05
混世魔王
[quote]原帖由 [i]爱华[/i] 于 2008-1-21 14:35 发表
《荡寇志》续集----------《结荡寇志》(大致情节)
大致情节:陈希真,陈美卿等平灭梁山后,押宋江36人进京,加官进爵。宋江等36个存活的首领被押赴刑场准备凌迟处死的时候,为太上道祖所救,太上道祖告之 ... [/quote]
这个,108魔星同样是截教中人吧?
2008-1-28 21:41
林冲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8-1-28 10:28 发表
教头想错了,火镜显然不会是凸透镜,而是凹镜。
做这个也无需单面凹镜,用多面平面镜组合即可。
传说阿基米德用过这个法子。 [/quote]
冒小牌想错了, 再仔细看看书:
[quote]云龙道:“贼中莫说无人,这点碟子小的城池,却这般守御得法。”丽卿道:“可惜没有这样长的火箭,不然放火烧了他。”慧娘一听丽卿的话,猛回头看一看,那营前这枝旗竿横影在地,欣然得计,便吩咐随从人去行李内取那算筹、标杆、象限仪三件家伙来。随从人应了去。慧娘忽走近旗杆前,细细将那影看了又看,又向城中一望,绉眉道:“这座山恐防用不得。”踌躇了一回,又纵目四望,忽见东边一座高峰,慧娘指着问希真道:“这座峰头是何名字?”希真道:“叫做东高峰。就同这山相连的。”慧娘道:“既如此,我们且往那里去看看来。”当时等带了算等等三件家伙,便一同到了东高峰。慧娘拣了一片平地,立起标竿,量了日影,布了象仪。向城中一望,布开算筹一算,又将象仪向影上一量,口里自言道:“这山在城的正东偏南十五度,正是乙山辛向,一定好用了。且待算这山的高低,井离城的远近看。”当时又竖起标竿,挂起象仪,测望一回,布了算筹,道:“这山原来高七里,离城中十二里。”又算了一回,便笑着对希真道:“姨夫快去安排人马,来日已初三刻,此城立破矣!”四人一齐惊喜,希真、永清忙问其故,慧娘道:“回营去再说。”
当时五人一齐回营,进帐坐地,慧娘道:“那年公公收降白瓦尔罕之时,甥女得其火镜之法,能引太阳真火于十数里外,射入贼营烧毁诸物。方才甥女听卿姊说想放火箭,因此蓦想到此法。但此法须山之高低远近方向,与太阳地平经纬,一一符合,方可应用。甥女见这望蒙山在新泰之南,太阳到南方,总是午正前后,其影最高,这山不见得高,所以不合用。那东高峰一处,说也奇极,竟是天生成烧这新泰城的。缘此地北极距天顶五十四度,此时在白露节后,太阳距北极八十四度。甥女算定明日已初三刻,太阳地平经度系正东偏南十五度有零,却好这东高峰向城中是乙山辛向,也是正东偏南十五度有零,与太阳地平经度符合。至于太阳地平纬度,系高三十度稍强,却好这山高七里,离城中十二里,用切线法取之,也是高三十度稍强,与太阳纬度符合。到了这时刻,只须在这峰头安施火镜,那太阳真火便直射城中。更有巧极妙极者,甥女算其火光所射之地,正是粮草房;稍移一度,便是火药局。城中无故火药自炸,粮草自烧,贼军必然惊乱。乘其惊乱,一攻而破矣。”
[/quote]
想想俞万春指的是什么镜?如果是凹镜,为何对山头的方位高度要求得那么严格?我知道阿基米德用的是平面镜组成的大凹面镜,但俞万春在这里显然想用凸透镜。
PS:八爪快点评论,否则tjjtdc。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1-28 21:45 编辑 [/i]]
2008-1-28 21:49
林冲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08-1-28 14:46 发表
武二郎和扈美人也时日不多了:-_-: [/quote]
扈美人死得太惨了,我都不想写了。:q))+
2008-1-29 07:19
ylh2004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28 21:49 发表
扈美人死得太惨了,我都不想写了。:q))+ [/quote]
要论死得惨,哪比得王矮子呀:titter:
2008-1-29 08:19
林冲
[color=Blue][b]二十二、匹夫之勇[/b][/color]
梁山丢失新泰,东方的形势顿时不利了很多。本篇将分析吴用与徐槐在梁山的第一组战事,和梁山丢失莱芜、泰安的经过。
[color=Green]宋江和陈希真大战新泰之际,吴用和徐槐在梁山继续相持。由于张叔夜南征,徐槐只能放弃快速攻陷梁山的想法。于是吴用开始策划反击,宣和元年,吴用设计两次冲击徐槐大营,均无功而返。[/color]
[color=Green]到了宣和二年春天,徐槐全力反攻二关,城墙渐渐将倒,吴用只好在里面补筑新城墙。就这样打一层,补一层,一直打到第七层,徐槐只好退军。吴用立即反攻头关,但徐槐的补给来自曹州,源源不绝,吴用一月有余不能攻克。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拖到了宣和二年秋天。[/color]
城墙修筑得如同儿戏一般,就算徐槐的物资充分,吴用困守梁山,又哪里来的材料去连建七层城墙?
[color=Green]这时收到了宋江失新泰的消息,梁山的钱粮此时也仅能敷一年支销了。吴用只得冒险设计,让凌振、张魁、石勇去郓城,借助张魁的好友之弟,郓城火药局的李义为内线,设法炸毁郓城的城墙。再让呼延灼的嘉祥兵为外援,攻取郓城。[/color]
[color=Green]不料未见李义,张魁先被一个旧相识张三认出,只得敷衍着将他支开。到了李义处,见李义十分的犹豫,张魁不敢把计划全盘托出,只借口采买火药,却暗中在李义家挖通向城墙的地道。地道地雷布置妥当后,张魁寻了一个借口,出城去通报呼延灼去了。[/color]
[color=Green]不想那个张三天天寻找张魁,终于被一个叫宋信的人发觉,禀报给了郓城的知县。结果石勇、李义被擒,凌振逃入地道,准备在这里等待呼延灼。谁知李义招出了火药的事情,官兵寻向地道而来。凌振无奈,只好舍身轰郓县了。城门虽然轰塌,但外兵未到,凌振只能白白牺牲了。等呼延灼派兵来到郓城时,时机已过,韩滔、彭玘又被任森杀败,张魁乱军中逃出,于回梁山的路上,因羞愧而自刎。[/color]
凌振舍身,炮者死于炮,却没有换来任何的价值。反被徐槐利用,在梁山将计就计的取得了一场胜利。
[color=Green]徐槐先于吴用得知郓城之事,索性做出郓城有事的样子,佯装退出头关。吴用中计,被徐槐用伏兵大胜一阵,折了郑天寿,燕顺被李宗汤所擒。吴用索性又施一计,让林冲在濮州和梁山之间的截林山放火,诱使徐槐回援,却先后被徐青娘、徐槐识破,再次无功。[/color]
梁山的这一组战事结束,吴用、林冲、呼延灼的铁三角,却始终撼不动徐槐分毫。林冲受制于截林山,无法有效的支援梁山,这截林山的名字想必也是为此;呼延灼则受制于背后的兖州刘广。吴用屡次施计均无功而返,又找回了当年的漏勺感觉。前面俞万春的种种笔法,在徐槐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梁山亡于徐槐,还不如亡于陈希真、云天彪。书读至此,已经有心烦意乱的感觉了。
[color=Green]陈希真击破新泰后,被朝廷调往河北,驻扎大名府,以便日后对付林冲的濮州。这样战争的视角转到了从江南返回青州的云天彪身上,他必须独自面对泰安和莱芜了。云天彪起大军先攻莱芜,与宋江对峙天长山。鲁智深出战斗将,不料被新加入的老将庞毅拖住,连斗三日不分胜败。云天彪趁机派哈兰生偷袭莱芜的屏障嶅山,被史进拒住。[/color]
[color=Green]第一日,史进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恶斗哈兰生,宋万、杜迁对阵沙志仁、冕以信,不分胜负。第二日,史进换了一枝点钢丈八蛇矛单挑哈芸生,并成功将其刺伤。哈兰生、沙志仁、冕以信齐出,梁山这边宋万、杜迁助阵,双方再次三三单挑。不料负伤的哈芸生突施暗箭,射死了宋万。平衡突然被打破,杜迁阵亡。史进又换了流星锤,死战三人,流星锤被哈兰生的铜人缠住,终被三人协擒。[/color]
九纹龙不愧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比起对方的以多欺少、暗箭伤人,退场的无比光荣。只是他奉命驻守嶅山,俞万春却安排他和哈兰生拼死斗将,用意显然阴暗。
[color=Green]嶅山失却,宋江却不愿重蹈望蒙山的覆辙,咬牙坚守天长山,并调遣防守秦封山的刘唐、呼延绰等来援。云天彪派毕应元、孔厚、庞毅、唐猛前去阻击。刘唐、呼延绰连场双战庞毅、唐猛。孔厚利用这个时间,制造了一组简易的陷地鬼户。将刘唐、呼延绰隔断,刘唐被庞毅所擒,呼延绰逃回秦封山。[/color]
赤发鬼完败庞毅,无奈退场。没了吴用,宋江竟然沦落到采用不断斗将的方式来对抗云天彪了。殊不知越斗将折将越快,令人心痛不已!
[color=Green]斗将继续,这回是李成出马冲击天长山。宋江派李忠、曹正诱敌,二人竟然被李成的辱骂所激,忘了诱敌之计,曹正被杀,李忠被擒。鲁智深只好出战,李成不敌,只得回阵。第二日,风会助战,单挑鲁智深。李成趁机直扑宋江,却被撇了风会的鲁智深打死。谁知李成的无头尸巍然不仆,挺枪在手,那匹马驮着他直向宋江冲去。宋江阵势大乱,被风会挥军趁势夺了天长山,宋江、鲁智深逃往泰安去了。[/color]
“壮哉此人,死犹不死矣!”这就俞万春对李成的评价。我对此役的评价是:纯属扯淡!天长山失的莫名其妙,俞万春现在下笔已经几近疯狂,纯粹为自己痛快了。
[color=Green]莱芜已成孤城,宋江不忍不救,派出三阮的水军以大汶河为依托,干扰官军进攻莱芜。莱芜方面,尽管刘慧娘和白瓦尔罕二人用计攻城十余日,却均被朱武守住,不能成功。官军只好先图三阮,云龙设计先诱三阮远离大河,被三阮察觉,官军只擒住了阮小二。小五、小七死守大汶河。[/color]
[color=Green]刘慧娘从兖州请来刘麟。刘麟、欧阳寿通水中双战小五、小七,并诱使二人进入刘慧娘的水底连珠炮埋伏圈。这水底连珠炮就是防水性极强,能在水中施放的大炮。梁山水军大乱,阮小五被白瓦尔罕想出水底鱼网擒住,阮小七只好在水中独战刘麟、欧阳寿通,力尽被擒。刘慧娘于是策划决大汶河水淹莱芜。怒涛之中,朱武、鲍旭被擒,孟康、陶宗旺阵亡。[/color]
三阮水性虽好,但武艺、计谋均平平,被刘慧娘一网打尽实属必然。而朱武能力虽然高超,却在整部书里,被俞万春死死限在莱芜一城。英雄若无用武之地,为之奈何?莱芜得于水,亦失于水。
[color=Green]莱芜已失,云天彪大军逼向泰安。前日战败刘唐的毕应元等人则趁势进攻秦封山。不想呼延绰临阵卖主,率部投降毕应元,甚至愿为向导助官军攻破秦封山。毕应元却不让呼延绰对战旧主,只借了他分队的梁山衣甲,攻破了武松把守的秦封山。[/color]
梁山至此,直系好汉无一投降。旁系中,投降的只有马元、皇甫雄、白瓦尔罕。马元、皇甫雄本是一山之主,也算为宋江尽过全力,倒也可以宽恕。白瓦尔罕是洋人,没有忠臣不侍二主的概念,倒打一耙也能理解。唯独这呼延绰,不顾兄长呼延灼的情面,主动要求反戈一击,实在是荡寇志梁山一方的头号背信弃义之人。
反过来再看毕应元、云天彪的所谓仁义。云天彪号称忠厚待人,不以负心教天下,所以从不让马元、皇甫雄从征梁山。毕应元也以此为由,拒绝呼延绰的反戈一击。但为何同样情况的白瓦尔罕却可以留在军中,为己方出谋划策。难道是因为能力的原因,能用的就拿来用,不好用的就拿去换一个说辞,抬高自己的名声?
[color=Green]官军攻入秦封山,施恩阵亡。武松独自力战庞毅、唐猛、闻达数百回合,力尽而亡。宋江等人只好弃了泰安,乱军中失陷了朱贵。又在兖州被刘广截住,折了项充、李衮,全军覆没。只有宋江、鲁智深仗着公孙胜、樊瑞的土遁逃回梁山。[/color]
打虎武二郎死得十分英雄。力战劲敌的最后关头,天上忽起了一阵怪风,尘土障天,武松竟然乘机逃脱。尔后独自出现在拔松山上,执棍挺腰,怒目圆睁,踞坐石上,威风凛凛而死。俞万春天良丧尽,却终是不敢有辱在百姓心中有着完美形象的打虎英雄。威风凛凛,算是俞万春对梁山好汉的最高评价了!
宋江三镇全失,折损了无数的弟兄和兵马。吴用、林冲、呼延灼那边又如何呢?
[color=Magenta]亮相武将:[/color]
[color=Blue]呼延绰[/color],呼延灼的堂弟,使双鞭
军B武A+智B情B名B
武艺明显不敌庞毅、唐猛、闻达,感觉只有A+的水准。
[color=Purple]史进[/color],华阴县人,王进的徒弟,书中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点钢丈八蛇矛、流星锤
军B-武S-智B-情B名B
书中表现十分出彩,有完胜哈芸生的出色表现。
[color=Purple]刘唐[/color],东潞州人
军C武A+智B-情B名B
不是庞毅、唐猛的对手,与呼延绰同属于一个等级。
[color=Purple]阮小二[/color],石碣村人
[color=Purple]阮小五[/color],石碣村人
[color=Purple]阮小七[/color],石碣村人
军B武A+智B情B名B
特技:[水性],S
三人水性高超,但武艺一般。
[color=Purple]朱武[/color],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
军S武B智A情B名B
统军阵法一流,但智谋似乎一般。
[color=Purple]武松[/color],清河县人,使两口戒刀、铁棍
军B武S智B情B名A
响当当的打虎英雄,能力不必多说。
[color=Magenta]斩将擒将记录:[/color]
石将军石勇在郓城县就擒
轰天雷凌振在郓城县炮炸自毙
李宗汤擒锦毛虎燕顺
白面郎君郑天寿死山泊头关闸下
哈兰生、沙志仁、冕以信协擒九纹龙史进
哈芸生射死云里金刚宋万
冕以信斩摸着天杜迁
庞毅擒赤发鬼刘唐
李成擒打虎将李忠
李成斩操刀鬼曹正
云龙擒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被白瓦尔罕鱼网所擒
欧阳寿通、刘麟协擒活阎罗阮小七
云龙擒神机军师朱武
刘麟擒丧门神鲍旭
傅玉斩玉幡竿孟康
闻达斩九尾龟陶宗旺
行者武松大战庞毅、唐猛、闻达,力尽而亡
庞毅斩金眼彪施恩
傅玉擒旱地忽律朱贵
刘麒斩八臂哪吒项充
真祥麟斩飞天大圣李衮
张魁逃亡自尽
呼延绰投降毕应元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1-29 16:11 编辑 [/i]]
2008-1-29 08:23
林冲
怀着万分无比沉重的心情再次更新一篇,此篇被擒阵亡人数之多,实在是骇人听闻。
八爪,你那个凌振舍身炸樊城是怎么回事?还说你不是俞万春转世?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1-29 08:31 编辑 [/i]]
2008-1-29 08:50
墨叶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29 08:23 发表
怀着万分无比沉重的心情再次更新一篇,此篇被擒阵亡人数之多,实在是骇人听闻。
八爪,你那个凌振舍身炸樊城是怎么回事?还说你不是俞万春转世? [/quote]
文章写的很好.
个人认为不应该在这里讨论八爪,要批判他应该换个地方.
纯属个人意见.
2008-1-29 09:04
林冲
[quote]原帖由 [i]墨叶[/i] 于 2008-1-29 08:50 发表
文章写的很好.
个人认为不应该在这里讨论八爪,要批判他应该换个地方.
纯属个人意见. [/quote]
批判八爪不用分时分地,可以在任何帖子中进行。:qcool+
2008-1-29 10:28
西园新军
浇头最近更新很卖力,真的一日一帖嘞。
2008-1-29 11:03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29 08:19 发表
武松,清河县人,使两口戒刀
军B武S智B情B名B
响当当的打虎英雄,能力不必多说。
[/quote]
响当当的打虎英雄,连官军中都多有知道“打虎的武松”,名声不会只是B吧?:ph34r:
另:武二郎在荡寇志里打得最激烈的三次,有两次都是用的铁棍……
[[i] 本帖最后由 无为楼主 于 2008-1-29 11:26 编辑 [/i]]
2008-1-29 11:26
ciqyangs
提个问题,张应雷和唐猛使的兵器铜刘是个什么东东?:qoo+
2008-1-29 13:22
无为楼主
一点建议:教头不妨在每篇斩将擒将记录后面把官军方的折损情况也附录上去,如真大义的单臂不遂、李成的脑袋开花、徐槐的魂飞魄散、任森的肠穿肚烂、颜树德的触棺殉情、召忻夫妇的龟缩不出等等,免得大家看到的全是梁山一方的损失……
2008-1-29 13:39
天地会VIP会员
老俞做人还真不是一般的狠啊!如果让他多活十几年
估计就该写荡长毛志了,万年永清听起都恶心,一付奴才的嘴脸
2008-1-29 15:38
巴孤
别崔,为了买火车票连续三天早上五点起床
26日买到了27日的站票,一路站回重庆
2008-1-29 16:13
林冲
[quote]原帖由 [i]无为楼主[/i] 于 2008-1-29 11:03 发表
响当当的打虎英雄,连官军中都多有知道“打虎的武松”,名声不会只是B吧?:ph34r:
另:武二郎在荡寇志里打得最激烈的三次,有两次都是用的铁棍…… [/quote]
修正了。名声给A吧,毕竟不是像关胜那样的天下闻名,连庞毅都敬重的那种。
2008-1-29 16:23
英扎吉
扈美人最后如何就义的?我还真是记不得了。荡寇志啊。。。
2008-1-29 16:23
林冲
[quote]原帖由 [i]西园新军[/i] 于 2008-1-29 10:28 发表
浇头最近更新很卖力,真的一日一帖嘞。 [/quote]
早点写完,早点摆脱八爪这个催命鬼。
2008-1-29 17:48
巴孤
嘿嘿,先早点写完再说
2008-1-29 17:54
林冲
[quote]原帖由 [i]英扎吉[/i] 于 2008-1-29 16:23 发表
扈美人最后如何就义的?我还真是记不得了。荡寇志啊。。。 [/quote]
被掐死的:ph34r:
2008-1-29 20:32
ylh2004
陈丽卿这女人比三娘强的,除了箭术就是气力.
2008-1-29 21:40
林冲
[color=Blue][b]二十三、臂膀尽失[/b][/color]
东方三镇全部丧失,梁山已经覆亡在即了。本篇将分析吴用与徐槐在梁山的第二组战事,和梁山丢失濮州、嘉祥的经过。
[color=Green]以梁山目前的形势,吴用显然无法坐以待毙。恰巧,由于颜树德此人性如张飞,酒后辱骂、殴打并赶走了自己的老仆庞泰述。庞泰述在外面遇到了梁山的总巡头目、自己的旧友贾虎政。贾虎政趁机行反间之计,庞泰述若无其事的回到了颜树德身边,却暗中与梁山通气。吴用采取伪造通敌书信的方法,离间颜树德,想当然的被徐槐识破,逼供之下,庞泰述招出了全部事情的原委。[/color]
[color=Green]此计不成,原本在吴用的预料之中。吴用的真实想法是,将计就计的利用徐槐的将计就计。徐槐让庞泰述传假信给吴用,说颜树德情愿投降,让吴用诈败,以便让颜树德进关。吴用则反将计就计,在二关内安置了一个千斤闸,让李云专司此闸,只待官军一到,梁山便真个诈败,引官军入关,再用千斤闸截断官军,好杀他一半人马。[/color]
俞万春写到此处,尚且可以接受。这个反间之计本来就非常的拙劣,更何况颜树德为人忠烈,根本就不是施反间的合理对象。若吴用这样就中了徐槐的将计就计,未免太贬低他了。
[color=Green]谁知,俞万春还是写尽了天下不合理之事。徐槐调回任森,混入步兵队中。颜树德诈降进入二关,李云放落千斤闸,竟然不先不后,不早不迟的被任森托住。于是官军冲入二关,吴用、卢俊义仓皇之下无法抵挡,只得弃了二关,退守三关,乱军中李立被擒。[/color]
如果说整件事情是梁山的运气不佳,我完全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是俞万春事后的解释:原来徐槐定计之先也料到放闸之事,所以教任森混入步兵,抉此千斤重闸,果然冒险成功。
放闸之事竟然也可以提前料到?!万一吴用采用双闸怎么办?万一梁山暗中用弓箭手掩护放闸怎么办?就算一切如徐槐所料,此事的成功也只能加上“冒险”两个字。可如今的形势不比当年的导龙冈之战,梁山的外镇不断被蚕食,徐槐唯一的任务只是守住当前的形势,以等待梁山外镇全失一刻的到来。他又怎么可能去冒这种奇险呢?这时该去赌博的应该是吴用,而不应该是徐槐,万一前功尽弃了怎么办?再说这千斤闸,当年雄阔海压死在千斤闸下,区区一个任森竟可以儿戏般的轻易托住,牛皮吹得太大了!
反正话都是由俞万春一个来说,得便宜卖乖正是他的本色。结合整个战略形势来看,徐槐此次可谓大大的失策。与导龙冈上山坚守一样,都是明显的臭棋。但有俞万春的神笔在,臭棋不仅能够成功,还可以被冠上妙棋的美名。
再说说庞泰述,作为老仆,劝颜树德少喝酒绝对是出于好意,却被他辱骂、殴打并赶走,理屈的当然是颜树德。后面的事,庞泰述纵使有千般不对,最终还是招出了事情的原委,徐槐此时当然可以斩他。但为了将计就计,徐槐答应他道:“你须依言办事,开你一条生路。”如果徐槐真的是正人君子,话说到此处,庞泰述至少应该能保住一命了。
可是等到事情大功告成之时,竟然是此事的始作俑者颜树德暗中打报告,让徐槐斩了庞泰述:树德见此,蓦然想到庞泰述不是好人,便请徐槐斩了他。徐槐想了一想,此人留在帐中必为患害,便传令将庞泰述即行斩首。
颜树德经常在帐中纵酒,无人能管。左右或言:此人在军中扰乱纪律,恐不可用。徐槐必叱之,这算是包庇。树德性易怒,亲随下人略不如意便加鞭打。徐槐又不能禁止,这算是纵容。包庇加纵容,就是俞万春对待自己人的态度。
而庞泰述呢?就算他不是好人、是小人。徐槐却失信于小人;颜树德更是不仅不思己过,痛改酗酒的毛病,反而在背后捅小人一刀。那徐槐和颜树德算什么人?岂不是小人中的小人了?
俞万春严重的丑化非他阵营中的一切人,他写道:看官,这庞泰述兄弟共有四人:庞泰述当长,次名泰良,三名泰圃,四名泰表,名为庞氏四泰。这四泰是天下有名的帮闲,害人真真不浅。只杀得一个,尚有三个未曾除灭,却大为可忧。
无语加无奈!
梁山痛失二关之时,也是陈希真由大名府攻打濮州,云天彪由泰安府攻打嘉祥之日。
[color=Green]先说濮州一路,战前召忻、高梁、史谷恭、花貂、金庄向陈希真辞行,归隐东浦去了。陈希真率领刘广、祝永清、陈丽卿、苟桓、祝万年、栾廷玉、栾廷芳、刘麒、刘麟、真祥麟、范成龙、娄熊,四万人马向濮州而来。林冲教张横、张顺保守本城,带领邓飞、马麟、王英、扈三娘,点起三万人马应敌。[/color]
[color=Green]双方斗将,扈三娘走马擒了娄熊,陈丽卿也轻松擒了王英。本来势均力敌,战后应该换将。却不料因为王英好色,被愤怒的陈丽卿夹死。祝永清小人的本色再度体现。他用一枝铁杆,从王英的粪门插将进去,通到胸口,以死王英换回了活娄熊。这就彻底激怒了林冲和扈三娘。扈三娘力拼陈丽卿一百多合,难分胜败。[/color]
到了荡寇志后期,战争大多已经变成了纯斗将的性质。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好看,二是为了快速的解决梁山的好汉们。只是梁山明明知道斗将得不到半点的好处,还是英勇的一个个去这样光辉谢幕,真是悲壮之至!
[color=Green]是夜,一身雪白的地慧星美人一丈青大战一身火红的飞卫红娘子。双方再战一百余合,又是平手,祝永清提出放冷箭被陈丽卿拒绝。两女将又拼了五六十合,扈三娘躲过了陈丽卿的连珠三箭,成功地用五爪锦龙套索搭住了陈丽卿。陈丽卿却索性顺着三娘拖势直冲过去,二女扭在一起,双双跌下马去。陈丽卿武艺虽然和扈三娘相当,但胜在力气大,扈三娘竟被那贱人活活掐死![/color]
祝永清是阴险毒辣,陈丽卿是心狠手辣。俞万春于此手段残忍之极,令人发指。小说写到快结束的份上,俞万春还能不断的激发读者的愤怒,也算中国小说史的第一人了。
[color=Green]林教头冲冠一怒为红颜,不顾一切的疯狂进攻陈希真,陈希真连退六十里。却暗中使刘广偷袭濮州。林冲发觉中计后退时,被官军反击,折了邓飞、马麟,邓飞临死前打死了娄熊。濮州失去林冲的消息,城中大乱。官军抢入城中,张横、张顺逃出南门时遭遇伏兵。苟桓独战二人,他二人在陆上显然实力不济,双双被苟桓所擒。[/color]
[color=Green]林冲一枝蛇矛,身边只剩得几十个人,逃出濮州。当夜想起了那年雪夜草料场之事,一阵心酸,不觉泪如泉涌。回到梁山之后,终日长吁短叹,眠食减损,渐渐颓唐了。[/color]
是为濮州之战。尽管扈三娘死得惨烈,但林冲毕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般来说,应该不至于如此的失去理智。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书中的一些细节,在扈三娘大战陈丽卿之时,祝永清总是想用歪门邪道来帮助陈丽卿,而林冲对扈三娘,则是实实在在的关切。战前林冲道:“贤妹不要太气苦,将息些,好去鏖战。更且不可太猛,倘那厮诱敌,切不可追去。那小贱人好弓箭,也须防备。”战中林冲道:“贤妹如果不见输赢,不如罢休,还是用计的好。”三娘道:“林哥哥放心,奴定要结果这小贱人。”
林教头何以日后长吁短叹,眠食减损?难道只是为丢失濮州之故吗?他二人的情意,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深深关怀。读到此处,我反而对俞万春多了一点佩服,而对施耐庵增加了一丝痛恨!
[color=Green]再说嘉祥一路。呼延灼若论统兵之法,显然不是刘慧娘、云天彪的对手。他趁云天彪刚到,率军冲击了一阵不能成功,只得背城列阵一战。呼延灼用红旗,将中军,韩滔用青旗,将左军,彭玘用白旗,将右军,宣赞和郝思文守城。[/color]
俞万春一改千篇一律的斗将,将此处的战事设为了斗阵,倒也算是一种变化了。
[color=Green]于是刘慧娘、云天彪设计阵法,旗分五色,按相生相克之法,天彪与傅玉、云龙以黑旗领中军,风会、闻达以白旗领右军,哈兰生、沙志仁、冕以信以红旗领左军,毕应元、庞毅、唐猛以青旗领游军。[/color]
[color=Green]颜色的相生相克纯属无稽之谈,但由于刘慧娘在队伍的细节上做了区分,官军不会认错队伍,嘉祥军却屡次混淆红旗队、青旗队和白旗队。混战之中,一红旗队冲向嘉祥而去。呼延灼、韩滔、彭玘被颜色弄得不知所为,只好拼全力,向己方没有的黑旗队杀去。[/color]
[color=Green]再说那队冲向嘉祥的红旗军,果然是官军的哈兰生、沙志仁、冕以信所领。却被不明就里的宣赞、郝思文误认为是呼延灼的队伍,急忙开城迎入,结果失了嘉祥,宣、郝双双被擒。而呼延灼、韩滔、彭玘冲向黑旗队,正中了官军的埋伏。三队人马被官军重重包围。韩滔、彭玘战死,呼延灼单骑逃到了南旺营。[/color]
俞万春为什么不索性把呼延灼他们都写成色盲?那样杀起来岂不是更简单。堂堂的呼延灼领兵一世,居然连己方、敌方都分不清,俞万春太有才了。
[color=Green]呼延灼无可奈何,只得与单廷珪、魏定国,全力来重夺嘉祥,力杀四门。呼延灼连战庞毅、风会、哈兰生,单廷珪、魏定国却先后被闻达所擒。呼延灼匹马双鞭,从乱军中逃出性命,仰天放声大哭,回梁山去了。[/color]
是为嘉祥之战。呼延绰这个叛徒还曾写信给其兄,劝其归降。呼延灼终是梁山正牌好汉,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梁山,直面死亡!至此梁山外郡全无,仅存山寨。
[color=Magenta]亮相武将:[/color]
[color=Purple]扈三娘[/color],独龙岗扈家庄人氏,使两口錾银熟钢绣鸾刀
军B武S-智B情B名B
书中表现十分出色,武艺决不逊色于陈丽卿,可惜力气不足。
[color=Magenta]斩将擒将记录:[/color]
任森擒催命判官李立
陈丽卿斩矮脚虎王英
陈丽卿斩一丈青扈三娘
栾廷玉斩火眼狻猊邓飞
栾廷芳斩铁笛仙马麟
苟桓擒船火儿张横
苟桓擒浪里白条张顺
哈兰生擒丑郡马宣赞
沙志仁、冕以信协擒井木犴郝思文
傅玉斩百胜将韩滔
毕应元斩天目将彭玘
闻达擒圣水将军单廷珪
闻达擒神火将军魏定国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1-30 20:54 编辑 [/i]]
2008-1-29 21:41
林冲
哼!我今天偏要更新两篇给你们看看。
点名:八爪、老萧、密林。
这几位同学回帖时多写两行字,否则全部tjjtdcf!:angry:
[[i]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1-29 21:44 编辑 [/i]]
2008-1-29 22:08
无为楼主
看来偶这个夜没白熬,这个班没白加,哈哈~
2008-1-29 22:13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29 21:40 发表
双方斗将,扈三娘走马擒了娄熊,陈丽卿也轻松擒了王英。本来势均力敌,战后应该换将。[/quote]
其实也不尽然,老俞在这个细节上仍然在表现官军的“优秀”,扈三娘擒娄熊,用了三十回合,陈丽卿擒王英却仅仅只用了三合,虽说矮虎好色,本领也不济,但娄熊也是炮灰一个,老俞特意写出双方所费的回合数,正好可以看出老俞对梁山一方暂时得利的吝啬——梁山要赢一场,必须付出相对官军十倍的努力……
2008-1-29 22:17
lzwqq
教头果然一日一回鸟~~~~~~
2008-1-29 22:17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29 21:40 发表
书中表现十分出色,[color=Red]无疑[/color]决不逊色于陈丽卿,可惜力气不足。 [/quote]
武艺、武艺……
2008-1-29 22:27
林冲
[quote]原帖由 [i]lzwqq[/i] 于 2008-1-29 22:17 发表
教头果然一日一回鸟~~~~~~ [/quote]
一日两回!:angry:
2008-1-29 22:47
火狐天下
教头居然一日两回
好,希望保持这个进度
林冲和扈三娘的关系,其实我看原著就很希望他们凑一对的,余万蠢居然也有这种想法
[[i] 本帖最后由 火狐天下 于 2008-1-29 22:51 编辑 [/i]]
2008-1-30 10:03
天地会VIP会员
强烈支持楼上关于林扈之间的想法,强烈的支持
2008-1-30 10:11
密林繁星
施耐庵自知男女之情不会写,写出来是败笔,不如拆了这一对。
发展到这里,只看梁山怎么死法了,如果说之前的一些英雄还死的壮烈的话,之后就越来越窝囊了,无论是浇头还是鲁大和尚。
不过问题是,梁山确实没几个人会打仗,这点上,八爪的贼三国也是学习俞万春的,后期没了庞统,梁山被一些流寇玩死,吴用不在的第二战场基本等同于必败。
2008-1-30 10:17
ylh2004
荡寇志中,梁山地煞好汉里中的精英,大都死得十分郁闷,单魏水火将,项李蛮牌兵,龚丁叉枪众,更有混世魔王与神机军师,都未能充分发挥本身实力就匆忙谢幕,对比起他们,三娘还是幸运的.
2008-1-30 10:18
密林繁星
零下四度的恶劣情况下再回一帖
梁山开始大规模折将了,这个时候,比方腊那十回挂的还快,而且,基本死的是冤而晦。俞万春总是想设计出激烈的场面,好象过程很艰苦,其实,往往是官军做最坏的选择,但是收获不错的结局;梁山有了最佳的应对,可惜一直失败。
2008-1-30 10:21
ylh2004
梁山还有一场最后的反扑:wink:
2008-1-30 10:36
密林繁星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08-1-30 10:21 发表
梁山还有一场最后的反扑:wink: [/quote]
这反扑还有什么好看的,除了徐宁死的不冤一点,其他都是开玩笑
2008-1-30 11:22
巴孤
徐宁也冤。
明明梁山占据优势的一场反扑,随便来个三流就帮助杀掉任森的,居然眼睁睁去同归于尽
对比下官兵杀秦明:cai:
2008-1-30 11:31
水镜门生
浇头快写完了,这速度也越来越快,一日一回改一日两回了,今日一日三回如何:titter:
2008-1-30 12:56
罡煞孤星
记得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有关罗贯中和施耐庵的文章,有人认为施耐庵就是罗贯中,因为把他们的名字倒过来读即是"俺乃是罗贯中",不置真假,在此一言,全当笑谈.
2008-1-30 18:11
林冲
[color=Blue][b]二十四、回光一击[/b][/color]
梁山外镇全部丧失,大势将去,却在大限将至时,几乎搏出了一线生机。
[color=Green]宋江、吴用、林冲、呼延灼四条战线全部失利,加上卢俊义和公孙胜。六个机密头领竟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梁山士兵的士气已失!不管在濮州、嘉祥,还是泰安、二关,士兵们只能在己方胜利时振奋精神,一旦稍有失败,就会立即溃散。如此一来,宋江等人必须设法尽快重振兵士们的士气了。
一般大众多为愚民,哄骗、蛊惑这类方法最容易得手。于是宋江、吴用、公孙胜设了一计,先立了一个抚恤的章程;然后设了一醮,追荐死去的儿郎;再设了一醮,全军沐浴持斋,祈求九天玄女娘娘赐兆。众人当夜或无梦、或有梦但各自不同。这时玄女宫司殿头目包灵前来禀道,他看见玄女娘娘教他传告众人,夜间用右手三个指头在左胁下搭三千下,次早共看有无字迹。如有主帅名讳现出者,定卜主帅隆隆日上,大众毋许稍有异心。如无字迹者,去留听之。
宋江立即以妖言惑众之罪斩了包灵,却导致玄女宫里大风怒吼,尘雾蔽天。众人只得依了包灵的话,次日一早,哄然群集,裸体相示,果然每人身上都隐隐一个红文反写的“江”字,数万人一式无二,大众无不称奇。于是宋江厚葬了包灵,八万将士士气大振![/color]
俞万春编了这个低劣故事,却不忘趁机贬损一下罗贯中:看官,这件事到底真的假的,我却不必直说。缘列位看官中尽有见识高远的,一望了然。其次,也但须略一思索,便早已领悟。我若务要说明,反觉瞧低了看官了。至于像罗贯中这班呆鸟,却一万年也猜不着,我说明了也是无益。
故事中涉及的方法不见得有多希奇。但俞万春这班呆鸟,虽然在荡寇志中屡屡照搬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却不知这种激励士气的方法,多次被书中的曹操所采用。他更不会联想到,写这些故事的正是罗贯中本人!真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俞万春到反过来说虎的不是了。
[color=Green]士气高涨的梁山趁势反扑。公孙胜将自己以前学得的妖法用心祭炼了七日,率大军反攻二关。这时关上的徐槐睡去,梦见高人指点他“成功者退”四个字。梦醒却发觉公孙胜已到,漫天黑雾,中有一股恶臭腥膻之气。只见徐槐一个寒噤,浑身飞出万道红光直向黑雾中射去,黑雾纷纷尽散。公孙胜法术被破,徐怀的浩然丹气也已经归太虚了。[/color]
原来徐槐竟可以拼了一命,用什么扯淡的万道红光化解妖法。俞万春的用意显然是烘托徐槐高大的形象,甚至用死来将他的形象做进一步的提升。
[color=Green]梁山军趁势抢上二关,颜树德抱徐槐尸身先退,任森与徐宁同归于尽。梁山得了二关,立即马不停蹄的去抢头关,韦扬隐、李宗汤苦苦坚持了一日。当晚,颜树德以头触徐槐的棺木而死。死前还唱道“君在我听用,君死我心痛,从今无知己,地下永相从。”[/color]
[color=Green]宋江次日继续攻打头关,官军渐渐不支,突然梁山后方大乱。人人看见三关上有一枝人马自天而降,见是徐槐手执令旗,颜务滋横刀跃马挥军杀来,故尔兵心惊乱。宋江只好放弃了头关,退守二关。云天彪、陈希真闻报,飞速驰援头关,梁山最后一次打开局面的机会也丧失了。[/color]
徐槐、任森、颜树德这个强力三人组,来的唐突,去的迅速。似乎是为了灭梁山而生,大事将成之时便纷纷退去。其实我对俞万春笔下对梁山好汉的贬低并无太大的意见,但对他对官军武将的溢美之词,深恶而痛绝之至!尤其是在徐槐身上,运气屡屡被夸成能力,死后,他和颜树德这两个陷害庞泰述的小人,竟然可以显圣,直追武圣人关羽去了。
[color=Green]徐槐已死,徐青娘、汪恭人因此先后隐退。朝廷追赠了徐槐、任森、颜树德三人。云、陈全军抵达梁山,将其死死围住。[/color]
以云、陈的实力,加上韦扬隐、李宗汤在梁山的经验,再加上头关得保,其实已经足够攻破梁山了。可这个时候,俞万春打起了官腔,非要等到张叔夜北归,凑其全部雷将,然后迈上四方步,张公稳坐中央钓鱼台,左天彪、右希真,这样才对称、才气派。观整个荡寇志,张叔夜最后功绩最高,其实不过是捡了徐槐、陈希真、云天彪的大便宜罢了。
[color=Green]张公剿平方腊回京,被封为燕国公。这时俞万春搬出太学生陈东上疏的历史事件,天子教斩了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将高俅发配沧州。奸邪尽去,君子满朝,士民欢呼相庆。然后就是贺太平上奏,天子教张叔夜统二十万兵马征讨梁山。接下来的一切表演,就完全是在唱戏了。架子要多大有多大,排场要多足有多足。一大段一大段的废话跃然纸上,最后一段犹为精彩:[/color]
[color=Green]到了二十日,天子出郊行御饯礼,送大经略祭纛兴师。满朝文武官员随送出城。一时震动京都,异常炫耀。其时天日晴和,风光明丽,士民聚观,欣欣色喜。只见那旗旆连云,戈矛耀日,祥光万道,飞上九霄,须臾间天上庆云聚集,五色缤纷,结成“天下太平”四个大字。万目共观,欢呼雷动,群臣齐庆圣德,天子感仰天恩,龙颜大悦。[/color]
这段话我就不多做评价了,总之做人做到俞万春这个份上,其实需要相当的境界和悟性,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color=Green]这时最后一名雷将出现,投入了张叔夜的军中,这就是久违了一百三十余回书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此次被种师道临阵推荐给了张叔夜。张公到了梁山以后,不紧不慢的向云、陈问起了梁山的事情。[/color]
[color=Green]张公一共说了五句话,第一句:“现在贼人形势如何?”第二句:“贼人徒党何如?”第三句:“贼人兵力何如?”第四句:“贼人粮草何如?”最后一句:“徐总管真天下奇才也。为今之计,可先将贼寨四面围困起来,再看动静。”天彪、希真都称是。[/color]
张叔夜明明就是一个来冒功的家伙,这几句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完全都是废话中的废话,我饭都要喷到屏幕上了。天彪、希真这俩在梁山面前牛气冲天的家伙,此时居然像两个哈巴狗,表现猥琐之至。如此的草包张公,宋江也居然吓得尿屁直流,寝食俱废?果然是神笔俞万春!
[color=Magenta]亮相武将:[/color]
[color=Red]王进[/color],八十万禁军教头,使浑铁笔管枪
军B+武S智B+情A名A
即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能力自然强劲。
[color=Purple]徐宁[/color],京师金枪班教头,使钩镰枪
军B武S-智B情B名A
武艺能力与任森相仿。
[color=Magenta]斩将擒将记录:[/color]
任森斩金枪手徐宁
2008-1-30 18:31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30 18:11 发表
宋江立即以妖言惑众之罪斩了包灵,却导致玄女宫里大风怒吼,尘雾蔽天。众人只得依了包灵的话,次日一早,哄然群集,裸体相示,果然每人身上都隐隐一个红文反写的“江”字,数万人一式无二,大众无不称奇。于是宋江厚葬了包灵,八万将士士气大振!
俞万春编了这个低劣故事,却不忘趁机贬损一下罗贯中:看官,这件事到底真的假的,我却不必直说。缘列位看官中尽有见识高远的,一望了然。其次,也但须略一思索,便早已领悟。我若务要说明,反觉瞧低了看官了。至于像罗贯中这班呆鸟,却一万年也猜不着,我说明了也是无益。
故事中涉及的方法不见得有多希奇。但俞万春这班呆鸟,虽然在荡寇志中屡屡照搬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却不知这种激励士气的方法,多次被书中的曹操所采用。他更不会联想到,写这些故事的正是罗贯中本人!真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他俞万春到反过来说虎的不是了。 [/quote]
借用玄女的名义激励士气的方式,确实一看便知,不过当年俺看到这一段时也“呆鸟”了一回,明知道是宋江在行妖言惑众之事,却绞尽脑汁去思考梁山士兵的身上是如何刮出一个“江”字的,看到俞万春贬损罗贯中的话,还惭愧了一下,谁料想老俞原来是贬损罗贯中看不出宋江是在耍花招……,看来老俞不但是做人上有问题,连智商都有严重问题……
2008-1-30 18:33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30 18:11 发表
张公一共说了五句话,第一句:“现在贼人形势如何?”第二句:“贼人徒党何如?”第三句:“贼人兵力何如?”第四句:“贼人粮草何如?”最后一句:“徐总管真天下奇才也。为今之计,可先将贼寨四面围困起来,再看动静。”天彪、希真都称是。
[/quote]
颇有鹿鼎记式的幽默……
2008-1-30 18:35
林冲
[quote]娘娘因教小人传告各头领,并令大小喽啰,即日各赴殿前叩首明心,又须备一百单八只水缸满盛净水,娘娘自来洒入法水。众人领了法水,各回本室。
是夜各领法水,回去照办。[/quote]
问题出在法水上。
2008-1-30 18:38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8-1-30 18:35 发表
问题出在法水上。 [/quote]
俺继续呆鸟中……若是法水里加了料产生化学反应,以三根手指刮上千万次,也刮不出个“江”字来,应该是用的公孙胜的妖术令法水成字的吧?
2008-1-30 18:38
爱谁是谁
罗贯中写过这种故事吗?
2008-1-30 18:39
林冲
回复 #524 无为楼主 的帖子
嗯、肯定是公孙胜的妖术助了一臂之力。
2008-1-30 18:39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爱谁是谁[/i] 于 2008-1-30 18:38 发表
罗贯中写过这种故事吗? [/quote]
望梅止渴……:P
2008-1-30 18:40
林冲
[quote]原帖由 [i]爱谁是谁[/i] 于 2008-1-30 18:38 发表
罗贯中写过这种故事吗? [/quote]
还有曹操杀粮官王垕。对比一下宋江杀包灵。
2008-1-30 18:42
爱谁是谁
希望浇头在下一篇中把王进骂林冲的每句话详驳一番
2008-1-30 19:02
英扎吉
教头好文,更新快看的过瘾,哪位能帮我找个《荡寇志》电子书的下载地址,我一边看书,一边看教头的文章,也是一大乐事。拜托了。
2008-1-30 20:09
林冲
[quote]原帖由 [i]爱谁是谁[/i] 于 2008-1-30 18:42 发表
希望浇头在下一篇中把王进骂林冲的每句话详驳一番 [/quote]
:funk:
Impossible!
2008-1-30 20:42
ironsov
邓飞不是娄熊杀的,是栾廷玉杀的。
2008-1-30 20:48
ylh2004
水浒里好好的王进形象,最有教导能力的好老师,只可惜被俞万春糟蹋了.:q(+
2008-1-30 20:54
林冲
[quote]原帖由 [i]ironsov[/i] 于 2008-1-30 20:42 发表
邓飞不是娄熊杀的,是栾廷玉杀的。 [/quote]
娄熊念被擒之耻,见邓飞在前,便骤马追去,邓飞急忙还斗。两人奋力相敌,狠斗数合,娄熊搠伤邓飞,邓飞却打死了娄熊。栾廷王急忙追上,救娄熊不及,顺手一枪,刺邓飞于马下。
en.You are right!
2008-1-30 22:14
陶心
大概俞万春对呼延灼的好感好于秦明、董平辈,虽然战术上被写得很弱智,但在精神上就不一样了,应该说,在嘉祥、最后在梁山连续车轮战,很悲壮,谢幕得比其他四虎都壮烈。而且性格、心理描写也有深度,他本非全心全意地忠于宋公明,但命运把他推上了不归路,所谓“到死跟了这个宋公明”,看得人跟着他心酸。:(
至于“天下太平”————俞万春的想法大概给了清代官员启发,给老佛爷祝寿莫过如此啊。
最后俞万春已经在战术上完全偷懒了,演变成恃强凌弱了。这是看得最绝望的地方。
2008-1-30 23:16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爱谁是谁[/i] 于 2008-1-30 18:42 发表
希望浇头在下一篇中把王进骂林冲的每句话详驳一番 [/quote]
希望教头在下一篇中详细评析一下王进骂林冲的那段:D
2008-1-31 08:13
巴孤
还不更新?
t
!
2008-1-31 08:29
林冲
[quote]原帖由 [i]巴孤[/i] 于 2008-1-31 08:13 发表
还不更新?
t
! [/quote]
t你个头。我就是24:00前扔出两篇来,都不算食言。反而是你,没啥实质的评论,T!
2008-1-31 09:35
林冲
[color=Blue][b]二十五、气愤填膺[/b][/color]
雷将们全数到齐,而不属于雷将的其他官军或阵亡、或负伤、或退隐,一一离开了官军的队伍。张叔夜、张伯奋、张仲熊、贺太平、盖天锡、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金成英、杨腾蛟、韦扬隐、李宗汤、王进、康捷,督领中军人马,在二关外下寨。云天彪、傅玉、云龙、刘慧娘、风会、闻达、哈兰生、欧阳寿通、毕应元、庞毅、孔厚、唐猛,督领左军人马,在右关外下寨。陈希真、刘广、祝永清、陈丽卿、苟桓、栾廷玉、祝万年、栾廷芳、真祥麟、刘麒、范成龙、刘麟,督领右军人马,在左关外下寨。全数都是正牌雷将,也就意味着,从此官军将领的伤亡将等于零!俞万春愈到最后,下笔愈狠,渲染了梁山的凄凉晚景。
[color=Green]张叔夜大军齐集,却按兵不动一月有余。梁山粮草告急,只得主动出关一战,先锋正是豹子头林冲,对手是同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双方激战两百六十回合不分胜败。斗勇结束,二位教头开始斗口。王进侃侃一番说辞,说得林冲大吼一声,仰鞍而倒。官军趁势冲杀,梁山抢回林冲,但折了朱富。
[/color]
何等犀利的说辞竟能惹得林教头如此?先看看王进说这段话的用意:“主帅教我出马,原要我指陈大义,先行斥骂一顿,以宣朝廷顺逆之意。”这用意就十分的猥琐,看起来是指陈大义、宣顺逆之意,其实就是去骂人。
王进的前一段说辞,包含了三个内容。
[color=Green]一、王进认为,像林冲最后这样做强盗的人,纵使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不过是略懂些枪棒。[/color]
这显然是俞万春的阶级等级观点在作怪,主观的认为做强盗的必然下流。官军都应该是神勇之辈,而贼寇都应该是龌龊之流。但这句话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color=Green]二、王进说林冲“不生眼珠子”,连续在高俅、宋江这样的人手下做事,只落得配军、强盗的名声,埋没了一生的本事。[/color]
这是在指责林冲不懂得择主。对比一下,俞万春利用了两个事实。一、王进在高俅上任后立即抽身,而林冲则在高俅手下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教头。二、在俞万春眼里,种师道比宋江之流显然要高尚的多。
按这个标准,林冲的确不如王进会择主。但这是性格特点、人际关系、命运所致,并不足以否认林冲的能力,林冲还有话说。
[color=Green]三、王进指出梁山必亡,两人同样出身,却变作两般结局。[/color]
梁山灭亡的事实,林冲当然明白。濮州之战后,林冲肯回梁山,是因为好生记挂,甘愿同死。王进的话虽然刺耳,但还并不足以刺痛林冲。
[color=Green]所以,林冲对王进说道:这事都休提了。朝廷用了奸臣,害尽良人受苦,直到无路可投,只好自全性命。你不曾亲尝其境,还来说些什么?”[/color]
林冲的回话非常中肯,毫无伤害王进的意思。林冲在向王进阐明,自己的际遇是因为奸臣的一再相逼,最后落草是必须保全性命的无奈之举。你王进有着非常类似的遭遇,应该给予理解。
王进的后一段说辞,包含了四个内容。
[color=Green]一、王进步步进逼,嘴上毫不留情。强调两人在相似遭遇的前提下,际遇不同是因为两人的能力不同。王进认为自己乖觉、见识高,而林冲则愚蠢。所以几乎同样的事情,王进可以溜之大吉,林冲却只能踏了机关。[/color]
林冲至此未必对王进产生什么真正的敌意。因为王进与自己十分的类似,出身类似,遭遇类似,不敢说同病相怜,至少林冲把王进看作是一个可以理解自己苦衷的人。可王进的这一段话,直接和林冲划清了界限,声明:即此一事,你我比较起来,天渊悬隔。
同样受同一人冤枉陷害的两个人,一个身陷囹圄,一个逍遥法外。后者不去同情前者,反而挖苦前者愚蠢。林冲会怎样想?
[color=Green]二、王进再进一步,极力的否定了林冲之后当强盗的行为。难道你舍了这路竟没有别条路好寻么?就说万不得已,暂时容身,也当早想一出离之道。梁山是个没有前途的地方,指责林冲呆的久了,豺狼野性,日纵日长。[/color]
林冲是“逼上梁山”的最典型人物,落草实属无奈之举。至于说日后撂挑子,首先与林冲的性格不符,林冲非薄情寡义之人;其次与林冲的志向不符,林冲说过“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这一点涉及到太多水浒传的内容,我就不展开说了;第三,林冲好不容易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一旦离开何处容身?林冲是有命案在身之人,就算投奔种师道,他也未必能保得住林冲。
王进口口声声指责林冲的遭遇,不过是仗着自己有后台罢了。而且王进不懂得,人生轨迹有时并非他所说的那样,可以处处预先规划。
[color=Green]三、王进做出最后通牒,告诉林冲,你山寨中和你本领一样的,吃我天朝擒斩无数,谅你一人岂能独免?不明顺逆之途,岂有生全之路?[/color]
莫名其妙的吓唬孩子的话。难道梁山好汉还怕死不成?
[color=Green]四、最后王进说道:种种皆你自取之咎,尚欲衔怨他人,真是荒谬万分。今日你也乏了,不须再战了,回去细思我言。[/color]
注意这句:种种皆你自取之咎,尚欲衔怨他人。王进和林冲划清了界限、又冷嘲热讽、甚至出言恐吓,最后这句话又狠狠的给林冲当头一棒,指出他所遭受的一切冤屈全都是咎由自取。
[color=Green]所以林冲从此一病不起。一日,长期留守在盐山的朱仝、雷横回山,给林冲送上了一份厚礼,正是林冲大仇人高俅的首级!林冲的一个心结已解,狂叫一声,倒身仰卧而绝。英雄不能死在战场上,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color]
总体来评价一下王进的说辞,不能说俞万春给王进的这段话完全不靠谱,一定程度上倒也的确戳中了林冲的要害。话没问题,问题出在了说话的人身上。王进何许人也?怎好为了击倒对方,连自己的旧伤疤都要揭开?就算王进被俞万春灌了迷汤,这番说辞也逃不出五十步笑百步的评价。反过来说,俞万春的确非常的厉害,这段话还就得由王进来说。别人说,起不到杀伤的效果,起不到让林冲觉得被自己人出卖的效果。不过俞万春过足了嘴瘾,却完全损毁了王进的形象,为自己的阵营又增添了一个小人。
林冲该不该生气?的确该气。但至不至于气到被气死的份上?反正俞万春就这样写了,不接受也的接受。但最具讽刺的是,他极力要证明的,关于林冲悲惨命运的结论:“种种皆你自取之咎,尚欲衔怨他人”,又被他自己所亲手否定,林冲死前对着高俅的首级说道:“我为你这厮身败名丧,到今日性命不保,皆由于你!”
[color=Magenta]亮相武将:[/color]
[color=Purple]林冲[/color],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使一支丈八蛇矛
军B+武S智B+情B名S
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一流,其它能力也不逊色。
[color=Magenta]斩将擒将记录:[/color]
豹子头林冲忧郁身故
王进斩笑面虎朱富
2008-1-31 10:05
林冲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08-1-30 23:16 发表
希望教头在下一篇中详细评析一下王进骂林冲的那段:D [/quote]
那就用一篇来评析吧!:lol:
2008-1-31 10:43
lzwqq
教头最近发飚了~~~~~~~速度真恐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