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寻找关羽被封为武圣的原因


2007-10-30 16:36 hxxq0000
寻找关羽被封为武圣的原因

关羽
身败名不裂  忠义武圣人
    关羽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一员名将。他性格刚毅,能忍刮骨之痛;武功卓越,万人之中取大将首级如囊中取物;为人讲求忠

信二字,身陷曹营,不为曹操恩威诱惑,日思夜念刘玄德,最后终成其愿。可惜一代名将也有自己的弱点,终被东吴吕蒙白衣渡

江袭荆州,铸成一曲让人扼腕叹息的悲歌。
    尽管关羽以悲剧为结局,但他在后世却获得了无上的尊荣,甚至被尊为与孔夫子相提并论的武圣人,个中原因,值得探究。
    在我国历史上,关羽后世影响颇为深远。统治者崇拜其忠勇神武,为国捐躯的精神;下层民众崇尚其义气云天,坚贞不二之

侠义。有清一代,关羽成为人神之首,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武圣,民间各行各业对其顶礼膜拜又甚于孔子。神化了的关羽同真实

生活中的关羽存在一定距离,不过从关羽之被神化,可窥见后人对武德之推崇。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永济)人。他自幼喜好打斗结交,不甚喜爱学习,长就魁伟的身材,长须飘飘,人称美髯公

。东汉末年,战乱纷纷,关羽逃亡到涿郡。适逢刘备在家乡招兵买马,关羽和张飞作了刘备的侍卫三人结拜为兄弟,发誓“不求

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妻室,被曹操擒获。曹操知关羽是一员虎将,又十分讲求忠信

,所以很想使关羽归顺自己。曹操封关羽为偏将军,严令营中将领不得对关羽及刘备的妻室有所犯.以厚礼招待。关羽是个忠义

刚烈之士,当曹操派张辽试探关羽是否愿意降曹时,关羽说: “我非常了解曹公待我很好,但我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生死与共

。我不能背叛他。我今后是不会留在这里的,但我要立功以报答曹公,然后再走。”张辽把关羽的话转报给曹操后,曹操非常赞

赏关羽的忠义。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绍在白马展开大战。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去攻打袁绍大将颜良。关羽身为先锋,冲杀在

前,望见颜良兵车上的旗帜车盖策马上前,手起刀落,将颜良人头斩下,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大喜,表奏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

探听到刘备尚在袁绍军中,于是即刻回去收拾行李车马,将曹操所赐印物封存起来。留下书信告辞,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

一路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难万险,最后终于见到了刘备。
    关羽曾经被流矢射中,左臂被射穿,后来伤口虽已愈合,但每逢阴天下雨,骨头经常疼。医生说“箭有毒,毒人于骨”建议

刮骨疗毒。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开刀。当时他正宴请诸将一道饮酒。虽然臂血淋漓,流满盘器,却毫无惧色,依然割肉饮酒,谈笑

自如。性情之刚毅令人肃然起敬。
    公元200年,曹操同孙、刘两家在赤壁大战。关羽所率水军是刘备部队主力,在战斗中立下大功。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

入川后,就把荆州托付给关羽镇守。关羽也深知荆州对刘备建立伟业的重要,他唯恐荆州有失,处处谨慎行事,严加防守。当时

,荆州东面是孙权的势力范围,东吴视荆州为其战略屏障,东吴借荆州给刘备是为孙刘联盟的权宜之计,无意让刘备长期占有。

荆州北面是曹操的势力范围。虽然赤壁一战,曹操败退北方,短期内无力大举南下,但荆州是西可取益州,东可捣建康的战略要

地,曹操时刻准备着伺机谋取。刘备占领益州的第二年,孙权派遣使者去见刘备,索讨荆州,刘备以得凉州后再还荆州为辞予以

拒绝。孙权大为震怒,派大将吕蒙领兵袭夺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得信,亲率大军东下,命关羽进入益阳(属长沙郡,今

湖南益阳西)与孙权争夺三郡。双方一时剑拔弩张,一场争夺荆州的大战,即将爆发。这时,曹操趁势进攻汉中,刘备恐益州有失

,主动向孙权求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

备。双方实际上是刘备以长沙、桂阳西郡换取了南郡一郡。但孙权对此并不满足,他的意图是要据有整个荆州。对刘备来说,荆

州七郡中,刘备只占两个半郡,难以实现诸葛亮的由荆州直下宛、洛的战略目标,且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因此

,据守荆州的关羽依刘备、诸葛亮的意图,乘机发动了襄樊战役,以便夺取襄樊二城,为将来两路北伐创造条件。襄樊战役于公

元219年七月开始。襄城、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略要地。因此特派他的族弟镇南将军曹仁驻守。

然而这时形势对关羽极为有利。—是前一年底,南阳地区的吏民在曹操驻宛将领夏侯音率领下,反对曹操并同关羽联合,表明曹

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并不稳固;二是刘备刚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并攻占上庸等地,声势正盛;三是孙权不久前在东方进攻合肥

,关羽可乘时与孙权遥相呼应。曹操兵败汉中后,加强了对荆州地区的战略支援,让徐晃率军驻扎宛城。当关羽进攻襄樊的消息

传到长安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领兵前去增援。这时樊城地区暴雨连天,汉水猛涨,洪水泛滥,驻扎于城外的曹军屯营被淹,

于禁只得率领兵将避到高阜之处。关羽抓紧战机,乘战船猛攻,于禁被逼投降。曹军另一大将庞德负隅顽抗,从早晨一直战到中

午,最后箭尽矢竭,庞德突出重围,乘小船向樊城逃去,船翻后被关羽擒获,劝降不果后被斩杀。这时,被洪水泡了数日的樊城

城墙,不断崩坍,随时可能被关羽攻陷。
与此同时,关羽还派兵,将曹操另一员大将围困于襄阳。曹操所置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芳都投降了关羽,许都以南地区也

纷纷响应,造成关羽“威震华夏”的声势。曹操曾一度考虑迁都黄河以北,以躲避关羽的兵锋。
    关羽虽勇猛过人,亦有一定的谋略,但他有一致命弱点,那就是骄傲自负。刘备定居益州,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

葛亮,问马超才能可与谁匹敌。诸葛亮只得回信说:“马孟起(马超字孟起)文武双全,雄烈过人,一代俊杰,是黥布、彭越一类

的人物,可以和张翼德并驾齐驱,然而不及美髯公的超群绝伦。”关羽看后甚为欢喜,并将诸葛亮书信传与宾客众将看。刘备称

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当刘备派费诗将封关羽的敕令送往樊城前线时,关

羽大怒,说:“大丈夫决不与老兵同列!”拒不受印绶。在费诗的劝解下,最后才不情愿地收下了印绶。孙权曾遣使为自己的儿子

向关羽女儿求婚,关羽不但拒婚,还将使者痛骂一番,孙权对此大为恼怒。他的这种自负凌人的弱点,注定了他日后的失败是不

可避免的。
    当关羽进攻樊城的曹仁时,孙权虽然表面上表示支持,但他对关羽的得势,甚为不安,想借机夺取荆州。此时关羽在攻打樊

城,对东吴可能乘隙进攻后方,早有防范。他留下重兵守备公安(今湖北公安)和江陵(今湖北江陵)。曹操为解樊城之围,也正欲

利用吴、蜀外结友好,内里疏远,各怀异志的契机。曹、吴可谓不谋而合。东吴向曹操许诺愿意称藩,偷袭关羽后方,为曹操效

力,请曹操代他保密,以防关羽有备。
    与此同时,东吴为麻痹关羽,吕蒙称病重,由孙权传檄召回,任命陆逊为偏将军,代替吕蒙守陆口(今湖北蒲圻西北)。陆逊

到任,首先修书一封,向关羽表示祝贺,说关羽领兵以来“以律行师,小举大克”“敌国败绩,利在同盟”’“于禁等见获,遐

尔欣叹。以为将军之功勋足以长世,虽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后又提醒关羽当心曹操“忿不思难,恐潜增

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自骁悍。且战胜以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警弥警,愿将军广为之计,以全独克。”在信中,

陆逊还表达了他对关羽仰慕之情和自己无所作为而惭愧的心态,如:“延慕光尘,思禀良规”,“仆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咸

德,乐自顾尽,虽未合合策,犹可怀也。”云云。关羽读后,觉得陆逊态度谦恭,为人诚恳,对自己寄予厚望,所以解除了对东

吴的戒心,把留守公安和江陵军队的一部分调到襄樊前线,准备集中力量攻下樊城。陆逊见关羽中计,喜不自禁,火速将情况报

告孙权,并附具体建议。孙权得到报告,认为时机已到,定下了吕蒙白衣袭荆州的妙策。与此同时,曹操接受谋士董昭建议,表

面答应东吴为其偷袭关羽保密,暗中将密信内容泄露到樊城和关羽营中。樊城曹兵得知后,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坚定了守城的

决心。关羽得信后,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孙权真的出尔反尔撕毁联盟,偷袭后方;另一方面,又疑心是曹操离间之计,不愿匆

匆撤兵,使前功尽弃。最后,他决定等待确实消息。就在他等待真情之际,孙权正亲率大军沿江而上,吕蒙为前部,直扑南郡。

为了不让关羽在沿江所设的巡江岗哨发觉,吕蒙让战船全部假充商船,士兵隐藏在仓中,摇橹的士兵也都穿上白色衣服,扮作商

人模样,尽夜兼行,遇上关羽岗哨,一个个都给收拾了。就这样,东吴大兵临城下时;荆州守军才发觉。孙权袭击后方的消息传

到襄樊前线关羽的营帐时,曹军也同时展开猛烈反击,关羽自觉樊城一时难以拿下,不得不撤兵南救江陵。而留守江陵和公安的

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因军中行事有误,受过关羽的责罚,故而对关羽心怀不满,看到关羽形势危难,拱手投降了孙权。孙

权占了江陵,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孙权部将吕蒙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同时,严禁军队侵害百姓,作了一些笼络人心的

工作,城中秩序很快恢复起来。关羽在撤退途中,将士们得知自己家属生活受到孙权军的照顾,也都失去了战斗力,不少人逃归

江陵,关羽看大势已去,不得不率为数不多的残兵败将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最后被孙权军活捉,公元219年十二月被东吴

杀害。一代人杰关羽因麻痹大意不仅未能保住荆州,而且自己也为国捐躯。
    关羽虽有骄傲自负的弱点,但其勇武神威、讲求忠义之风骨深得后人敬佩。宋人曾三异在《同话录》中赞美关羽说:“《九

门·国疡》,非关云长之辈不足以当之,所谓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也。”近代之哥老会、青红帮特别敬祀关羽,江湖上结拜把兄

弟,亦必立于关帝像前顶礼膜拜,焚表立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均以关羽

之行为作江湖义气之表率。关羽虽失荆州,但身败名不裂,武圣人之美名却越传越广,越传越神。

[[i] 本帖最后由 hxxq0000 于 2007-10-30 19:35 编辑 [/i]]

2007-10-30 16:45 可爱小马驹
南北朝的将领都以被誉为关张为荣,所谓“宋以前关羽基本上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武将而已”实在是不靠谱

2007-10-30 17:0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hxxq0000[/i] 于 2007-10-30 16:36 发表
   二是因为他们懒惰。聪明的君主都可以轻易认识到关羽是何等货色,但他们中很多人不仅没有加封关羽,反而尽量剥夺了关羽被后人加封的爵位。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以重文轻武所著称,却尽量降低关羽的地位,将其画像从武圣姜尚庙中撤下,因为他认为关羽不配。 [/quote]

[b]癸巳,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咸、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退[color=Red]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color]二十二人。诏塑齐相管仲像于堂,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馀如昭等议。[/b]
自己看看跟关羽一样被赵匡胤认为“不配”的还有什么人吧?:titter:

2007-10-30 17:02 天涯明月刀
这个文章与当年李牧大将军的极相似。

2007-10-30 17:06 ft1114619
不知道哪年的老帖了~都被人驳烂了~
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_-:

2007-10-30 17:13 zhchpassion
又是一篇踩关羽的……
关羽的确被捧高,被神化了。降低是可以,但不应刻意贬低。关羽能在同时期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留名青史,仅仅因为一个忠字?那么廖化不可谓不忠,王累,张任不可谓不忠,为何地位相差如此悬殊?不要总强调什么水淹七军是贪天之功,一方战术的成功总是因为对手的失误;不要总忽视时人对关羽“万人敌”,“世之虎将”的评价,当时的人不是傻子,对其的评价比现在人从旧纸堆里翻翻找找之后得出的印象要真实恰当的多。
LZ也看过很多书,看史书大致有两种态度:一是在博览群书后形成自己的一套见解,二则是先有自己的一个主观倾向之后在书中寻求佐证。通读LZ全文,主观臆测评论中夹杂若干史料,恐怕属于后者吧~

2007-10-30 19:23 守護之盾
[quote]原帖由 [i]ft1114619[/i] 于 2007-10-30 17:06 发表
不知道哪年的老帖了~都被人驳烂了~
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_-: [/quote]
駁文在否?說實話,這篇文章我是懶得駁。。。

2007-10-30 20:55 宿命
关羽是个英雄,但不致羽是个神。顶多是个武圣。

2007-11-5 09:38 守護之盾
汗,這文章居然改了,和前幾天看到的相反了。。。。樓主強銀。。。

2007-11-5 20:29 不死之男
本来要封武圣的是岳武穆而不是关2

2007-11-6 02:08 索虾王
我倒认为武圣应该是项羽

2007-11-6 16:53 不死之男
项羽是战术上的天才,战略上的蠢才,政治上的庸才,此人杀戮之气太重

人们看楚汉,并不是因为喜欢项羽才是看项羽,而是都讨厌刘邦才同情项羽

而那首《垓下歌》,就是充满了对悲剧英雄的同情和惋惜

2007-11-6 16:58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不死之男[/i] 于 2007-11-5 20:29 发表
本来要封武圣的是岳武穆而不是关2 [/quote]

想起了关庙的一幅对联:

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汉千古;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2007-11-7 17:30 mage.yang
lz有个错误哈,关羽所在的解县,是山西运城的,不是永济的,嘿嘿,我就是运城人

2007-11-8 00:42 菜比
这种帖子百度也多见 貌似在关羽吧里看到过 好象当时还是05年 因为百度什么人都有 已经被拥关人士骂的体无完肤了 至于4楼所说的李牧大将军 什么人都骂 在百度一度臭名远扬啊.. PS: 楼主这文章有删节吧 某记得里面有些是说某些昏君封关羽名号 而明君取消名号的...没记错的话

2007-11-9 19:50 shenglala
我觉得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红脸,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也让他的知名度太高,这些可是老农都知道的故事。

2007-11-15 18:55 DQ77916
我就纳闷:连自己脑袋都保不住的人,并且是被敌方活捉枭首的人,怎么就成了神?连自己和儿子脑袋都保不住,还能有福泽惠及信徒吗?

2007-11-15 20:1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DQ77916[/i] 于 2007-11-15 18:55 发表
我就纳闷:连自己脑袋都保不住的人,并且是被敌方活捉枭首的人,怎么就成了神?连自己和儿子脑袋都保不住,还能有福泽惠及信徒吗? [/quote]

很简单。

1、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对一个军人来说,马革裹尸是很正常的结局了。所谓“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对一个将军的评价,和他能不能保住自己脑袋是无关的,甚至说,许多将军正因为无法保住自己的脑袋,才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崇敬。譬如,古代杨继业,现代张自忠。

2、保不住自己脑袋,不代表关于关羽没有才能。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其锋的战史在那里放着呢。

3、老百姓更加看重的是德,关羽的忠、关羽的义,虽过千年而不灭。这种品德是人身上最光芒闪耀的,是超越时空的。每一座关帝庙前必有匾额,曰“忠义千秋”,可知老百姓跪拜的,不是作为一个将军的关羽,而是作为一个忠臣义士的关羽,老百姓跪拜的,是关羽的忠义,而不是他的战果。

4、说一件和关羽无关的事情,我们这里有纪信祠,供奉替刘邦死去的汉将纪信,因为我们这里传说是纪信故乡。祠前有对联,曰“楚逼荥阳时,凭烈志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帝;神归成纪地,做故乡保障,二千载祐护黎民”。说实话,纪信在历史上记载有什么战绩?什么能力?照DQ77916先生所说的,他有什么资格福泽故乡?但是,祠前的匾额说得好:“[color=Red]精神犹在[/color]”。老百姓供奉的,是他的精神。套用鲁迅的话说,这种精神,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2007-11-15 20:22 DQ77916
也许吧,不过对刘备的蜀国而言,关公的失荆州真是一场灾难。

2007-11-15 21:03 zhchpassion
被杀后封神的何止关羽一个?封神演义里最后封神榜上那一路路神仙不都是被杀的吗,那个被杀的赵公明财神做的好好的。可见人们对一个人是否善终并不作为判定其是否值得膜拜的重要衡量标准。
关羽失荆州对刘备集团影响巨大是事实,可真正使蜀国彻底丧失元气的是刘备夷陵之败,甚至连自己的白耳精兵都损失了。可以说夷陵之后,蜀国的命运基本定了,要与曹魏争锋因实力的丧失已没有了可能。

[[i] 本帖最后由 zhchpassion 于 2007-11-15 21:05 编辑 [/i]]

2007-11-16 08:00 士别三日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10-30 17:00 发表


癸巳,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咸、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 ... [/quote]
宋朝本来就重文轻武.
:sleep:

2007-11-16 09:00 无人是
因为统治者需要吧,大赞关羽是希望自己的手下都象关羽那么忠义,正如南宋开始大肆贬曹原因一样,关羽封武圣对于对忠君爱主的思想教育有很大辐射.

PS:我不是反关派,不是曹派...

2007-11-16 09:24 云上天
踩关羽很爽么~~~~~~~~~~~~~~~
不论关羽怎样
千百年来 朝代更替
关羽屹立不倒 自然有他的能耐
别拿三国演义说事  演义是明朝版本
明朝之前呢?????????
关羽为什么被封武圣??????
1 地位够高 知名度广 名声响亮
2 有功劳 忠义双全 与刘备不离不弃
3 身在曹营心在汉 别说他软骨头 古人就好这口 有情有义才是好汉
4 临死不降
5 刘备代表大义 所以他的武将忠就是忠  而曹操代表奸臣 他的武将忠就是助纣为虐 死不悔改~~~~~~~~~~~~~~~~~
论忠 高顺比谁都强 为什么他不是武圣?
1 地位不行 知名度不够 名声不响 死的太早
2 跟错了主子 跟了个两面三刀的主 所以叫愚忠
3 本身能力没关2等强

2007-11-28 11:26 羽辉凡
这个好象百家讲坛里面将过吧


关羽封武圣,有很多原因.


个人看法,从统治阶级来看,需要武圣这样的榜样

从老百姓来看,也需要


反正就是一个榜样型的人物.

2007-12-5 18:19 阴之黄龙
当时清朝的背景,不能封抗金英雄的。
但为了让民间不再怀念岳武穆,便封了关二哥。
但他们并没有可比性呢。
不过都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2007-12-7 09:35 flybear
关公什么时候投降曹操的?刘备被打的大败,军队、底盘全没了,可能要完蛋的时候。
关公什么时候离开曹操的?官渡之战刚开打,也就是曹操最困难,可能要完蛋的时候。
人品嘛,不说也罢

2007-12-7 10:01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flybear[/i] 于 2007-12-7 09:35 发表
关公什么时候投降曹操的?刘备被打的大败,军队、底盘全没了,可能要完蛋的时候。
关公什么时候离开曹操的?官渡之战刚开打,也就是曹操最困难,可能要完蛋的时候。
人品嘛,不说也罢 [/quote]

诛心之论。

如此说来,关羽不在长坂时离开刘备,还真是奇怪了。

2007-12-7 10:19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flybear[/i] 于 2007-12-7 09:35 发表
关公什么时候投降曹操的?刘备被打的大败,军队、底盘全没了,可能要完蛋的时候。
关公什么时候离开曹操的?官渡之战刚开打,也就是曹操最困难,可能要完蛋的时候。
人品嘛,不说也罢 [/quote]
《关羽传》: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武帝纪》: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看清楚了,是经过作战之后,擒住关羽,关羽这才降曹操,倘若按你的逻辑,关羽应该献城投降;

关羽离开曹操前,刚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按你的逻辑,关羽还能杀颜良?

阁下要么是不读史,要么是别有用心。前者,阁下的水平,不说也罢,后者,阁下的人品,不说也罢。

2007-12-7 12:24 flybear
回复 #28 天涯明月刀 的帖子

你要讨论历史还是要骂人?
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人多了去了,不拼到最后一刻不认输的人多呢。
在曹操指挥下杀了颜良说明什么?

你要反驳我说的事实的话请找出证据证明关羽不是在刘备可能要完蛋的时候离开刘备,不是在曹操可能要完蛋的时候离开曹操。他为什么离开我不知道,只知道有这么回事。

2007-12-7 12:33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flybear[/i] 于 2007-12-7 12:24 发表
你要讨论历史还是要骂人?
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人多了去了,不拼到最后一刻不认输的人多呢。
在曹操指挥下杀了颜良说明什么?

你要反驳我说的事实的话请找出证据证明关羽不是在刘备可能要完蛋的时候离开刘备, ... [/quote]
我从来不骂人。

请问一下,袁绍与阿瞒要开战,这在杀颜良之前,就是明了的事,刘备在袁绍那,他投刘备之前,就杀了当时袁绍手下首席大将,你说这说明了啥?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㈠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

这更说明,在杀颜良之前,就有意归旧主,如果他象你说的那样,会杀颜良?

而杀颜良是如何杀的?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还有,

如果按你说的,关羽是认为刘备快完蛋才离开刘备,那么当时他已经见到棺材了,也到了最后一刻了,他还是与阿瞒进行交战,又说明啥?

既然你什么也不知道,就不要乱讲话。否则,你是在讨论历史,还是在YY?

2007-12-10 09:53 flybear
"刘备在袁绍那,他投刘备之前,就杀了当时袁绍手下首席大将,你说这说明了啥?"请问你怎么知道当时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那?

关公在刘备被打的大败,军队、底盘全没了,可能要完蛋的时候离开了刘备
关公在官渡之战刚开打,也就是曹操最困难,可能要完蛋的时候离开了曹操
楼上,这是不是事实,请回答"是"或"不",为什么离开各人理解不同,但事实就是如此,扯上其它的干什么呢,我现在在说一个事情,没说发生事情的原因.

2007-12-10 13:23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flybear[/i] 于 2007-12-10 09:53 发表
"刘备在袁绍那,他投刘备之前,就杀了当时袁绍手下首席大将,你说这说明了啥?"请问你怎么知道当时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那?

关公在刘备被打的大败,军队、底盘全没了,可能要完蛋的时候离开了刘备
关公在官 ... [/quote]
呵呵,见过蛮横不讲道理的,但还第一次见到这种蛮横不讲道理的。

第一,刘备在袁绍那,关羽在回到刘备之前,就杀了当时袁绍手下首席大将,这也是一个事实,为何你就视而不见,非去扯上其它的,你这是干什么呢,我现在也是在说一个事情,没说发生事情的原因啊,为何轮到你那,你说非说我扯枝蔓延?这双重标准可够强悍的。

第二,请问,关公与阿瞒交战时,是不是到了最后一刻,请回答"是"或"不",还有之上提的刘备在袁绍那,关羽在回到刘备之前,就杀了当时袁绍手下首席大将,这是不是事实?请回答"是"或"不",事实就是如此,扯上其它的干什么呢?另外,你通过你口中的事实得出关羽人品的结论,这难道不是由原因推论结果?你可以从原因推论结果,我就不可以?

第三,照你这种逻辑,在下一找拉,坏了,这个世界真是惨不忍睹。试举两例,其一,某男经过长期追求,终于得正果,与某女合法登记结婚。这件事本质其实是这样的,某男与某女结婚真实目的是什么?是免费嫖娼,谁要是提异议,在下就与他急,结婚可以解决下半身问题的,解决下半身问题时,是不需要花钱的,这是不是事实,请回答"是"或"不",为什么这样做,各人理解不同,但事实就是如此,扯上其它的干什么呢,我现在在说一个事情,没说发生事情的原因.倘若某男恰好较为吝啬,结婚又有嫖娼行为,呜呼,某男免费嫖娼的罪名,几乎已是板上钉钉;其二,某富人故意杀死一人,被依法判除死刑,倘执行人比较贪财,麻烦了,他的真实意图是谋财害命,谁要是提异议,在下一样与他急,执行人是不是杀了一个富人?执行人是不是贪财?这是不是事实?请回答"是"或"不",为什么这样做,各人理解不同,但事实就是如此,扯上其它的干什么呢,我现在在说一个事情,没说发生事情的原因.

最后,为了驳你的诛心之论,与你扯了半天。现在言归正传,拿点史料出来吧。你不是问我怎么知道当时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那?请看《关羽传》: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㈠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

1、在斩颜良之前,关羽就说了这样的话,倘若关羽象你想象那样,这时刘备更是啥也没有,袁绍也没要与阿瞒开打的意思,他居然还想与刘备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如果这样,你还是认为关公是因为刘备被打的大败,军队、底盘全没了,可能要完蛋,所以才离开了刘备,那么在下只能说,火星人的思维,俺理解不了;

2、关羽在斩颜良之后,阿瞒都知道关羽必去,那么可以断定的是阿瞒心里清楚,关羽已经知道了刘备的去向,所以在杀颜良之后,关羽立即就回归刘备,那么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显然是在斩颜良之前,否则,阿瞒怎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3、关羽斩颜良之后,居然还敢投刘备于袁军,如果他是阁下心中之人,请问他肯不肯去找刘备,当然了,你肯定会说,关羽投的是刘备,不是袁绍,因此袁绍没机会杀他,可是你不要忘了,刘备手下基本上都是袁军,关羽回到刘备手下,袁绍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刘备之后还见过袁绍,这个危险性有多高,你自个掂量吧,倘关羽是阁下心中之人,你说他会不会回去?

PS,在史区里说话,靠的是史实,与合理的推理,不是靠搞双重标准,用蛮横不讲道理的手段,以及YY加诛心之论的。切记切记。

[[i]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2-10 16:44 编辑 [/i]]

2007-12-10 19:06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不死之男[/i] 于 2007-11-6 16:53 发表
项羽是战术上的天才,战略上的蠢才,政治上的庸才,此人杀戮之气太重

人们看楚汉,并不是因为喜欢项羽才是看项羽,而是都讨厌刘邦才同情项羽

而那首《垓下歌》,就是充满了对悲剧英雄的同情和惋惜 [/quote]

关羽是位名将,但肯定没到武圣的地位;关羽是个人才,但恐怕不如项羽英雄。

先说人品,关羽傲慢自大,先是看不起诸葛亮后是挤兑黄忠,大骂孙权犬子不能配虎女如果还可以说是没有政治头脑但傲骨铮铮的话,那么陆逊一封措辞谦恭的信就让他心花怒放则显得关羽无比浅薄。

后说军事战术,项羽被刘邦偷袭了彭城,以三万疲惫之师大破刘邦五十六万军队,而关羽的军队却边走边散,这是与真正武圣和战神的差距;夫差被勾践攻破了姑苏,连杀报信的探马封锁消息,而关羽却让信使往返于军中,结果导致信使被人利用,军队边走边散,这是缺乏逆境中的统率经验和无能。

再说战略素养,任何伟大的战略家都重视根据地,刘邦逐鹿天下是萧何坐镇关中,刘秀光复华夏有寇恂主持河内,只有关羽将基地建立在沙滩上,让两个痛恨自己且自己扬言得胜回来再作惩治的宵小为自己看守后方,这岂有不败之理?

最后说用人,关羽轻士大夫而重士卒,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却不能得到士大夫的支持,正好与张飞相反。在用人上疑人偏用,委人以重任不许以丰厚的报酬却提示归来之后必有处罚,简直是在逼反。

关羽是个英雄人物,也算是一代名将,但提高到圣的地位实在是过了,南北朝无数武夫崇拜关张,但我认为关羽之勇最多不过杨大眼、萧摩柯而已。在名“将”级别上尚不及冉闵、陈庆之,论英雄气慨恐怕不如桓温。

2007-12-10 20:59 vacking
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古代忠排第一的`.论武力关羽并不是第一只能算上将论智力诸葛先生不一定是第一~.可是为什么古代都把他们神化呢~..原因就是忠`..古代君王要的就是这种人..被推为武圣就是希望人们能学习他们忠~...那才是真正的含义

2007-12-10 21:54 zhchpassion
回复 #33 平生最爱周公瑾 的帖子

这里多数为关羽说话的人不是盲目拔高崇拜关羽的,只是为了驳斥一些刻意贬低或是从传统认识一下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关羽平庸无能甚至不忠不义的论调。
我个人对关羽的认识是,在三国时代武勇拔尖,统率属上等,有情有义,人格魅力与性格缺陷同样明显的一个史之名将。他之所以成为名将,统治者的宣传和民众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同占了很大原因,其能力与韩信白起等名将差距明显。

2007-12-10 22:05 太初元始之天
[quote]原帖由 [i]zhchpassion[/i] 于 2007-12-10 21:54 发表
这里多数为关羽说话的人不是盲目拔高崇拜关羽的,只是为了驳斥一些刻意贬低或是从传统认识一下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关羽平庸无能甚至不忠不义的论调。
我个人对关羽的认识是,在三国时代武勇拔尖,统率属上 ... [/quote]
同意,关羽武勇历史强一流,军事统帅能力历史弱二流(杨文理大人的评价标准),其忠义双全,国士之风,是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将。

2007-12-11 03:02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太初元始之天[/i] 于 2007-12-10 22:05 发表

关羽武勇历史强一流,军事统帅能力历史弱二流 [/quote]
强一流什么概念?强一流上面有几个档次?强一流同水平的都是谁?每个档次分别多少人?
弱二流什么概念?弱二流上面有几个档次?弱二流同水平的都是谁?每个档次分别多少人?

这种一流二流的概念如果没有全面细致的层次划分,充其量不过是讼棍玩概念忽悠人的手法。

关羽在三国这段历史中的地位可以被肯定,这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将其拔高到整个中国历史中去就显得很不妥当了。

[[i]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12-11 03:03 编辑 [/i]]

2007-12-11 05:50 慕容心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7-12-11 03:02 发表

强一流什么概念?强一流上面有几个档次?强一流同水平的都是谁?每个档次分别多少人?
弱二流什么概念?弱二流上面有几个档次?弱二流同水平的都是谁?每个档次分别多少人?

这种一流二流的概念如果没有全 ... [/quote]

如果从儒家角度来看的话,论德论功,别说关羽,就连武将里最有希望的岳飞估计也不能与至圣先师孔子相提并论。
而以世俗化的佛道诸神宗教观来看,两位都是不上不下的小神仙。半斤八两,可都无法与释道并列,圣就圣了吧。。。

2007-12-11 09:15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慕容心[/i] 于 2007-12-11 05:50 发表


如果从儒家角度来看的话,论德论功,别说关羽,就连武将里最有希望的岳飞估计也不能与至圣先师孔子相提并论。
而以世俗化的佛道诸神宗教观来看,两位都是不上不下的小神仙。半斤八两,可都无法与释道并列, ... [/quote]
是的,从儒家角度来看没人敢拿自己和祖师爷孔子作比较。
关羽圣不圣到是无所谓,圣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如今的社会文圣、武圣这类的称号已经没多大号召力了,比起关羽的武圣更岳飞的民族英雄显然要加崇高,更值得后人敬仰。

2007-12-11 09:24 太初元始之天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7-12-11 03:02 发表

强一流什么概念?强一流上面有几个档次?强一流同水平的都是谁?每个档次分别多少人?
弱二流什么概念?弱二流上面有几个档次?弱二流同水平的都是谁?每个档次分别多少人?

这种一流二流的概念如果没有全 ... [/quote]
一流中有强一流、一流、弱一流三个档次,二流中有强二流、二流、弱二流,末流为三流,具体可参考九品中正法,每个档次人数不定。关羽做为武将,武力表现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显眼的,故为强一流;但军事指挥能力不如武力表现,只能归为弱二流,要达到一流名将的最起码要求是不败。

2007-12-11 09:37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 [i]太初元始之天[/i] 于 2007-12-11 09:24 发表

一流中有强一流、一流、弱一流三个档次,二流中有强二流、二流、弱二流,末流为三流,具体可参考九品中正法,每个档次人数不定。关羽做为武将,武力表现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显眼的,故为强一流;但军事指挥能力不 ... [/quote]
每个档次人数不定,这就坏了。
即使关羽军事能力属于末流,只要把高于关羽的全部放到弱二流之上,把和关羽一样的抬高到弱二流,再把历史上一刀斩的货归纳为末流,关羽的军事能力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迈入弱二流的行列了。

每个档次人数不定算什么全面细致。
所以说这种一流二流的概念如果没有全面细致的层次划分,充其量不过是讼棍玩概念忽悠人的手法。

2007-12-22 11:22 白地将军
关二爷威镇华夏,威镇华夏啊!!三国的武将谁能做到!
策马刺良刮骨疗伤勇也
擒禁斩德围仁惊操略也
体恤士卒是为仁
千里寻兄是为忠
这样完美的大将不做武圣谁做?
   当然...他失败了,被人议论其能力也正常
然而失败者被推崇为圣人更可见其人格魅力

2007-12-23 02:12 majun65
一句话,罗贯中成就了关二

2007-12-23 02:55 因苏阿
[quote]原帖由 [i]majun65[/i] 于 2007-12-23 02:12 发表
一句话,罗贯中成就了关二 [/quote]
笑,还不如说关二爷成就了老罗更恰当:titter:

2007-12-23 19:38 majun65
[quote]原帖由 [i]因苏阿[/i] 于 2007-12-23 02:55 发表

笑,还不如说关二爷成就了老罗更恰当:titter: [/quote]


呵呵,也对!应该是互惠互利呀!:titter:

2007-12-25 03:47 scscsc
造神运动 古来有之

2007-12-27 21:27 yu1234rr
赵匡胤本来就是一武夫出身的近卫军头头,所谓时势造英雄,他的这些酒后闲话拿来驳某某不配是不是太有点说不过去了

2008-6-25 15:46 平生最爱周公瑾
关羽的谥号壮缪,可不咋样。。。乾隆为了吹捧关羽,在四库全书里把这个谥号给改了。。。

非常明白的说明了关羽也是经过他人篡改炒作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