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体坛动力 » 国内男足部分被荒废的有潜质的中场(概述但不作不分析)


2007-8-13 10:34 陶心
国内男足部分被荒废的有潜质的中场(概述但不作不分析)

国内男足部分被荒废的有潜质的中场(概述但不作分析)

注:05年时的原创,当时我以“tjysouth”id名发在新浪的国足分论坛上。现略作修改,发上来请大家指正。

      所谓“荒废”而“有潜质”,就是曾入选过国二队、国奥队甚至国家队,曾受好评与期待,但后来,一则在国内联赛没有继续大红大紫、进一步登堂入室,二则没有代表国字号球队参加过国际重要大赛——就更一直没有进一步为中国足球建功。

      一,69-72年龄段

      1,曾繁钦,曾主要效力于八一队、深圳队等。当年徐根宝那支国奥队,谁说徐帅不重视脚法技巧?中场三位,12号彭伟国,13号曾繁钦,18号蔡庆辉,包括替补8号韩金铭等人,那个不是堪称组织型的技术能手?可惜老曾当年在八一队始终没能挑起大梁,伤病又把他推向长久的替补席。没有成为大王涛的助手,又在徐阳、潘毅、程宗健、王海波、孙新铭等后生的冲击下,最终选择了南下深圳。但是,稳定发挥了两年后,随着人员的换洗,可叹中场名将,就此淡出。

      2,蔡庆辉,曾主要效力于广州太阳神队、广州松日队等。91年他与沈嵘、彭伟国一起,被徐指导看重。当时的广州一队的后生力量惹得同城老大哥广东队称羡。不过,技术纤巧的辉哥还是有着广州球员的通病:体能。而且在职业联赛初期的时代产物:体能测试的鬼门关前被打退。同时,综合能力,比不过国仔;论踢球的广东人特有的“油劲”,他不如温志军;论奔跑穿插,他不如朱伟卓。最主要的是,缺乏出场机会,抹平了他的才华。95年他竟然与当年右路的战友沈嵘一起租借给了广州松日。而后奔奔走走,武功逐失。

      3,凌小君,主要效力于广东宏远队。当年年方20岁就代表国家队在泰王杯赛上k过泰,以及抗过韩。他技术细腻、速度奇快、视野开阔。不过很可惜,他始终定格在了广东快马的称号上,没有在组织、传切、后插得分上更上一层楼。然后,终泯然众人矣。

      4,韩金铭,主要效力于天津队、前卫队。曾是天津的当仁不二的指挥官。不过呢,没有彭伟国始终如一的竞技水平,没有刘军97年的爆发。只有漂泊的最后几年。

      5,马效洪,主要效力于大连万达队、云南队。当年曾经在北方球员里头风格独树一帜,舒展的动作,细巧的处理球……不过,当他还不算有资本独的时候,他就选择了“独”,最终出了大连队,混在云南几年,提早曹草退役了事。

      6,邓乐军,主要效力于北京国安队、山东泰山队。91年世青赛风光无限,而后其灵气依旧时不时绽放。又一个北方球员中的花蝴蝶异类。也是又一个始终逃不开伤病与体能的技术型球员。在北京最终竞争对手太多,去了山东,风光了一年后就被伤病打倒,而后刚刚转会厦门,就自认为永远通不过体测,主动退役,当时不到29岁。

      7,于明,主要效力于辽宁队。少年得志,在人才济济的辽宁队里站稳脚跟。而后就一直原地踏步。运气不好,正当年的时候赶上了辽宁足球衰退的那段时光。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二,73-76年龄段

      1,朱炯,主要效力上海申花队。一位模范球员,待人和善热忱,为人低调朴实。也属于国少、国青、国奥(93年东亚运动会)的科班出身。当时风头不亚于申思。能打左前卫与左后卫,在上海队既有陈伟的娴熟球感,又有吴承瑛的勇猛作风。但是,96年起接连不断的膝盖伤势把这位申花95年的功臣推到了25-26岁即退役的境地。但愿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再创业绩。

      2,彭伟军,主要效力广州太阳神队、青岛颐中队。出道的时候锋芒毕露,有人认为其潜质甚于他的哥哥彭伟国,此不无道理呢。但身不逢时,又是广东足坛的滑坡,又是技术性中场的尴尬,还有伤病的困扰。后来在青岛,小技术上鹤立鸡群,但还是没能带动全队,而后草草退役。

      3,周宁,主要效力于北京国安队,德国乙级联赛曼海姆队等。有脚法、有身高,不过有些“滑头”,当年在国奥队就曾翻墙泡吧,场上也时不时出现负面新闻。去了次德国给他不少经验,但很快回来后,马上就消失于粗糙的联赛场上。

      4,李玉展,主要效力于广东宏远队,身高仅1米62,球风颇似当年赵达裕。可惜在国奥进进出出,在联赛伤伤停停。98年后就没有听说过他,现在还好吗?

      5,朱琪,主要效力于上海申花队。或许他风光过,甚至早早被认定了前途远大。98年还总算在国家队潇洒走一回。不过呢,他的消失实在太快。99年跟着申花的低谷一同低调,00年去了四川却时间主要花在了养伤上。养伤期间,据说悄悄回来了一次,借亲戚之名开了家宋记蟹楼。01年起到现在,没说退役,等于退役。

      6,孙建军,主要效力于天津泰达队。曾算是韩金铭的中场继任者。曾因金志扬的原因直升国家队主力,不过好像00年初在国家队与天津队两头疲于奔命,然后状态一落千丈。

      7,姚夏、邹侑根:主要效力于四川全兴队。一个猎豹,一个秀才。不过四川的朋友不要误会,之所以把他哥俩列入,绝对不是贬低他们,而是是觉得,如果不是伤病或者教练不赏识,他们可以做得比“曾经风头甚劲的前国脚”评价更好。可怜姚夏的锁骨断了多少次,邹侑根则长时间被别人的光芒所掩盖。

      8,苏耀坚,当年的广州松日曾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其中场指挥官苏耀坚也有着“彭伟国系”的潜质,技术功底扎实、思维敏捷、传输线路清晰,也曾入选国奥队。但松日队整体上,一直没有在梯队建设、人员储备等纵深问题上进行系统建设,满足于一时的黑马战绩,后来在严峻的竞争中被撤并。苏耀坚本人也一直停留在“弱队高手”的级别上。而在四川队则向后腰转型,不太成功,最终也是早早退出。和他年龄、同出处的黎梓非、周文栋、霍日宁也差不多。

      9,王海波、徐阳、程宗健、潘毅、孙新铭,曾经的八一中场五小虎。王海波华丽,徐阳稳健,程宗健敏捷,潘毅灵秀,孙新铭细致。还记得吗?当年的八一小伙子们。后来只有徐阳曾短期入选国家队、以替补身份参加00年亚洲杯,而后在山东队长期被搁置在冷板凳上,好像05年底才31岁就退役了。其他几位就更不得志了。

      三,77-80年龄段

      1,隋东亮,张效瑞。(这个年龄段的球员目前正步入而立之年,大家分析得太多了,我就简单说了)或许我们仍然会回忆97年初的中美对抗赛与登喜路杯。但我们又不忍心去翻看曾经美好的事物,如今陷在边缘。如果说,东亮有些自毁长城,那么效瑞更加值得同情。

      2,迟荣亮,效力于天津泰达。尚记得97年否?那是天津降级的一年,又是小迟出道的一年。尤其是97年冬天,他从容的调度,在填补老韩离开的空白上,让孙建军汗颜。但是,在国字号球队冷板凳,在而后的联赛发挥不稳。也许他能从孙建军手上接过指挥棒。但也已过而立的他,似乎没有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了。陶伟、郑斌、姜坤都将从国家队淡出,何况锐气被消磨的迟哥。

      3,黄勇,八一队、上海中远队,国奥队、国家队。又一个赵达裕似的人物,又一个李玉展般的历程。

      4,霍智宇,从宝钢队到申花队,不会忘记97年全运会这位球路清晰而清新的小伙子,从刘军到申思都挺看重他。但又是在夹缝中成长,没有太多机会,去了云南。在云南,一个异乡来的小伙子几年里面几乎扮演了中场组织者的角色。可惜,命运弄人,球队的沉浮,球员的无奈。我坚信如果他有一个合适的舞台,他能凭他扎实的基本功与充满想象力的组织才华打到国家队去。不过弹指一挥间,他也面临退役了。

      5,温俊武,因为07年他步入了深渊,网上有他“变成一摊烂泥”堕落的全过程,就此不赘述了。当年的他,
技术、意识恐怕比同段的陶伟、郑斌更出类拔萃。

      也许足球历史的长河中,多少年后回顾,他们不过沧海一粟。可是,我们贫瘠的足球土壤,能浪费多少个这样的“一粟”呢?我们更难预料,还会多少这样的“一粟”,让人从无限期待,转向失望后的淡忘。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6-3-2 18:29 编辑 [/i]][/color]

2007-8-13 10:42 本因坊秀策
现在来看,当年健力宝的成材率还是蛮高的嘛:lol:

2007-8-13 10:47 陶心
[quote]原帖由 [i]本因坊秀策[/i] 于 2007-8-13 10:42 发表
现在来看,当年健力宝的成材率还是蛮高的嘛:lol: [/quote]
他们一些人成了花梨木,但最终没成为紫檀木。:loveliness:
中场的几个人都曾名噪一时,但算起来,也就李铁和郑斌修成正果。:wacko:

2007-8-13 12:58 韦孝宽
蔡庆辉比较潦倒,曾被人看到开一部旧摩托,广州禁摩后不知怎样了。
彭伟军跟着哥哥做生意,过得很不错。
苏耀坚李玉展前年还在踢全国五人制联赛,都进过五人制国家队,不过现在好像连五人制也不踢了。
温俊武早前传出赌球杀人案,彻底完了。
温志军在教广州少年队,还算可以。胡志军一直没什么经济头脑,没存过什么钱,只能住体委分的房。前年结婚了,还当了广州少年队助教,现在情况不明。

2007-8-13 13:07 韦孝宽
还有不少广东球员跑去香港踢球。当年进过米卢国家队训练的李海强现在在香港南华当队长,上周对利物浦的友谊赛还进了一个很夸张的任意球。广州日之泉二队打过香港联赛,现在也有几个打不上一队的去了香港。

2007-8-13 13:08 phoenixdaizy
1,隋东亮,张效瑞。这两个已经自爆是76年的了。

  3,黄勇,八一队、上海中远队,国奥队、国家队。又一个赵达裕似的人物,又一个李玉展般的历程。有潜力打国家队主力的,但国家队在不断造神废神当中,没有一定的延续性

2007-8-13 13:09 陶心
回复 #4 韦孝宽 的帖子

谢谢韦学士补充。看来学士是粤穗人士咯。
去年曾在网上看到一篇谈及当年广州太阳神旧将现状的文章,可怜的蔡庆辉、沈嵘连音讯都没有。温志军、胡志军好歹还有个近况不佳的介绍。
温俊武实在令人乍舌,夜生活,赌球,吸毒,戒毒,再就业,又赌球,因赌球杀人……

[quote]还有不少广东球员跑去香港踢球。当年进过米卢国家队训练的李海强现在在香港南华当队长,上周对利物浦的友谊赛还进了一个很夸张的任意球。广州日之泉二队打过香港联赛,现在也有几个打不上一队的去了香港。[/quote]
记得00年春和01年春李海强两度被米卢召入国家队,他的特点和苏耀坚有些相似。不过几年前两广合并,吴坪枫、吴伟安上来后,他就走下坡路,经学士介绍,原来去香港了。
记得当年日之泉有个周熠,不晓得如今怎样了?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8-13 13:17 编辑 [/i]]

2007-8-13 13:13 陶心
[quote]原帖由 [i]phoenixdaizy[/i] 于 2007-8-13 13:08 发表
1,隋东亮,张效瑞。这两个已经自爆是76年的了。

  3,黄勇,八一队、上海中远队,国奥队、国家队。又一个赵达裕似的人物,又一个李玉展般的历程。有潜力打国家队主力的,但国家队在不断造神废神当中,没有一 ... [/quote]
还有个打后卫的郝伟,亲友都承认他超龄。
倒是孙继海,因为骨龄超标没有入选,不幸乎?万幸乎?

2007-8-13 13:21 韦孝宽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7-8-13 13:09 发表
谢谢韦学士补充。看来学士是粤穗人士咯。
去年曾在网上看到一篇谈及当年广州太阳神旧将现状的文章,可怜的蔡庆辉、沈嵘连音讯都没有。温志军、胡志军好歹还有个近况不佳的介绍。


记得00年春和01年春李海强 ... [/quote]

误会了,温志军近况不算差,教少年队也算有份稳定工作,而且经常上电台电视台节目。胡志军也算凑合。蔡庆辉这些算比较倒霉,最挣钱的时候没赶上,退下来以后又没人管。

日之泉的人不太清楚,已经不怎么关心现在的球员了。每个赛季至少要去两次越秀山的,不过也不是为了这些球员,而是为了他们身上的球衣。

2007-8-13 13:23 菜刀
96年开始北京人才大量流失,不过很多人去了外地都混得不错 ^_^

如曹限东在青岛、高峰在前卫(现重庆)、邓乐军在山东、谢峰在深圳,我赛,都当过队长啊

2007-8-13 13:28 陶心
回复 #9 韦孝宽 的帖子

哦,呵呵,那就好。
某虽然是上海的,但过去我们这里经常转播省港杯、沪港杯、沪广对抗赛。偶们对面相老实、踢球蛮聪明的温哥还是挺有好感的,能当少年队教练倒是不错。
当年的广州中场,除了彭伟国外,蔡庆辉跑动差些、朱伟卓脚法和意识相对一般、冯峰只有远射绝技,唯温志军的穿插跑动、技术意识、个人得分都不错。

2007-8-13 13:30 陶心
[quote]原帖由 [i]菜刀[/i] 于 2007-8-13 13:23 发表
96年开始北京人才大量流失,不过很多人去了外地都混得不错 ^_^

如曹限东在青岛、高峰在前卫(现重庆)、邓乐军在山东、谢峰在深圳,我赛,都当过队长啊 [/quote]

:victory:京城球侠嘛。
还有一个外来户大王涛,来了北京后状态都没了。
倒是后来99年二进北京时,发挥还不错。

2007-8-13 13:59 江城子
胡志军当年号称小辣椒,勇夺射手王的时候,也是太阳神最牛的时候。随着广东足球的没落,一大批技术球员纷纷落马,而中国足球也因此走向了没落。如此对照,中国足球的半壁江山其实在广东啊!

2007-8-13 14:06 陶心
[quote]原帖由 [i]江城子[/i] 于 2007-8-13 13:59 发表
胡志军当年号称小辣椒,勇夺射手王的时候,也是太阳神最牛的时候。随着广东足球的没落,一大批技术球员纷纷落马,而中国足球也因此走向了没落。如此对照,中国足球的半壁江山其实在广东啊! [/quote]
:handshake::victory:他94年22场进17个,平均每场0.78个,这样的进球率,而后国内联赛无人出其右。
中国地域广大,要联系南派和北派,还是得用“速度”来联系。可惜近来快马有是有的,技术层次好像低了些。

2007-8-13 15:29 韦孝宽
[quote]原帖由 [i]江城子[/i] 于 2007-8-13 13:59 发表
胡志军当年号称小辣椒,勇夺射手王的时候,也是太阳神最牛的时候。随着广东足球的没落,一大批技术球员纷纷落马,而中国足球也因此走向了没落。如此对照,中国足球的半壁江山其实在广东啊! [/quote]

“胡椒”只是对外的一个较正式的外号,据说其队内真正的外号非常难听:ph34r:

2007-8-13 16:36 慕容燕然
邓乐军退役的时候自己承认34还是36我忘了,年龄虚报得太厉害了。

2007-8-13 22:08 陶心
谢谢版主的鼓励:lol:

[quote]“胡椒”只是对外的一个较正式的外号,据说其队内真正的外号非常难听[/quote]
噢噢噢,愿闻其详,有劳学士考证……

[quote]邓乐军退役的时候自己承认34还是36我忘了,年龄虚报得太厉害了。[/quote]
领教,“公开”说法中,他是71年下半年出生的。亚洲各地的青年队都有超龄现象,邓究竟几何,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此想来,他00年初因“觉得自己体测肯定不过关”,以及为什么容易受伤,很有可能另有隐情。
撇开这些不谈,对他的灵气、脚法倒还是印象深刻,大局观虽不如曹限东,但比曹更机动。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