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郑问之三国志十大战略要地


2007-8-1 11:02 liuyes
郑问之三国志十大战略要地

郑三十大要地:
长安、南乡、雒、柴桑、扬中、寿春、安邑、邺、蓟、江陵。

说明:排名不分先后。

1.蓟、邺
河北的南北门户。
洛阳炎上的袁绍吃亏就在这里,刘备在邺城若是举兵,则袁绍在公孙瓒和刘备的夹击下一般会被灭。
官渡之战的袁绍若是被曹操灭掉,先打开局面的必然是邺或者蓟。

2.扬中、柴桑
这两个城市是江东的门户。
北方势力打江东要通过扬中,西方则是柴桑。虽然濡须和皖也是突破口。但打皖还是要打柴桑,而濡须外有居巢、内有丹阳作为庇护,形势艰难。

3.雒
雒是攻略成都的关键。此地的意义重大,宜守不宜攻。

4.安邑
河内至晋的咽喉。

5.长安
陇西的门户,整个西部的北方大门。

6.江陵、南乡
巴蜀的藩篱,荆楚的四壁。
对于荆楚,这两个城并非至关重要,但对于全局,整个西部隐隐乎尽在掌中。

7.寿春
本想和宛作取舍的。
但是宛北有河内,西有南乡,南有襄阳江陵,西有新息许昌,防御在外’而不在内。而寿春则汇四方压力,东部南上北下的关键所在。

[[i] 本帖最后由 liuyes 于 2007-8-1 11:03 编辑 [/i]]

2007-8-1 11:12 葉影心
支持一下

樓主有沒有完整的鄭問三國誌地圖, 遊戲中的原文件都是被肢解了的。

2007-8-4 11:58 phoenixdaizy
我认为最好的地方应该有建业。东方南下的一条通道。
西凉方面城城重要,但只是在初期了,后期如果谁还只占据西凉,那是很难和中原抗衡的。

2007-8-4 12:41 zmgo
深有体会。:handshake:

每次选“汉中王刘备”,“上出师表”两个剧本的蜀方,都是先攻长安,自陇而西断而有之。魏延的策略倒是在郑问之三国志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P

至于扬中,真是东边唯一的一条通道。一旦被对手攻占,江南一方将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建业和吴都岌岌可危。

此外,西部的阴平也挺重要的,北方势力南下时走阴平可以避免打好多雄关。

2007-8-4 13:17 卧秋风
这游戏要是不那么容易死人就好了

2007-8-4 13:40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zmgo[/i] 于 2007-8-4 12:41 发表
深有体会。:handshake:

每次选“汉中王刘备”,“上出师表”两个剧本的蜀方,都是先攻长安,自陇而西断而有之。魏延的策略倒是在郑问之三国志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P

至于扬中,真是东边唯一的一条通道。 ... [/quote]

还有一些链接性城池比较重要吧。司隶到并州的两个城。还有长安附近斜插到荆州的两个。

2007-8-4 19:03 liuyes
[quote]原帖由 [i]phoenixdaizy[/i] 于 2007-8-4 11:58 发表
我认为最好的地方应该有建业。东方南下的一条通道。
西凉方面城城重要,但只是在初期了,后期如果谁还只占据西凉,那是很难和中原抗衡的。 [/quote]

建邺是建都上选,但是对于整个江东的局势来说,重要性不如扬中。江东势力失扬中和失建邺是两个概念。
西凉的地盘乃是争地,逐城退守是消耗敌方有生力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直接弃守也未必不是良策,尤其在人手短缺的时候。西凉我通常是来练将的。

阴平的确是伐蜀的捷径,但是除非出其不意,不然还是要历尽雄关。从北方入蜀,只在乎实力,不在乎路径。
所以没有选上阴平而是选雒。无论从北方进攻还是从南方进攻,雒是必取之地


”司隶到并州的两个城“说的是安邑和怀吧。

相比之下,还是安邑更重要,不但是河内的北方屏障,还是山西的南大门。


”长安附近斜插到荆州的两个“说的是不是南乡和房陵,或是南乡和武关?
无论怎么算,私以为南乡最是重要。

另,武将复活名额已经有四十几个了,应该死掉不怎么痛了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