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26 22:30
长葛李子龙
一道题的错解,猛然惊醒。闭门思过,找回失去的年轻。
[size=5]一直都讨厌那些以教授自居狂妄自大的上了年纪的人。
特别是教师。
只要教龄超过5年的教师,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毛病:唠叨、罗嗦和对人的不信任。
而上了年纪的教师就更为突出和明显。
针对一个件很小的事情,只要被他抓到漏洞,便要给你分析个透透彻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否则就对不起共产党,对不起党和国家对不起人民了一样。
还必需要你听懂,你马上回答听懂了,那么他就说你学习不认真,仍会给你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再做一遍透透彻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解析接着问你明白了吗?
但若你思考一段后回答听懂了,那么他就说你学习不端正,不懂装懂,仍会给你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再做一遍透透彻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解析接着还问你明白了吗?
你想不想抽他?反正我是想。
我姑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讨厌教师就是因为他。
虽然我自己也是教师,但我仍然很讨厌,或者应该说是极度的厌恶教师,包括我自己。
姑父叫你去买烟,会先拿出钱来反反正正数三遍后交给你告诉你这是多少钱,你去给你买包某某牌子的烟,那烟是哪里出的,多少钱。
接着会让你注意,这烟现在很多假的,你记着要到XX小卖部买才行。因为那个小卖部老板是姑父的本家侄子,你去了就说是姑父要你买的,他就不会给你假烟,当然,那小卖部一般也不卖假烟,但是你还是得说是我要你买的,因为谁知道他今天万一进了条假烟你不说是我要你买的他却给你了假烟,我们是亲戚我又不好意思找他退。
然后接着告诉你那家小卖部在XX服装店东边,你出了咱们院门后往左拐,然后从南往北数第七家就是,门朝东开的。你下去买烟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路上车多,随时注意身后的车并要警惕路边的小店,这些小店都极不讲文明公德的,总是冷不防就从店里泼到路上盆脏水,小心别泼到你身上了,洗着很难洗的。还有就是记着要靠右走,别走得太靠路中间了,不安全。那个小卖部在路西,你过马路时一定不要贪图方便不走人行横道而横穿马路,那样也是很危险的。
另外,最终在你出门打算下楼梯的时候再叫住你交待你买完就回来,别绕弯,找钱的时候记着数仔细了,要是找多了就一定要退给人家,咱不占这便宜,找少了就一定要讨回来,咱不能吃这亏,这是滋长不正之风。
唐僧?不,唐僧没有这口才。
夸张?不,教师都是这样的。
看看你周围认识的工作超过五年的教师,仔细留意一下他(她)日常的一言一行?是不是跟这个很相似呢?
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这是由于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方针的影响。
不说姑父与教师了,说说闭门思过罢。
起因是因为某同学在水区的一道物理题求解,我做为本区知名(就算是知名罢:q((+)中学物理教师,这题又是中学物理题,我自然要首当其冲的来为某同学解惑释疑了。
大概看了一遍,一道普通的陷阱类的选择题,轻松的判断并回贴告之。同时在心里大大的吹嘘一下自己,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过几分钟后,代号为A(未得当事人许可,化名处理)的仁兄回贴告之为另一答案,使我不禁便又认真仔细的看了看这道题,然后仔细思考后,回贴坚持已见。
接着就发现代号为A的仁兄回贴说糗大了,要被小朋友笑话了,我便顿时感到一阵眩晕,莫非我真的做错了么?不会吧?
便再次认真而又仔细的看了六遍原题,并思考概念,从排除解题法到定向思维又到扩散思维,考虑再三后,认为我是对的,但却又不敢肯定,但决定为了维护我在轩辕的良好的教师形象,就算是错了也要以我这几年物理教学中对基础概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就算是歪曲题意也要推翻代号为A的仁兄的答案!
便回贴认认真真、仔仔细细、透透彻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在回贴里对此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解题指导。
而回完贴后,发现代号为A的仁兄回了一贴竟是说原来那个糗大了是说的他自己。
这时,自己好像在一刹间被抽空了似的呆坐在床上,死死地盯着显示器回想自己刚刚那个邪恶的念头:
“为了维护我在轩辕的良好的教师形象,就算是错了也要以我这几年物理教学中对基础概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就算是歪曲题意也要推翻代号为A的仁兄的答案!”
呆了半天,才发现自己其实与别的教师没什么区别。一直以为自己清高得如同圣人般,而现在看来,却无非俗人一个。
苦笑。
看起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自然或不自然的开始又染上了那些毛病。
与姑父何异?
老了罢。
是应该坐下来仔细回忆回忆最近这一段的工作态度与思想动态了。
打开音箱,将音量开到10,再听一听老摇滚,希望能从中找回一丝年轻的激情,从而使自己不再终老下去。
喜欢这样安静的夜,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
感谢教委因为温度过高而取消了早晚自习,使我今天能有机会享受这样一个无人又清净的校园的夜。
不用再为那些“报告~老师,…………”而烦恼。
闭门思过。
感谢代号为A的仁兄,因为感觉那个错解使仁兄很是惭愧,所以在此仅以化名出现,但仍要感谢你。
不要误会,这是真心的谢意,是仁兄的这道错解使我犹如当着棒喝。
再次向代号为A的仁兄表示感谢。
:Th
------------------------------------------------------------------------------------------------------
想开了,面对错误,认识错误,记住错误。足够了,是否能改正,我不知道,天知道。
[[i] 本帖最后由 长葛李子龙 于 2007-9-22 02:24 编辑 [/i]]
2007-6-26 22:47
墨叶
同为老师,深有同感.
"为了维护我在轩辕的良好的教师形象,就算是错了也要以我这几年物理教学中对基础概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就算是歪曲题意也要推翻代号为A的仁兄的答案"
不过我是比较喜欢说自己不知道的.
2007-6-26 23:22
文远兄
其实老师的那些坏毛病都是怨念。。。
长期的教学弄得的是一身职业病,还不一定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再加上学校不给加工资,所以就这样了
PS:我猜应该是这样
2007-6-26 23:27
Оo龍馬oヤàì
貌似是我问你题目害了你.....:loveliness: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loveliness:
2007-6-26 23:28
文远兄
不开心的时候抱抱老婆就可以了:titter:
2007-6-27 06:38
yt89
现在当老师的也不容易啊。李兄是高中的还是初中的老师啊?甭管做没做到,有这觉悟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高一时的班主任也是教物理的,那时和他关系不错,后来因为偶高二上了文科班所以也没啥联系。听人说他的口头禅之一就是“你不适合学物理。”不少学生的自信心都曾因此受到过严重打击。:wacko:高一时教我们化学的一开始是学校的特级教师,那老头自己水平的确高但是也有一个“毛病”:不喜欢把问题和你讲透,而是习惯于“蜻蜓点水”,他自以为是把最关键的点给了你能让你自己摸索出来,但后果就是去他那儿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面子普遍较薄。结果高一很长一个阶段偶们班物理化学都全年级倒数,结果班主任发飙实行“恐怖政策”,化学干脆换了个年轻教师,成绩就上去了。:mellow:
2007-6-27 07:09
墨叶
老师关键是因材施教,想楼上说的老师对我来说是好老师,对其他人就未必了.
现在学校里每个班级的人还是太多了,水平差异也比较大,老师不好当啊.
2007-6-27 09:57
太平清领道人
为老李勇于解剖自己、承认错误的勇气喝彩,虽然是在网上。。。:^%
ps:你的姑父好像有点超级唐僧的意思,表打我。。。:qgod+
2007-6-27 10:42
jsycwjhok
李老师其实也不用太介意这个,毕竟每个人都会要面子,这是人自私的本性的一方面,而且李老师也把这发出来跟大家分享,体会感受,很有启发,其实不仅仅只是在教师方面,在其他职业也一样,年轻的刚加入工作的往往比较地虚心求教,不枉高自大,而工作久了,有一定的名望了,心理上当然有种不服输的思想,这在几乎所有职业中常有的!!
2007-6-27 14:10
石敢当
只可惜我做学生时碰不上象李兄这样的老师了。
老师有自高的姿态不希罕,
可敢当着学生面前承认因为自己自高而犯错的老师就够希罕了
在我自己的印象中,仅有一位;而现在于网络,又多了一位
2007-6-27 16:02
天生→郭奉孝
这都是老师的通病,没这习惯的一般都算不上好老师:lol:不必自责:lol:有这觉悟的老师不多:P
2007-6-27 16:53
sos2290
:titter:所以说换位思考很有用处的
2007-6-27 18:52
马岱
我不认为是教师的职业病。
姑父的特点其实是家长意志的体现,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小孩不如大人。
第二个例子应该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中国人太爱面子。
2007-6-27 19:21
长葛李子龙
回复 #13 马岱 的帖子
多数教师对学生都是如此这般。
可能就是马岱兄说的原因吧。
正在思考中,换位思考,哪里容易做到呢?
一切都是被迫,职业的因素要更重要些。
因为,教师对学生可以说要比家长对孩子更加担心安全与学习上的问题。
因为家长教不好孩子,没有人会指责,而教师带不好学生则就为千夫指了。
压力。
还是常说的那句话,环境造就人。
还好的是,明后两天考试,然后3号就离校了,可以有两个月时间来反思。
2007-6-27 19:31
长葛李子龙
回复 #11 天生→郭奉孝 的帖子
这习惯并不好。
过多的限制了学生的天性,过于强制性的要求对方按步就班的做事情,并没有任何好处。
反而会很轻易的抹杀学生的创造力与思考能力。
今天反思了一下,为什么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从上课到下课一直就只是盯着黑板或教师看,而却不动脑子思考问题
原因就是教师过于细致的解释问题,深入的剖析并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一切等教师讲解的习惯。
一但一个人丧失了思考的兴趣,那么这个人就真的成为了一部机器了,一部用来学习的机器。
这几天复习,为了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特地把去年弄的复习资料copy到电教室,利用投影打出来,一道道的将所有题型的典型例题很详细的做了解析,并将解答思路、解题突破口什么的,全部详细的灌输给了学生,但结果却很不乐观。
原因,就是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学生早已经养成了不做题的习惯:
到时候自然教师要讲的,就算做了他也讲,不做他也讲,倒不如不做等他讲吧。
但是却不得如此去做,因为上面要评价排名次,毕竟成绩是一个学校生源的重中之重,就算是强制性的划区域固定招生,若成绩不好,生源仍是要受到影响的。
所以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得不这样会做,因为不可能将一届学生做为实验台下的小白鼠来进行教改实验的。
教改,只是这几年固定的一个政治口号而已。
教改,至少还要五十年,若仍不改革教育体制的话。
我其实很想给学生多的思考的空间让其在思考中学习,并在思考中找寻乐趣,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是在赌博,拿着一届学生的前途在赌,没有敢这样做。
2007-6-27 23:24
马岱
老师教总是不如自己想出来的记忆深刻。很多学生总是热衷于老师讲题时尽早公布答案,以便验证,以为只要答案一致就行了,其实不然,因为答案可能是蒙对的。
我父亲是初中数学老师,他就曾经尝试改革过一次,以练习题代替最后的复习,老师先不讲,前半节课学生先做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老师重点讲容易出错和忽略的地方,如果多数学生已经了解,就不重复了。这样学生课后就没有作业了,当时父亲也是很担心,是否会失败,但他认准了,还是坚持下去,结果非常成功,该班的中考数学成绩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后来那个学校就推广了这个做法。
优秀的学生其实是有很多想法的,可惜中国人的思维并不重视他们的想法。当然如果接手的是一个差班,连学习态度都成问题,又另当别论。
2007-6-27 23:58
妖狐
嗯,我感觉是因材施教的问题,教师需要认清每个学生的情况。
再,学生时代多少会有这种逆反心理。
2007-6-29 12:17
长葛李子龙
回复 #16 马岱 的帖子
马岱兄说的这种教学方法其实我一直在用。
而其实呢?只能用在培优上。
毕竟只有优等生才会有强的自觉性与基础,对于一般学生,这样只能起到反效果。
这是经验之谈,所以,我现在只有在复习阶段会针对部分参加抽考的学生,利用电教室大屏幕进行类似的教学。
先做,后给答案,然后自行纠错,分组讨论,最终针对问题解析。
先去吃饭,等下回来接着谈。
这种教学方法我还是很有经验的。:victory:
2007-7-2 18:43
fs1012
呵呵,知道错误改正了就好,别一直自责呀。
我们年级有位化学老师,虽说教化学但理科全能。尽管还算年轻,不过相当的。。。。。他班上的同学从来不敢去问化学题,因为得到的答案是:别问了,问了你也不懂。这上你做的题吗,自己回去做简单题吧。被说的同学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
2007-7-2 19:29
Desheng2008
这是人类爱面子的人性使然,楼主能及时觉察和反思,成君子矣!
2007-7-4 14:20
打破英雄神话
楼上有朋友说因材施教,
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谈和容易!
要知道中国一个班级要多少学生?教师一个一个因材施教,时间来得及吗?
2007-7-5 08:11
天下第一水货
学生要适应教师,否则就转学,教师不可能适应学生,
下级要适应上级,否则就跳槽上级不可能适应下级
2007-7-25 13:29
axing
教师能做到您这样的很不错了。读了很多年书没碰到几个好的教师。
2007-8-1 00:14
hjwhxdlx
自潮水平如此高,也算是老师中的好人了。唐僧是个好老师。
ps:5楼正解啊,可惜我.........
2007-8-2 11:03
杨怀渊
以上诸位都是好老师,我上学那会儿,听过一个故事:有新来个班主任,不讲道理,尤其喜好打学生,还打女生,后来某人发动全班所有的人联合签名换老师,并把签名书递给政教部老师,班主任没换,某人得了个记大过的处分,后来政教部的老师说怕某人继续在这上学其他老师会报复,骗某人转进了XX学校,等进去后某人才知道,那个学校是新中国第一个成立的专门惩戒青少年犯罪的地方,某人优秀的成绩就这样被埋没,某人的初恋也被葬送。。。。。。出来后,只要某人一有时间,就到原学校门口等着那个老师,想砍她,后来听说她因私自举办培训班敛财被通告处分,被贬到了学校食堂。后来当某人看到那个老师凄凉背影,满头地白发,某人沉默了。。。。某人宽恕了老师也拯救了他自己。。。。
这个某人很悲剧,但我替某人痛恨所有这样老师们。
2007-8-16 23:29
Z_Artemis
吾日三省吾身,楼主是个好老师。
2007-9-22 02:26
长葛李子龙
好老师当不上,只是希望自己将来老了以后,扪心自问时,不会感到太多的惭愧。
现在回想以前种种,后悔已经多了。
2007-9-23 07:53
越骑校尉
楼住,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国内的应试教育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最高目标,采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考试技能,并且为了方便改卷都采用一个“标准化”答案。结果造成了不少教师和学生遇到问题时思维走上了“牛角尖”。实际上楼住更应该宽阔一下视野,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局限死了。有空找一些能发挥自由联想的兴趣活动干干吧(例如绘画和音乐)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