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24 13:58
春分
残想•静
今天的天气不错,没有下雨。站在窗边,江风灌进衣衫——冰冰凉凉的。远眺天空,淡淡的蓝,纯纯的白。这样的冬日里始终实不会有太阳的啊。突然内心有一种冲动——如果跳下去会使什么感觉啊?但这样的想法毕竟实一种冲动——一闪即逝。
静静的在江边走着,风很冷,我本能的裹紧了衣服。四周很安静,我听得到波浪的声音。在这里心中拂去了烦躁,有一种淡定的感觉。
忽然想起海子,那个孤独的诗人。如果能让他也拂去内心的阴郁,恐怕最好的方式就是死了吧。
肚子面对这一江东水,突然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我想到了她。记得那天找了她好久好久,最终她还是那么果断的挂掉了电话——那个男孩或许比我好吧。对自己这样的想法感到很可笑。明明自己知道她的心是向着自己的,却始终为那晚一个自己不认识的男孩宋她回家而耿耿于怀……那晚还那么怪她,怪她不懂得拒绝。一丝丝歉意在心底蔓延开来。
天空尽头得云渐渐黑起来,夜到底来了。对这窗静静坐着,世上一切得喧闹都与我无关。面对这黑黑的夜忽然想起刘莉娜在《曲终人散》里的句子:月光透过窗户泻进屋里,伸手曲触摸这一片月光,却感到钻心的疼——原来触到了地板。
这里没有月光,有的只是片片宁静。
想着明天喧闹又将要开始,心中不免有一丝惆怅。
突然很厌恶睡觉,躺在床上莫名的孤独。多么希望明天不要到来,让我多体味一下这样的内心的宁静。
那天与一位挚友通电话时,她莫名的哭了,那样抽泣的声音让我心疼。我告诉她,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还告诉她我的新观点:幸福于我来说很简单,能在夜晚醒来的时候看见心爱的人静静地躺在自己身边沉沉的睡,缓缓的呼吸,伸手能触到她温热的脸庞——那样的宁静与快乐,就是我要的幸福。
我相信柏拉图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他与海子一样能给我带来宁静。
想起一次在一个论坛上聊天,我说道:这样的文学论坛就像水缸一样。有人问我,如果让你描写自己的死亡,你会怎么写?我在屏幕上打下了这样的文字:
纵身。下落。鲜血殷红。血泊中的我想到很多——过去,现在,将来——天空中忽然飘来一个声音,我明白了——我正在死去。
直到现在,对自己的文字也都颇为满意。觉得它蛮安静的呈现了生命的结束。我喜欢安静——那种除却形式后发自内心的安静。
可惜,这个时代是一个没有诗的时代,正如昆德拉《生活在别处》中的诗人,一心向死于火中,却违愿的在水中消失……没有了诗,怎么来谈心灵的宁静啊?
兰波的这句诗很精辟,却又给我们带来难题:”生活在别处“,别处或许安静,别处又在哪里?今日的一片宁静又是否告诉我别处就在这样一个没有诗的世界里?我,迷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