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11 12:31
葉影心
鄭問之三國誌-新的一頁-卷一
曹操的統一已告一段落, 新的一頁又開始, 這次是洛陽炎上之袁紹, 也應該是一個比較容易的關卡, 主要是想看看袁紹通關的畫面, 也想把所以君主通關的畫面收集起來, 但相信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吧, 一來我的作戰風格令我用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通關, 二者我亦不認為我可以很順利到進行馬騰, 袁術等的關卡, 太難了, 馬騰人才少, 袁術行動點值少, 能不能成功太看運氣了, 所以現在先完成一些容易的, 也把握機會多取些操作經驗。
[b][color=Black][b]袁紹磐河戰公孫[/b][/color][/b]
洛陽炎上的袁紹, 雖說是個不錯的勢力, 開始時附近都是一些中立城市, 但也不能輕敵, 中立城市並不等於空城, 不是你隨意派隊數百人的軍隊就能攻下的, 要這些中立城市不戰而降, 你的戰力要在5, 6千以上, 否則它們抵抗, 事情就麻煩了, 所以即使袁紹兵力足備, 開始時我也只能分出兩支主力去搶中立城, 一開局我的目標就是馬上佔領附近的中, 大型城市, 這對於我這些不多徵兵的人是很重要的, 同時這些大城中也有著我不可或缺的人才, 第一季必取信都和鉅鹿, 以取皇甫祟(一個算是不錯的武將)和郭圖(智力不錯的角色), 北方的城先不要理會, 一來不想和公孫有太長的戰線, 二來其實我的主要目標是下面的鄴城, 裡面有張郃在, 此人不可不取, 要在第二季全力出擊奪取鄴城,(有些人說劉備一定比袁紹快搶在鄴城起兵, 但我試了兩次也比大耳兒快, 應該也是隨機吧), 山東諸郡我也暫時放著不管, 因為那邊的中立武將不強, 取了沒有多大作用, 又多是小城, 對兵力回復幫助不大, 之後我的兩支主力基本上要兵分兩路, 因為第二季後公孫已急不及待和我開戰, 袁紹帶著張郃, 審配, 田豐, 顏良等到信都迎擊公孫及趙雲, 其他的以高幹(此人戰力不錯, 可惜弱智了點)為主力繼續搶中立城, 也要派一人帶少量的兵沿散關小路再投北, 目標是九原(大將張遼會在此出場), 此一路是真真正正的空城, 派任何一人都可以, 注意其忠誠就是了, 下面的方向即使和曹操的邊境接壤也沒關係, 他很忙, 正被陶謙和董卓圍攻, 和他來個不戰條約就可以了, 他也樂得接受, 和他相鄰也有一個關鍵作用, 就是曹操有一半機會不敵董陶聯軍, 只要看準他被打得只剩一座空城, 給他來個最後一擊, 他的手下大部分都是你的了, 這對奪取天下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所說的, 除了未得張遼外, 其他我都已經達成了。
[b]演義重現, 趙子龍力挺公孫, 袁家軍銳氣鈍挫[/b]
就在一切都很順利, 我正從兩方向夾擊公孫的首府薊時(它的兵糧已差不多用光了), 滿以為志在必得的我, 卻遭遇到嚴重的打擊, 兩支主力的攻勢都被擊退, 而且都裁在一個人手上-趙雲, 第一波攻勢由袁紹為總大將, 對方總大將公孫瓚帶領趙雲等於野外迎擊, 開戰後不久, 袁紹竟中了趙子龍的急襲大本營之計, 總大將袁紹敗退, 兵力損失五成以上, 其餘眾將亦各自損兵, 第二波攻勢由智力較高但戰力偏低的袁遺帶領, 這次沒有中計, 但被武力極高的趙雲高聲一喝, 聲如巨雷, 我方諸將盡皆膽寒, 由於袁遺的統率偏低, 造成野戰時的戰意也比對方低, 經這一喝, 戰意降到零, 不戰而敗, 多將被擒, 幸好都得到釋放, 但國力大大受挫。
[b]小結[/b]
開局很重要, 一般麻煩都在開頭, 大局一定就是等待統一而已, 所以我個人都比較多在開局用s/l 大法, 以創造穩固的根基。
這次的挫敗令我又憂又喜, 憂的當然是我自己的前途, 雖然這不至於令我即時滅亡, 但對於天下大勢未可知也的形勢下, 將對我逐鹿中原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這也令我得到了當年袁紹烏巢被劫, 兵敗倉亭, 一戰而失去整個江山的體會, 也是這款遊戲和其他三國遊戲有所分別之處。
喜的方面, 人們都說鄭問三國誌裡的蜀國名將變了廢物, 如果真的變成這樣我也會很傷心失落, 畢竟還是看演義長大的, 但經過一些體驗後覺得他們不是弱了, 只是更加突顯他們的專長能力,(雖然這次趙雲事件也是隨機發生), 不再將他們編排為全能型的, 其實他們在一些個別的小戰役中還是很強很難對付的, 如果再配合其他的武將, 他們仍是戰鬥的主角, 如果真的要說最不合理的, 我覺得就是關羽的統率的確弱了些, 但遊戲也是有其原因的, 統率力偏低最大的影響主要不是戰力(關羽的戰力不低), 而是帶兵數(統率*200)和續戰力(統率高者戰力消耗較低), 在遊戲中關羽可以帶很多兵(視乎官位而定), 但帶多也沒用, 因實際兵數多於帶兵數時, 戰力不增反減(但關羽只能帶少數兵這設定似乎.........), 至於續戰力, 關羽的續戰力低也不是不合理, 他向來就是較善於打順境戰(個人看法, 有錯請指教), 勝則勝已,敗則沒有挽回的餘地, 不是投降就是最後落得被生擒的下場, 所以他的續戰力設為偏低也可接受, 無論如何,只要不令他成為總大將, 用另一個較強的總大將帶領他, 在戰場上他斬將殺敵還是風頭不少的。(待續)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7-11 09:20 编辑 [/i]]
2007-6-11 20:11
hadeswwy
楼主很是厉害,毕竟智谋才是郑问之三国志的王道啊.:lol:
2007-6-11 21:14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hadeswwy[/i] 于 2007-6-11 20:11 发表
楼主很是厉害,毕竟智谋才是郑问之三国志的王道啊.:lol: [/quote]
多謝你的參觀及回應
也談不上厲害, 很多東西都還在摸索學習中, 只是遊戲發行了這麼多年現在才這麼努力探索, 自己也覺得很奇怪, 但它是有特殊的魅力的, 希望在這裡把遊戲進行的過程和對這遊戲有興趣的朋友分享。
2007-6-12 18:26
smoon
我也比较喜欢这游戏 可惜我的光盘花了 安装不上去了
2007-6-12 19:44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smoon[/i] 于 2007-6-12 18:26 发表
我也比较喜欢这游戏 可惜我的光盘花了 安装不上去了 [/quote]
真可惜, 現在要找下載的鏈結也很困難
2007-6-12 20:25
smoon
这游戏魏国武将太强了 统帅大都很高 智力也高
我最喜欢里面的奇袭系统 很有偶然性,,
最讨厌3 11里按部就班的发战法:loveliness:
2007-6-12 20:43
liuyes
郑问之三国志的QQ群:8655520,玩和讨论的人不少。
袁绍属于毫无难度的君主,居然败在公孙瓒手下,:qoo+汗一把。
本版就有我的帖子,有下载的链接,修改版的。数值经过优化,与SAN10接近。另有名将复活补丁若干。
[[i] 本帖最后由 liuyes 于 2007-6-12 20:45 编辑 [/i]]
2007-6-12 21:51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6-12 20:43 发表
郑问之三国志的QQ群:8655520,玩和讨论的人不少。
袁绍属于毫无难度的君主,居然败在公孙瓒手下,:qoo+汗一把。
本版就有我的帖子,有下载的链接,修改版的。数值经过优化,与SAN10接近。另有名将复活 ... [/quote]
先多謝閣下的回應
你的帖子早已拜讀過了, 個人覺得根本沒有修改的必要, 玩這遊戲都是看重它的特色, 把它修改了就失去當中的意義, 倒不如玩其他的三國遊戲, 修改版的內容我看過, 把數值加大只是數字遊戲一場, 死了的人把他弄回來, 這個遊戲的其中一個賣點-真實, 就蕩然無存了, 反正我就從來不會讓自己的手下在作戰中死掉(生還率一百巴先, 我也算是個合格的老闆吧)。縱然覺得遊戲有設定不當的地方, 就把這些當作是遊戲本身的難度和要求吧, 何需修改。一個遊戲無一可取, 修改可也(或可選擇把它掉進垃圾桶), 但既已有可取之處, 心思就好應該花在遊戲內容的探索上, "沒有完美的遊戲"是遊戲史上千古不變的事實, 個人亦不主張去改變這事實, 因為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美。
至於說君主袁紹毫無難度, 這個我不反對, 相信也沒玩過的人會反對, 我也早把這話說在開頭, 但這就代表他天下無敵, 每戰必勝嗎, 我倒不認為, 遊戲的隨機性這麼強, 敗陣是司空見慣的事, 又不是硬碰下敗陣, 只是輸給了隨機的計謀, 個人認為不足為怪, 我也只是把這戰例拿出來讓有興趣嘗試這遊戲的人參考一下罷了, 如果遊戲連這些也沒有了, 優勢君主無人可擋, 那這遊戲還有價值嗎。
我不怕老實地向大家說, 類似這樣的敗仗, 不要說袁紹, 就連我用曹操時也不是新鮮事, 遇上了我不但不覺得吃了悶棍, 反而更加雀躍, 有什麼比這樣還要好玩有趣, 如果有人覺得這是很稀奇的事, 我要先恭喜, 再為之可惜, 恭喜的是這位朋友的運氣似乎不錯, 可惜的是這位朋友錯過了遊戲最為精彩的部分, 如果可以的話, 我會繼續在這裡寫下我的遊戲過程, 相信這樣令人"嘖嘖稱奇"的敗陣還會陸續登場(我真不要瞼, 竟以敗陣為榮), 各方好友還是多準備點毛巾面紙, 抹抹汗, 看看帖。
我在這裡發言是最近的事, 但在這裡看帖看了不少日子, 這裡給我的感覺就是什麼人物也有, 有的誠心誠意和別人分享討論(此乃論壇之福), 有的卻不然(不知是禍是福, 不敢妄下判斷), 只希望大家明白, 不是多人去做的事就是對的, 令自己得到成就感也有不同的途徑, 有的正, 有的歪, 宜深思而慎擇之。
多言獲利, 不如默而無語, 我話是多了, 包涵啊。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6-12 22:06 编辑 [/i]]
2007-6-12 22:04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smoon[/i] 于 2007-6-12 20:25 发表
这游戏魏国武将太强了 统帅大都很高 智力也高
我最喜欢里面的奇袭系统 很有偶然性,,
最讨厌3 11里按部就班的发战法:loveliness: [/quote]
魏國的武將真是普遍的都很強(可怕), 其他勢力則是有個別的強, 以個別的強去挑戰普遍的都很強, 開始時很痛苦, 樂趣應該在後邊吧(不要說我空口說白話, 我也用過流浪的大耳兒周旋於華北風雲之間 , 形成了北方一個小型的三分局面, 可惜遊戲的存檔失掉了, 否則我第一個通關的君主可能不是曹操而是大耳兒),
奇襲系統好玩是好玩, 但要用得很小心, 否則就會令自方的奇襲武將陷入被截斷的危險, 一般我不多用(當我不想用的時候那些軍師卻偏偏提出, 害我這回合不能用這軍師出戰.....),
鄭問和光榮的三國志就像不同口味的東西, 各有捧場客, 像三國志某幾代的當準備好就一切盡在掌握中的玩法還是有不少支持者, 三國志9也不錯, 人氣很旺, 我也相當喜歡。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6-12 22:08 编辑 [/i]]
2007-6-12 23:01
smoon
葉影心 兄 你的文章写的很用心
我也觉得玩这种历史策略游戏 可以慢慢来 不必在乎胜负
如果电脑真能老打过我 我会更有兴趣
关于s9pk我很喜欢 我正和一现实朋友在一台机器上Pk 他选94的曹操我选的孙策
呵呵 比打电脑好耍多、了 电脑太傻了 做什么都按部就班 受不了了
2007-6-12 23:56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smoon[/i] 于 2007-6-12 23:01 发表
葉影心 兄 你的文章写的很用心
我也觉得玩这种历史策略游戏 可以慢慢来 不必在乎胜负
如果电脑真能老打过我 我会更有兴趣
关于s9pk我很喜欢 我正和一现实朋友在一台机器上Pk 他选94的曹操我选的孙策
呵呵 ... [/quote]
聽起來很有趣, 遺憾的是我還沒有玩過s9pk版, 只玩過s9原版, 原版的電腦是比較沒趣, 現在正在下載pk版, 希望成功(但速度奇慢), 還要盡量抽成功完成鄭問。
2007-6-13 07:19
liuyes
丢失城池是正常的,但是野战失败就是技术问题。
一个剧本,除非是修改过的BT剧本,从开始到统一,不然不论用哪个君主,野战的失败次数是不应该超过10次的。(主要是早期的自杀性攻击)
其实郑问的势力平衡是指战略上可选的多样性,小势力、弱势力有自己的打法。向你这样随便发动野战、攻城,只能说是水平问题。
游戏毕竟是模拟的,野战的随机性虽然强,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战局。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
回去读一遍孙子,再打郑问会有帮助的。
2007-6-13 10:01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6-13 07:19 发表
丢失城池是正常的,但是野战失败就是技术问题。
一个剧本,除非是修改过的BT剧本,从开始到统一,不然不论用哪个君主,野战的失败次数是不应该超过10次的。(主要是早期的自杀性攻击)
其实郑问的势力平衡是指 ... [/quote]
閣下所言丟失城池為正常(真的正常嗎?那我可是不太正常), 野戰失敗是技術問題, 個人不能理解,
首先, 兩者同樣存在被對方一計必殺的可能性(野戰的風險更大), 你說的技術問題, 大概是指先做好一齊作戰準備而後發兵, 再攻人之不備者, 那當然可以手到拿來, 亦中兵法, 沒有任何統帥不明這道理, 但如果世事都這樣千篇一律, 未免有點兒泛味, 同一事件都可以有不同的狀況, 如果未搞清狀況就馬上搬出自己的一套"偉論", 武斷之餘亦令自己有看不到之處,
這場野戰不是我先發動的, 我發動的是一場攻城戰(當時的情況攻城是比較有把握的), 只是對方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的城已守不住), 他才"冒險"迎擊(他的戰力也是危危乎), 如果換著不是生死悠關的戰役, 他也大概不會迎擊, 沒關係, 反正這是我意料中事, 攻城野戰我也是有所準備的, 唯一沒有準備(也不能準備)的就是面對遊戲的隨機性, 對此我是既期待又無奈的, 或許閣下指的技術分野就在此吧, 若如是, 我只好承認失敗, 但這樣的失敗對我來說不足為恥(反正以趙子龍的能力能智破袁紹大軍, 就我而言已覺得有點好笑)。情況是對方已是背城借一, 個人明白這情況不宜強攻, 應該用空城引對方出兵, 分散其兵力再截斷之, 很理想, 但情況不許可, 時間上不容許(這個是我最大的考慮), 國力上不容許(怎說也只是剛開始一年多的光景吧), 在無奈的情況下, 我以最有把握的姿態出擊, 兵力戰力人力都在對方之上, 直指對方搖搖欲墜的城牆,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不再重複, 就技術層面而言, 我認為就算未做到太高分, 也不至於不合格, 只是被條件限制了而已。
閣下說遊戲的隨機性不會太過左右大局, 這個倒不錯, 我的大局沒有被這次野戰左右, 有嗎?看不到........公孫這季不破, 就讓他多活一季吧。
野戰失敗總數不應超過十場, 這個我完全同意, 到目前為止我也不過是遇到一場而已, 我更可大膽把這個數字縮減為五場(十場也太多了吧, 真不像樣), 對我這個新手來說也絕不成問題, 我更要補充的是這些敗仗都只應出現在遊戲前期(好像有人說過了......), 就是國力未實但又不能不戰(無奈)的時期, 後期應可慢慢把野戰敗仗減到零。
多謝閣下建議在下多讀孫子兵法, 但在下暫時未必能從命, 因這奇書在下已讀過多遍(恕在下天性愚昧, 讀了多遍尢不及閣下之分亳), 只是我個人不大喜歡常常把這事掛在嘴邊, 還肆意賣弄, 此誠不可取也, 對於讀書, 我有自己個人的風格, 尢其面對這般奇書, 就是要懂得忘記, 就像張無忌跟他太師傅學太極劍一樣, 前期的重點是領悟, 後期的重點是忘記, 孫子兵法我一句也沒有背下(我大概是為自己的懶散找借口吧, 我真該死), 個人覺得也沒必要(我想孫武如果知道後人只能做到背誦他的心血, 大概會氣得從棺材彈出來吧), 忘記也是為自己將來的修行而鋪路, 老是記著自己學懂了什麼, 老是記著自己如此這般厲害, 對自己將來的學習實在是一大阻礙。奇書(所有的學問也是吧)就像是雙刃劍, 它能令人得到安邦定國的學問, 也可以令人走火入魔, 自以為得道, 自命不凡, 滿口沒有靈魂的腐章朽句, "尋章擇句, 世之腐儒也", 不可不戒。
其實孫武也只不過是把一些兵法上的常識(說常識會否有點過分呢, 對不起, 但我覺得是)歸納並使其系統化, 我覺得一定有不少人在讀孫子時都覺得讀到的東西其實自己也一早有所體會, 但千萬不要就這樣把自己當成什麼軍事天才, 看書是看書, 真正上戰場(或許現實一點, 生活上做事)又是另一回事, 不了解自己的話可是死了連屍骸也找不到, 有正確的求學問心態, 這個人可以是學問的擁有者, 反之, 這個人必然是學問的奴隸。
在下才疏, 與君討論至此已是江郎才盡(彈藥用盡了), 或未能繼續奉陪, 但對於閣下的高論還是引頸期待, 洗耳恭聽, 萬分感謝。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6-13 10:27 编辑 [/i]]
2007-6-13 19:58
liuyes
回:葉影心
诚如阁下所言,野战的风险更大。因为野战中,急袭大本营的计策比攻城中内应计常见得多。 野战的出现只有一种情况,即攻击资金富余国家的有反击能力的城市时,才会出现。也就是说,野战的出现有这两个前提:反击受攻击城市所在的国家有资金,受攻击的城市及其附近城市有可用于反击的兵力。
把握好这两个前提,野战就能避免。
所以我说,野战失败是技术问题,首先,野战本身可以避免。
其次,野战失败的因素不外乎三类:
1.主将败阵
包括损失所有控制兵力,单挑失败 和中计三个情况。
野战遭击退的原因是指挥兵数为0,而非目前兵数为0,在这点上我确信阁下并不知道。
不过这点上,一般人都以高统帅高战力武将为主帅,并不常见,相信阁下依照经验就这么做的。
单挑失败只要不派斗将为主将即可。或是相信自身的单挑水平,派斗将,此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须分说。
中计即是中急袭大本营之计。
急袭大本营之计的出现,其实是有条件的,对方发动这个计策与否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而且此计可以被反击。
知道了这些,受此计的概率最多不超过5%,即20场野战,敌方出此计的场数在1场以下。
2.全军战意低下甚至归零。
这点很简单,只要调派得好,战意初始时不需全满,只要在70以上就可以了。
3.敌方出坚壁清野之计。这方面同样只要调派得好,就能降低敌方的概率到30%左右,甚至是避免。
发动攻城战,而遭到反击,被迫进入野战,是个可笑的借口。首先,除了敌方首都,没有任何城市是必须通过野战来夺取的。就是首都,也可以通过种种方法避免野战,直接攻城来夺取。
郑问的时间是很充裕的,不存在不得不战的时期。国力对于每个君主从始至终都是足够的,只要不被浪费即可。
郑问的第一剧本,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剧本,有数个君主还能不在攻城战中(非己方防守)损耗一丝兵力消灭。
对于在下读孙子的建议。阁下洋洋洒洒数百个字的回复,令我对阁下的博学已经有所了解,在下收回这个建议。
期望阁下玩郑问也能如张无忌学太极一般,得心应手,打出高质量的战报,在下恭候。
2007-6-13 21:18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6-13 19:58 发表
回:葉影心
诚如阁下所言,野战的风险更大。因为野战中,急袭大本营的计策比攻城中内应计常见得多。 野战的出现只有一种情况,即攻击资金富余国家的有反击能力的城市时,才会出现。也就是说,野战的出现有这两 ... [/quote]
如此甚好, 在我眼中向來惜字如金的賢兄閣下這回總算是看得起在下, 願意把遊戲的部分心法相授, 不再像前兩貼的讓我摸不著邊際, 不枉在下嘔心瀝血的回帖(並沒有誇誇其詞, 在下的學識本來就有限, 和各位論學是除了勉強, 還是勉強呀), 但是, 我看閣下在這遊戲(和學問方面)還大有保留吧, 也罷, 來日有機會再慢慢討教。
說實話, 發這貼的目的既是分享, 更為求教, 自從新投入這遊戲後, 搜遍網上相關的遊戲論壇, 所得不多, 既然我曾說在這裡拜讀過閣下的作品, 我怎會不知道閣下對這遊戲是如何的瞭若指掌, 找不著自己要找的東西, 只好拋磚引玉, 自己發個帖子, 望得高人光顧, 儘管開始時是門前盡是逍遙客, 日暮未見有心人, 那怕受批評, 就怕想要的不來。
近日幸得見賢兄閣下之妙筆, 唯感若蜻蜓點水, 未能解吾之所惑(大概認為在下並不是同一層次, 不足與論), 在下又生性直率, 言語有時難免不假思索, 幸得閣下未見責罪, 還多次指教, 本人在此是先謝罪, 再感激
迂腐的說話不多說, 希望來日能繼續向各方高士討教。
2007-6-14 08:13
徐宾
奇袭大本营真的可以控制么?
具体如何控制呢?
我的诸葛司马多次被张昭(智力14还是文官)奇袭得手,不知为何.
我用马谡(兵力100)奇袭贾诩,失败有过,但是从来没受反击,有时还成功.
如果能控制,那真是太好了.
2007-6-14 09:04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徐宾[/i] 于 2007-6-14 08:13 发表
奇袭大本营真的可以控制么?
具体如何控制呢?
我的诸葛司马多次被张昭(智力14还是文官)奇袭得手,不知为何.
我用马谡(兵力100)奇袭贾诩,失败有过,但是从来没受反击,有时还成功.
如果能控制,那真是太好了. [/quote]
我也正想問關於急襲大本營的問題, 但又想自己先探究一下, 真矛盾。
我想所謂的控制, 只是掌握它的出現條件, 包括武將的人數和自身的能力, 戰場條件吧, 不知道, 沒有數據及戰例去支持, 再開遊戲試試。
還有如何避免野戰, 也很想知道, 迎擊與否不是電腦自行決定的嗎, 電腦的戰力充足, 它迎擊與否我們還能干預得到??我的經驗是電腦會計算我的部隊戰力, 我方戰力高時電腦不野戰, 我方戰力不太高時, 它會選擇迎擊(真該死, 欺善怕惡的電腦), 但真不知道如何掌握到它迎擊的規律。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6-14 09:11 编辑 [/i]]
2007-6-14 13:32
徐宾
的确是用战力判断,所以用低战力可以诱骗电脑出来,然后一个奇袭大本营解决他
荀氏叔侄等文官最适合了.
2007-6-14 13:36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徐宾[/i] 于 2007-6-14 13:32 发表
的确是用战力判断,所以用低战力可以诱骗电脑出来,然后一个奇袭大本营解决他
荀氏叔侄等文官最适合了. [/quote]
可惜我對計謀的發動率沒什麼把握, 把對手引出來再發動固然很理想, 但如果發動失敗...........那班低戰力的同袍恐怕.......................古來征戰幾人回.............
2007-6-15 08:45
方二
如果是电脑控制,刘备肯定先于袁绍得到邺,因为袁绍第二个月会把兵力投入攻击公孙瓒……究其根本原因是公孙瓒第一个月一定会灭掉名义上的上司刘虞,从而和袁绍接壤
山东境内的程昱很优秀……
个人也尝试过袁绍,不过和LZ的打法相比,我的比较暗黑……
利用一座坚城(比如许攸所在的那个)消耗公孙瓒一下,他就乖乖躲回家里去做田舍翁了……
由无须锻炼的张审高等人攻击公孙瓒
由颜文等需要培养的将领南下,抢在曹操之前夺走陈宫,基本上曹操就没有什么军师了
消灭公孙瓒后以袁绍的人力、物力,大可分兵三路,一路牵制董卓、刘焉(条件允许就夺下献帝),一路灭曹操,一路治水军南下
2007-6-15 09:13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7-6-15 08:45 发表
如果是电脑控制,刘备肯定先于袁绍得到邺,因为袁绍第二个月会把兵力投入攻击公孙瓒……究其根本原因是公孙瓒第一个月一定会灭掉名义上的上司刘虞,从而和袁绍接壤
山东境内的程昱很优秀……
个人也尝试过 ... [/quote]
又多了一個進兵的方案, 謝了, 我一定會嘗試
我怎麼把程昱忘了, 不過他遠在山東, 之間的中立城都好像有守將, 恐怕會稍微分薄我的兵力, 程昱在這個劇本的段數也很高嗎??第二劇本他的段數一開始就可以封丞相了, 對行動點值或多或少有些幫助。
2007-6-15 09:34
方二
你是跟公孙瓒硬碰硬了,用坚城挡他的话,用来攻击城市的兵力将会很充足
程昱、于禁这两个人都值得收(印象中从袁绍的位置两城都不远,现在在单位没有游戏……),不过于禁一般会被曹操抢先。而程昱也不用太急,因为没人会去抢他,而且袁绍帐下的谋士相当够用
抢陈宫则是势在必行的,曹操会被陶谦牵制,顾不过来
[[i] 本帖最后由 方二 于 2007-6-15 09:36 编辑 [/i]]
2007-6-15 13:40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7-6-15 09:34 发表
你是跟公孙瓒硬碰硬了,用坚城挡他的话,用来攻击城市的兵力将会很充足
程昱、于禁这两个人都值得收(印象中从袁绍的位置两城都不远,现在在单位没有游戏……),不过于禁一般会被曹操抢先。而程昱也不用太急 ... [/quote]
以我目前進度, 得于禁的機會可能微些(我用曹操時見過此人, 戰力相當不簡單, 算是個帥才, 要求不太高的話用他為大將還算稱職), 至於程昱, 就如閣下所言, 搶與不搶都在玩家, 其他勢力根本未有閒情去到渤海之濱, 我也應聽從閣下的建議, 先用城防擋一擋公孫(也正好用來損耗一下他的兵力及戰力), 抽調一些人手先搶山東諸郡以得程昱,
我之前的帖子提到時間是我一個極之擔心的問題, 有網友誤會了我說的時間不夠是指遊戲給我的通關時間, 當然不是, 對第一劇本來說, 通關時間是不會不夠的, 我所指的時間不夠, 其實是我想在其他君主的勢力擴大之前盡快解決公孫, 不希望解決公孫後, 回身一看, 其他對手羽翼已豐, 那就不好對付, 即使不是這個考慮, 另一方面, 我計劃中有給予曹操最後一擊以得其部下的方案(曹操現時處於劣勢), 要做到這一點也不是易事, 曹操的孤城不是派出數個泛泛之輩一季半季就能拿下, 這些都是我想盡快解決公孫的主因, 因為他而錯過了良機就不太值得, 這也是我所指的時間問題。
或許我在人手調配方面還有太多要學習, 怎麼像袁紹有那麼多文臣武將的情況下, 還是這般狼狽, 處處受制, 有時也會想想自己有這個時間問題是否太過杞人憂天, 是否應該其他的都先不要管, 解決眼前的為重, 但回看演義, 曹操也曾因知道孫策的急速冒起而急於下江南, 差點連北方的要務也拋下, 也曾因聽到劉備得了益州而手足無措, 相信也是出於這種不希望對手坐大的軍事家心理吧
之前有帖子提過我對孫子兵法的一些拙見, 其實我個人的思考方式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遠大於孫子兵法, 畢竟三國演義也被評為四大奇書之一, 他對後世的影響力不容置疑。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6-15 13:43 编辑 [/i]]
2007-6-15 19:02
方二
第一剧本孙坚、刘焉肯定会坐大的……不过都有对策
如果孙坚势力渗透到江南,那么就赌他迁都富春(很常见),然后在荆南切断它的领地,他在长江以北打下的城就都是你的了,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曹操、陶谦都赶过长江,让他们3个狗咬狗……
没什么好办法可以搞垮刘焉,不过可以用函谷关死死拖住他……
2007-6-16 00:24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7-6-15 19:02 发表
第一剧本孙坚、刘焉肯定会坐大的……不过都有对策
如果孙坚势力渗透到江南,那么就赌他迁都富春(很常见),然后在荆南切断它的领地,他在长江以北打下的城就都是你的了,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曹操、陶谦都赶过 ... [/quote]
這兩個勢力的確是滋漫, 當中尢以孫堅令人擔心, 因他的戰力很強, 又不能跟他水戰, 如果他平了江南, 再慢慢吸收了如呂蒙, 陸遜等人才, 將會很難對付, 劉焉主要是擔心他滅了董卓等人, 董卓手下也算人強馬壯, 如果被劉焉吸納了, 麻煩可不比孫堅的少
上一次用曹操通關時, 也是襯著孫策和劉表打個不可開交, 從中圖個現成的, 把劉表的手下吸納了, 否則以孫策的實力再加上劉表的一眾手下, 通關可沒這麼順利。
2007-6-16 02:26
我不是迭戈
听说这个游戏头像做得很烂。:titter:
2007-6-16 02:30
贵州野人镇疏
看完.发现这个游戏有点想我想玩的类型,以前怎么会错过呢..那有下载?
2007-6-16 12:09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我不是迭戈[/i] 于 2007-6-16 02:26 发表
听说这个游戏头像做得很烂。:titter: [/quote]
這個則是見仁見智, 如果拿它和三國志系列的頭像相比, 當然很多人會受不了, 三國志的屬循規蹈矩型, 男的俊女的美, 鄭問的應該算是離經叛道型吧, 有一些設計你要是說它驚嚇也不為過,
但個人有兩個看法, 第一是不希望總是徘徊在同一框框裡, 看些新東西不會是壞事, 不是很多人都在埋怨光榮的已沒多大驚喜了嗎, 第二是如果有其他可取的條件, 一些視覺上的滿足或者可以放在次要考慮, 畢竟我們也被光榮滿足了我們的視覺很久了, 反正如果有這方面的要求. 鄭問不僅是頭像嚇人, 整個畫面也不怎麼吸引, 差點回到了三國志首三代的水平, 這樣也敢拿出來給人看, 應該有些其他東西想我們注意吧。
2007-6-16 12:15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贵州野人镇疏[/i] 于 2007-6-16 02:30 发表
看完.发现这个游戏有点想我想玩的类型,以前怎么会错过呢..那有下载? [/quote]
之前也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 閣下可以試著到以下鏈結看看
[url]http://www.sanguogame.com.cn/special/zwz/zwz.html[/url]
這裡有著這個遊戲的一些精華資料及下載, 下載方面有兩個方式, 直接下載那一個好像已經刪了, 但看清楚下方, 還有一個bt下載, 好似是近一年中才出現的, 不知是否還可下, 閣下先試一下,祝遊戲愉快。
2007-6-16 12:22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7-6-15 19:02 发表
第一剧本孙坚、刘焉肯定会坐大的……不过都有对策
如果孙坚势力渗透到江南,那么就赌他迁都富春(很常见),然后在荆南切断它的领地,他在长江以北打下的城就都是你的了,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曹操、陶谦都赶过 ... [/quote]
容某再多問, 一個關於關口的問題, 聽很多人說關口很好防守, 我沒有試過作關口的守方, 但關口的城防上限好像不是特別高, 它真的比城市難攻嗎?另外我試過對關口用計什麼破壞, 招降都好像不會成功, 是真的沒效嗎?就是這樣所以說它易於防守嗎?請指教一下。
2007-6-16 16:41
liuyes
[quote]原帖由 [i]徐宾[/i] 于 2007-6-14 08:13 发表
奇袭大本营真的可以控制么?
具体如何控制呢?
我的诸葛司马多次被张昭(智力14还是文官)奇袭得手,不知为何.
我用马谡(兵力100)奇袭贾诩,失败有过,但是从来没受反击,有时还成功.
如果能控制,那真是太好了. [/quote]
敌方奇袭大本营计的出现主要和你出战的人数有关。Z表示主帅,M表示用计谋士,F表示副将,》表示远大于
ZM》
ZMF>Z》
Z2M5F>其它
即出战人数在4~7人之间中计概率最小。
不过我的打法是集中主力,在第一轮就重创乃至击破敌军3支以上的部队,速战速决,自己不用计也不给敌方用计的机会,因此基本上依照敌方出战人数-2或者-3来出将。
2007-6-16 17:13
mtvmoney
厉害~开局是很重要的
2007-8-14 15:06
vyvy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6-16 16:41 发表
敌方奇袭大本营计的出现主要和你出战的人数有关。Z表示主帅,M表示用计谋士,F表示副将,》表示远大于
ZM》
ZMF>Z》
Z2M5F>其它
即出战人数在4~7人之间中计概率最小。
不过我的打法是集中 ... [/quote]
自己不用计好说,不给人家用计怎解?
2007-8-14 15:34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vyvy[/i] 于 2007-8-14 15:06 发表
自己不用计好说,不给人家用计怎解? [/quote]
我想他說的是在野戰時, 喜歡以主戰力和敵人決戰, 就是不讓對方用計謀, 在野戰中交戰時有3個選擇, 名詞不太記得, 意思是"急攻", "慢慢攻"和"招回", 選慢慢地攻雙方戰力消耗慢一點, 但有長時間讓智將使出計謀, 如果不想讓對方使出計謀, 就選急攻, 計謀還沒有出敵方就可能要撤退了(當然你要憑戰力戰勝敵方, 否則撤退的是你)。
2007-8-15 10:33
vyvy
哦,这个意思。。
不过里面野战人多的一方并不一定能发挥全部战力。。
昨天我CC打陶,我主将CC,副将渊、仁、洪、进、通,军师戏+鲍,对方6个人,陶主将,2个军师,还有臧等3个人(简称BCD)。。
打的过程是这样:第一回合,渊打B,仁打C,进打D,通打陶,我的主将居然不出手,他可是战力最高的阿。。。:qoo+
2007-8-15 12:03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vyvy[/i] 于 2007-8-15 10:33 发表
哦,这个意思。。
不过里面野战人多的一方并不一定能发挥全部战力。。
昨天我CC打陶,我主将CC,副将渊、仁、洪、进、通,军师戏+鲍,对方6个人,陶主将,2个军师,还有臧等3个人(简称BCD)。。
打的过程是这 ... [/quote]
[size=4]的確有這情況, 野戰中武將出擊的順序和規律我沒有研究, 試過以四人部隊出戰敵方八人隊, 我方一入去了用計, 戰事展開, 我方從開始到結束就只一人出擊, 主將和另一副將都沒有出手, 幸好我實力比對方強(否則我也不會4人打對方8人), 這個出擊武將以一人之力擊退了對方整個軍團(沒有完全擊破, 破了數人, 對方的用計武將無損傷, 敵君主自行撤退), 不知這是否與雙方實力有關, 因當時我的戰力遠遠高出敵方的8人, 或許覺得一人可以搞定, 就只用一人之戰力, 即使這樣, 野戰中千萬不要派出一人部隊迎戰, 除非對方人數也不多, 否則這與自殺沒多大分別;
所以如果自方有餘力, 就不要傾巢而出, 一來沒必要, 二來可以保留戰力也省金錢, 按高人所教, 4人至7人部隊是最理想的。 [/size]
[[i]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8-15 12:17 编辑 [/i]]
2007-8-15 12:17
canghai
只要军队的战斗力够强,一个人打八个人都可以。我的曹操后来战斗力八千多。带上贾诩(郭嘉)天下无敌。
2007-8-15 12:19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canghai[/i] 于 2007-8-15 12:17 发表
只要军队的战斗力够强,一个人打八个人都可以。我的曹操后来战斗力八千多。带上贾诩(郭嘉)天下无敌。 [/quote]
戰鬥力八千多......是修改版嗎?
2007-8-15 13:12
vyvy
[quote]原帖由 [i]葉影心[/i] 于 2007-8-15 12:03 发表
的確有這情況, 野戰中武將出擊的順序和規律我沒有研究, 試過以四人部隊出戰敵方八人隊, 我方一入去了用計, 戰事展開, 我方從開始到結束就只一人出擊, 主將和另一副將都沒有出手, 幸好我實力比對方強(否則我 ... [/quote]
4-7人啊。。。。
还以为多多益善呢。。
2007-8-15 14:01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vyvy[/i] 于 2007-8-15 13:12 发表
4-7人啊。。。。
还以为多多益善呢。。 [/quote]
[size=4]若計算戰力當然是多多益善, 但把計謀也考慮在內的話, 就另當別論, 有高人曾指出, 在野戰中是否會中"急襲大本營"這個必殺計略和軍團的人數有關, 最易中的是一人部隊, 4至7人是比較安全, 8人比4至7人易中計;
關於這個說法, 我暫時未能體會到7人和8人的分別, 很大原因是當我發出8人部隊時, 我都處於強勢, 敵方多不敢迎擊, 因此沒有野戰, 要測試就唯有等敵來犯時自己發動迎擊野戰, 但我又不常這樣做(我喜歡看西班牙鬥牛, 人頭撞牆頭), 都是要看情況;
但1至3人部隊的確是很危險很容易中計, 我覺得中此計的條件是環繞著主帥被孤立這前題, 1人部隊不用說, 2, 3人的部隊, 1至2人去了用計, 主帥還是被孤立了, 很易中計, 所以如果真的要派2,3人部隊作野戰, 最好盡量不要派人用計, 不要讓主帥變成孤軍, 也不要給對手機會用計, 用強大戰力急攻決勝負吧。[/size]
2007-8-15 22:49
liuyes
除谋士外还有1~2副将时,有时可能会连中计策,即第一谋士火计/横抢等计清掉副将,第二谋士出奇袭大本营。
2007-8-16 08:44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8-15 22:49 发表
除谋士外还有1~2副将时,有时可能会连中计策,即第一谋士火计/横抢等计清掉副将,第二谋士出奇袭大本营。 [/quote]
[size=4]久不見閣下, 一切可安好;
閣下所說的情況, 真可是大不幸, 如此戰敗亦只能無語, 唯有回家整軍再戰吧.......[/size]
2007-8-16 09:09
vyvy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8-15 22:49 发表
除谋士外还有1~2副将时,有时可能会连中计策,即第一谋士火计/横抢等计清掉副将,第二谋士出奇袭大本营。 [/quote]
中计概率同主将智力有关还是 军师智力有关?
2007-8-16 18:46
liuyes
[quote]原帖由 [i]葉影心[/i] 于 2007-8-16 08:44 发表
久不見閣下, 一切可安好;
閣下所說的情況, 真可是大不幸, 如此戰敗亦只能無語, 唯有回家整軍再戰吧....... [/quote]
我方人少,而且敌军师同回合先后用计,出现这种绝户计的可能性很大。第二军师出奇袭的成功率基本上达到了9成。
[quote]原帖由 [i]vyvy[/i] 于 2007-8-16 09:09 发表
中计概率同主将智力有关还是 军师智力有关? [/quote]
中计概率和受计武将的智力有关,智力越低,中计可能性越高。
受计武将智力高绝的,能反弹计策,造成敌方野战军师退场。
我诸葛亮曾经在前2将受火计后,将敌方军师清出场。
2007-8-17 17:14
vyvy
[quote]原帖由 [i]葉影心[/i] 于 2007-6-11 12:31 发表
曹操的統一已告一段落, 新的一頁又開始, 這次是洛陽炎上之袁紹, 也應該是一個比較容易的關卡, 主要是想看看袁紹通關的畫面, 也想把所以君主通關的畫面收集起來, 但相信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吧, 一來我的作戰風格 ... [/quote]
偶也开始袁绍的1页了.
这次运气不错,打信都、巨鹿和邺时防住了公孙的猛攻.
现围攻公孙都城如图,已经打了4个季度了,抓狂啊。
赵云强的过分了...
2007-8-17 17:53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vyvy[/i] 于 2007-8-17 17:14 发表
偶也开始袁绍的1页了.
这次运气不错,打信都、巨鹿和邺时防住了公孙的猛攻.
现围攻公孙都城如图,已经打了4个季度了,抓狂啊。
赵云强的过分了... [/quote]
[size=4]基本上和我當時遇到的情況差不多, 建議不要強攻, 因是對方的首府, 敵人會盡全力野戰迎擊, 野戰面對趙雲加公孫瓚可會有一點點麻煩, 如用急攻他兩的戰力又強, 如不急攻趙雲又會放計策, 記得千萬要留意自己出戰的部隊數, 我就曾經用8人軍團中過趙雲的急襲大本營而全軍撤退, 顏良文丑必定要有一人在陣以防趙雲單挑(就算二人在有時也沒趙雲辦法, 趙雲有多厲害看我的帖子就知道), 修章武的城防, 讓他們來撞(你應該未遷都吧), 撞得3, 4次公孫及趙雲的戰力就消耗得差不多, 即使你攻薊他們也未必出來迎戰, 多用田豐等人放計破壞城牆及燒糧, 會輕鬆許多, 薊不是最難攻, 薊破城後公孫退守陽樂會更麻煩, 不要忘記攻取薊北方那中立小城, 不僅能分頭進攻陽樂, 也能得盧植;[/size]
2007-8-17 18:21
vyvy
[quote]原帖由 [i]葉影心[/i] 于 2007-8-17 17:53 发表
基本上和我當時遇到的情況差不多, 建議不要強攻, 因是對方的首府, 敵人會盡全力野戰迎擊, 野戰面對趙雲加公孫瓚可會有一點點麻煩, 如用急攻他兩的戰力又強, 如不急攻趙雲又會放計策, 記得千萬要留意自己出戰 ... [/quote]
已经迁都到邺了。不过关系不大,和cc不战就很放心。
刘备这个BT,连朝歌这种破地方都要举兵,灭他之后,他居然流量到公孙北面的那个城举兵。偶无语了。。
又打了几个小时,终于有个季度打下都城了(造了N次谣,破坏了N次,不过只要成功一次就能轻松打下),同时还奇袭了阳乐,哈哈,果然是苦尽甘来。
同时好福气还不停:CC终于萎了,被董卓打得没脾气。。
感叹一句:河北真好,兵多钱多!
2007-8-17 21:45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vyvy[/i] 于 2007-8-17 18:21 发表
已经迁都到邺了。不过关系不大,和cc不战就很放心。
刘备这个BT,连朝歌这种破地方都要举兵,灭他之后,他居然流量到公孙北面的那个城举兵。偶无语了。。
又打了几个小时,终于有个季度打下都城了(造了N ... [/quote]
[size=4]閣下玩的是原版還是修正版;
又有一位朋友從新加入鄭問的行列了, 孫堅楚帝稱霸, 希望多點人玩, 把所有君主的通關畫面都呈現在這裡;[/size]
2007-8-17 22:13
liuyes
应该是修改版。
原版的袁绍政治为23/30,修改版为25/40。
称王。令牌数为62。62÷1.25÷2=24.8。,原版称王后令牌应为23*2*1.25=57.5,即57。
今晚打修改版又郁闷了。
武力33的庞德先后挑翻38的马超和37的关羽。胜马超是5必>4牵,3攻>3防,[color=Red]2攻>3闪[/color],[color=Red]4必>2闪[/color],4必>2牵。
胜关羽更郁闷。4牵>5闪,4攻<4牵,[color=Red]3牵>3必,3必>5闪,4攻>4牵[/color],3攻>5防,5必>3牵。
红的是反常结果。
[[i] 本帖最后由 liuyes 于 2007-8-17 22:22 编辑 [/i]]
2007-8-17 22:15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8-17 22:13 发表
应该是修改版。
原版的袁绍政治为23/30,修改版为25/40。
称王。令牌数为62。62÷1.25÷2=24.8。,原版称王后令牌应为23*2*1.25=57.5,即57。 [/quote]
[size=4]我就是因為看到了62這個數值過得奇怪, 我明明就只有57................[/size]
2007-8-18 14:29
vyvy
修改版和原版有啥区别捏?
2007-8-18 14:55
葉影心
[quote]原帖由 [i]liuyes[/i] 于 2007-8-17 22:13 发表
应该是修改版。
原版的袁绍政治为23/30,修改版为25/40。
称王。令牌数为62。62÷1.25÷2=24.8。,原版称王后令牌应为23*2*1.25=57.5,即57。
今晚打修改版又郁闷了。
武力33的庞德先后挑翻38的马超和3 ... [/quote]
[size=4]這些反常的結果有根據嗎??還是都是隨機的?[/size]
2007-8-18 15:21
hadeswwy
随机的,至少偶已经无数次的这种反常的情况了.
2007-8-19 13:43
vyvy
我的那个版本怎么打到后期很不稳定,时不时得跳出?
:q))+
[[i] 本帖最后由 vyvy 于 2007-8-19 13:49 编辑 [/i]]
2007-8-19 14:48
hadeswwy
分两个存档来间隔的储存游戏,这个就是偶的办法,就是遇到这中情况,也不至于失去太多的资料.:lol: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