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瓶子里的青春


2007-5-26 22:07 独孤熤天
瓶子里的青春

灵石路、新村路、祈连山南路、丰庄北路、丰庄路、金沙江路,香樟路,无比熟悉的路线,曾经用自行车和电瓶车在这条路线上留下过我的身影。而今,祈连山南路修好了,丰庄路的两边风景变好了,金沙江路的路口总算平坦了。

   东方曹杨的欧式建筑的外观依然可以匹敌上海任何一所学校,东方曹杨的学生寝室的条件依然能够超越上海任何一所学校。9个月,距离上次回到这个学校,已经过了9个多月了。今天重新回到这熟悉的地方,为了再一次,在这熟悉的球场上打球。
   
   大学读了快一年,没有好好打过一场球。我的朋友们都不爱这项运动,平时不会碰篮球。即使体育课,也只是分散着投篮而已,没有激烈的拼抢,也没有满腔的热情。于是,曾经最喜欢的体育课变成了最无聊的课程之一。这么长时间的缺乏锻炼,如今的我,运球动作生硬,投篮命中率低,传球不能到位,速度体能完全下降。刻有Iverson的球衣不敢再穿了,因为现在在场上,是一个起不了什么作用的累赘......

   高中时代的自己,也不是一个优秀的球员,然而却能在球场上拼抢、断球、控球、跑位、妙传、助攻、得分,比起今天的一分未得要好的多。进入大学的9个月的时间,冲淡的不仅仅是我的体能,还有我的热情。曾经无比热爱这项运动,清晨、中午、傍晚、体育课,总能在球场上看到我们满怀激情的身影。甚至在我身体最虚弱的时候,依然会玩命般的在球场上挥洒我热情的汗水,哪怕那时候的心境是绝望的。

   忽然间,我想到一个词:青春

   青春,究竟是什么?

   字典上的解释很简单:青年时期

   以前写作文的时候常用到过这个词,记得它象征活力,象征激情。

   就年龄而言,18岁的我应该还属于青年吧。只是深层意义上的青春我似乎已不再拥有。睡觉、吃饭、看书、发呆、构成了我在学校里的生活。真像一个进入暮年的老人的生活。高中的朋友们都叫我老爷,如今后面可以加一个字了,老爷爷,挺适合现在的我。属于我的青春,留在这个名叫东方曹杨的高级中学。

   我曾经非常讨厌这个学校。在这里,我知道了“郁闷”怎么写,知道了“绝望”是种什么感觉。
然而在如今的大学里,我常常会想念东方曹杨,想念设施齐全永不断电的寝室,想念平坦舒适的球场,想念由寝室、球场和朋友构筑的生活与热情。

   我和我的青春,曾经装在东方曹杨这个瓶子里。困于瓶中的我想要离开,因为它的压抑使我无比郁闷。3年,瓶盖打开,我挣脱了这个瓶子,同时,空气般的青春也消散了。原来我的人生路是很多级陡峭的阶梯,在阶梯上,总会觉得站的很不舒服。于是,往下跨一步,越往下,阶梯越陡,于是会觉得上一级阶梯比较舒服。但是我无法转身,只能回头去看一看上一级阶梯,然后回想它的舒适。

   新年之前,收到一条短信,《东曹的你》: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东曹的川流不息/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教室的快乐兄弟/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上课时听歌的你/你也是偶然翻笔记,才发现啥也没记/
那时候总是很小心,老师从后门偷袭/那时候你也很调皮,常常对我们淘气/
谁帮了没记单词的你,谁安慰挨批的你/谁叫醒睡如死猪的你,谁帮你倒的垃圾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东曹的朋友们都收到过。我收到的时候突然间想起了在东曹许许多多的快乐。其实在东方曹杨,伴随着我的,并不只有郁闷和无奈。

   不会再指责东方曹杨是一所多么垃圾的学校。如今在我的心中,东方曹杨是个代名词,它代表着属于我的青春,属于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仅以此文来追忆曾经和我一起在球场上燃烧激情的运动男孩们,回忆属于我们共同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怀念曾经装在同一个瓶子里的青春。

[[i] 本帖最后由 独孤熤天 于 2007-5-26 22:10 编辑 [/i]]

2007-5-26 22:26 秦楚荒夕
我从0岁开始生活在上海,有一个家,但不喜欢它。我的初中在光明,敬业则是高中,从头发到尾巴都很无聊。
东曹这个名字很熟悉,周末读书班里似乎也有东曹的学生,其出挑的原因是上课总挣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每个人都因为他的回答笑过,最后竟然只变成了一个笑的习惯。
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那么热中于篮球,而我个人常常分不清马刺和骑士的脸,我只知道火箭,因为有个姚明,另外,我坚信邓肯长得很别致。
去年9月刚进敬业,还有2年多的时间,但是对我而言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总是喜欢提到“意义”:ph34r:。有时候想,30个字讲完一个故事,不过总是延续得很长。
可能缘于同在上海的悲观了。

2007-5-27 00:59 水镜门生
很多时候,我们失去才会知道珍惜,离开那日日相对的地方,才会想起它的好来。

偶尔路过淮海路,还是会习惯性的弯到瑞金路上,仅仅在向明中学的门口徘徊一下,然后顺着瑞金路一路走去,到了建国路口便是熟悉的瑞二小学,整修一新的大门,想起三年前还曾经去看望过陪伴自己度过那快乐的小学时代的老师,继续向前走去,瑞金二路到头,便是瑞金南路,到了斜土路口,就是卢湾中学了,呵呵,初中。

常常走过的一段路,那里还有我曾经住了十四年的家,房子是拆掉了,地皮还在,据说也是要商业中心化,地铁化的地方··

大学却不太想提起,虽然也有很多难以割舍的记忆,终究,那里有我的兄弟,还有一段模糊暧昧的故事···

谢谢楼主的文章,写的很真,顺便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

2007-5-27 17:56 独孤熤天
失去之后才会知道珍惜,确实不错.我初中在卢湾的比乐中学,现在每次回位于复兴中路的老房子的时候,总喜欢乘车到人民广场,然后走路,路经2个绿地,和比乐中学.真的很怀念那幢有些年头的教学楼和那个不大的操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瓶子里的青春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