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征文】五袋石果


2007-5-22 23:13 陶心
【征文】五袋石果

南边凉季来得晚,深秋的晚风才能给人些许寒意。每到这个时节,这条机车鲜至的小路旁,石栗树下堆满了褐色的石栗果,每每被清扫工循例清理。偶尔有人弓下腰,捏着袋子捡那石果,装满几袋子,轻轻地离开。

      当地开办着一所孤儿院。院墙南面不远处聚居着一坊古道热肠的老人。年轻后生都耐不住这里的节奏,和长辈搬离了。但人到中年,却有人搬回这里。所以这里生生不息。

      居民里有一位开个小店的很受人尊敬爱戴的赵爷爷。

      传说赵爷爷年少时即会做一种咖喱,这种咖喱味道极为鲜香,又料质淳厚,和其他咖喱不一样。

      赵爷爷早年买卖做得好,家私巨万。据说他有五个祖传布袋子,每个袋子上染着一句话、内藏名贵珠宝,是他的传家宝。二十年多前他就不再奔走经商了,而且把咖喱秘方卖给了政府,自己回到这里,只开个小店,勤俭度日。在当地他的名望很高。

      他和妻子没有生育,收养过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赵叔叔年纪轻轻就仔大出世界,女儿赵姑姑嫁人前,跟在父母身边。

      他经常夸奖那个难得回来看他们的儿子有出息,女儿不服,觉得父亲偏心。听说过去,儿子出道前,赵爷爷给儿子看了五袋宝贝,儿子也表示过自己得到了五种宝贝,心满意足地出去闯荡了。

      女儿总问赵爷爷讨要那五袋什物看看,越是讨问,赵爷爷越是不给看。女儿长成赵姑姑后,人大了,主意硬了,心向着外面了。十几年前,泼辣的赵姑姑出嫁了。

      五年前老伴故去了,赵爷爷独自鳏居,自称狡兔三窟,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他和附近孤儿院的孩子却很投缘,经常炒一种核桃般的果肉给孩子们吃,还说这是夏威夷带来的。

      听说赵姑姑当了老板娘,很多年和赵爷爷不常往来,来了也是拌两句嘴,嘴上散着怨怼的燥热,然后离席而去的身子带起一股冷风。

      这年深秋,赵爷爷自觉大限将至,平静中迎来了最后一天。人们为他举行素淡的丧仪。

      赵姑姑穿着烫银边的黑绸袍,是省城里一流裁缝的精品,她的轿车,大家都认不准品牌型号,反正肯定是近年来东南亚女强人们最爱的座驾。赵姑姑的脚步真响,啪哒啪哒直奔灵堂,唾沫横飞地指手画脚,也许这个丧礼确实不够规格,让她孝心不忍。

      她总算迸出一行又一行的泪水,她要看那五袋传家宝。这个要求不过分,哪怕她要收去,也没人有理由反对。任何人请她稍坐歇脚,她都听不进去,生怕一坐下来休息,就会错失良机。

      可是在老赵的居所里,怎么也找不到……闹了半天却不经意地放在一个厨顶上,一点也不珍惜的样子。

      终于当地另一个尊长说:老赵没藏财宝,每年这时节拿这五个布袋去捡石果儿,捡满了带回来,把壳砸开,炒给孩子们吃。可惜今年还没来得及炒……

      悲怒交加的赵姑姑擦着眼泪,将信将疑,亲手抓下那五个袋子,一个一个扯开绳子看个究竟。

      赵姑姑这下瞠目结舌,站立不稳,她被随行人搀扶回车内,轿车一溜烟跑了。

      人们也把五个布袋看了一遍,果然里面千篇一律,单调得很,全是那褐色的石栗果。每个布袋也确实染着一句话。

      大半年后,当地新开了一所孤儿学校,校董是个中年女人,住在外地,从不在这里露面,来了也只是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后山坟前祭奠一番,然后悄悄离开。

      再后来一个人过中年的男人给学校捐了一笔重金,希望帮助把学校维持运作得更好。

      那五袋石栗果,连同泛黄的布袋,收藏陈列在校阁内。

      学校的校训有五句话,孩子们都逐渐铭记到心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6-3-2 18:33 编辑 [/i]][/color]

2007-5-23 00:04 车夫
每看有關布袋的故事,都显得平和而真实。选的好ID,寫的好文章。:unsure:

2007-5-23 08:41 陶心
[quote]原帖由 [i]车夫[/i] 于 2007-5-23 00:04 发表
每看有關布袋的故事,都显得平和而真实。选的好ID,寫的好文章。:unsure: [/quote]
:handshake:谢谢兄长。
也希望能再看到神秘的五袋兄的大作。

2007-5-23 10:20 莫邪
果真好文章~

余韵无穷,发人深思,学习ING。:unsure:

2007-5-23 10:56 陶心
回复 #4 莫邪 的帖子

您过奖啦。
偶最终没把“五个袋子上染的五句话,即后来的五条训诫”给表述出来,留请读者们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适。:handshake:

2007-5-23 11:10 莫邪
个人感觉,没表述出来更好。。

比较有余韵,所谓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理解。。。:unsure:

2007-5-23 11:10 渔夫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7-5-23 10:56 发表
您过奖啦。
偶最终没把“五个袋子上染的五句话,即后来的五条训诫”给表述出来,留请读者们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适。:handshake: [/quote]
这样也不错。:shy:

2007-5-23 11:57 水镜门生
很用心的文字,很有意义的故事,就是这个id偶么有怎么见过:mellow: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珍视的格言,都有属于自己记忆的那些难忘的话,留白的处理,不错

2007-5-23 22:11 whws
这一篇写的真好,先不说行文结构,单是下面这个句子,就极见风采的。极精炼的一句话,却写出了好长一段日子,而且形神俱肖,很见功底。

“听说赵姑姑当了老板娘,很多年和赵爷爷不常往来,来了也是拌两句嘴,嘴上散着怨怼的燥热,然后离席而去的身子带起一股冷风”

2007-5-24 00:09 fs1012
:D

得奖有望.好文收藏了噢,呵呵

2007-5-24 13:29 陶心
[quote]很用心的文字,很有意义的故事,就是这个id偶么有怎么见过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珍视的格言,都有属于自己记忆的那些难忘的话,留白的处理,不错[/quote]
多谢!
那位“五袋石果”先生似多在历史区发表高论,近来不大看到他。

[quote]这一篇写的真好,先不说行文结构,单是下面这个句子,就极见风采的。极精炼的一句话,却写出了好长一段日子,而且形神俱肖,很见功底。
“听说赵姑姑当了老板娘,很多年和赵爷爷不常往来,来了也是拌两句嘴,嘴上散着怨怼的燥热,然后离席而去的身子带起一股冷风”[/quote]
见笑、见笑,我老是讽刺别人,折寿啊。:unsure:

[quote]得奖有望.好文收藏了噢,呵呵[/quote]
托您吉言……:Th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5-24 16:56 编辑 [/i]]

2007-6-27 22:11 五袋石果
从没来这个区转过,今天看到斑竹给俺的邮件才发现原来俺的ID还有这个意思呀................多谢陶心兄。——不过......................楼主的签名什么意思呀,“陶心去死”?
文章写得不错,拜读2遍。
收藏。学习。

2007-6-28 11:04 陶心
[quote]原帖由 [i]五袋石果[/i] 于 2007-6-27 22:11 发表
从没来这个区转过,今天看到斑竹给俺的邮件才发现原来俺的ID还有这个意思呀................多谢陶心兄。——不过......................楼主的签名什么意思呀,“陶心去死”?
文章写得不错,拜读2遍。
收 ... [/quote]
老兄客气啦,是你的id取得好。:handshake:
偶的签名是得改改了,还在想。:q(+

2007-6-28 13:40 fengrui19
在征文里算比较好的文字了。
小说而言人物的刻画还不是很分明,赵姑姑在灵堂的表现也有待商榷,如“悲怒交加”这样的词[quote] [code]“来了也只是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后山坟前大哭一场,然后悄悄离开。
  再后来一个人过中年的男人给学校捐了一笔重金,希望帮助把学校维持运作得更好。”[/code])
感觉有些突兀。
五句话没有出来,虽说虚晃一枪有想象空间,但文章中没有相关提示,空城计还是觉得有点取巧了
文章立意在“石果”上还是在那五句话上呢?
另,石果是个什么样的果实?不妨给个介绍,即便没有这样的果实也可以编一个,用石果的属性衬托下人物也好。

[[i] 本帖最后由 fengrui19 于 2007-6-28 13:42 编辑 [/i]]

2007-6-28 20:39 陶心
[quote]原帖由 [i]fengrui19[/i] 于 2007-6-28 13:40 发表
在征文里算比较好的文字了。
小说而言人物的刻画还不是很分明,赵姑姑在灵堂的表现也有待商榷,如“悲怒交加”这样的词 “来了也只是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后山坟前大哭一场,然后悄悄离开。
  再后来一个人过中年 ... [/quote]
我在第一段一笔带到过,石果是石栗树果实的简称,南方有些地方有买。其可用以配咖喱。这是我从其他地方看来的。
因为感觉那石果的确是貌不惊人、容易被忽视却颇有其价值,所以写作时就设定那[b]五句话[/b]=[b]石果的优点[/b]=[b]一些做人的道理[/b]。

人物刻划上的确走了夸张路线,因为陋作本身主旨不是塑造人物、或者叙述一场严密的精彩的悬疑故事,没打算写小说,所以人物的性格都刻划得比较夸张、舞台化,情节也不生活化,比较戏剧化。:shy:实际生活中,自然不大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啦。

那个捐款的中年男人就是赵爷爷的儿子,之前提到了一下。

空城计正是我下笔时犹豫的地方。不过想来想去,还是这么处理了。是很可能弄巧成拙。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6-28 20:41 编辑 [/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征文】五袋石果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