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为诸葛亮正名


2007-4-29 18:18 fengwujingchu
为诸葛亮正名

最近网上有很多批评诸葛亮人品,怀疑诸葛亮才能的文章,我看后多有不平,想为他喊声冤。
    其一,批评诸葛亮穷兵黩武,耗尽蜀汉国力,以致蜀汉灭亡。我认为诸葛亮七出祁山是小国生存之道。三国初分,曹魏坐拥中原,疆土最为辽阔,且当时经济政治中心皆处于其疆土之内,物资丰盛,人才汇聚;而蜀汉地处西南,当时尚未开发,后经诸葛亮大力开发,经济大有起色,但限于资源人口瓶颈,实力仍然远逊曹魏;孙吴地处江南,虽然现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但当时发展水平却远不及中原地区,综合实力也远逊曹魏。倘若吴蜀两国任曹魏发展,一旦其发展成熟,吴蜀两国就算合并成一国也绝非其对手。就当时形势而论,吴蜀两国唯一的机会就是乘曹魏国内未平时不断的骚扰对手,不让他安心发展,一旦曹魏举兵相迎,乘他立足未稳时袭击,然后立刻退回,据险以待。所谓“敌退我进,敌疲我扰,敌进我退”。在这点上,毛泽东与诸葛亮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其二,批评诸葛亮用人不当,重荆州人才而轻益州人才。我认为这并非诸葛亮的过错,诸葛亮长期住在荆州,对荆州人才当然熟悉,相才以用,让他们发挥所长,正是用人之道。对益州人才诸葛亮了解甚少,慎用是最妥当的选择。到后期,诸葛亮熟悉益州,故多用益州人才,这些正体现了诸葛亮用人谨慎之处。
     其三,批评诸葛亮没政治素养,为一己之利导致天下分裂。有人拿大一统的观念来批评诸葛亮阻止曹魏统一天下,导致天下三分,战火连绵。我认为这完全是用现在的观点来评论三国时的形势,东汉何尝不是天下一统,但依然民不聊生,也正因如此,才导致农民起义,群雄并起,天下分裂,这些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也不是几个政权不情愿的合并统一后天下就能太平,人民就能过上和平安定富足的生活。当一个统一的政权腐朽到一定程度,其中一部分民众的最基本利益得不到保证,他们就会奋起反抗,用暴力的方式谋求自己的利益,国家就会分裂,政权就会丧失其合法性基础。只有满足了各个利益群体的基本生存要求,民众才会谋求用和平的方式伸张自己的利益,国家才会出现和平的曙光,统一才有可能。三国初期,各方面的利益都没有协调好,即使曹魏强行统一了中国,国内依然会动乱不休。到三国后期,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下层民众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开始厌倦战争,人心思定,此时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至于最终由谁来统一,这是实力与机遇所决定的。

2007-4-29 19:04 冒险王
关于第二点
洪少不好学问,而忠清款亮,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六年卒官。始洪为李严功曹,严未(至)至犍为而洪已为蜀郡。洪迎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策功幹,举郡吏,数年为广汉太守,时洪亦尚在蜀郡。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从来反对者是看不到的,或者以为区区一个太守的,殊不知太守而二千石官员,掌管一郡军民事,比现在的市长市委书记管得宽多了。

反倒是诸葛亮对于荆州人才中人品不好的,如魏延杨仪二人,尽其材嘉其功制其骄,堪称用人上乘境界呢。

2007-5-3 19:07 huyou75
现代人都有点矫枉过正,不把诸葛亮当神,就把孔明当野心家.失望......

2007-5-4 20:47 jsycwjhok
孔明的才能应该不可否定,但肯定不会象神一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q555+

2007-5-6 20:27 政宗
诸葛亮永远是我心中的神.不管是小说还是正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诸葛亮正名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