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3-29 12:16
马超将军
“安史之乱”导致了大唐朝的没落,有那位能透彻分析一下其发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
2004-3-29 17:29
北宫望
难道现在还有人比我还懒,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好歹你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url=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12122]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12122[/url]
我觉得对“安史之乱”原因有些借鉴意义.
2004-3-29 17:38
北宫望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为什么玄宗会如此信任安禄山?
为什么藩镇的将领会如此信任安禄山?仅仅是因为谎言?
安禄山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控制军队,部族血缘?
2004-3-29 19:16
马超将军
没仔细去看史料,凭记忆自己随便说点:
1。藩镇割据、军政不分,府兵制名存实亡,是“安史之乱”出现的内在因素。
2。李林甫与扬国忠结党弄权加剧了朝廷与藩镇的矛盾是另一内在因素。
3。安禄山失宠加上与杨国忠的矛盾激化,是发生“安史之乱”的外在因素,另外唐玄宗统治时期,府兵制几乎消亡,朝廷无法供养一只有战斗力的部队应付叛乱,只有靠临时招募士兵来平叛,致使安禄山等有恃无恐。
2004-3-29 19:26
财务成本管理
安禄山失宠?没觉得
2004-3-30 17:48
韦孝宽
看来我的叛将传是白写了啊,
[url=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3241&st=45]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opic=3241&st=45[/url]
主要原因在于:前期过度扩张,过度依赖羁縻府州制。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几次战争失败,异族纷纷开始叛乱,羁縻府州制崩溃,朝廷失去了重要的兵源,同时边警不断,造成朝廷必须不停征发兵力应付,财政紧张。
为应付大规模边境战争,开始设置临时战区,到李治统治后期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已经趋于固定,后来行军道又演变成了边防军区,行军大总管演变成了节度使。唐玄宗李隆基追慕李世民,怀有征服四夷的雄心,在节度使的任用上也和以往有了较大变化:第一,节度使任期过长,多年不予调换,如本文主角安禄山就担任了14年平卢道节度使;第二,节度使常一人兼统多镇,兵权开始集中,王忠嗣曾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统兵26.7万余人,安禄山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统兵18.3万余人;第三,重用蕃将,747年时,诸道节度使中,有安禄山(康国人)、安思顺(安国人)、高仙芝(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四个蕃将,此前唐廷对于蕃将虽然百般笼络,但极少让他们担任方面大员;第四,节度使权威过大,除了独掌兵权外,还握有地方财政和民政大权,助长了对中央的离心力。
2004-3-30 22:51
白木
[quote]原帖由[i]韦孝宽[/i]于2004-03-30, 17:48:31发表
看来我的叛将传是白写了啊,
[url=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3241&st=45]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opic=3241&st=45[/url]
主要原因在于:前期过度扩张,过度依赖羁縻府州制。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几次战争失败,异族纷纷开始叛乱,羁縻府州制崩溃,朝廷失去了重要的兵源,同时边警不断,造成朝廷必须不停征发兵力应付,财政紧张。
为应付大规模边境战争,开始设置临时战区,到李治统治后期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已经趋于固定,后来行军道又演变成了边防军区,行军大总管演变成了节度使。唐玄宗李隆基追慕李世民,怀有征服四夷的雄心,在节度使的任用上也和以往有了较大变化:第一,节度使任期过长,多年不予调换,如本文主角安禄山就担任了14年平卢道节度使;第二,节度使常一人兼统多镇,兵权开始集中,王忠嗣曾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统兵26.7万余人,安禄山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统兵18.3万余人;第三,重用蕃将,747年时,诸道节度使中,有安禄山(康国人)、安思顺(安国人)、高仙芝(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四个蕃将,此前唐廷对于蕃将虽然百般笼络,但极少让他们担任方面大员;第四,节度使权威过大,除了独掌兵权外,还握有地方财政和民政大权,助长了对中央的离心力。 [/quote]
高鲜只和歌书函都在对安庐山得战斗中战死。用外国人不应该成为一点。
要知道当时得唐和现在得美,及最早得秦可都是重用外人得:)
制度上得原因确实事唐没得原因
2004-3-31 01:39
气流
[quote]原帖由[i]韦孝宽[/i]于2004-03-30, 17:48:31发表
第一,节度使任期过长,多年不予调换
第二,节度使常一人兼统多镇
第三,重用蕃将
第四,节度使权威过大 [/quote]
这。。。这是说轩辕论坛吗。。。?
哈哈哈哈。。。
2004-3-31 11:03
陷陈营亮
我看了一期中央10台的《百家讲坛》,讲的就是安禄山的事情,说安禄山是当时祆教的首领,他依靠了宗教来控制了哪些地区,范阳等地当时是是姓仰祆教的地区
2004-4-8 17:35
wzz1968
失其所以强者为弱。
唐以府兵(民兵)而盛,天下承平日久,府兵缺少锻炼变弱,只能采用幕兵(职业军人)对外作战。
职业军人形成一个阶层,为了其政治地位的提高,就不断需要和其他制约力量进行斗争,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唐王室没有解决好军人和官僚阶层的矛盾,军事斗争就不可避免了。
职业军人对民兵的战争,战争的发展趋势是可以预料的。
自中唐起,职业军人的政治地方一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直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才算基本解决了(但有一点矫枉过正)。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