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21 09:37
残刀破卷
曹丕的儿子是袁绍的孙子?
『国志辩疑』魏明帝曹叡身世之谜
近日有幸拜读金性尧先生所著《三国谈心录》一书,首篇即是《魏明帝生父之谜》,金先生在文中引述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观点——魏明帝曹叡并非曹丕亲生。
关于这个观点,笔者现将金氏原文摘录如下:
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能为其屈死的亡母报仇,但这里却又留下一个很有兴趣的疑问,即明帝的父亲究竟是谁?后人为此而议论纷纷,因为甄氏原有前夫的,这疑问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史为证。
先让我们看一看《魏志·明帝纪》:景初三年春正月,“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如果由景初三年上推三十六年,明帝的生年应是建安九年,但曹丕之纳甄氏,也在建安九年八月,甄氏怎么会生下明帝呢?如果确是曹丕所生,至早应是建安十年。裴松之就说过:“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近人冒鹤亭先生《疚斋日记》因而说:“则明帝为袁氏血胤矣。”卢弼《三国志集解》也说:“窃谓承祚(陈寿)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曹叡之字)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
卢氏的意思是说,陈寿原是知道应作时年三十五的,如今偏写上“时年三十六”,这就是故意给读者以暗示:明帝是袁家种子。
冒鹤亭先生系近代著名学者,而著有《三国志集解》的卢弼,在三国学界更是享有盛誉,这二位均认为魏明帝并非曹丕亲生,而是甄氏前夫袁熙之子,其论断显然有相当的权威性。但由于这一观点并没有足够的史料来作支撑,因此不能算作盖棺定论,说到底还只是“一家之言”,金先生在文章的末尾也提到了另外的观点。
为方便读者,这里一并将相关文字摘录如下: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厘订诸家之说,定曹叡生年为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卒仍为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年三十四。即是说,曹叡是曹丕生的。作三十六,是承祚误记,别无深意。
至于金先生究竟认同哪种观点,由于文中并未明言,后学自然也不敢臆测,从文章标题《魏明帝生父之谜》看,或许是认为这个问题难以定论,尚需存疑吧。
但经过考证后,笔者认为,冒、卢之说貌似有理,实则无据,有极大的臆测成分,其实只需仔细研读《三国志》相关原文及裴注,是不难得出“魏明帝曹叡确系魏文帝曹丕亲生”这个结论的。
根据《魏志·明帝纪》记载:明皇帝讳叡,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
如果假设曹叡于景初三年正月丁亥驾崩时确实是三十六岁,我们经过反推之后将会得出如下年表: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 曹叡一岁 为甄氏所生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曹叡十五岁 封为武德侯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曹叡十九岁 封为齐公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 曹叡二十岁 封为平原王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 曹叡三十六岁 驾崩
我们不妨再参照一下《魏志·文帝纪》中关于曹叡受爵的相关记载:(延康元年)五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叡为武德侯。
我们知道曹丕继位魏王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这年十一月他逼汉献帝禅位,并改元黄初,因此,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黄初元年事实上是同一年,即:曹叡被封为武德侯是在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这一年曹叡十五岁。
而我们按曹叡三十六岁驾崩所推出的年表却显示他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封为武德侯的,与《魏志·文帝纪》中的记载整整差了三年。难道《魏志·文帝纪》弄错了?
我们知道,建安二十二年时,曹操身为魏王,尚未辞世,王太子曹丕除了官拜五官中郎将以外,并没有受爵,连曹丕尚无爵禄,那他的儿子曹叡被封作武德侯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相反,如果到了延康元年,曹丕继位魏王,假天子之名追尊先祖,同时将自己的儿子封侯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魏志·文帝纪》的相关记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按照《魏志·文帝纪》的记载推算,曹叡应生于建安十年五月至建安十一年五月之间(黄初元年五月封其为武德侯时,已有十五岁,则其生辰必在建安十一年五月前),即使取极限值计算,甄氏怀孕的时间最早也要在建安九年七月,而在这一年五月,曹操已经围攻邺城,此时袁煕远在幽州。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曹叡驾崩时年三十六的说法,是绝难成立的,更遑论什么曹叡系袁氏之后了。
尽管魏明帝曹叡的身世已不再成谜。但还是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魏志·明帝纪》会将曹叡驾崩时的年龄记作三十六岁呢?难道陈寿做错了一道这么简单的算术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以为,有必要提及一下陆侃如先生的观点。
金先生在其文末提及的陆侃如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家,所谓“厘订诸家之说”,尽管笔者不知道陆先生是如何个厘订法,但定曹叡生年为建安十一年,深为笔者所认同,很有可能也是依《魏志·文帝纪》的记载来作的推算。只是笔者窃以为,陆先生将曹叡辞世年龄算作三十四岁,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因为曹叡虽然卒于景初三年,但具体时间却是这一年的正月丁亥,如果曹叡生于建安十一而且其生日不是在正月的话(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其生于建安十年的可能),那么从建安十一开始推算,他驾崩时应当只有三十三岁,需要明确一下的是,这个三十三岁是指三十三虚岁,也就是将他在建安十一年出生时算作一岁,如果换算成公历的话,这时的曹叡其实只有三十二周岁,还没有满三十三周岁。(事实上,由于曹叡曾经在景初元年,根据有司的奏呈“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将这一年的三月改为四月,曹叡死后,继位的曹芳又将历法改了回去,因此,他驾崩的那个月,如果按先前的历法算,其实应该是十二月。)
因此,笔者认为在计算曹叡生卒年时,是不宜将景初三年也算作一岁的,陆侃如先生算作三十四岁,显然是将公元239年也计算在内了。如果不算公元239年,曹叡驾崩时当是三十三岁。
如果曹叡果然生于建安十一年二月至五月间的话,那么笔者再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因为“三”字第一笔为一横,误看作“一点”是极有可能的,第二笔为与“六”字第二笔同,而第三笔又是一横,误看作“两点”也是有可能的。即,所谓的“年三十六”很有可能乃是“年三十三”之讹,古人将“三十三”误抄成“三十六”,这或许才是造成曹叡身世成疑的真正原因。
2007-3-21 20:06
shinbade
能否找到三国时的字帖,看看是否“三”字与“六”字的字型较为接近?
2008-6-15 16:39
zhongke
曹丕不会连基本常识都不知道,谁傻的搞不清楚怀胎10月之理
2008-6-17 11:19
苍音
楼主或者金先生,忽略了一件事。
古书上人物的年龄都是虚岁,而不是周岁。
2008-11-14 17:08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苍音[/i] 于 2008-6-17 11:19 发表
楼主或者金先生,忽略了一件事。
古书上人物的年龄都是虚岁,而不是周岁。 [/quote]
古人算虚岁,这是常识。金先生如此大家,如果会“忽略”这样一件事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
建安十年为公元205年,景初三年为公元239年,倘若曹睿建安十年出生,则至景初三年周岁34,虚岁35。
倘若曹睿死年的确是36(虚岁),则其生年比然是建安九年。而那时甄氏为袁熙妇。
所以,楼主论证得极为有道理,不存在什么“忽略”不“忽略”。
建议您看贴要看完。
2008-11-18 12:42
liduxing
:mellow:不怎么可能~曹丕这么精明的人 连这个都会弄错?
2008-11-18 14:58
tiger1970
还有个问题,就是虚岁进两岁的问题。
传统上把农历10月以后的出生虚岁进两岁。
比如某人今年农历10月生,落地时为1岁,到明年正月初一为2岁,正月初二往后就是3岁。
这个风俗在北方一些地区尚有保持。
2008-11-20 13:27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8-11-18 14:58 发表
还有个问题,就是虚岁进两岁的问题。
传统上把农历10月以后的出生虚岁进两岁。
比如某人今年农历10月生,落地时为1岁,到明年正月初一为2岁,正月初二往后就是3岁。
这个风俗在北方一些地区尚有保持。 [/quote]
没错,不仅是北方,“虚岁”的算法,本来就是把落地算作一岁,以后则每过一个年加一岁。
理论上,出生只有几秒钟的婴儿,也有可能就两岁了,譬如,除夕子夜零点前几秒钟出生的……
2008-12-24 15:34
tomcat888
[quote]原帖由 [i]残刀破卷[/i] 于 2007-3-21 09:37 发表
『国志辩疑』魏明帝曹叡身世之谜
近日有幸拜读金性尧先生所著《三国谈心录》一书,首篇即是《魏明帝生父之谜》,金先生在文中引述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观点——魏明帝曹叡并非曹丕亲生。
关于这个观点,笔者 ...
如果曹叡果然生于建安十一年二月至五月间的话,那么笔者再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因为“三”字第一笔为一横,误看作“一点”是极有可能的,第二笔为与“六”字第二笔同,而第三笔又是一横,误看作“两点”也是有可能的。即,所谓的“[size=7][color=Red]年三十六[/color][/size]”很有可能乃是“年三十三”之讹,古人将“三十三”误抄成“三十六”,这或许才是造成曹叡身世成疑的真正原因。
[/quote]
古人的"三十六"应该是繁体字,可能不存在LZ的推测.而且重要的文献书籍不可能用草字.
2008-12-24 20:28
恨地无环
繁体……您说的是大写数字吧,那个主要用在钱粮账册的书写上,记年记岁一般不用。
鲁鱼亥豕,何必草字。
2011-2-18 14:37
三国群英
:hz1031:曹丕这么毒的人,如果不是他亲生的话,他应该早就一巴掌拍死了吧.?还会给他做皇帝.?
2011-2-18 14:40
颖颖
樓主這個疑問我以前也聽說過。還見過一種說法,曹睿取字“元仲”,寓意是“袁氏之種”也。
2011-2-18 15:12
KYOKO
[quote]原帖由 [i]zhongke[/i] 于 2008-6-15 16:39 发表
曹丕不会连基本常识都不知道,谁傻的搞不清楚怀胎10月之理 [/quote]
这个理由我觉得完全可以了,曹丕只要有一点怀疑就不会传位给曹睿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KYOKO 于 2011-2-18 15:24 编辑 [/i]][/color]
2011-2-18 18:56
闳骏
回复 #13 KYOKO 的帖子
很难讲,帮别人养大儿子的多了···
现代社会主要靠DNA去鉴定了,更别说古代了···
曹章貌似还是黄头发的,要搁现代没准还以为是混血儿呢,也没见曹操怀疑什么···
2011-2-18 19:55
太初元始之天
不可能,曹丕何等精明厉害的,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民间故事,以讹传讹罢了,平日里听听凑个趣也就算了,不可当真。
2011-2-18 20:26
闳骏
回复 #15 太初元始之天 的帖子
其实对这个故事我到没什么看法···
只不过即使在现代社会,还有很多老婆偷情生下别人的孩子,自己茫然不知养大的···
总不能因为曹丕当过皇帝,所以他什么错误都不会犯吧···
2011-2-18 21:33
sos2290
权威学者再权威,能有曹丕权威?
就以原文而论:先让我们看一看《魏志·明帝纪》:景初三年春正月,“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如果由景初三年上推三十六年,明帝的生年应是建安九年,但曹丕之纳甄氏,也在建安九年八月,甄氏怎么会生下明帝呢?
由此推断出明帝不是曹家后代,未免呆气。
我们认真推断这个论据,就会发现问题,按它所说:曹睿的出生年月是建安九年,原文以景初三年春正月为基准,那么可以推断出曹睿是建安九年初,或者上半年出生的。
换言之,建安九年八月的甄氏,不是刚过产子,就是个大肚子,曹丕还不至于糊涂到这种地步吧。
而即使曹丕糊涂到这个地步,产过子或者是大肚子的甄氏,也不可能瞒过所有的人。
依我看,光信书是不够的,书上说文帝八月纳甄氏,注意这个纳,是比较正规的方式,换言之,万一曹丕来个先上车后买票(当时军乱之中,这样的事司空见惯,他老爹就爱这口),书上可不知道他具体的上车时间,而只会记载他的买票时间,我想小曹同志不会拒绝婚前性行为吧......
另一点是我的一点猜测,曹睿登位并非一帆风顺,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郭妹妹等人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不想让曹睿上位,而散布出类似的传闻和一些捕风捉影的说法,借以破坏曹睿的地位.
然后随着时代的的流逝,逐渐无据可考,慢慢的被后来人当成了史料证据。
2011-2-19 11:28
zeloti
曹叡字“元仲”还有“袁种”之说就很搞笑了,没有人故意明知帮人养儿子还故意取这么个字吧,更何况是皇帝。
2011-7-27 19:36
百思不得骑姐+_+
等等……袁绍不是甄姬的父亲啊,怎么能算是孙子呢?甄姬是袁家三兄弟袁尚的老婆啊
2011-7-27 22:26
KYOKO
姐,如果袁绍是甄宓父亲的话,那就是外公。外公和爷爷的差别知道不?
2011-7-27 22:48
楊延朗
[quote]原帖由 [i]百思不得骑姐+_+[/i] 于 2011-7-27 19:36 发表
等等……袁绍不是甄姬的父亲啊,怎么能算是孙子呢?甄姬是袁家三兄弟袁尚的老婆啊 [/quote]
甄宓是老二袁熙的老婆,乃怎么把人家搞乱伦了??
或者还是真的像乃名字一样?
:hz1031: :hz1025:
2011-7-28 16:20
正阳真人
回复 #5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虚岁是可以虚两岁的,特殊情况还可以虚三岁。
简单地说,古人出生时就记为一岁,以后每到一个春节增加一岁。
所以,如果是年末生人,大约都会比正常年龄大两岁。
2011-7-28 16:26
正阳真人
关于虚岁
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人是腊月出生地,那他出生后就是一岁。等过了除夕,他就变成两岁了。可按照现在周岁的算法,他可能还没有满月。
在这种情况下,从正月初一到他过周岁一岁生日之前,他的虚岁一直比周岁大两岁。
2011-7-28 16:59
hhp19910906
信书还是信人,不相信曹丕会那么蠢,史书的记载可能出于某些目的或原因,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根据使用的时候应该加一些自己的考虑吧
2011-7-28 18:30
sos2290
其实这些东西不值一驳,不管是虚岁实岁,这种出生年龄的差异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试问跨越了整整一年,曹丕会蠢得连自已的儿子是不是亲生的都不知道?
而且这个问题,可以肯定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曹丕在立皇子的时候得慎重.当时甄后已死,曹睿一个小孩子根本没有任何政治后台,而且当时郭女王及其党羽保不准还散播些风言风语.
如果曹睿不是曹丕亲生,怎么可能立一个既无后台,又招惹谣言,同时还不是亲生的孩子为继承人,老曹家可不是开善堂的........
2011-7-28 18:59
有熊出没
上面还有提如今替别人养儿子的,请你搞明白袁熙在邺城城破后还有可能再见到甄氏么。。。。如果见不到,莫非是托梦怀上的:hz1028:
2011-8-8 03:06
A2A2AM
曹丕很强的 不会那么笨:hz1027:
2011-8-14 14:44
小兵1234
[quote]原帖由 [i]百思不得骑姐+_+[/i] 于 2011-7-27 19:36 发表
等等……袁绍不是甄姬的父亲啊,怎么能算是孙子呢?甄姬是袁家三兄弟袁尚的老婆啊 [/quote]
騎姐兄,樓主事說明帝有可能是袁尚,而不是曹丕旳。
[color=Blue]另外助你早日騎到你姐、御姐,總之是騎你想騎旳姐。[/color]
純屬惡搞,如果有人感到不悅,請告知我刪除上述藍字。
回到主題,我也認為是虛歲計算法旳差異,及有心人旳惡意散佈,吳國那而寫旳曹瞞傳,不是就很精采。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8-14 14:54 编辑 [/i]][/color]
2011-8-14 14:52
小兵1234
[quote]原帖由 [i]闳骏[/i] 于 2011-2-18 18:56 发表
很难讲,帮别人养大儿子的多了···
现代社会主要靠DNA去鉴定了,更别说古代了···
曹章貌似还是黄头发的,要搁现代没准还以为是混血儿呢,也没见曹操怀疑什么··· [/quote]
理論上沒錯,但甄姬有可能跟任何人偷情生子。
唯獨決不可能是袁熙,你兵敗了,我佔有你老婆,你還有可能跟她見面嗎?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兵1234 于 2011-8-14 14:53 编辑 [/i]][/color]
2013-6-24 11:39
luyuancuo
曹魏好人妻的弊端。
2013-6-24 21:42
小贩
虚岁一个因素,还有会不会先××OO然后再强逼为妻呢?
先拿下邺城,不会直接就上门强娶吧?先暗通曲款,后珠胎暗结,奉子成婚没办法了才娶的……,要不,喜欢吃鸡蛋也不一定非得养只鸡啊!!!
抢人家老婆也是要有勇气和动机的,特别是当时还只是长子来这。这名声可是大问题。
PS.有传说曹丕的儿子是他亲弟弟的。这也是曹操对丕青眼有加的原因,并在传位时已指定了第三代继承人,兄终弟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3-6-25 01:43 编辑 [/i]][/color]
2013-9-16 09:49
雷雨
別以為古人不知道懷孕時間的計算。曹家喜歡搶別人的老婆,這是事實,搶來之後把別人的孩子拿來養,也是事實。但絕不會把別人的孩子冒認為自己的。秦朗不是一直姓秦嗎?雖說曹操是從他爸手中搶了他媽。
2013-9-18 10:10
微澜四明
[quote]原帖由 [i]太初元始之天[/i] 于 2011-2-18 19:55 发表
不可能,曹丕何等精明厉害的,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民间故事,以讹传讹罢了,平日里听听凑个趣也就算了,不可当真。 [/quote]
同意。后人总是添油加醋,弄一些桃色故事来哗众取宠。。。
2013-11-4 16:29
cnctemp
中国有很多地方虚岁会虚出两岁。不知道三国时期是不是也是这么算的。按理说以曹丕的心计和城府来看,应该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乌龙。而且就算曹丕走了眼,睿智如斯的曹孟德应该不会也被绕进去吧……
2013-11-4 16:56
司徒苍月
那年甄宓21,曹丕17,曹植12
洛神赋的故事本身就很狗血- -
2013-11-5 21:31
可爱小马驹
12的男孩喜欢上21的大姐姐很正常啊,男人从10岁到70岁,爱好的女性年龄段都是很统一的
2013-11-18 21:27
三国赤壁周郎
一者,曹丕却迟迟不肯册封曹叡为太子;
其次,曹叡的儿子们都夭折,只好改由养子曹芳嗣位。可能有人就知道这曹叡并非曹家子,故而暗中折断袁家血脉。
这两条也是很多人认为曹叡是袁绍孙子的证据。
还有最近又有人发现一条理由,曹操喜欢曹叡这个长孙,如同朱棣喜欢朱瞻基,称赞“好圣孙”,因而立了朱高炽。曹丕为了夺嫡,要讨好父亲,所以不便……一旦被曹操知晓,曹操立马明白,曹叡不是亲孙,曹丕弄了这么一桩丢脸的事,让自己很没面子,说不准真的立曹植了。当然,这都是一些文人墨客随意之笔,不必当真!当故事看看倒也无妨!
其实说了那多都是多余的,因为如果曹叡不是曹丕亲生子,而曹丕又当他是亲生的,也有可能。曹叡是谁的儿子,其实谁也说不清,只有她妈知道。
2013-12-6 19:59
我家住在瓦岗寨
我对曹丕最感兴趣的问题,不是这个曹叡是谁的儿子。而是曹丕本人心胸狭窄,杀曹彰、杀鲍勋,反而放过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曹植,这曹植色胆包天,一部《感甄赋》,表达了对阿嫂爱慕之情,精于文学的曹丕居然读不懂兄弟这一番感情表达,反而不断封其官爵,从甄城侯又升甄城王,食邑两千五百户,对这个死对头兄弟真是关照呀!曹彰也没有得罪他,却无故将其毒杀。曹丕有病,既然连曹彰也不放过,那显然不能放过当年争夺世子之位的曹植。但事情大出意料,曹丕终其一生,但没有对这个兄弟下毒手,让这个兄弟死在自己后面,“七步诗”难怪传颂千古。曹植公私两面都惹了曹丕,曹丕心胸不好,却能放过这个兄弟,实在难得!
2013-12-16 17:18
楚东玄
回复 #39 我家住在瓦岗寨 的帖子
这里面是否有内幕?
2014-1-11 07:09
465315710
说明两点
如果曹睿不是曹丕亲生的话,那么史记上有说甄氏被郭女王所害,为什么不杀曹睿。
如果曹睿是袁氏之后那么,甄氏在曹操破邺城时就有身孕,而且不被发现。那重点来了他的怀孕时间在什么时候?
2014-1-18 08:21
吃了还打包
我是来看说书的。。。
2014-1-18 11:02
夏眠了不知
据说始皇帝制造周期长达十二个月
2015-7-30 23:02
159951123
曹丕,在他快挂的时候。。。还有别的儿子活着吗?
2015-9-27 23:50
三国赤壁周郎
还有一点就是,曹睿的儿子多有夭折。曹睿的养子据说是曹彰的亲孙子曹芳,知道真相的人为了保证曹家血统纯正,害死了曹睿的袁氏血脉,最终将血统回归到曹氏那里。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