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31 16:40
无聊酒水斋
曹丕打不下孙权,曹睿能把孙权吓跑
2007-1-31 16:41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无聊酒水斋[/i] 于 2007-1-31 16:40 发表
曹丕打不下孙权,曹睿能把孙权吓跑 [/quote]孙权向曹丕称臣
2007-1-31 16:52
无聊酒水斋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7-1-31 16:41 发表
孙权向曹丕称臣 [/quote]
称嘛玩意孙权也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嘛玩意也不称,自己感觉硬气了,却被曹睿隔着几百里就吓跑了。
2007-1-31 16:54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天涯明月刀[/i] 于 2007-1-31 16:39 发表
帝闻之,敕诸军促渡。军未时进,吴救船遂至,收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追之,不利,将军尹卢战死。
夏侯尚欲乘船将步骑入渚中安屯,作浮桥,南北往来,议者多以为城必可拔。董昭上疏曰:“武皇帝智勇过人, ... [/quote]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初,权遣使浮海与高句骊通,欲袭辽东。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率诸军及鲜卑、乌丸屯辽东南界,玺书徵公孙渊。渊发兵反,俭进军讨之,会连雨十日,辽水大涨,诏俭引军还。
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適使二部惊合为一,何所威镇乎?”促敕轨,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以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子将千馀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於楼烦,二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合寇边。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i]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1-31 16:56 编辑 [/i]]
2007-1-31 16:57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无聊酒水斋[/i] 于 2007-1-31 16:52 发表
称嘛玩意孙权也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嘛玩意也不称,自己感觉硬气了,却被曹睿隔着几百里就吓跑了。 [/quote]曹睿就没本事让孙权称臣 每年都被孙刘打着玩
2007-1-31 16:58
无聊酒水斋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7-1-31 16:57 发表
曹睿就没本事让孙权称臣 每年都被孙刘打着玩 [/quote]
曹丕就是没有在战场上作为胜利者的本事
2007-1-31 16:58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无聊酒水斋[/i] 于 2007-1-31 16:58 发表
曹丕就是没有在战场上作为胜利者的本事 [/quote]因为孙刘没打过曹丕
2007-1-31 17:01
无聊酒水斋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7-1-31 16:58 发表
因为孙刘没打过曹丕 [/quote]
因为曹丕打不过孙权,连称臣的对手都对付不了
2007-1-31 17:02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无聊酒水斋[/i] 于 2007-1-31 17:01 发表
因为曹丕打不过孙权,连称臣的对手都对付不了 [/quote]曹睿也打不过 还把国土丢了
2007-1-31 17:05
无聊酒水斋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7-1-31 17:02 发表
曹睿也打不过 还把国土丢了 [/quote]
曹睿能隔着几百里把他爹打不过的、此时已经是天子的人吓跑
2007-1-31 17:06
无聊酒水斋
要吃饭去,这个杠你先抬着,我明早七点来补齐
好久没遇到这样抬杠的好手了,:handshake:
先去做饭:funk:
2007-1-31 17:08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无聊酒水斋[/i] 于 2007-1-31 17:05 发表
曹睿能隔着几百里把他爹打不过的、此时已经是天子的人吓跑 [/quote]他爹让孙权称臣 而曹睿没有
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权大将吕范等於洞浦,破之。
[[i]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1-31 18:19 编辑 [/i]]
2007-1-31 17:50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7-1-31 16:54 发表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 ... [/quote]
我举的例子都是,文帝亲自出征或主张攻敌;你的例子除了第一个之外,其余都不是明帝亲征或主张。
2007-1-31 18:08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天涯明月刀[/i] 于 2007-1-31 17:50 发表
我举的例子都是,文帝亲自出征或主张攻敌;你的例子除了第一个之外,其余都不是明帝亲征或主张。 [/quote]那些人造反了不成 没皇帝命令就敢跑去打仗 哈哈 主张的也有
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诸军向寻阳。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
[[i]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1-31 18:27 编辑 [/i]]
2007-1-31 18:09
冒牌
[quote]原帖由 [i]shinbade[/i] 于 2007-1-31 16:29 发表
一个人要是没了廉耻,或完全崩入意淫之中,也就不必和他讨论什么问题了。[/quote]
:agree:
所以俺早就不跟阁下讨论问题了
2007-1-31 18:33
冒牌
蜀人对刘禅的评价就是如此。
[b]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b]
2007-1-31 20:07
lilis
刘备搞人家的老婆并娶为皇后,刘禅搞人家的老婆并把人家杀掉,大家有同样搞人家老婆的习惯,刘备就喜欢刘禅这点,就传位他做皇帝。
2007-1-31 21:04
tiger1970
要是讲老婆的话曹家也有说的。不过关系到妇女名节,也不多说了,谁对这个有兴趣自己看书吧。
还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当魏国皇帝呢。
2007-1-31 22:45
林冲
[quote]原帖由 [i]lilis[/i] 于 2007-1-31 13:07 发表
刘备搞人家的老婆并娶为皇后,刘禅搞人家的老婆并把人家杀掉,大家有同样搞人家老婆的习惯,刘备就喜欢刘禅这点,就传位他做皇帝。 [/quote]
那个时候不像后来妇女的名节有那么重要。
2007-2-1 00:43
可爱小马驹
娶个寡妇都叫搞人家老婆的话那曹操干的那些事能叫啥?
2007-2-1 02:08
暂时发言马甲
楼上该问的是曹操的好儿子曹丕干的是哪挡子没裤子的事. :shy:
伟大的曹爷还真指定没想过他那儿子是操出于曹而胜于曹了. 不然丕哥哪来那么年轻就挂了. :titter:
2007-2-1 08:08
冒牌
[b][color=Red][size=6]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size][/color]。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color=Red][size=6]正伏魄时过[/size][/color]。」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b]
2007-2-1 08:53
无聊酒水斋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7-1-31 17:08 发表
他爹让孙权称臣 而曹睿没有
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权大将吕范等於洞浦,破之。 [/quote]
吕范是遭风灾,那和曹丕有什么关系?莫非他会呼风唤雨??举这个例子还不如让臧霸出出场。
[[i] 本帖最后由 无聊酒水斋 于 2007-2-1 08:58 编辑 [/i]]
2007-2-1 14:06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无聊酒水斋[/i] 于 2007-2-1 08:53 发表
吕范是遭风灾,那和曹丕有什么关系?莫非他会呼风唤雨??举这个例子还不如让臧霸出出场。 [/quote]文帝即王位,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及践阼,进封开阳侯,徙封良成侯。与曹休讨吴贼,破吕范於洞浦 《臧霸传〉
[[i]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 14:09 编辑 [/i]]
2007-2-1 19:51
独孤散人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7-1-31 12:14 发表
呵呵,提到后主的,我就不辩解了。因为这个观点和多数人不一致。
反正我喜欢这个人,这就够了。我不会说服别人去喜欢他,也希望别人不要试图说服我不喜欢他。我如果生在当时,很愿意在刘备手下做事,也愿意侍奉他的儿子。我始终认为:[color=Red][size=7]先主是英主,后主是明主:victory:[/size][/color]。这个观点,别人不同意也请不要反驳,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意见,我没有想说服任何人的意思。也就是说,我只是“默默地”喜欢先主和后主。我想,我自己喜欢一个人,不至于妨碍大家的正常生活。[/quote]
2007-2-2 11:28
Liongareth
曹丕最大的过错是“九品中正制”。:q(+
2007-2-2 11:39
Liongareth
[quote]原帖由 [i]lilis[/i] 于 2007-1-31 20:07 发表
刘备搞人家的老婆并娶为皇后,刘禅搞人家的老婆并把人家杀掉,大家有同样搞人家老婆的习惯,刘备就喜欢刘禅这点,就传位他做皇帝。 [/quote]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7-1-31 21:04 发表
要是讲老婆的话曹家也有说的。不过关系到妇女名节,也不多说了,谁对这个有兴趣自己看书吧。
还真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当魏国皇帝呢。 [/quote]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7-2-1 02:08 发表
楼上该问的是曹操的好儿子曹丕干的是哪挡子没裤子的事. :shy:
伟大的曹爷还真指定没想过他那儿子是操出于曹而胜于曹了. 不然丕哥哪来那么年轻就挂了. :titter: [/quote]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2-1 08:08 发表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quote]
搞人家的老婆有什么问题吗?当时社会规则就是如此,胜者可将败者的老婆抢来做自己的妻妾。在当时寡后另嫁或休后另嫁都是很正常的事,还有父亲死后,除妻与生了小孩的妾外,其他的姬妾都可以由嫡长子继承。
所以才有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之说。而当时妇女的地位也确如物品一般,可抢、可送、可买、可卖、也可继承。
[[i] 本帖最后由 Liongareth 于 2007-2-2 11:45 编辑 [/i]]
2007-2-2 11:52
暗月影风
楼上的离题远了点吧.......
只要长子没大的过错,通常不会立后面的儿子,不然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呀...其实刘禅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不暴戾吧,对待臣民都很好啦,是个平庸的皇帝,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好,换个朝代算是个好皇帝了,没看他冤杀什么人的吧?:mellow:
因为臣下之人做的超过了他,所以让人觉得他作为皇帝不称职了,皇帝那么好当的么???好皇帝累死你,坏的被人骂上一万年,别人容易么???唉~!
2007-2-2 12:42
冒牌
[quote]原帖由 [i]Liongareth[/i] 于 2007-2-2 11:39 发表
搞人家的老婆有什么问题吗?当时社会规则就是如此,胜者可将败者的老婆抢来做自己的妻妾。在当时寡后另嫁或休后另嫁都是很正常的事,还有父亲死后,除妻与生了小孩的妾外,其他的姬妾都可以由嫡 ... [/quote]
[b]父亲死后,除妻与生了小孩的妾外,其他的姬妾都可以由嫡长子继承[/b]
:qP+俺现在才知道原来曹丕是匈奴人:!*
2007-2-7 10:53
taifeng-99
各位大人,我一不小心发的帖子居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对不住。可你们也偏的太离谱了吧:blink:
我气的是刘禅为什么不选择自杀殉国,刘家老二能做到的事,老大为什么不能做到。
真要是怕后继无人,大可以选个太子扔到其他地方隐居起来,以图后者啊。
刘禅,对你很失望:cai::cai::cai:
2007-2-7 12:18
tiger1970
他一死,宗族、大臣如何办?
一个负责任的人,既然选择投降,就要有勇气完成以后的事情。
他作为蜀汉的皇帝投降,就应该把宗族、大臣、士兵安全带到指定的地点,为他们以及蜀地的人民尽力争取更好的待遇,这才是作为一个投降皇帝的职责。即使不能明说,也应该尽力表示合作和恭顺,来争取战胜者的宽容。
难道一死,就“百了”了吗?
当然,你可以选择不投降。这样,你就应该抵抗。抵抗不成,如果还不投降,当然可以死。不过这是另外的一条道路。
后主既然选择投降,就要有始有终,把投降这件事情做好。
因此,后主不死,倒是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他投降后再自杀,倒不是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他先自杀而后大臣投降,说明他选择的是抵抗路线,投降非他的意愿,因此,他还是负责任的行为。
至于北地王自杀殉国,是英雄行为。因为在后主决定投降时,后主只是一个投降皇帝,已经不能统率国人。因此,北地王继续打也好,自杀也好,均是合法合理的,均是英雄行为。姜维的最后一击也是这种情况。而北地王、姜维均非投降君主,不必负担这种“投降后续的义务”。
作为后主来说,放一个儿子在民间是最笨的行为。因为战胜者最注意的就是这个。一旦被发现,不仅这个儿子保不住,而且对方会怀疑你的诚意,导致连累大局。因为帝王的儿子均是有登记的,不是说消失就消失的。何况一个孩子,放在民间,无兵无钱无权,你想让他复国,简直是做梦。利害相比较,还是不做此事为好。
2007-2-7 14:42
superzz_0
个人的意见是,不管什么情况,自杀都不算是英雄行为。。。
2007-2-7 15:05
tiger1970
不。自杀在某种情况下是英雄行为。甚至更狼狈的也是。
明末,清兵南下,江阴城破。守将闫应元巷战失败,投湖自杀。可是湖水太浅,让清兵捞出。他坚贞不屈,大呼“速杀我!”遂就义。
我认为,他的巷战、自杀、就义均是英雄行为,他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宋末的最后一战,宋兵败绩。大臣陆秀夫抱少帝毅然蹈海自尽殉国。
我认为,陆秀夫的行为是英雄行为,树立起了中国人宁死不屈的丰碑。
2007-2-8 00:27
lilis
愚蠢的北地王自杀殉国,是实实在在的懦夫行为。
要做像吴国臣子那样,一起冒死逼迫暴君孙皓杀掉奸臣岑昏。
2007-2-14 16:19
疯猫
大概阿斗的脑袋是让赵云给夹坏了.
2007-2-27 16:23
iori1222
[quote]原帖由 [i]Liongareth[/i] 于 2007-1-31 14:58 发表
齐桓公有易牙、竖貂,仍为春秋首霸;唐明皇有高力士,仍有开元盛世。虽结局不好,但也算是明主,何以独不见容于后主邪。后主虽宠黄皓,但政令不失清明,虽结局不善,但主责不在后主,比之齐桓公、唐明皇之结 ... [/quote]
齐桓公在管、鲍等人死后,结局却也不好呢,相对来说,后主还算可以了。
2007-2-27 18:03
袖拂清风
如果立刘理,会引起宫廷内乱的:qgod+
就算不会,他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
2007-3-4 03:10
8632271
也來個人幫晉惠帝翻案吧!證實他的「何不食肉糜?」也是大智若愚之舉:titter:
2007-3-4 14:50
宇文
难道阿斗思蜀了四马还会让他回去不成:doubt:
所以斗哥就难得地聪明一次了
2007-3-6 20:57
maimai0812
历史所趋!!
2007-3-6 20:58
nuodong
后主是在诸葛的教育下长大的,肯定不苯
2007-3-7 15:21
冒牌
[quote]原帖由 [i]nuodong[/i] 于 2007-3-6 20:58 发表
后主是在诸葛的教育下长大的,肯定不苯 [/quote]
[b]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color=Red][size=3]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size][/color],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b]
虽然可能有拍马的可能,但还不至于是个废柴。
2008-5-23 19:57
elic0220
国家丢了 责任不能由皇帝一人来抗 谁不想做个功垂千古的皇帝 但是能力不够 只能做个收成之君 以益州一隅对抗全国 而能数十年不倒 不容易了 实在保不住的时候 当了亡国之君 也得保全宗族妻小 能忍一时之辱而全身的 纵不是大智慧也是唯一出路 咱们不能指责人家为什么不自杀殉国 那个时候皇帝也是自家宗族的顶梁柱 他倒了 其他的刘氏族人怎么办?
2008-5-23 20:13
关张马黄
刘理很强吗?何况上面还有一个刘永,还未轮到他吧!
2008-5-27 16:34
风驰电掣
中国古代民族是按文化而不是按血统分的....退一百万步即使要按血统也是按男性的哪有按女性血统分民族...古代女性没有地位...
2008-5-27 16:53
伤云
君不见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之事乎。
2008-5-27 20:07
诸葛周
有人也曾经提过曹操为什么不立曹植而立曹丕,虽然唐初的秦王确实远胜于太子,但高祖皇帝还是不想废长立幼,秦王是用“非法手段”才夺得太子之位的。古代的长幼观念是重的,让弟弟指挥哥哥始终不大合适,孙权因为废长立幼,废了个成年太子,立了个只有十岁的小孩,到头来让人给摆布,最后还被人家赶下台。
2008-5-27 23:20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7-1-31 12:14 发表
呵呵,提到后主的,我就不辩解了。因为这个观点和多数人不一致。
反正我喜欢这个人,这就够了。我不会说服别人去喜欢他,也希望别人不要试图说服我不喜欢他。我如果生在当时,很愿意在刘备手下做事,也愿意侍奉他的儿子。我始终认为:先主是英主,后主是明主。这个观点,别人不同意也请不要反驳,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意见,我没有想说服任何人的意思。也就是说,我只是“默默地”喜欢先主和后主。我想,我自己喜欢一个人,不至于妨碍大家的正常生活。 [/quote]
呵呵,这个完全赞成tiger兄的意见。
这个帖子顶楼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什么根据说刘理一定比后主更好啊。
2008-5-28 04:38
wwwduchaosw
丢块黑砖止纷争
先主刘备,无德政以报华夏,无军功以显帝业,无文著以飨后人,乱世皇族,地方割据而已,哪称明君?
后主刘禅,守成之主,政务不自理,军务不过问,民情不关注,品行不修立,西陲傀儡而已,何来明主?
我们对他们关注,无非是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给我们的人物幻觉而已,或者说我们忘情在三国
时代的政治纷争之中。
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东汉乱世,无非都是军阀豪强,拥兵自重,不遵从统一的国家大局,只为私家,哪里
是为华夏?一朝一代,你帝我王,换了姓氏而已,对人类有何裨益?
我们对古代的政治见解,无非都是有益当时朝代的史官所撰,或是后人根据正史野史所编,可信度都又能高
到哪去?
国家的力量在于这土地上的人力,物力及文化影响力,人的作用则是协调并运行这些人力物力的关键作用,
哪来什么刘备强,刘禅弱之说?
又何必搬来一些史书言论,装饰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为交朋?为引伴?为显学?为自娱?
还是为了将历史典故,用于对某某事讽喻?对某某人规劝?
砸块黑砖,板起面孔,这虚无缥缈不务实的谈论就此为止的好。
2008-5-28 09:07
凌云茶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是啊,不这样聪明有才,司马昭如何能吞蜀,头号狗腿都不给司马公说好话啊。
已经充分说明刘阿斗的聪明&政治才能了
2008-5-28 09:44
伤云
回复 #109 wwwduchaosw 的帖子
为交朋。为引伴。为显学。为自娱。
做事情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只要自己喜欢,对别人无害,就尽管去做好了。
讲史说古本就没有什么光环在上面,喜好这个人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至于孰高熟低孰强孰弱,本来就是自娱娱人的话题,又何必板着面孔。
2008-5-28 13:08
congwanshui
回复 #9 tiger1970 的帖子
那你还不如不要贴出来, 自己自娱自乐得了, 参呼个什么劲呢?
2008-5-28 13:47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08-5-28 13:08 发表
那你还不如不要贴出来, 自己自娱自乐得了, 参呼个什么劲呢? [/quote]
那你又干嘛贴出来?参呼个什么劲呢?黑砖是黑砖,“[b]止[/b]纷争”却是搞笑了。
刘备刘禅的能力前面tiger兄他们说过也不重复,单说所谓“地方割据、拥兵自重、不遵从统一的国家大局、只为私家”云云,别说古代的君王,就是现在的民主党、共和党什么的,还不是“只为私家”,对人类有何裨益。你这种“不遵从统一的国家大局”的逻辑纯粹搞笑。又没谁规定天下是司马家的,别人都是地方割据不遵从统一的国家大局。
[[i]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8-5-28 17:59 编辑 [/i]]
2008-5-28 14:05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08-5-28 13:08 发表
那你还不如不要贴出来, 自己自娱自乐得了, 参呼个什么劲呢? [/quote]
呵呵,一年半前的东西,兄弟居然还有这样大的兴趣啊......佩服佩服......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