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 13:51
长葛李子龙
[不解]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拿“学术”来给易先生套帽子?
人家易先生老早就说了,不是做学问,而是将自己对三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说出来大家听听。并不是以什么学术权威来教大家历史学的。
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从“纯学术”的角度去“抠字眼”、“找断句”呢?找到又怎么样呢?无非是反驳易先生“曲解历史”罢了。
诚然,易先生的部分观点并非真实,但人家也说了:“我认为……”、“我想……”并没说“就是……”、“一定是……”什么的。
“百家讲坛”不是“历史系合堂教室”,听课的是“一般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系学生”更不是“历史系博士”,易先生是“从三国中解读人生”“从历史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以历史的角度解析三国”,是针对绝多数只看过《三国演义》而没看无《三国志》的人,不是做“历史学术报告”。
说白了,无非是“红眼病犯了”罢了!
非要把品三国当历史学术报告来听,只好说这些人有病了。
最少,本人就是从《三国志II》才开始看的《三国志》,又从《品三国》又开始带着字典词典重读的《三国志》。
对于我们这些“愚民”,你们这些“历史学者”又做了些什么?无非是写俩篇我们这些“愚民”看不懂的“八股文”以示“学术高深”罢了。
2007-1-11 14:23
sos2290
这道理很简单,易中天把原本高高在上的东西变成了每个人可以触及的东西,必然就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
对三国历史普及最大的,不是学者,而是罗贯中这些人,易中天虽然对老罗有意见,但其实他跟罗贯中干的是同样的事。
百家讲坛可以说拆穿了某些中国知识精英们编造的谎言,从这个节目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并不是麻木的,无知的,对文化和历史不感兴趣的。
从百家讲坛影响的扩大,更证实了我以前的一个想法:阻碍文化传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民众的愚昧,而是中国的知识精英不肯放弃自已的既得利益。
大家都成文化人,那文化人就不值钱了:sleep:
2007-1-11 22:54
关内侯
同意楼主的看法
易中天说的不过是把三国志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给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而已。
2007-1-11 23:05
可爱小马驹
易在宣传一种错误的道德观和历史观,如此而已
2007-1-12 00:22
shinbade
可以不用理睬那些人,那些人也就自生自灭了。
易中天的讲座,属于科普,那些口口声声“学术”的主,连“科普”是什么都不懂吗?“分明是红眼病”,这个一点不错。当然,也有其它原因,譬如想搭易中天这趟便车,也混个名熟,这个比“红眼病”动力更大。
2007-1-12 14:55
tiger1970
我也觉得易先生功不可没。
但是我觉得,如果作为“科普”的话,要是我来讲,我一定不会有倾向性。易先生的倾向性是偏向曹操。这其实就是很多人反对他的原因。
我主张“科普”,但是我主张不加进自己的观点的“科普”。要是谁想加进自己观点,我建议最好不要用“科普”的名义,而是直接打出“某说”,并强调其中的论点是自己的东西。其实易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所以,易先生做的不是“科普”,而是“某说”或者是“一家言”。这就难怪很多人反对他了。观点不同是正常的。
所以,反对易先生是合理的。因为观点是不能强求统一的。
2007-1-12 15:37
shinbade
认为易中天偏向曹操,显然是受了《演义》及戏曲的影响。
易中天既然科普,就要按历史本来面目来讲;既然按历史本来面目,就必然会令那些偏向刘备的人看来,是“偏向曹操”。
所以,这个问题无解。如果要科普,必然要令某一部分人(偏向刘备的这些人)不满。
个人认为易中天大可不必管这部分有偏向的人,因为如果将就这部分人,就不得不歪曲历史。
我的感觉,易中天不仅没有偏向曹操,反而有不少贬低曹操之处。同时,易中天也明显偏向了诸葛亮。
此外,易中天还说什么“关羽百战百胜”,这是大笑话啊。历史上,关羽虽然很有威名,但却是个常败将军。
[[i]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1-12 15:41 编辑 [/i]]
2007-1-12 16:48
tiger1970
关键就在这个倾向上。有倾向,就不是“科普”。
要是我讲“科普”,我将严格按照无任何主观色彩和无任何评论的讲法。
而且我绝对不会对任何史料作任何取舍。
我将将《三国志》《后汉书》为主和其他能见到的书籍中的所有(注意此两字)史料全部按照时间顺序摆出来,坚决不加任何评论。对于有几种说法的,我会全部原封不动的讲出来,绝不予以任何隐瞒。
当然,这样可读性就差了。但是这是科学,必须这样做。
如果不想“科普”,易先生的讲法很好。人家就是“易中天讲三国”吗。
2007-1-13 09:42
sos2290
呵,我觉得是这样。
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称为历史;而人们对这些事实的看法,就是历史观。任何一个人在看待历史的时候,都会带着他自已的历史观,那种认为以“正史”就能“端正历史态度”的人,显然是一相情愿了,因为你不可能以历史去消灭历史观。
所以我说易中天先生做的其实是跟罗贯中一样的事,虽然他对三国演义有意见。
2007-1-13 15:56
tiger1970
是的,我也觉得是这样。
为什么我更倾向“正史”?主要是因为它可能具有的权威性(注意,只是可能)。但是我并不排斥野史和其它记载。
我只是不同意易先生是“科普”的说法。易先生自己的题目就是“易中天说三国”,明确表明是一家之言而已。所以,我反对将易先生的说法作为权威,任何人不得质疑的说法。这也不符合易先生自己的本意。
2007-1-19 21:11
shinbade
奇怪,你们认为易中天的“倾向”是偏曹操,怎么我认为他的“倾向”是偏诸葛亮呢?
可见,这都是个人感觉而已。易中天本人,还是按正史来讲的。
楼上有认为易中天没有按正史讲的,而是按照“偏向曹操”的“倾向性”来讲的,能否举个具体例子,大家议一议如何?
此外,楼上对“科普”的含义也理解错误,“科普”是既要讲科学,也要突出“趣味性”,“通俗性”。对于历史科学来讲,若不加任何评论、解释,那就不是“科普”。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