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英雄史诗 » EU3内测战报:萨克森之腓特烈的雄心


2006-12-17 14:44 freesand
EU3内测战报:萨克森之腓特烈的雄心

EU3内测战报:萨克森之腓特烈的雄心

这是参加内测的MrT在官网发布的演示战报译文,原帖链接
[url]http://forum.paradoxplaza.com/forum/showthread.php?t=276894[/url]

……MrT战报写得很有文学性,不过与游戏操作无关的内容我就偷懒不翻了,节省篇幅……


第1章

故事开始于公元1453年5月30日——此前一天,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攻陷,千年帝国拜占庭就此灭亡,这一事件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虽然奥斯曼人目前尚未对中欧构成直接的威胁,但作为神圣罗马帝国七大选帝侯之一的萨克森选侯,韦廷家族的腓特列二世对局势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应该及早采取行动,遏制穆斯林势力进一步西进,为此全体日耳曼民族需要停止内争团结到一个领袖的周围——如果能被选为神圣罗马皇帝,这将是他的最终目标……

(1453年中欧政治形势图——黄金诏书确定的七个选帝侯分别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以及萨克森选帝侯、法尔茨选帝侯(帕拉廷)、勃兰登堡选帝侯和波希米亚选帝侯。)

[[i] 本帖最后由 freesand 于 2006-12-22 08:12 编辑 [/i]]

2006-12-17 14:48 freesand
对于领地仅有四块、军力不过1个步兵团加1个骑士团的萨克森选侯来说,要想成为皇帝,只有寄望于灵活的外交手腕……

(萨克森及周边地形图——梅森旗帜上的王冠表示该城为国都)

2006-12-17 14:52 freesand
开局先招兵买马,聘请宫廷顾问……

(宫廷面板——现任统治者为腓特烈二世:行政能力7,外交能力6,军事能力3
现有后备兵源1447人,上限2157人,月度补充数量100人。
征募1个西欧骑士团1000人,支付16.7金
聘请一位4级艺术家(Gilles Binchois),支付4金+0.4金/月,换取稳定程度投资+12/月
聘请一位1级商业家(Alexander Arnim),支付3金+0.1金/月,换取贸易水平投资+3/月)

2006-12-17 14:58 freesand
国库尚余14金,月度收入4.2金,年税19.2金。

(军事面板——萨克森陆军现有1k西欧中世纪步兵,1k西欧骑士,军事维持费0.2金/月,平时将维持费水平调最低,开战时再调满)

2006-12-17 15:00 freesand
调整投资预算:行政1.2/月,工业1.0/月,贸易1.0/月,陆军1.0/月,海军0,稳定0,国库0

(经济面板——和二代一样,只多一项顾问薪金:萨克森不需要海军;维持稳定靠艺术家;月度收入全花掉不要存入国库,否则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2006-12-17 15:02 freesand
国策调向人身解放:提升生产效率、陆军士气、反间能力;但增加征募步兵花费、恢复稳定花费

(国策面板——萨克森实行封建君主制,当前政策倾向:贵族/金权-2,集权/分权+4,创新/守旧+1,重商/自由-3,进攻/防御0,陆军/海军-1,质量/数量0,束缚/解放-3。贵族/金权滑杆上的红杠表示在封建君主制下,资产阶级的地位不能高于贵族)

[[i] 本帖最后由 freesand 于 2006-12-22 08:13 编辑 [/i]]

2006-12-17 15:16 freesand
为提升同选帝侯及现任皇帝的关系,维护周边稳定,派遣外交官前往波希米亚、勃兰登堡、帕拉蒂那、奥地利提议联姻,保留一位外交官备用。送礼金也可以提升关系,但现在萨克森出不起钱……

(神圣罗马帝国界面——当前皇帝为奥地利君主。各选帝侯倾向:波希米亚选自己,勃兰登堡选自己,科隆选巴登,美因茨选巴登,帕拉廷选巴登,特里尔选黑森。旁边的数值表示该国与萨克森的关系水平。)

[[i] 本帖最后由 freesand 于 2006-12-22 08:13 编辑 [/i]]

2006-12-17 15:19 freesand
(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浅绿色为皇帝所在国,暗绿色为选侯所在国,墨绿色为其他成员国,不过因为萨克森及其周边没有战雾,所以颜色比奥地利还浅……)

2006-12-18 10:42 freesand
第2章

到5月下旬,四位外交官均成功完成联姻使命。
勃兰登堡主动提议与萨克森结盟,腓特烈欣喜地接受,双方关系水平达到最高(这意味着勃兰登堡很可能在皇帝推选时支持萨克森)。
奥地利统治者拉迪斯劳斯也提议与萨克森结盟,腓特烈认真考虑后决定接受。
9月,腓特烈向奥地利与勃兰登堡发出保证独立声明(如其他国家向两国宣战,则萨克森有理由对其宣战,避免在此情况下的稳定程度与国家声誉损害)。
宫廷艺术顾问的努力使国家稳定程度获得提升。

11月,奥地利向克罗地亚宣战,腓特烈不得不也应约加入战争(但未出兵),结果稳定程度-1,奥地利的另一盟友巴登也履行了盟约。

进入1454年,腓特烈向勃兰登堡和波希米亚要求军事通行权获得同意。(在这个游戏中军事通行属于单方面协议,即如对方也要求已方通行权,还需另签协议。)

5月,皇帝拉迪斯劳斯亲率奥地利大军攻陷萨格勒布(Zagreb),吞并克罗地亚。

萨克森达到行政1级,可以确定一项“国家理念”,腓特烈选择了“文官制度”(bureaucracy):所有省份税收+5%

(政府面板——显示国家理念选择界面,分海军、陆军、探险、政治、文化五个门类;另外还打开了报表界面,显示年度收入概览)

2006-12-18 10:45 freesand
此外,腓特烈再次支出16.8金,征募1k西欧骑士。游戏早期骑兵战斗力强于步兵,缺点是不适宜攻城战。

国际方面,7月24日,伊比利亚南部的穆斯林国家格兰纳达击退基督教军队的进攻,迫使卡斯提尔放弃对格兰纳达、直布罗陀和阿尔梅里亚三地的领土宣称权(今后卡斯提尔将失去对格兰纳达的宣战理由),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应该比较小……

7月28日,萨克森加入“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这是个历史事件:自由贸易国策+1,贵族政治国策+2,稳定成本+3%,商人竞争力+10%,贸易效率+20%

(历史事件“汉萨同盟成立”——发生历史事件时不再锁定游戏界面,你仍可以打开其他面板权衡利弊,在一定时限内作出决定即可)

2006-12-18 16:35 东方无翼
纷乱的欧洲啊,尤其是德国。
[quote]对于领地仅有四块、军力不过1个步兵团加1个骑士团的萨克森选侯来说,要想成为皇帝,只有寄望于灵活的外交手腕……[/quote]
萨克森一开始只有一队步兵吧,不然怎么后来又征了1K骑兵后,还是1K步兵+1K骑兵?

2006-12-18 16:49 freesand
噢,是因为后面那张图里新征募的军队还没有组建完成(不过也有雇佣军,钱花出去就可以驱遣了)

[[i] 本帖最后由 freesand 于 2006-12-18 18:31 编辑 [/i]]

2006-12-19 09:12 freesand
第3章

正当腓特烈享受着和平安定,准备待年税收齐后展开新一轮外交活动的时候,一封紧急国书彻底打乱了他的整个计划……

1454年11月21日,勃兰登堡向西里西亚宣战,引发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尔特同盟对西里西亚-波希米亚同盟的战争。

(勃兰登堡要求萨克森履行同盟条约对西里西亚宣战!注意屏幕顶部的红色提示:椅子图标表示宫廷有空位——不过没钱聘请第三位顾问了……钱币钱袋加叹号图标表示财政收不抵支——因为玩家通常都是靠年税保持收支平衡的)

2006-12-19 09:17 freesand
萨克森与西里西亚此前关系良好,无理由的开战导致本国稳定度-3。

(腓特烈同意参战——安哈尔特自动成为萨克森的战时盟友。注意屏幕顶部新增的红色提示:钱币士兵加叹号图标表示军费被克扣,火焰图标表示战争状态——二代玩家都会有开战后却忘记足额发放军费的经历吧……)

2006-12-19 09:20 freesand
腓特烈立即着手战争准备:将陆军维持费拉满,部分收入存入国库弥补军费增加。并亲自担任军队统帅(君主转为将领,三围虽然只有1/1/0,但总好过没有将领)。开征战争税:年税+50%,但增加负面事件发生几率。

前方报告:波希米亚军队主力由国王弗拉迪斯拉夫一世亲自率领,正向南方的德累斯顿杀来,估计该城将在12月初遭到围困。另外在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有1个骑士团组建完成——征召速度如此之快说明它属于雇佣军。

勃兰登堡方面也在调兵遣将,但他们的目标是西里西亚,不会直接向萨克森提供协助。

(开战初期态势——波希米亚第1军由1k骑兵,2k步兵组成,将于1454年12月6日抵达德累斯顿。萨克森第1军4k人马则在首都梅森待命。外交地图上选择了波希米亚,因此波希米亚及其盟友呈红色)

2006-12-19 09:22 freesand
两周后,德累斯顿被波希米亚第1军包围。敌方新组建的同样规模与构成的雇佣军团也在向德累斯顿进发。

勃兰登堡军队开始围攻西里西亚首都布瑞斯劳(Breslau),另有2k步兵正向波希米亚的劳奇茨(Lausitz)进发。但这恐怕不足以迫使波希米亚主力回防,腓特烈寄希望于冬季的寒冷气候能给围城的敌人造成杀伤,仍然按兵不动(提升维持费水平后士气的增长也需要一段时间)。

(1455年1月1日的形势图,可以看到德累斯顿处于“中等”积雪状态,围城的波希米亚军队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损耗。注意右上角的信息概览面板也在提示德累斯顿遭到围困。)

2006-12-19 09:37 freesand
腓特烈征得19金年税及额外的10金战争税,在梅森再征募1个步兵团,以及1个雇佣步兵团。

(发生随机事件“农民感到不满”——选择让步:人身解放国策+1,但增加稳定成本及征召步兵的费用——实际上正合腓特烈的治国理念,幸好不是其他的负面事件……信息概览面板显示梅森正在征募1个步兵团,预计45天后完成组建。此外又有一支波希米亚军队前往增援德累斯顿……)

2006-12-19 09:39 freesand
3月,德累斯顿的积雪消融,而且围城中的军民用水已告急,到4月,城中粮食也出现短缺。腓特烈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率领萨克森主力部队前往救援德累斯顿守军。

(德累斯顿围城战,地图界面提示“缺乏食物”)

2006-12-19 09:44 freesand
与此同时,勃兰登堡军队也在围攻西里西亚首都布瑞斯劳和波希米亚城市劳奇茨

(萨克森出兵救援德累斯顿——左上角显示军队信息面板,注意雇佣兵团的颜色与正规军的差异——雇佣兵需要加倍的维持费,因此是优先解散对象。右上角信息概览面板提示第1军处于移动状态。)

2006-12-19 10:47 瓦灰
不太喜欢打持久战,小国开局我一般是强行贷款爆footman先灭他几家再说.小国初期的稳定度可以忽略,农民请愿完全可以不选择让步,农奴制度比自由民制度优越得多初期造兵便宜中期-稳定成本相当有价值.

2006-12-19 11:10 freesand
他的大方向是外交手段争取皇位,虽然被迫卷入战争也不愿损及长远经济利益,三代的游戏机制也有不少改变。

[[i] 本帖最后由 freesand 于 2006-12-19 11:20 编辑 [/i]]

2006-12-19 13:46 瓦灰
3当上皇帝有什么好处?2里的皇帝只有通行权,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不如打成卫星国来得实惠.

2006-12-19 14:41 freesand
充足的人力资源、增加外交能力及国家声望(提升军队士气)等,战报后面可能会讲到……

2006-12-20 09:16 freesand
第4章

萨克森军队于1455年5月8日抵达德累斯顿,向波希米亚军发动进攻,战斗持续了近一个月,到5月31日,波希米亚军队已损失过半,被迫撤退。腓特烈幸运地赢得首胜!

(第一次德累斯顿战役开始——战场上步兵居中,骑兵在侧翼,位置居中的团队发挥较大作用,也承受较大伤亡。萨克森军6个团,波希米亚军8个团,但大多不满员,因此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

2006-12-20 09:18 freesand
平原地形和运气是萨克森军队获胜的主要原因,虽然德累斯顿地区遍布森林,但战斗却是在开阔地进行的,有利于进攻方。

(战役结束——注意梅森第3骑士团已损失殆尽,但番号仍保留,将来可用后备兵源补充,免去二代那样重复征兵的繁琐操作。)

2006-12-20 09:20 freesand
战役结束后腓特烈命令部队暂时休整,萨克森的后备兵源每月可为军队补充约200名新兵。战争提升了国家的军事传统,如果有足够的现金,将可以提拔一位新将领代替君主指挥军队。

此后不到一个月,萨克森又与巴伐利亚一道被拖入了奥地利同波斯尼亚的战争,又使稳定-1……偶气愤地瞪着显示屏(作为神圣罗马皇帝有很多优势,电脑看来也善于利用这些优势)!

不过10天之后有一条喜讯传来:勃兰登堡军队已攻陷劳奇茨,正在继续向布拉格进发。刚刚遭受败绩的波希米亚国王弗拉迪斯拉夫不得不留下一半人马守卫珀尔森,自己率兵前往增援首都。

过了两周,又传来更大的喜讯: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在与勃兰登堡军队作战时意外身亡!由于没有留下成年子嗣,波希米亚进入摄政时期。这也许会对他们军队的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腓特烈决定乘此机会进攻珀尔森,同时分一半部队前往布拉格配合盟友作战。

(分割军队界面)

2006-12-20 09:22 freesand
此时勃兰登堡军队主力在围攻布瑞斯劳,布拉格也发生了一场战斗,胜负未明。

(萨克森军兵分两路)

2006-12-20 09:24 freesand
腓特烈进攻珀尔森,但这次运气没有站在他一边,缺乏领导的波希米亚留守部队仍然英勇抵抗。到9月9日,萨克森军不得不撤退。

一周之后又有坏消息传来:进攻布拉格的勃兰登堡军也被击退,波希米亚军队乘胜追击,又收复了劳奇茨(与二代不同,新占领的城市自身防御力量将非常薄弱),正在向德累斯顿进发!战场形势真是瞬息万变,现在腓特烈面临被切断后路的危险……

(珀尔森战役后的态势——腓特烈军正向德累斯顿撤退,另一路萨克森军正在围攻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屏幕左下角有一个外交提议图标——要求军事通行权,这种形式减少了烦人的弹出对话框。)

2006-12-21 08:44 freesand
萨克森选侯相关背景:

1356年黄金诏书将萨克森-维滕堡公爵升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选帝侯之一。从此阿斯坎尼家族的成员们以萨克森选侯作为自己的称号。

阿斯坎尼王朝
鲁道夫二世 1356年-1370年
文策尔 1370年-1388年
鲁道夫三世 1388年-1419年
阿尔布雷希特四世 1419年-1422年

阿斯坎尼家族主系绝嗣,迈森藩侯腓特烈被任命为萨克森公爵,开创了将近500年的韦廷王朝。

韦廷王朝
腓特烈一世 1422年-1428年
腓特烈二世 1428年-1464年

在腓特烈二世去世後,他的儿子们瓜分了领土。长子恩斯特继承了迈森北部、图林根南部、维滕堡和选侯的职位。次子阿尔布雷希特继承了图林根北部、迈森南部。

萨克森选侯(恩斯特系)
恩斯特 1464年-1486年
腓特烈三世 1486年-1525年 智者腓特烈
约翰 1525年-1532年
约翰·腓特烈一世 1532年-1547年

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希特系)
阿尔布雷希特五世 1486年-1500年
乔治 1500年-1539年
亨利四世 1539年-1541年
莫里茨 1541年-1547年

1547年,由于在施马尔卡尔登战争中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中失败,约翰·腓特烈一世的选侯头衔被查理五世剥夺,查理转而把它赐给了阿尔布雷希特系的莫里茨。恩斯特系则在图林根建立了萨克森-魏玛、萨克森-哥达等小公国。

2006-12-21 09:12 freesand
第5章

萨克森第1军刚回到境内,波希米亚的追兵也已经杀到,双方甫一接触腓特烈即下令继续撤退至梅森,由于已方士气低落,硬打下去徒增伤亡而已。保卫德累斯顿的任务再次丢给地方军。9月底,腓特烈回到梅森休整过冬。

珀尔森战役的失利结束了腓特烈短期内赢得战争的幻想,不过他还是拒绝了波希米亚摄政会议的和平条件(要求获得战争赔款),敌人虽然一时占据上风,但面对两线作战的局面——相信必定缺乏后劲。

11月6日,勃兰登堡军队攻占布瑞斯劳,吞并西里西亚,波西米亚的北境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而其东南部的摩拉维亚省也爆发了一场叛乱。

(勃兰登堡吞并西里西亚——再次攻入劳奇茨,萨克森第2军围攻布拉格,波希米亚军围攻德累斯顿,摩拉维亚发生反波希米亚叛乱。日志提示波希米亚的和平提议遭拒)

2006-12-21 10:09 freesand
战争进入1456年——1月22日,德累斯顿终于被波希米亚军队攻陷。萨克森的形势不佳,不过腓特烈相信能靠盟友的帮助撑过难关,除继续加征战争税外不再采取其他措施:没有扩军——军队规模超过国家规模允许的限度将成倍增加维持费用,现有军费支出几乎已耗尽了萨克森的全部年税;没有贷款——借债会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使腓特烈登上皇帝宝座的梦想更加遥不可及。

(德累斯顿陷落——右上角信息概览显示波希米亚拥有该省份的军事控制权。左上角数值显示萨克森的后备兵源数为0:新增人力全用于补充现有团队的减员)

2006-12-21 10:16 freesand
拿下德累斯顿后的波希米亚军队分兵北上莱比锡及回援劳奇茨。现在勃兰登堡主力均云集布拉格城下(实际围城指挥权在先到的萨克森军手中),因此电脑采取了“围魏围赵”的策略。

2月底,腓特烈再次率军南下(包括从布拉格前线调回的部分人马),通过强攻迅速夺回德累斯顿。

(收复德累斯顿)

[[i] 本帖最后由 freesand 于 2006-12-21 10:27 编辑 [/i]]

2006-12-21 10:25 freesand
萨克森军在德累斯顿进行了充分的休整,直到7月初才前往莱比锡击溃围城的小股波希米亚军。一直将其驱赶回珀尔森。

波希米亚举债扩建“北方军团”攻入勃兰登堡本土烧杀抢掠。但南部战线已完全是萨克森-勃兰登堡联军的天下,3月初,布拉格城陷落,萨克森占领了波希米亚的首都——这将沉重打击敌人的作战信心,勃兰登堡军赶忙撤回老家救火……

(漫长的波希米亚围城战结束:勃兰登堡各地——包括首都柏林则全在波希米亚军包围之下)

2006-12-21 11:01 东方无翼
:qDD+这位老哥也没有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啊,还是跟盟友一道打来打去,从中渔利。

2006-12-21 11:23 freesand
看来是争取勃兰登堡支持的代价,形势不容许他两面讨好么:wacko:

2006-12-22 09:09 freesand
第6章

1456年夏,腓特烈再次率军攻入珀尔森,此时在摩拉维亚尚有千余波希米亚军,他们镇压当地叛乱后于7月试图收复首都未成。

11月,北方的波希米亚军占领布瑞斯劳后回师南下,腓特烈在珀尔森留下两千人继续围城,自已率领主力迅速赶往布拉格,再次挫败敌人夺回首都的意图。

12月19日,萨克森军攻陷珀尔森,腓特烈立即向波希米亚抛出橄榄枝:两国原本并无冤仇,只是为了履行各自的盟约才兵戎相见——只要波希米亚同意割让珀尔森并支付50金币作为补偿,萨克森将立即撤出布拉格;至于波希米亚的补偿,完全可以再找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勃兰登堡去要。波希米亚摄政会议很快接受了这些条件,萨克森回到和平年代(此前奥地利与波斯尼亚的战争也以波斯尼亚割地求和告终)。

与此同时,波希米亚北方军团成功占领柏林,正在围攻纽马克(Neumark),勃兰登堡军队则夺回了布瑞斯劳,再次攻陷劳奇茨,萨克森退出后战局将呈互相拉锯的态势,勃兰登堡方可能略占上风。

(提议和平——萨克森方拥有28%的战争优势,所提条件的权重则为14%。虽然击退了两次反击,仍有更多的波希米亚军队在向布拉格赶来,现有的优势不见得能保持多久。)

2006-12-22 09:10 freesand
现在腓特烈已合法地拥有5块领地了!不过许多珀尔森居民并不甘愿接受他的统治……

(珀尔森成为萨克森领土——顶部红色警告图标提示有省份存在叛乱风险,但因为是同文化同宗教,实际几率并不会很高)

2006-12-22 09:11 freesand
胜利之后首先要做是论功行赏!花费22.5金提拔一位将军(Friedrich Rank……日耳曼人叫“腓特烈”的真多),等级为2/2/1/1;再花费24.6金提拔第二位将军(Joachim Schonfeld),等级为1/0/1/0。再有战事,腓特烈就不必御驾亲征了。

(提拔将军——除金钱外还要消耗一定的“陆军传统”,其能力等级也与当前军事传统值有关)

2006-12-22 09:12 freesand
此外腓特烈还聘请了一位4级哲学家(Bruno Foscalo),支付10金+0.4金/月,换取国家声望+2%/年(提升军队士气及外交能力)

当腓特烈重新将注意力转向帝国政治时,发现由于近期声望的提升,自己已经成为下任皇帝的热门人选——他和帕拉廷均可获得三张支持票。不过勃兰登堡选择了支持帕拉廷而非萨克森?真不讲义气!不过也是他自己与波希米亚单独媾和的做法不讲义气在先吧……应该如何争取更多的支持,腓特烈感到举棋不定……

1457年2月,帕拉廷联合黑森向美因茨大主教宣战!这导致美因茨转而支持萨克森——这下腓特烈变成了下任皇帝的第一候选者了……真是意想不到的幸运!现在他每天睡前祷告的内容,就是祝愿拉迪斯劳斯早日蒙主召唤……

形势很快又发生了变化,帕拉廷不久即击败美因茨并将其吞并,腓特烈平白少掉一张选票……与此同时,又有一位奥地利信使来到他的宫廷:侵略成性的现任皇帝拉迪斯劳斯又要他一同参加对黑山的讨伐!

腓特烈已在心中作出决定……

(1457年1月时诸选侯的倾向:波希米亚不知选哪个——似乎根本不是帝国成员;勃兰登堡选帕拉廷,科隆选帕拉廷,美因茨选帕拉廷,帕拉廷选萨克森、萨克森选萨克森、特里尔选萨克森)

2006-12-22 09:42 东方无翼
讨好勃兰登也没讨好到底阿:wink:

[quote]1457年1月时诸选侯的倾向:波希米亚不知选哪个——似乎根本不是帝国成员[/quote]:qDD+居然还有这种情况。

2006-12-22 10:27 freesand
这战报到下一章当选皇帝就结束了……

2006-12-22 21:32 freesand
第7章

腓特烈实在是烦透了坐在皇位上的这个家伙,但是拒绝履约又要严重损害声望,虽然萨克森军自波希米亚之战后再未迈出国境一步,民众的厌战情绪仍旧持续积累。珀尔森甚至因此爆发叛乱,不过被Schonfled将军轻松地平定。

帝国其他诸侯也都对皇帝避而远之,拉迪斯劳斯直到1457年10月才确定由弗里斯兰接替美因茨成为新的选帝侯,腓特烈立即致信祝贺,顺便提议联姻,很顺利地获得了弗里斯兰君主的支持。

(新的七选侯)

2006-12-22 21:34 freesand
1458年春,黑山被奥地利吞并——帝国军队由一位新近提拔的将领指挥,皇帝本人安全地坐镇首都。

1459年3月,皇帝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将曼图亚的君主也封为选帝侯,不过这并未影响腓特烈作为第一继承人的地位。

(1459年的神圣罗马帝国)

2006-12-22 21:35 freesand
1459年8月,萨克森又被奥地利拖进对拉古沙的战争。当帝国军队的主力在南方征战时,奥地利新近征服的领地发生了一场叛乱,由于没有多余的将领可派,拉迪斯劳斯亲自领军前往镇压——结果在10月初的一场战斗中意外阵亡……众望所归的腓特烈二世顺理成章地接替他登上了皇位……

(腓特烈二世就任神圣罗马皇帝)

2006-12-22 21:36 freesand
成为神圣罗马皇帝只是腓特烈既定计划的第一步,至于他如何运用皇帝的权力去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将在另一个故事中讲述……这篇战报就到此为止。

(作为神圣罗马皇帝的奖励加成:每年额外增加1位外交官及1个声望点,并且谍报效率+5%。此外每个成员国每月还将贡献1个金币的稳定投资,+50%后备兵源,+2陆军规模上限——当前成员国总数为33个,因此总数相当可观)

[[i] 本帖最后由 freesand 于 2006-12-22 21:49 编辑 [/i]]

2006-12-22 22:49 东方无翼
:qDD+这就结束了?感觉着皇帝当得很侥幸。

2006-12-23 00:07 ghostnova
感觉蛮不错的游戏,不过玩起来就不知道了

2006-12-23 01:46 asky
感觉比eu2有趣也复杂了一些,我会很好好研究的。

2006-12-23 09:28 freesand
既然三代新增了间谍,我猜可以靠暗杀皇帝入手皇位:ph34r:

2009-6-22 11:33 慕容秋
把这个战报踢上去

2009-6-22 11:39 本因坊秀策
惊现挖坟党:mellow: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