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1 21:13
麒麟羡伯约
[color=blue] 孔明曾曰:“吾得姜伯约,如得一凤凰。”:!*[/color]
[color=blue] 在庞统死后,孔明就一直苦于没有和自己共商计策的人,心中筹划的“龙守荆州,凤图益州”理想被扼杀在摇篮,将来的“共谋中原”也随之破产。其实出谋划策的人很希冀能有一个和自己相当的人去商量或者辩论,而庞统死后,诸葛亮就陷入了一种完全的独立的自我性筹划中,法正品行不好被fou掉(他说话的影响力比诸葛亮自己都大,诸葛亮对他都有所忌惮都说不定,更不会把他作为推心置腹之交);马良非经天纬地之才(从他报夷陵之事诸葛亮就失望了,一个不能劝阻主公行必败之举的人有什么用);对于魏延的提议,诸葛亮只能在心里冷笑,他从来只“怜其勇而用之”;好不容易在南征孟获时发现了与自己很用共同语言的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与我暗合”),却在街亭这个实战性测试中彻底让诸葛亮失望。[/color]
[color=blue] 正当诸葛亮对寻找同伴慢慢失去信心时,让他看到了能识破自己计谋并将计就计文武全才的姜维,不禁让他为之一动:“凤雏复活?”找到知己的喜悦和后继有人的契机涌上心头,于是他用了以前从来没有用过的近乎“卑鄙”的手段来让他归顺,当然,智如孔明不会让这个手段显得“卑鄙”,于是有了让其老母劝其投诚的镜头。之前,诸葛先生是从来不会做这种利用亲情关系的手段,相比之下,程昱赚徐庶就露骨太多了。这一切只说明诸葛亮对姜维是相当相当得看重,看重的是他的智谋和统帅能力,更欣慰的是他的武勇。分析至此,他不让姜维参加单挑也可以解释了,因为他怕他心中的这个知己兼接班人有失,而不是对他的武力没有信心。[/color]
[color=blue] 姜维的武力,的确不好评判,他战赵云不惧(说胜不合适,败更无从说起,只能这般),却和小将邓忠打平(其武力应当在其父之下吧),然而在空弓射郭淮事件中又表现出相当的敏捷和反应能力。这只能总结为:姜维有着极高的潜力,若让他与前期名将对阵,起码不会被干掉,平手有可能,落败亦不为怪;与之类似的是谁呢,对了,张郃!把他的武力对等于张郃,不知列位觉得妥不妥呢?[/color]
2006-10-11 22:00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麒麟羡伯约[/i] 于 2006-10-11 21:13 发表
孔明曾曰:“吾得姜伯约,如得一凤凰。”:!*
在庞统死后,孔明就一直苦于没有和自己共商计策的人,心中筹划的“龙守荆州,凤图益州”理想被扼杀在摇篮,将来的“共谋中原”也随之破产。其实出谋划策的 ... [/quote]
张合许储都差不多, 姜维武力对等于张郃和对等于许储没什么区别
2006-10-12 13:03
麒麟羡伯约
[color=blue]凭我的记忆,袁曹交战,许褚胜张郃哦,许褚其人并非李逵一般只有蛮力的,不然只可为卫兵不可为将的[/color]
2006-10-12 14:02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麒麟羡伯约[/i] 于 2006-10-12 13:03 发表
凭我的记忆,袁曹交战,许褚胜张郃哦,许褚其人并非李逵一般只有蛮力的,不然只可为卫兵不可为将的 [/quote]
袁曹交战,张郃的对手是张辽,结果是平局.许褚的对手是高览,结果是高览占了上风,然后曹操派人帮忙
2006-10-12 14:55
马岱
张合是中后期的强势人物,其武力甚至让诸葛亮担忧,非姜维等辈可以比的。
2006-10-13 13:41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10-12 14:55 发表
张合是中后期的强势人物,其武力甚至让诸葛亮担忧,非姜维等辈可以比的。 [/quote]
由于缺乏和后期武将的单挑战绩,后期的张合武力有多高不好确定,比如有人认为文鸯很强,甚至说文鸯比吕布还强,但文鸯却连邓艾都打不赢..
2006-10-13 14:25
慕容剑
后期人才凋零,所以张合逐渐显露出来,但综合来看应该略强姜维
2006-10-14 00:25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慕容剑[/i] 于 2006-10-13 14:25 发表
后期人才凋零,所以张合逐渐显露出来,但综合来看应该略强姜维 [/quote]
慕容兄从哪儿看出张合略强姜维?
2006-10-14 10:01
桠枫
[quote]原帖由 [i]张飞益德[/i] 于 2006-10-11 20:15 发表
西凉大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武力不在张辽徐晃之下:!* [/quote]
哈哈~~很搞笑~~~~~武力不在张辽徐晃之下从哪里看出来的。
突然想到一段文字: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枪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
照你的说法,潘凤和方悦简直NB的不得了~~~~~哈哈~~应该比张辽和徐晃都强!~
2006-10-14 10:02
桠枫
[quote]原帖由 [i]张飞益德[/i] 于 2006-10-9 01:14 发表
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也被赵云三合刺死,如果赵云武力下降得那么快,能三合刺死韩德吗? [/quote]
而且照你这句话来说,张辽和徐晃也应该被赵云三合刺死才对~
挖,赵云岂不是比吕布还吕布~?
2006-10-14 10:05
桠枫
我虽然喜欢赵云,但也没你这么夸张的挺吧~~~
姜维是强,文武双全。但他武力确实不会是超一流的。你再怎么挺赵云以求达到挺姜维的目的都是没用的。事实就是那样。许诸比姜维强。
2006-10-14 12:08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桠枫[/i] 于 2006-10-14 10:01 发表
哈哈~~很搞笑~~~~~武力不在张辽徐晃之下从哪里看出来的。
突然想到一段文字: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枪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
照你的说法 ... [/quote]
很搞笑?“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这句话是韩馥说的."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这是作者对韩德出场描写,这不能相提并论吧?小生也举个例子,演义里有一句"焕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使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这是作者对高定手下鄂焕出场描写,从魏延、张翼、王平"三员将并力拒战,生擒鄂焕"来看,鄂焕的万夫不当之勇不是吹出来的
2006-10-14 12:15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桠枫[/i] 于 2006-10-14 10:02 发表
而且照你这句话来说,张辽和徐晃也应该被赵云三合刺死才对~
挖,赵云岂不是比吕布还吕布~? [/quote]
小生请教兄台2个问题
1张辽徐晃有机会和赵云正面单挑吗?
2谁又规定必需以回合数判定武力高低?
马超3合打败张合,张飞100多合打败张合,如果以回合数判定武力高低,马超打败张飞应该很容易,可结果是马超根本赢不了张飞..
2006-10-14 12:15
boy80998
回复 #1 张飞益德 的帖子
我觉得姜维的武力在后期应该是三国中的第一,文鸯可以排第二
2006-10-14 12:17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桠枫[/i] 于 2006-10-14 10:05 发表
我虽然喜欢赵云,但也没你这么夸张的挺吧~~~
姜维是强,文武双全。但他武力确实不会是超一流的。你再怎么挺赵云以求达到挺姜维的目的都是没用的。事实就是那样。许诸比姜维强。 [/quote]
小生是客观挺许派,有时也挺张飞,挺赵云是挺赵派的事,小生不参与:rolleyes:
2006-10-14 12:20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boy80998[/i] 于 2006-10-14 12:15 发表
我觉得姜维的武力在后期应该是三国中的第一,文鸯可以排第二 [/quote]
姜维武力在后期三国中第一,和前期三国中武力第十的许储比应该差不多
2006-10-14 14:12
无隙
偶是挺赵派的...汝南之战虽然是赵的经典战役之一..但是按你的说法..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想情况是赵云能抵住许储+于禁+李典而且不落下风...但是单P的时候不见的赢许储赢的这么轻松..毕竟前面赵云和许储单P50回合不分胜负摆在那了...(个人认为赵云武力要大于许储的,许迷不要打我哦)至于要打败许储最少也要200合之后...
2006-10-14 15:11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无隙[/i] 于 2006-10-14 14:12 发表
偶是挺赵派的...汝南之战虽然是赵的经典战役之一..但是按你的说法..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想情况是赵云能抵住许储+于禁+李典而且不落下风...但是单P的时候不见的赢许储赢的这么轻松..毕竟前面赵云和许储单P50回合 ... [/quote]
50回合?小生怎么记得是30合?于禁李典也不是弱者,2人联手应该能达到超一流的水平,再加上许储,等于2个超一流,按你所说,赵云面对2个超一流不落下风足以证明赵云之强,姜维能使赵云大惊,可见姜维的武力也很强
2006-10-14 15:17
张飞益德
另外,小生认为无隙兄说"赵云打败许储最少也要200合之后"有些高估了许储,这显然是以许马之战得出的结论,但判断武力要以全面战绩为准,不能只以最好的成绩做平均成绩
2006-10-15 20:46
盗帅夜留香
楼主的比较太简单了一点
材料也不多,而且最好标明以演义为准,不然又有人提起三国志
那就没边了
2006-10-15 23:58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盗帅夜留香[/i] 于 2006-10-15 20:46 发表
楼主的比较太简单了一点
材料也不多,而且最好标明以演义为准,不然又有人提起三国志
那就没边了 [/quote]
这里是古典小说版 ,当然以演义为准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