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22 18:25
杨少凡
看完荡寇志有个问题:镇压完梁山的那伙官军将领,后来金军入侵时干什么去了?呼延灼尚与兀术大战,何况这里的官将年龄多数尚小于呼延。
设想一下,金将斡离不、粘没喝两路进犯,这批官军将领出去抵挡如何?
2005-6-30 11:53
ironsov
突然想到:如果让方腊荡了宋江,历史又会怎样?
2005-6-30 12:51
巴孤
我想看文革水浒,哪里有啊
2006-5-19 10:02
ironsov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5-1-31 09:28 发表
他的武器由原作中的双刀(好像历史上此人也是用的刀)变成了枪。
[/quote]
正史上也有李成?可有传记?
2006-5-19 17:15
慕容剑
清是女真族的,俞万春不敢牵涉到抗金。
再说《荡》里面呼延灼也挂了啊。
2006-5-19 17:20
密林繁星
[quote]原帖由 [i]水天一色[/i] 于 2006-5-19 17:15 发表
清是女真族的,俞万春不敢牵涉到抗金。
再说《荡》里面呼延灼也挂了啊。 [/quote]
他说的是雷部三十六将和十八散仙。那些鸟人文的智力都高过无用+朱武,武的都至少5虎级别。
2006-5-19 17:59
慕容剑
[quote]原帖由 [i]巴孤[/i] 于 2005-6-30 12:51 发表
我想看文革水浒,哪里有啊 [/quote]
我也想看,还有张恨水的水浒新传,哪位大哥提供一下?
2006-5-19 18:06
寻梦的猎人
[quote]原帖由 [i]水天一色[/i] 于 2006-5-19 17:59 发表
我也想看,还有[color=Red]张恨水的水浒新传[/color],哪位大哥提供一下? [/quote]
很想看这个啊
2006-5-20 20:49
陶心
[quote]原帖由 [i]ironsov[/i] 于 2006-5-19 10:02 发表
正史上也有李成?可有传记? [/quote]
历史上有名的李成不止一个,但和水浒传情节有关的那一个,是个民族败类式的人:
李成,字伯友,约1091-约1160,宋雄州归信人。弓手出身,熟弓马、惯双刀,以悍勇闻名,人号“李天王”。《金史》卷七十九《李成传》言他“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宋末,他官居淮南招捉使。时金兵占了河北,准备进犯两淮,他却在淄川聚众为盗,劫掠江淮。因手握重兵,宋廷两次授予其官职,他两次受后叛据。后投靠伪齐刘豫(害死历史上的关胜的那个),充当金人爪牙。
1133年(绍兴三年),他攻占襄阳、安昌等郡,不过次年被岳飞击溃。伪齐废后,他作金将,曾从兀术攻占豫北,官至河南府尹。不过他劣性不改,不久就因为挪用军粟,遭解职。至金海陵王时,又起用为真定府尹,曾从征南宋,后再被卸职。
是个没有国格、反复无常的人。
水浒传“青面兽校场演武”那段,我总觉得作者把他和闻达两人在人品上的塑造是明显区分的。他一个劲地隐讳地挑索超用命,刻薄阴险;而闻达在杨、索二人五十多回合白热化时却“生怕两个伤了一个”,隔开二人,爱才宽厚之心可敬。
[[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5-21 17:35 编辑 [/i]]
2006-5-20 20:53
棍僧释延德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6-5-20 20:49 发表
历史上有名的李成不止一个,但和水浒传情节有关的那一个,是个民族败类式的人:
李成,字伯友,约1091-约1160,宋雄州归信人。弓手出身,熟弓马、惯双刀,以悍勇闻名,《金史》卷七十九《李成传》言他“勇 ... [/quote]
哦?此为头一回听说,主要是不知历史上李成的情况,故在《水浒》中一直看其和闻达是同类。
看来还要多看书……
2006-5-20 20:56
密林繁星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6-5-20 20:49 发表
历史上有名的李成不止一个,但和水浒传情节有关的那一个,是个民族败类式的人:
李成,字伯友,约1091-约1160,宋雄州归信人。弓手出身,熟弓马、惯双刀,以悍勇闻名,《金史》卷七十九《李成传》言他“勇 ... [/quote]
<荡寇志>里人品也差,诈降,偷袭……
结局和他搭档闻达差的多了,被鲁智深砸碎脑袋了!
2006-5-20 21:03
陶心
呵呵,是啊!历史上朝三暮四,小说里也就不给他太平。至于为什么把“双刀”改作长枪,不明其义。
荡寇志里此人花50+合才让燕顺招架不住,难道是故意搞的武力矛盾?那里头闻达的能耐恐怕还比秦明这个档次略强。
看来满清的御用文人总算有那么一点“活络”之处。
有趣。
2006-5-20 21:40
密林繁星
其实仔细发掘,他缺点真是一大堆。
忘记说了,还贪功,而且贪最大的功,眼里只有宋江,把命都搭上。
2006-5-21 01:34
慕容剑
《荡寇志》里面李成很强了,斩了杨志。
地将里燕顺、马麟、扈三娘的武力都被拔高不少,应该不作数吧。
2006-5-21 04:45
凉州锦马超
《荡寇志》这种烂书还是不要看的为好,官兵将领要是真有那么猛,连“洋枪”都有,为什么后来还被金兵打的那么惨。
2006-5-21 08:29
密林繁星
[quote]原帖由 [i]水天一色[/i] 于 2006-5-21 01:34 发表
《荡寇志》里面李成很强了,斩了杨志。
地将里燕顺、马麟、扈三娘的武力都被拔高不少,应该不作数吧。 [/quote]
昏迷,那种环境下,水浒里任何一个头目甚至小兵都能杀了杨志,诈降+偷袭……
2006-5-21 17:48
陶心
[quote]原帖由 [i]密林繁星[/i] 于 2006-5-21 08:29 发表
昏迷,那种环境下,水浒里任何一个头目甚至小兵都能杀了杨志,诈降+偷袭…… [/quote]
而且还是背后出手。
里面马麟、杨林等人不算被拔高,最多表现稳健。
欧鹏的枪法已经被混在花荣、栾廷玉这样的一流武力人物里一道称其为“神枪”了,抬高了一些。水浒原作中他大概差不多该是吴秉彝、彭玘那种水平,比温文宝之流要高些,比李明低,比韩滔、陈翥略低。而在《荡》中抬升了起码半个档次。
邓飞杀了一个叫娄雄的次品武将,自己也被打伤,好像也不能算拔高。
但燕顺的确拉高了,和王天霸恶战时兵器毁损,竟然还能抽出腰刀全身而退,对李成能支撑50-60,而且整部小说里表现也算比较活跃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5-24 15:08 编辑 [/i]][/color]
2006-5-21 19:03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6-5-21 17:48 发表
欧鹏的枪法已经被混在花荣、栾廷玉这样的一流武力人物里一道称其为“神枪”了,抬高了一些。水浒原作中他大概差不多该是吴秉彝、彭屺 ... [/quote]
在《荡寇志》中,扈三娘都能和陈丽卿大战良久,那么曾和扈三娘打成平手的欧鹏被提到花、栾一档次也就很正常了。
2006-5-21 20:30
陶心
[quote]原帖由 [i]无为楼主[/i] 于 2006-5-21 19:03 发表
在《荡寇志》中,扈三娘都能和陈丽卿大战良久,那么曾和扈三娘打成平手的欧鹏被提到花、栾一档次也就很正常了。 [/quote]
所以说,被抬高了。扈三娘也被抬高了。
2006-5-21 21:21
密林繁星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6-5-21 20:30 发表
所以说,被抬高了。扈三娘也被抬高了。 [/quote]
还不如说是陈丽卿被抬高了。
一个女人居然能坐二望一,实在有些夸张。毕竟男女生理还是有差别的。
2006-5-22 12:33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密林繁星[/i] 于 2006-5-21 21:21 发表
还不如说是陈丽卿被抬高了。
一个女人居然能坐二望一,实在有些夸张。毕竟男女生理还是有差别的。 [/quote]
武侠小说生理差别已经不重要了。呵呵。
评书和小说喜欢这么构思。
论实战,还是20-35岁的人好使。所谓50岁以上的武学宗师。同一个人,50岁时即使到了武学的最高境界,也不可能达到武艺的最高境界。
可惜现在人身体素质差了,有些老人是比咱身体好啊。
2006-5-22 12:45
广成子
[quote]原帖由 [i]首席屠宰官[/i] 于 2004-2-24 23:17 发表
你们看没看过文革时期出的一本水浒传阿?挺有意思的
我上学的时候上铺的兄弟在图书馆当水浒传借回来的,回来一看,搞错了 [/quote]
我看过文革时出版的小人书《投降派宋江》,里面把宋江、卢俊义、关胜等“统治阶级”出身的好汉画得面目委琐,却特意把阮氏三雄、陶宗旺等工农出身的好汉画得像浓眉大眼,摆出一副随时为无产阶级献身的POSE……
[[i]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5-22 22:56 编辑 [/i]]
2006-5-22 13:13
方二
其实阮氏三雄不能算劳动人民的,他们只捞鱼不养鱼……
2006-5-22 15:06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方二[/i] 于 2006-5-22 13:13 发表
其实阮氏三雄不能算劳动人民的,他们只捞鱼不养鱼…… [/quote]
严格的来说三阮搞不好和张他们一样,并非养鱼的,爱闹事情的帮派分子而已。
不过三阮的地上工夫是比其他的水军头领好。
2006-5-22 19:20
七七白菜
《荡寇志》实在不怎么高明.言语拙劣,漏洞百出..
86年还是85年的<文史知识>有对此书的评论,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下
2006-5-22 20:09
姜维
杨丽卿真是被无限夸大了,高封用妖术,造理说应该就此死了,杨丽卿的体内竟有先天真乙元神飞出来,与那妖气对敌。杨丽卿实为一女流之辈,再强也要有个限度,吕奉先再世也要避之不及了,这又不是武侠小说,古典小说哪有什么主角无敌化。还有其中很多情节有抄袭三国演义的嫌疑,比如云天彪简直是关公附身,作者好像已忘了关胜是关公后人一事,把关羽的描写都用在了云天彪身上。还有关胜被飞锤击中,竟然说要用诈死的想法,明显仿效三国周公瑾之谋略!作者有意把梁山好汉的武力都降了一个成次,秦明死的真不堪入目,马骑五虎将之一的他竟这么不堪一击,石秀的飞石绝技竟然一发不中,实在令人义愤填膺!
2006-5-22 21:13
陶心
[quote]原帖由 [i]姜维[/i] 于 2006-5-22 20:09 发表
杨丽卿真是被无限夸大了,高封用妖术,造理说应该就此死了,杨丽卿的体内竟有先天真乙元神飞出来,与那妖气对敌。杨丽卿实为一女流之辈,再强也要有个限度,吕奉先再世也要避之不及了,这又不是武侠小说,古典小说 ... [/quote]
此小说中,秦明、董平皆遭遇强手,颜树德起码臂力胜过秦明,秦与之恶战四百回合时又被敌援偷袭,只能说死得难看,可还算壮烈。董平也是一打二。关胜、呼延灼均有显扬篇章。五虎在武艺上均被作者肯定,何来“不堪入目”之说?
法术本来就是夸张,哪怕只有一点儿。陈丽卿被夸张的该是其武艺,梁山一流之人车轮战都难耐他何,变态至极。
是张清的飞石,成了棉花糖。
可他的枪法好像涨了些。
其实,从客观效果而言(应该不是他的本意),作者对一零八将较水浒本传而言,只丑化了宋江、吴用、王英、周通。其余人等(关胜、史进等等的)不是被丑化,是给“美化”成了烈士————他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本意当然并非如此,造成这种客观效果,只能说,他自己目的性太强,为贬低而贬低,行文有问题,结果呼延灼、张清等人反而成了壮烈赴死的烈士。
其实最变态的在于“主流”一方那些万夫不当之人遍地开花,随便那个乡村某自然庄闹出个人,就打得梁山一流战将灰头土脸。如此大宋焉能败于女真?
越来越怀疑,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俞万春不是御用文痞,他是满纸反话,您们觉得不?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5-24 15:13 编辑 [/i]][/color]
2006-5-22 21:42
zsxmmhd
我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权主义者!
2006-5-22 21:44
韦孝宽
要考虑到当时的环境。
愚顽蠢写荡寇志的目的是抵消水浒传的影响。这种抵消不能用直接大肆贬低的方法,比如几个官军出马,尽数擒来,首先会引起当时广大读者的抵触情绪,其次可读性也差。所以他写这部书,必须建立在承认梁山好汉实力的基础上。对于五虎将等实力得到广大读者认可的,自然无法将其贬低。比如对箭射死花荣后还是要强调花荣箭法高强,胜在侥幸。官军出身的将领也大多没有被贬低(比如单廷圭可以和闻达大战几十合),毕竟要给官军留些面子。而且对于广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如鲁智深、武松、林冲等,到最后也没敢亲自下手,只好让他们或发疯、或累死、或气病而死。
但在承认梁山好汉实力的前提下,要干掉他们就颇费功夫,所以只好经常通过多人夹击等方法。至于小村庄里的地主武艺高强,并非不合理,毕竟天下之大,总不会高手只在梁山,但是出现得过于频繁,而且还会有婆娘力敌武松李逵等人的情况,就有些夸张以至弄巧成拙了。
从这方面,满纸反话自然是不可能的。而把宋将写得这么厉害,最后还是被金所灭,实际上是另一个角度证明清得天下是天意,非人力所能挽回,顺带大拍清廷马屁而已。
2006-5-22 22:02
赵豫 汉青
此书贼恶心......难看之极......
就象......玩三国,自创了一大批能力255的牛人来糟蹋原武将一样的......
:q??+:q??+:q??+:q??+
2006-5-22 22:34
星球
二本书都是虚构的.
2006-5-24 11:38
ironsov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6-5-20 20:49 发表
历史上有名的李成不止一个,但和水浒传情节有关的那一个,是个民族败类式的人:
李成,字伯友,约1091-约1160,宋雄州归信人。弓手出身,熟弓马、惯双刀,以悍勇闻名,人号“李天王”。《金史》卷七十九《 ... [/quote]
原来如此。那么,这54个官军还有有历史记载的吗?(张叔夜父子是真有的。)
2006-5-24 11:53
陶心
呵呵,这个小可也不清楚,召唤达人解答。
反正《荡》其内有一个叫辛从忠的官将,名字好熟~~历史上北宋末年有辛兴宗,蔡东藩《宋史演义》上其人在征讨方腊时杯葛宋江,倒是在小说中恶待梁山兄弟的王禀在那里却为梁山军说好话。刘延庆和杨惟忠、杨可世好像就是在混钟点的。
辛家好像还有辛企宗、辛永宗。
达人来考证。偶这是班门弄斧。:lol: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5-24 15:15 编辑 [/i]][/color]
2006-5-24 12:33
韦孝宽
王禀是个好同志啊,在抗金时战死了。老施老罗也不算丑化,看到违反当时礼制的行为,作为朝廷命官当然要报告。
2006-5-24 13:03
ironsov
邓辛张陶四个应该不是真的吧,不然哪那么巧正好和四个雷公同姓呢。
2006-5-24 23:42
陶心
应该不是真的。此四人两人一组,名字含义比较贴近:从忠——宗弼,应雷——震霆,当属有意而为之。
不过,辛从忠这个名字,的确叫人联想起辛兴宗、辛企宗、辛昌宗、辛顺宗、辛永宗家族。该是巧合罢了。
傅玉也肯定是杜撰的人物。
不过,乾隆三十三年满清朝廷把一个黑龙江的前锋统领傅玉提拔为黑龙江将军,可惜是1768年的事情了。:q(+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5-24 15:16 编辑 [/i]][/color]
2006-5-26 13:13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6-5-24 23:42 发表
应该不是真的。此四人两人一组,名字含义比较贴近:从宗——宗弼,[/quote]
突然想到:
宗弼……若加上“完颜”二字……俞万春这个死不要脸的汉奸!
2006-5-26 13:17
无为楼主
小一辈的男一号祝永清,和其兄的名字正是“万年永清”,拍统治者的马屁真是不遗余力。
2006-5-29 16:28
ironsov
[quote]原帖由 [i]陶心[/i] 于 2006-5-24 23:42 发表
应该不是真的。此四人两人一组,名字含义比较贴近:从宗——宗弼,应雷——震霆,当属有意而为之。
不过,辛从宗这个名字,的确叫人联想起辛兴宗、辛企宗。该是巧合罢了。
傅玉也肯定是杜撰的人物。
不过,乾 ... [/quote]
呵呵,我还查到清末的张鸣珂呢。只是不知俞万春认不认识。
张鸣珂(1828-1908),原名国检,字公束,号寒松老人,人称玉山老人。嘉兴人。致力于历史、诗词、书法的研究。曾任江西德兴县县令,期间与赵之谦相识,经常研讨金石书画,后寄居苏州与吴大徵、俞曲园、吴昌硕等交往甚密。书法取法晋唐,嘉兴博物馆藏有多幅书法作品。著有《寒松阁读艺琐录》、《寒松阁诗集》、《寒松阁文集》。
2006-6-4 04:33
林冲
编成曹操传MOD吧!
2006-6-6 10:40
ironsov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6-6-4 04:33 发表
编成曹操传MOD吧! [/quote]
把梁山人名换了,再换个时代背景,也还不错。
2006-6-8 13:30
镇北将军
还是那句话~
御用文人的东西,想起来就恶心~
2006-6-15 16:43
metaldp
荡寇志那书就算啦
写的不怎么样
2006-6-15 20:14
林冲
其实写得还不错,是一部文学性高艺术性高,但中心思想差的书。
2006-6-15 21:41
南宫未明
水浒后传里乐和的变成了军师级人物
2006-6-16 02:22
metaldp
回复 #104 林冲 的帖子
怎么说呢?
可能是个人对水浒的偏爱吧
<荡>里面连人物设定都搞错了
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2006-6-16 22:03
蕾教不改
还有这书?有空得拜读一下了。
2006-6-20 17:46
noglues621
看完乐本书之后~!
觉得乐作者实在是太偏激了~!
把官军也得神乎其神,水泊的都成了懒鱼虾~1
他唯一写得我蛮同意的就是林冲,类似于吕布的战神,不败啊~!
任何人都不是他对手,陈希真要是后来多打几回合,肯定也是个败~! 问题是他算是主要角色了,作者不会让他败~!
林冲——不败,所以,任何人杀不鸟他, 最后只能被自己和高俅气得疯了,发狂而死......
2006-8-8 16:43
知名不具
[quote]原帖由 [i]蓝啾啾[/i] 于 2004-9-19 09:21 发表
荡寇志的文学水平的确比水浒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内容就...
怎么可能随便从乡村拉一个人出来都能随便比108好汉厉害... [/quote]
108好汉除了小部分,其他不也就是些草寇+社会闲散人员
哪有那么厉害
允许施大爷夸张
难道就不允许俞大爷夸张
2007-7-1 13:04
251592795
鲁智深的武力变的很厉害
还有公孙胜居然被陈稀真给破了法
2010-11-19 14:52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251592795[/i] 于 2007-7-1 01:04 PM 发表
鲁智深的武力变的很厉害
还有公孙胜居然被陈稀真给破了法 [/quote]
[font=楷体_GB2312][size=3] 鲁和尚[font=仿宋_GB2312]的武功本来就很高超,一流水平,曾骑马大战呼延灼,与青面兽杨志在二龙山附近步战不分胜败,那个三头六臂会打金砖脚踩风火轮的马灵,曾打伤好多将领,结果是[/font]鲁智深活捉了马灵。 [/size][/font]
[font=宋体][size=9pt][font=楷体_GB2312][size=3]《荡寇志》即《结水浒》,之所以战争描写比《说岳传》、《水浒传》、《说唐传》甚至《三国志演义》还精彩或细致,是因作者本身就是在清代随父征战,打过不少聚义反抗的军队。《荡寇志》对梁山好汉的武力表现与《水浒传》不尽相同。无非是借用梁山泊水浒寨人物被斩尽杀绝来表达作者记得的理想,其实与《水浒传》小说不是一个路子。也难怪没有谁喜欢把此书改编为说唱文学或戏曲作品[/size][/font][/size][/font][font=Arial][size=9pt].[/size][/font]
[qq]390270699[/qq][img=21,20]http://www.xycq.net/forum/images/common/bb_qq.gif[/img]
2010-11-19 16:51
密林繁星
[quote]原帖由 [i]李存孝[/i] 于 2005-1-29 22:21 发表
叫这个作者去死,完全是一个封建文人笔者,若是大宋有这种猛将就不会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了.
作者纯s b一个鄙视! [/quote]
靖康耻的时候,大宋名将一抓一大把,岳飞年纪还小点的话,宗泽、韩世忠、刘琦、吴家兄弟、杨沂中、折家军等等。
2010-11-20 22:46
履虎尾
[quote]原帖由 [i]右文[/i] 于 2005-5-19 13:13 发表
记得中学时看《荡寇志》,实在气不过,就写了本《反宋志》,只有二十七回。大意说雷部诸将因犯天条被贬下凡间受斧钺之刑,天帝通过九天玄女命宋江帅梁山头领掌刑,最后将陈希真,云天彪一干人等斩尽杀绝。 [/quote]
思路不错啊,兄台应该完成此作:hz1026::hz1018:
2010-11-23 16:21
苏武
看了半本,实在看不下去了,如果说文学性、艺术性,我是楞没看出来。
小规模战争描写倒是比较写实。
漏洞很多,诸如那个什么钟,只一敲,千军万马都倒下,这挂开的,还让人打吗。还有某村的账房先生竟然还能豋坛作法,英雄好汉纷纷被抓。比较大的问题是,梁山108筹好汉,首领亲自出兵,每次只点二十来人,其他人继续在山寨喝酒吃肉。种师道好歹出了兵,本想看看怎么打大阵仗,结果又莫名其妙的退了,继续让陈希真威风。还有宋江受招安,反去杀天使的那段,非常的不合理。
2010-11-25 01:53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苏武[/i] 于 2010-11-23 04:21 PM 发表
看了半本,实在看不下去了,如果说文学性、艺术性,我是楞没看出来。
小规模战争描写倒是比较写实。
漏洞很多,诸如那个什么钟,只一敲,千军万马都倒下,这挂开的,还让人打吗。还有某村的账房先生竟然还 ... [/quote]
怎么民族英雄种师道(和抗番名将种师中是兄弟)也被荡寇志作者编造为镇压梁山泊的人物,要说写官家平叛的战争,我觉得《续儿女英雄传》十三妹何玉凤和安公子等人打地方反叛势力的打斗还挺精彩,而荡寇志作者也曾为清廷镇压地方上的反抗斗争。
2010-11-25 21:21
爱华
突然知道张清为什么枪法很厉害了
因为他几个回合打败过燕顺
燕顺强于王英
扈三娘也强于王英
燕顺和王天霸打50回合
扈三娘堪比陈丽卿
所以张清武力达到五虎一点没问题
2010-11-26 09:05
几时
[quote]原帖由 [i]杨少凡[/i] 于 2005-6-22 18:25 发表
看完荡寇志有个问题:镇压完梁山的那伙官军将领,后来金军入侵时干什么去了?呼延灼尚与兀术大战,何况这里的官将年龄多数尚小于呼延。
设想一下,金将斡离不、粘没喝两路进犯,这批官军将领出去抵挡如何? [/quote]
自然是投降金军(女真族)做了汉奸了呗。作者是清朝(女真族——满族)御用文人,还能让他们去抗金吗?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