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20 12:21
4kgrubby
评吴蜀伐魏
吴国伐魏
1,赤壁之战后,中线周都督领兵征战南郡,大战曹仁.吴胜,后来周喻被曹操正式任命为南郡太守.程谱领江夏太守.东吴夺得魏2坐城池.东线,孙权大败而归
2,刘备夺汉中时期.孙劝配合刘备攻打合肥,被张辽大败而归,10W大军败在800兵手下,实在是个耻辱.
3,诸葛亮第四次时期,孙权命诸葛警中线出击,不胜.陆逊上旨退兵,孙权自己也被曹休阻击在儒须不能占的半点便宜.
4,全淙伐魏,诸葛亮之弟诸葛诞起兵反司马.东吴出兵向助,最后全瑞父子降魏,吴国损失5W多人.
蜀伐魏
1赤壁之后,关羽袭取镶阳/,由于刘备兵力有限,未能和曹操主力做战,刘备于是南下夺区荆南四郡,夺得魏5座城池.
2,夺汉中时期.刘备北线主力夺取汉中,前期失败,后期杀夏侯,夺下汉中,只防不战,曹操只有撤退,中线,刘封,孟达取上庸.,南线,关羽取樊城未果,吕蒙袭取荆洲,刘备取魏2城失去荆州4郡
3诸葛亮5伐中原.夺陇西3郡.后因为马素失街亭.复失.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蚕食了魏国相当的领土.
4,姜维9伐中原.败多胜少,战绩平平..
2006-9-20 12:29
4kgrubby
回复 #1 4kgrubby 的帖子
个人认为吴国就是个投机分子,要不是魏国实在是太强大了,他绝对不会跟蜀结盟.大家不难发现,东吴所谓的北伐都占有很大的投机成分.从1到4.次次都这样,孙权的江山真是守+偷赚来的
反之,刘方是抱着反魏的决心一直在北伐,如果没有蜀的北伐,东吴早就亡国了.关中生产不受破坏,大量的军需就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东南前线.魏未能灭吴很大程度上是顾虑到蜀.如果蜀一旦功破长安.那么魏西北防线就无险可守.洛阳恐怕也保不住了,
2006-9-20 14:17
arrowblue
楼主有没搞错啊,
完全再颠倒是非
你以为没有孙权赤壁之战解救刘备,然后把江陵借给刘备,刘备能拿下西川成立一国?
脑袋恐怕早就被曹操摘掉了
刘备入川那些年,东吴在东线发动了多少次战争牵制曹操?
2006-9-20 14:21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arrowblue[/i] 于 2006-9-20 14:17 发表
楼主有没搞错啊,
完全再颠倒是非
你以为没有孙权赤壁之战解救刘备,然后把江陵借给刘备,刘备能拿下西川成立一国?
脑袋恐怕早就被曹操摘掉了
刘备入川那些年,东吴在东线发动了多少次战争牵制曹操? [/quote]
这些问题,我早就与你说了,赤壁是刘备打的,江陵也是刘德打的,刘备入川,与东吴牵制曹操无半点关系。
2006-9-20 14:22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4:21 发表
这些问题,我早就与你说了,赤壁是刘备打的,江陵也是刘德打的,刘备入川,与东吴牵制曹操无半点关系。 [/quote]赤壁是刘备跟孙权一起打的
2006-9-20 14:25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4:22 发表
赤壁是刘备跟孙权一起打的 [/quote]
对,但主要功劳是刘备的。
2006-9-20 14:26
sukerwl
主要功劳孙权
2006-9-20 14:28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4:26 发表
主要功劳孙权 [/quote]
我不与你争,我以前的贴子,你若有兴趣,可以去看,没举趣,拉到。
2006-9-20 14:30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4:28 发表
我不与你争,我以前的贴子,你若有兴趣,可以去看,没举趣,拉到。 [/quote]不敢说拉倒
2006-9-20 14:51
arrowblue
除了《武帝纪》那里记载的:“公到赤壁与备战”这么简单的一笔带过,讳言曹操失败,
我没看过其他记载说赤壁的主要功劳是刘备的
2006-9-20 14:53
arrowblue
江陵是刘备打下来的说法就更可笑了,刘备只不过出了个计策,周瑜采用了,
可是这个计策生效了吗? 没有任何记载
记载只说:“瑜与曹仁相距岁余,所杀着甚重,仁委城走”
而其他黄盖献火攻计,吕蒙献计策夺马,多明确指出了周瑜采用该计策以后获得了效果
2006-9-20 14:55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arrowblue[/i] 于 2006-9-20 14:51 发表
除了《武帝纪》那里记载的:“公到赤壁与备战”这么简单的一笔带过,讳言曹操失败,
我没看过其他记载说赤壁的主要功劳是刘备的 [/quote]
失败方都承认了,还要如何?
2006-9-20 14:56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arrowblue[/i] 于 2006-9-20 14:53 发表
江陵是刘备打下来的说法就更可笑了,刘备只不过出了个计策,周瑜采用了,
可是这个计策生效了吗? 没有任何记载
记载只说:“瑜与曹仁相距岁余,所杀着甚重,仁委城走”
而其他黄盖献火攻计,吕蒙献计策 ... [/quote]
瑜与曹仁相距岁余,然后刘备出的主意,然后所杀着甚重,仁委城走,不是刘备是谁?
2006-9-20 15:02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4:55 发表
失败方都承认了,还要如何? [/quote]刘备方都没说是刘备的主要功劳 还要如何?
2006-9-20 15:04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02 发表
刘备方都没说是刘备的主要功劳 还要如何? [/quote]
刘备方也没说是孙权的主要功劳。
2006-9-20 15:07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04 发表
刘备方也没说是孙权的主要功劳。 [/quote]失败方也没说孙权出过兵
2006-9-20 15:08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07 发表
失败方也没说孙权出过兵 [/quote]
所以孙权是否出兵都值得怀疑。
2006-9-20 15:09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08 发表
所以孙权是否出兵都值得怀疑。 [/quote]哈哈 笑死 你也就这水平了
2006-9-20 15:11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09 发表
哈哈 笑死 你也就这水平了 [/quote]
您水平高,行了吧。就会绕过问题本身,进行攻击。
2006-9-20 15:13
4kgrubby
回复 #13 强权就是公理 的帖子
孙权军力如何,我们可以讨论下,赤壁的时候,周喻要5W大军,孙权说有点苦难,先给3W吧.赤壁之后,孙权得到了江夏,和南郡.个人保守估计一个城市驻军大约是3000-5000.得2座城市大约添兵8000-1000左右.律蒙袭取关羽后占4城.添兵2W左右,破山越得到交洲.兵可以再添1W..再加上原来孙权自己领的2W军队,周喻管辖下的部队3W人,俘虏曹军算1W人.地方留守部队大约3W人,孙权总兵力大约是10W多点点,而且水军占了80%,他怎么北伐???
反观刘备荆州原来的部队,关羽水军1W,刘奇步兵1W,占领荆州5郡可以再添2W军队,后来得西川,刘樟成都军3W投降,期间,李严等川军投降的算1-2W吧,马超统帅的2W西北军,,沈耽兄弟投降的1W,汉中张鲁的部队,还有少数民族军队1W,总共是13-15W左右,,孙刘兵力严格来说相当
2006-9-20 15:14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11 发表
您水平高,行了吧。就会绕过问题本身,进行攻击。 [/quote]根据你的逻辑 只能推断出孙权没出过兵这种可笑的结论 说明你的逻辑根本行不通
2006-9-20 15:16
孔雀王
4,全淙伐魏,诸葛亮之弟诸葛诞起兵反司马.东吴出兵向助,最后全瑞父子降魏,吴国损失5W多人.
全淙是谁?全琮吗?诸葛诞造反的时候这人已经死了,莫非时空倒错?吴国哪来全瑞?是全端吧?
另外,LZ怎么不提徐盛破曹丕,朱桓破曹仁,陆逊破曹休,丁奉破胡遵之事?反而都拿吴国失败的战事来做例子?
2006-9-20 15:17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14 发表
根据你的逻辑 只能推断出孙权没出过兵这种可笑的结论 说明你的逻辑根本行不通 [/quote]
我说孙权没出过兵吗,我只是怀疑,阁下是如何搞的,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2006-9-20 15:20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17 发表
我说孙权没出过兵吗,我只是怀疑,阁下是如何搞的,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 [/quote]那与备战不利这条你怎么不怀疑
2006-9-20 15:24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20 发表
那与备战不利这条你怎么不怀疑 [/quote]
照阁下这么说,如果有一处怀疑,整部史书就不用看了,我之前就告诉过你,有关论述,在以前的贴子,你自己不去看,缠我作甚?再者说来,失败方也没说,孙权从来未出兵啊,只不过语焉不详而已。
2006-9-20 15:25
4kgrubby
回复 #20 4kgrubby 的帖子
如果靠水军也能占领中原的话,我算是服了支持吴功劳大的兄弟.,孙权的本意就是保守东吴.鲁素自己都说过:全距长江,以观天下大变,再起江东6郡北定中原,孙权是万万不会率先挑起魏吴战争的.,先挑起,吃亏的只会是他自己,魏国总兵力达到40W之多,以区区10万之众去北伐,无疑是去送死,孙权希望看到的是魏蜀之争,坐收鱼翁之利.10W水军跑到北方去绝对是死路一条,太平天国北伐军2W人无一生还.,那可是太平天国的精锐呀,后期还派了3W兵去支援,在山东被阻击..眼开着北伐军被消灭.孙劝的军队战斗力有桂军强吗?桂军可是出过刚7军,铁军的部队,机动能力也特别强,白崇西10W桂军牵制住了东北和中原野战军50多万的部队,转悠在大西南.
2006-9-20 15:27
4kgrubby
回复 #22 孔雀王 的帖子
那能算是北伐吗?那是唯国南征好不好:qoo+
2006-9-20 15:31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24 发表
照阁下这么说,如果有一处怀疑,整部史书就不用看了,我之前就告诉过你,有关论述,在以前的贴子,你自己不去看,缠我作甚?再者说来,失败方也没说,孙权从来未出兵啊,只不过语焉不详而已。 [/quote]你的理论中心思想就是魏书说是与备战不利 你要想你的理论站的住脚就得论证魏书没记载孙权出兵 先主传与吴主传等记载过孙权出兵的史料全错才行
2006-9-20 15:34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31 发表
你的理论中心思想就是魏书说是与备战不利 你要想你的理论站的住脚就得论证魏书没记载孙权出兵 先主传与吴主传等记载过孙权出兵的史料全错才行 [/quote]
我说的是与备战,不利,说明,赤壁陆战场是刘备打的。赤壁之战,我一直表明的意思是,赤壁陆战场是刘备打的,而水战是周瑜打的,但水战没给阿瞒造成什么损失,所以赤壁之战的功劳主要是刘备,要看论述,找我以前的贴子。
2006-9-20 15:39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34 发表
我说的是与备战,不利,说明,赤壁陆战场是刘备打的。赤壁之战,我一直表明的意思是,赤壁陆战场是刘备打的,而水战是周瑜打的,但水战没给阿瞒造成什么损失,所以赤壁之战的功劳主要是刘备,要看论述,找我以前 ... [/quote]水战才是赤壁之战曹操的退因
2006-9-20 15:42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39 发表
水战才是赤壁之战曹操的退因 [/quote]
什么都行,我以前该说的都说了,我不与你争,我算明白桓大司马话中的含义了。
2006-9-20 15:44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42 发表
什么都行,我以前该说的都说了,我不与你争,我算明白桓大司马话中的含义了。 [/quote]你以前说是你跟别人说 本讨论串没你的理论 你说不出来是你的事 我该说的我以前也说过 你咋不去看? 没理就别找借口 桓大司马之流本就是我的手下败将
2006-9-20 15:48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44 发表
你以前说是你跟别人说 本讨论串没你的理论 你说不出来是你的事 我该说的我以前也说过 你咋不去看? 没理就别找借口 桓大司马之流本就是我的手下败将 [/quote]
怪了,我早就说了,你说什么都可以,我不与你争,所以我也没必要去看你的论述,相反是你一直缠着我,追着不放,做人能否讲些道理,第一次见到老兄这样子的。至于桓大司马之流本就是你的手下败将,你去找桓大司马,与我无关。
2006-9-20 15:49
arrowblue
这位已经说得很明白
武帝纪里讳谈失败,一笔带过,记载根本不可靠
而刘备方对自己的大胜竟然没有任何记载,呵呵
反而对水淹七军,张飞讨张合都有记载
看看吴方的记载,参加过这战的大将都有详细的记载
2006-9-20 15:50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48 发表
怪了,我早就说了,你说什么都可以,我不与你争,所以我也没必要去看你的论述,相反是你一直缠着我,追着不放,做人能否讲些道理,第一次见到老兄这样子的。至于桓大司马之流本就是你的手下败将,你去找桓大司马 ... [/quote]既然你答不出我的驳难 就说明你的这个可笑理论行不通 你知道就好 以后就别再鼓吹的这个逻辑 桓大司马之流也是你先提出来的 怪的谁来
2006-9-20 15:51
4kgrubby
回复 #30 sukerwl 的帖子
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陆战,海战看过把,德国二战未能打败英美,照样驰骋欧洲,亚洲,非洲.,,赤壁之战,各人认为,吴军出力比较大,从军力上来说,孙兵力至少有5W之多,刘只有2W,曹操之所以说败在刘备上,我则认为刘备应该是孙刘联军的名誉统帅.大家想想,在三国那个时代,注重的是资历.孙权只不过是个5品的杂号将军,周喻就更不用说了,中郎将,还只不过是个准将.这样的话,必修以刘备的左将军来领导对抗曹操的丞相大军,总不能以以副将来领导吧,
2006-9-20 15:52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arrowblue[/i] 于 2006-9-20 15:49 发表
这位已经说得很明白
武帝纪里讳谈失败,一笔带过,记载根本不可靠
而刘备方对自己的大胜竟然没有任何记载,呵呵
反而对水淹七军,张飞讨张合都有记载
看看吴方的记载,参加过这战的大将都有详细的记载 [/quote]
刘备方如何没有记载?讳谈失败,还提与备战,不利?史料是否真实可靠不是由详细所决定的。
[[i] 本帖最后由 强权就是公理 于 2006-9-20 15:56 编辑 [/i]]
2006-9-20 15:58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5:50 发表
既然你答不出我的驳难 就说明你的这个可笑理论行不通 你知道就好 以后就别再鼓吹的这个逻辑 桓大司马之流也是你先提出来的 怪的谁来 [/quote]
不是我答不出,我早告诉你了,你自已去看,你不去看,找我作甚?我说桓大司马的话,我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不可以吗?
2006-9-20 16:00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52 发表
刘备方如何没有记载?讳谈失败,还提与备战,不利? [/quote]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这就是“主要功劳”方的蜀书对赤壁之战的记载 再看吴书 吴主传、周瑜、鲁肃、黄盖、程普等等都有记载 刘备方根本没什么可吹的 陈寿想写也写不了 还主要功劳呢 哈哈
2006-9-20 16:03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5:58 发表
不是我答不出,我早告诉你了,你自已去看,你不去看,找我作甚?我说桓大司马的话,我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不可以吗? [/quote]你要么就引出来 答不上来就别死撑 本讨论串里没有你的理论 我早告诉你了 我的理论你也自己去看 早就把你的逻辑驳的一无是处了 你不去看 罗嗦做甚 我说桓大司马是我手下败将 不可以吗?
2006-9-20 16:04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6:00 发表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 [/quote]
因此可见东吴方记载有问题,魏方说,与备战,不利,刘备与东吴方也说是联军,偏偏功劳上,东吴方面不记载刘备的,这分明就是眼红刘备方的功劳,而且在裴注中,东吴方记载着阿瞒的信,也与东吴记载有矛盾,这些都说明了东吴方记载不可靠,你还如获至宝,真是佩服之极。
2006-9-20 16:05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6:03 发表
你要么就引出来 答不上来就别死撑 本讨论串里没有你的理论 我早告诉你了 我的理论你也自己去看 早就把你的逻辑驳的一无是处了 你不去看 罗嗦做甚 我说桓大司马是我手下败将 不可以吗? [/quote]
我早就说了,是你反驳我的逻辑,所以我说你去年我以前的论述,这是理之当然,而我不是反驳你的逻辑,没必要看你的论述,这些话还要我再三重复吗?
2006-9-20 16:09
4kgrubby
回复 #41 强权就是公理 的帖子
孙权没有他老爸和老哥,他能割据一方.他所领导的政府说白了就跟印度一样,自大.而且还稀饭装B,被曹操一吓,利马称臣,你还能指望他北伐.做梦吧,孙权,曹魏前期的骠骑大将军,没说错吧
2006-9-20 16:10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6:04 发表
因此可见东吴方记载有问题,魏方说,与备战,不利,刘备与东吴方也说是联军,偏偏功劳上,东吴方面不记载刘备的,这分明就是眼红刘备方的功劳,而且在裴注中,东吴方记载着阿瞒的信,也与东吴记载有矛盾,这些都 ... [/quote]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吴主传)
吴蜀的记载都在说孙刘联合破曹 要说记载有问题 应该是武帝纪有问题 你还如获至宝 况且刘备方自己都没记载刘备有什么功劳 吴书凭啥要记刘备的功劳?功劳方本就在吴国
2006-9-20 16:12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6:05 发表
我早就说了,是你反驳我的逻辑,所以我说你去年我以前的论述,这是理之当然,而我不是反驳你的逻辑,没必要看你的论述,这些话还要我再三重复吗? [/quote]你原来的帖子我看了 漏洞百出 你又有什么话说
2006-9-20 16:13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sukerwl[/i] 于 2006-9-20 16:10 发表
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吴主传)
吴蜀的记载都在说孙刘联合破曹 要说记载有问题 应该是武帝纪有问题 ... [/quote]
我没否认东吴记载是联军破敌,但东吴明显只吹自已的功劳,你可真是缠夹不清。我是凭三方资料一起得出的结论,而阁下是通过东吴一方的资料否认其它方,到底是谁更公正一些呢?
2006-9-20 16:15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强权就是公理[/i] 于 2006-9-20 16:13 发表
我没否认东吴记载是联军破敌,但东吴明显只吹自已的功劳,你可真是缠夹不清。我是凭三方资料一起得出的结论,而阁下是通过东吴一方的资料否认其它方,到底是谁更公正一些呢? [/quote]刘备方自己都没记载有什么功劳 东吴怎么帮他吹?你是通过魏方的资料否定其他方 到底谁更公正一些呢
2006-9-20 16:58
4kgrubby
赤壁之战的功劳,我个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一些人居然歪曲事实说是东吴是北伐的主力.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在整个三国时代里,只有蜀是东汉政权的延续,如果吴要伐魏.那么它的口号和纲领是什么.我们知道曹刘始终是站在对立面的,蜀汉的口号是安刘兴汉,那么我请问吴迷的朋友.难道孙权也有那想法?如果有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向刘备称臣.而不是向魏称臣:Th
2006-9-20 17:01
sukerwl
[quote]原帖由 [i]4kgrubby[/i] 于 2006-9-20 16:58 发表
赤壁之战的功劳,我个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一些人居然歪曲事实说是东吴是北伐的主力.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在整个三国时代里,只有蜀是东汉政权的延续,如果吴要伐魏.那么它的口号和纲领是什么.我们知道 ... [/quote]原来赤壁之战时就有“蜀汉”政权了 哈哈
2006-9-20 17:13
料峭春风
[quote]原帖由 [i]4kgrubby[/i] 于 2006-9-20 16:58 发表
赤壁之战的功劳,我个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一些人居然歪曲事实说是东吴是北伐的主力.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在整个三国时代里,只有蜀是东汉政权的延续,如果吴要伐魏.那么它的口号和纲领是什么.我们知道 ... [/quote]
蜀是东汉政权的延续?
恐怕只有书呆子才会这么想。
刘备充其量也只是西汉中山靖王的后人,西汉和东汉本身就差之甚远,否则刘也不会去卖草鞋。
所谓皇叔、恢复汉室,不过是刘备掩人耳目的说法。
汉献被废,蜀为何不拥立汉室宗亲为帝?
论血缘,要说也是刘表、刘璋更算的上。
三国间打来打去,本来就是为了争地盘和成就霸业,纲领是很明确的,口号又算什么?:()
2006-9-20 17:48
4kgrubby
那么我先来介绍下东汉和西汉的关系.西汉晚年,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汉朝皇室刘秀加入绿林军,王莽统兵10万来攻打,反被绿林军所败.又是,绿林军拥立更始帝为汉朝皇帝.并北伐,不到几年,新朝政权垮台,更始帝杀绿林军首领刘玄.也就是刘秀的哥哥.秀帅众反抗,更始帝退位秀当了皇帝,
秀当皇帝后,陆续剿灭了赤眉军统一了全国.刘秀好象是汉高祖第6代子孙,刘备是中山腈王之后,是不可能有错的,在古代,皇室宗谱是宗正(2品)的刘氏人员担任的.不是宗族,那怕你姓天也不能入宗谱里的,刘备是名副其实的皇室的,关于汉献帝被废.其他的宗族来担任的可能性不大..东汉鲁王后代的刘表一家不是降曹就是去世了,西川的刘樟被废,难道拥立他来当皇帝,还有刘瑶被孙策消灭了.幽州的太常,太蔚刘虞早年就被公孙瓒所杀,淮南的皇室刘勋担任了魏国的扬州刺史,:D,东汉皇室基本上都挂完了,剩下的年轻的都是资历平平的年轻人,东汉皇室没人了,那就只有从西汉皇室里找人了,那不就是刘玄德了?玄德公是当朝皇叔,以叔代侄有何不可?
难道非要舍近求远?
2006-9-20 17:53
kyu
刘大耳啥时候说过他是皇叔?
2006-9-20 18:15
皙时发言马甲
回复 #53 kyu 的帖子
[quote]刘大耳啥时候说过他是皇叔?[/quote]
不会吧, 您老居然这么快就忘记了?:():():()
2006-9-20 18:18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皙时发言马甲[/i] 于 2006-9-20 18:15 发表
不会吧, 您老居然这么快就忘记了?:():():() [/quote]
这个真不知道,麻烦你在三国志里找一个刘备自称皇叔的证据来,也好让我等长长见识。
2006-9-20 18:19
皙时发言马甲
回复 #53 kyu 的帖子
[quote][color=Red]刘大耳[/color]啥时候说过他是皇叔? [/quote]
哎哟, 还[color=Red]刘大耳[/color]呢, 你也太假了吧. 拜托你下次装得象一点.:():():()
2006-9-20 18:24
皙时发言马甲
回复 #36 4kgrubby 的帖子
[quote]这样的话,必修以刘备的左将军来领导对抗曹操的丞相大军,总不能以以副将来领导吧,[/quote]
照你这么说, 孙权投降刘备了?:qP+
2006-9-20 18:25
强权就是公理
[quote]原帖由 [i]皙时发言马甲[/i] 于 2006-9-20 18:24 发表
照你这么说, 孙权投降刘备了?:qP+ [/quote]
我让你拿的证据呢?本人学识浅薄,望大师指点。
2006-9-20 19:02
4kgrubby
回复 #58 强权就是公理 的帖子
赤壁之战,孙劝对曹操作战是挂在刘备的名义下的,不是说孙权投靠了刘备,就好比现在的那些出生产设备给你,要求的产品挂在他公司的品牌下一样,事实上你还是独立的法人/:Th
2006-9-20 19:43
皙时发言马甲
回复 #59 4kgrubby 的帖子
[quote]赤壁之战,孙劝对曹操作战是挂在刘备的名义下的,不是说孙权[color=Red]投靠[/color]了刘备,就好比现在的那些出生产设备给你,要求的产品挂在他公司的品牌下一样,事实上你还是独立的法人/[/quote]
是啊, 孙权[color=Red]投降[/color]刘备了. 赤壁之战孙权接受刘备的领导, 完全遵照刘备的指示办事. 您老高见! :():():()
2006-9-20 20:48
火狐天下
受不了
这么简单的问题
需要这样争论吗?
难道一定要标新立异才能吸引注意
页:
[1]
2
3
4
5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