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易中天先生是在品三国吗??


2007-5-7 14:55 色即是空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06-9-3 09:03 发表
易中天最大的好处是,他从不把话说得很绝对。 [/quote]
这位大侠说的极是!
易中天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有自知之明,他的视野比较宽,所以才不会把话说的很死!这才是对待人文学科的正确态度!
就如易中天不只一次的说过“人文学科是不需要证明和证伪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人文科学的标准,又怎么要求人家和自己的一样呢?所以老易是很精明的,至少在如今不分青红皂白非要讲究“科学”的人文学科界,这种坦然还是很难得的!
楼主想要批评批评易中天,最好还是多扩展点知识,别老把目光盯在那一点上!多读点书吧!

2007-5-8 18:46 U235级王老五
[quote]原帖由 [i]fartime[/i] 于 2006-12-27 21:10 发表
易中天说: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还原历史,当然绝对真实是不可能
我想弄明白:不真实的历史是历史吗? [/quote]
怎么判断是否真实?有人能完全还原吗?这个人是你?————易中天这种态度是认真的,而你不是

2007-5-10 11:40 yuanye
人家只是一家之言.还可以.关键人家敢讲:Th

2007-5-10 14:56 灵剑幻花
易先生以自己对三国的理解写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而且谁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啊?你有想法你也可以出本书啊

2007-5-19 09:29 ldm.nc
对照《三国志》我重新看了一下易先生的品评,发现他真的  大胆!!
不过总算让枯燥的《三国志》有了血肉,逐渐清晰丰满起来,只是既然如此,何不只要《三国演义》算了
我在猜想易先生开讲的初衷,是否为了体现鳟鱼效应

2007-5-24 14:53 傲雪寒梅
我觉得人家主要是在纠正演义
至于捧曹估计是个人喜好吧

2007-5-24 15:16 DECO
品三国的下部中,易中天先生对曹操的负面作了不少的评析,楼主想必没有看吧,品三国本身就是一种自己的体会,拿出来大家分享,至于你认同与否则是仁者见仁了,下部中关于曹操诛杀群臣也给予了十分严厉的批判,似乎用了丧心病狂之类的言语,我想楼主作为刘家正统的粉丝看了也许会有所改观吧:q```+在说,品三国就象品茶一样,有人喜酽有人喜淡,各有道理,所说的无非是自己的心得,就象妙玉饮茶能体味出格调,宝玉饮则为饮驴解渴的蠢物了:P。百家讲坛本身就已经表明了是百家之言,文化快餐而已,楼主何必执着:titter:

2007-5-30 09:55
我也觉得易中天只是把曹操好的一面说出来给大家听而已...并没有什么过分...

关于刘备的那些部分...我觉得说得还可以...就是"拿皇叔的名号招摇撞骗"过分了...就许曹操狭天子令诸侯...不准刘备说自个儿祖先?[三国志]-先主传...第一句话就是..."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难道是刘备贿赂了陈寿?

最后...他的确是个教授,但他也没有见到真正的三国历史...有少许偏差是肯定有的...任何人都会有...不奇怪...

2007-5-30 10:52 杨松松
品三国有三个版本,你听完就知道他是讲哪个的时候就捧谁.
讲魏的时候,说袁术说袁绍是小老婆生的,袁术说他自己是大老婆生的.
就是胆子小称帝还要找个人来当幌子,自己是大老婆生的就是比他胆子大,要当就自己当,于是他就称帝了.:()

2007-5-30 10:55
袁术是狂妄...他说得也就是个例子...

2007-5-30 15:37 RfighteracM
我感觉像是白话三国志

2007-5-31 02:29 jasonx828
是有一些朋友看过易的节目,不过后来我的朋友都没人看了
我本人也不喜欢   
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看书
LZ就做降他收视率的一份子好了

2007-6-2 02:01 阿卡丽
能够引起争议,看来易中天越来越接近成功的彼岸了

2007-6-5 21:12 弱水千秋
说句诸葛的坏话,LZ就受不了了?那何必看史书……

2007-6-8 16:03 七七白菜
品三国嘛,他只是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三国而已.

就像近期的刘心武品红楼一样,此类节目.可以借鉴,不可完信.

2007-6-8 19:44 追月蒼龍
唉!早有人说过,央视的百家讲坛只是一个所谓学术界的“超级女声”啊!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三国!不必去追在某个人的屁股后去苟同他!

2007-6-27 07:59 枫月
对于三国历史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易中天说的只是个人意见 人家喜欢曹操就像你容不得人批评诸葛亮 刘备一样

2007-6-30 23:10 左冯翊
易中天先生写的书,其实叫做《品三国演义》,大家都以为那是《品三国》那

2007-7-8 13:32 元让奋武
有谁看了今天的易中天品三国啊?有点感想

易中天的想法正是我沉寂了多年的想法
我一直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权臣,刘备死前他就进谗言害死了刘封,以后他又故意把困难的任务派给李严,将其整垮。阿斗也只是个无奈的君主,他时代不好,不能怪他,他并非昏君,而是智者

2007-7-8 14:37 lubur
今天才发现,老易的水平还可以,比以前有所进步啊

2007-7-18 19:16 闲云
改个名字叫“易中天戏说三国”,应该没人jw了吧。
一个商业人士的一种商业行为,有值得大惊小怪的吗?

2007-7-19 00:16 百灵羽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偶们四川,孔明先生是很受蜀人爱戴的.当然,偶更喜欢曹操.:rolleyes:

2007-7-19 10:22
诸葛亮...无论在哪里都是有大披的FANS的...不奇怪...正如同赵云能上天入地一样...

不过当个评书的也不容易...话说重了...节目就办不下去了...特别是对这种FANS团强大的人物的评论...

2007-7-19 15:18 lysonc
本来就还没评完啊...
LZ你着什么急啊?...我也觉得瞒好看的..能了解一些东西

2007-7-19 15:27 33005140
楼主意见不一样,也可以啊,老易自己就不只一次说过,这是一家之言的,看看也没什么

2007-7-19 19:52 Paladin747
其实还是前面有位同志说的好

老易如果不搞点特别的调调来,是吸引不到观众的

连你我都明白的道理,易教授当然也知道

说好听点,这叫别出心裁,说难听点,这叫哗众取宠

2007-7-20 15:05 索虾王
其实有时候读历史是很枯燥的,能这样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来我觉得很好啊,当然关于三国历史有好多都是没有定论的,易中天只是说出他的意见,这也没什么啊,大家自己去思考就可以了
PS:刘备的皇叔身份确实值得怀疑,这点易并没有说错

2007-7-20 18:42 绝情De袁绍
个人品的都不同,象品茶,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滋味。你说好,别人也未必认可。是不?

2007-7-24 17:00 奉先せ小强
我觉得他讲的很好啊!!我很欣赏他的分析能力

2007-7-24 18:18 嘻哈赵云
感觉易中天是曹操的粉丝
对于易中天,他没有客观的评论一个人物

2007-7-24 22:54
还好啦...他不算是特别的曹操FAN...只是把曹操还原了一下而已...而且曹操干的破事他也没漏...比如..."曹操是很好色滴,到哪都要收编几个美女"之类...

2007-7-24 22:58 河内司马
易中天成功的地方就是说曹操,收演义的影响,大多是拥刘贬曹.易反其道而行获得成功.如果他讲刘备,估计没人听了.

2007-7-24 23:06 可爱小马驹
曹操干的破事是没怎么漏,不过都给加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曹操的行为正当化罢了

2007-7-24 23:11
哪有啊...总不能说曹操收编美女...是正当的吧...-_-...

其实...在哪个时代...人都是有点野心的...不奇怪...

只是曹操被世人夸大了他的污点...易出来澄清罢了...
刘备则是在世人眼中光明正大...所以也拿他一些丑事出来讲讲而已...

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这两个人都是三国时代的...人中之龙...

2007-7-25 08:24 河内司马
曹操收编美女怎么不正当了,刘备只是机会罢了,刘备一平益州,不也选了美女了吗?所以人都一样的.曹操的污点是杀了些许文人,但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曹操的出身

2007-7-25 10:20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河内司马[/i] 于 2007-7-25 08:24 发表
曹操收编美女怎么不正当了,刘备只是机会罢了,刘备一平益州,不也选了美女了吗?所以人都一样的.曹操的污点是杀了些许文人,但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曹操的出身 [/quote]

刘备收吴夫人是在无妻的情况下娶正妻,而且刘备为汉中王,即以为王后,即位就封皇后,光棍娶老婆天经地义吧。
[b]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夏五月,策曰:“朕承天命,奉至尊,临万国。今以后为皇后,遣使持节丞相亮授玺绶,承宗庙,母天下,皇后其敬之哉!”[/b]

曹操老婆好几个,还到处纳小妾,两者当然不同。曹操更牛的是收了张济的老婆后,还要干掉张绣。这种缺德事,在三国就少见了。
[b]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b]

至于说曹操杀文人是因为看不起曹操出身,有何根据?崔琰、许攸、娄圭又啥时候看不起曹操出身了?

2007-7-25 10:28 桠枫
[quote]原帖由 [i]冒牌[/i] 于 2007-7-25 10:20 发表


刘备收吴夫人是在无妻的情况下娶正妻,而且刘备为汉中王,即以为王后,即位就封皇后,光棍娶老婆天经地义吧。
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 ... [/quote]
呵呵,床头捉刀者真英雄也~先杀使者,估计因为这个事也念念不忘,又把崔琰也给杀了。

2007-7-25 10:39 冒牌
许攸、娄圭都是曹操旧友,曹操未显时就与之相交,怎么可能看不起曹操的出身?
杀这两人实际跟陈胜杀故人差不多,说到底还是因为曹操没有容人之量。

杀崔琰,更关键的原因还是崔琰当时威望颇重,让曹操感到一些威胁吧。

2007-7-25 16:14 河内司马
这个人的名字比较生僻,陈宫就是因为曹操杀了此人才背叛他的。许攸、娄圭是曹操老友啊这没错啊,但曹操出身宦官也是不容质疑的,东汉的政治腐败,一大半是宦官,一小半是外戚,所以东汉的读书人看不起宦官,不然陈琳也不会以此说事来骂曹操吧。
或许刘备是没有收编美女,不过如果刘备处在曹操的位置上,他不定就不会这样做。

2007-7-25 16:2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河内司马[/i] 于 2007-7-25 16:14 发表
这个人的名字比较生僻,陈宫就是因为曹操杀了此人才背叛他的。许攸、娄圭是曹操老友啊这没错啊,但曹操出身宦官也是不容质疑的,东汉的政治腐败,一大半是宦官,一小半是外戚,所以东汉的读书人看不起宦官,不然 ... [/quote]
你这是以偏概全,有人因为曹操出身而瞧不起曹操,不等于所有人都瞧不起曹操。同样,被曹操杀的人一部分是因为瞧不起曹操,但还有很多不是因为瞧不起曹操。
你所说的[u]曹操的污点是杀了些许文人,但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曹操的出身[/u],就不是实情。

至于刘备如何,我们知道的是刘备没干曹操那种事。
如果刘备处在曹操的位置上,他会怎么做俺们也不清楚。
假如认为刘备也会像曹操那么干,那就是“莫须有”了,因为根本没发生过。

2007-7-25 16:37 河内司马
我从来没说过所有人都看不起曹操,但曹操的出生的确是给了他的政敌一些把柄。
当然我也相信刘备不会做,因为他要收买人心,所以不会做。

2007-7-25 16:47 mithralmask
[quote]原帖由 [i]yuanye[/i] 于 2007-5-10 11:40 发表
人家只是一家之言.还可以.关键人家敢讲:Th [/quote]

人家敢讲就算优点?
郭小四也很敢抄呢~

2007-7-25 16:57 冒牌
[quote]原帖由 [i]河内司马[/i] 于 2007-7-25 16:37 发表
我从来没说过所有人都看不起曹操,但曹操的出生的确是给了他的政敌一些把柄。
当然我也相信刘备不会做,因为他要收买人心,所以不会做。 [/quote]

曹操出身如何,与曹操干坏事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没有必要拿他的出身来为他开脱。

至于刘备,为什么刘备是因为“要收买人心”才不会做呢?而不是他本来就认为这些事情不对而不做呢?
刘备受学于卢植,也受儒家思想影响,说他出自本心也不见得不可能。
[b]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color=Re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color]。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b]
难道这都是做出来的假象?
说实话,这种做法就跟看见别人做好事就认为是沽名钓誉一样,属于诛心之论,没什么大意思。

2007-7-25 17:15 河内司马
我再次重申,我没有说曹操出身不好就可以干坏事,我的意思只是想说曹操之所以形象这么复杂,就是因为他做了这么多好事,也做了这么多坏事.而老百醒记住的只是你曹操在徐州屠城的事,对你刘备也是只记住了刘备带领百姓一起逃走的事,其他事,老百姓不关心的.

2007-7-25 17:44 天涯明月刀
你不用再次重申!

我把你说的,拷下来,你自个看看,都说的是东东?

曹操收编美女怎么不正当了,刘备只是机会罢了,刘备一平益州,不也选了美女了吗?所以人都一样的.曹操的污点是杀了些许文人,但这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看不起曹操的出身

这个人的名字比较生僻,陈宫就是因为曹操杀了此人才背叛他的。许攸、娄圭是曹操老友啊这没错啊,但曹操出身宦官也是不容质疑的,东汉的政治腐败,一大半是宦官,一小半是外戚,所以东汉的读书人看不起宦官,不然陈琳也不会以此说事来骂曹操吧。
或许刘备是没有收编美女,不过如果刘备处在曹操的位置上,他不定就不会这样做。

我从来没说过所有人都看不起曹操,但曹操的出生的确是给了他的政敌一些把柄。
当然我也相信刘备不会做,因为他要收买人心,所以不会做。

我再次重申,我没有说曹操出身不好就可以干坏事,我的意思只是想说曹操之所以形象这么复杂,就是因为他做了这么多好事,也做了这么多坏事.而老百醒记住的只是你曹操在徐州屠城的事,对你刘备也是只记住了刘备带领百姓一起逃走的事,其他事,老百姓不关心的.

2007-7-27 17:26 我砍
品三国志..晕..历史书有什么好品的..叫评三国差不多

2007-7-27 19:47 昭烈皇帝左将军
[quote]原帖由 [i]我砍[/i] 于 2007-7-27 17:26 发表
品三国志..晕..历史书有什么好品的..叫评三国差不多 [/quote]
其实品三国这名字不错,一看就知道是讲评书的:titter:

2007-7-27 20:36 余彬一心
个人感觉易就是靠反主流来吸引大众眼光的

2007-7-28 11:28 昭烈皇帝左将军
[quote]原帖由 [i]ghostdance[/i] 于 2007-1-20 21:20 发表
举个简单的例子:重庆火锅,吃不惯辣的人一定说不对他口味,但是谁都知道火锅是好吃的!
[/quote]
去他的,老子吃重庆火锅无数,至今还没吃到过易中天那么令人作呕的!

[[i] 本帖最后由 昭烈皇帝左将军 于 2007-7-28 11:29 编辑 [/i]]

2007-7-28 12:43 轩辕箭
[quote]原帖由 [i]昭烈皇帝左将军[/i] 于 2007-7-28 11:28 发表

去他的,老子吃重庆火锅无数,至今还没吃到过易中天那么令人作呕的! [/quote]

你想吃易中天火锅?:funk:

2007-7-28 12:48 昭烈皇帝左将军
[quote]原帖由 [i]轩辕箭[/i] 于 2007-7-28 12:43 发表


你想吃易中天火锅?:funk: [/quote]
你还想吃他豆腐不成?:funk:

2007-7-29 16:12 枫月
其实历史本来就没有绝对的 历史的创造权捏在君王手中 如果一统天下的是曹魏的话 《志》里决不可能出现什么 “屠戮徐州百姓” “坑杀袁绍降卒”一竿子事。在那样一个封建时代 君主至上 诬蔑当朝皇帝的祖先是要杀地

2007-7-30 06:43 grady0812
绝对不是!

其实是在卖弄自己!!

进一步说是在YY!

2007-8-2 12:35 晓颖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有了曹操才让三国故事真正的深入人心, 易中天先生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诸葛亮只是被一个彻底神话的谎言,他的才能还不及曹操的1/3.

LZ大概三国演义小说看多了,不太懂三国史啊!

2007-8-2 12:46 天涯明月刀
[quote]原帖由 [i]晓颖[/i] 于 2007-8-2 12:35 发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有了曹操才让三国故事真正的深入人心, 易中天先生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诸葛亮只是被一个彻底神话的谎言,他的才能还不及曹操的1/3.

LZ大概三国演义小说看多了,不太懂三国史啊! [/quote]
史料拿来,不要满嘴跑火车。
凭阁下这番话,就可断定,你压根不懂三国史。

2007-8-2 15:06 如是真
[quote]原帖由 [i]余彬一心[/i] 于 2007-7-27 20:36 发表
个人感觉易就是靠反主流来吸引大众眼光的 [/quote]

一语中的!

2007-8-2 16:12 精虫
收视率说明一切,
以为观众都是傻子!
读书和精读还是有区别的。
凡事鄙视忽视藐视易中天的人,
最好先掂量下自己的斤两后再出来大放厥词吧!

2007-8-2 17:06 如是真
[quote]原帖由 [i]精虫[/i] 于 2007-8-2 16:12 发表
收视率说明一切,
以为观众都是傻子!
读书和精读还是有区别的。
凡事鄙视忽视藐视易中天的人,
最好先掂量下自己的斤两后再出来大放厥词吧! [/quote]

呵呵, 跟斤斤两两没啥关系吧, 如果说上秤了, 易中天倒是上秤了。 可惜。。。。。。
您说对了, 观众不是傻子, 但大部分时候表现为傻子, 因为无功利的喜欢看热闹本就是观众的作风。
八卦一点的东东, 观众会觉得新鲜。
八婆一点的人, 观众往往会给更多的掌声。
据载明末袁崇焕死的时候, 有太多的人来看热闹, 有太多的人想吃他的肉, 你说那时候的人傻不傻。
所谓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那不是泛泛而言。意味: 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是瞎子。
所谓观众关注的只是好奇而已, 这是观众的特点。真相如何, 观众其实也只能表现一时的关心, 甚至可以不关心。因为作为观众, 总有热闹看, 这最重要。

没谁天生出来就是想藐视谁的, 不偷东西的人, 绝不会是贼。
易中天的说辞, 是越唱越跑调, 越来越离谱。
都说盖棺定论, 但易大学者, 偏喜欢挖人家坟, 证明人家脸上确实也长着雀斑,之后大放厥词, 非弄出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
没人嫉妒他的学问, 但看不惯那一张破嘴盖过天的样子, 真tm恶心。

[[i] 本帖最后由 如是真 于 2007-8-2 17:13 编辑 [/i]]

2007-8-2 23:25 精虫
说易中天通过反主流来吸引大众眼球的人,
实当你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你也正在反百家讲坛的主流,也正在吸引别人的眼球,但大多是负面的。
不可否认易中天有些章节的论据证明论点有所牵强,但绝大多数我认为是客观的。
请不要把看袁崇焕死的愚昧老百姓等同于百家讲坛的观众!
顺便告诫下楼上的,其实你也是观众之一,往往认为别人是傻子的人,其实自己才是真的很傻,永远不要低估别人的智商。

2007-8-3 00:15 dyingchild
今天偶尔描了一眼
大概这期是讲荆州什么的
说荆州和江东是世仇
为什么呢?
因为刘表的大将,江夏太守黄祖把孙建给打死了:cai:

记得志里面说孙建是中流矢而亡,难道这流矢是黄祖放的?:qDD+:qDD+

页: 1 2 3 [4] 5 6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