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8-11 18:16
雷动于九天之上
埃及漫记
引子
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过几次埃及。对于埃及的古迹,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匆匆驻足,也不能不被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厚重感所感染和震撼。当年手里只有个100万像素的小相机,摄影水平更是烂得出奇,大家凑合看看。以前在埃及的时候,看过几本初级埃及历史书,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讲解内容中错误必定不少,也恳请达人一一斧正。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4640&extra=page%3D1][size=2][color=blue][u]第一季:开罗博物馆[/u][/size][/color][/url]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4640&extra=page%3D1&page=2][size=2][color=blue][u]第二季:开罗掠影[/u][/size][/color][/url]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4640&extra=page%3D1&page=4][size=2][color=blue][u]第三季:金字塔和帝王谷 -法老的陵寝[/u][/size][/color][/url]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4640&extra=page%3D1&page=5][size=2][color=blue][u]第四季:永远的卡纳克[/u][/size][/color][/url]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4640&extra=page%3D1&page=7][size=2][color=blue][u]第五季:埃及拾遗[/u][/size][/color][/url]
[[i] 本帖最后由 雷动于九天之上 于 2006-8-23 21:28 编辑 [/i]]
2006-8-11 18:18
雷动于九天之上
第一季:开罗博物馆
在18世纪,埃及的文物流失非常严重。1798年拿破仑对埃及的战争,次年罗塞塔碑的发现,特别是共18卷的《描述埃及》一书于1809年至1816年在欧洲的出版,都极大引起了欧洲人对于埃及文物的兴趣。欧洲人的胃口很大,现巴黎,伦敦,柏林和都灵等博物馆内都有大量的埃及顶级文物。文物流失的制止开始于1834年,埃及出现了一些小型的文物收藏室。1863年10月18日,在布拉克(开罗旁边的一个小码头)落成了中东第一座国家博物馆。1893年,藏品被运到吉泽贺宫,最后在1902年迁入现在的开罗博物馆。此博物馆现座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六世纪的历史文物25万件,其中多为超过3000年的珍品。博物馆分为二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数十间展室中。因为开罗博物馆中的文物收藏洋洋大观,保存完好,美仑美奂,被称为“历史的沉淀, 艺术的奇芭”。
2006-8-11 18:22
雷动于九天之上
进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面的阿梅诺菲斯三世及其夫人泰伊的巨型雕像,高度超过10米。
2006-8-11 18:23
雷动于九天之上
这是生活在孟菲斯的“第一位祭司作家”卡.阿帕的木雕像,也被称作“切克.埃勒.贝莱特的雕像”。“切克.埃勒.贝莱特” 是村长的意思,所以这个雕像也被称作“我们的村长”。这座雕像之所以称为“村长”,是因为在把它挖掘出来的时候,村民们惊呼:“这不是我们的村长吗?”,因而得名。这反应出这座雕像非常地写实及平民化,这在古埃及的雕像及壁画中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古埃及的文物大部分都是从法老的陵墓及神庙发现的,主要以法老和诸神为描述对象,这一类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神性多于人性,像这种表现平民的写实艺术品是非常罕见的。
2006-8-11 18:25
雷动于九天之上
拉.霍伊普特/诺夫利特组像。男主人公拉.霍伊普特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一位王子,坐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妻子诺夫利特。王子皮肤呈棕红色,肩阔胸厚,肌肉丰健,体现出战争和征服的力量。女像皮肤则为淡黄色,一袭白衣,风姿绰约。这两尊雕像,王子是突出力的健美,妻子是呈现纯的柔美,刚柔并济,是古王国时期的典范作品,也是开罗博物馆的精华之一。但是,就像我在上一个帖子里说的那样,这个组像也集中体现了埃及王族的雕像规则:人物要正襟危坐,双腿并齐。男子右手横陈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女子则双手护胸或挽着男人的臂膀。面容也一定要平静严肃,缺乏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这两个雕像的眼睛是水晶的,据说曾有盗墓人举着火把进入陵墓,却雕像眼中闪烁的火光吓跑了。
2006-8-11 18:27
雷动于九天之上
罗塞塔碑,开罗博物馆中的唯一一件膺品,真品现存法国。但这块石碑对于解读埃及文化起了未可限量的作用。正是由于发现了这块刻有古埃及官方文字,民间文字和希腊文字石碑,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谜被解开了,古埃及数千年璀璨文明的大门被打开了。因此,罗塞塔碑被称为“打开埃及古老文明的钥匙”。而法国学者商博良因从罗塞塔碑中成功解读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被誉为“埃及学之父”,其编纂的《埃及语法》,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埃及文字的重要文献。
2006-8-11 18:30
雷动于九天之上
亡灵书,其历史之悠久,几乎和古埃及的起源并驾齐驱。亡灵书是一种陪葬的文献,主要内容是描写死者的生活,赞美死者的品格,还包括一些祭祀仪式和巫术咒语等等。古埃及人相信生命可以在阴间复活,复活的生命就可以按照亡灵书的内容在阴间生活。所以一言以蔽之,亡灵书是一本阴间的生活手册。古王国时期,只有法老和高官显贵才有亡灵书陪葬,后来随着纸草的普及,亡灵书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巫术和诅咒的应用也相应地越来越普遍,有点宗教的雏形。但在另一方面,宗教和巫术混杂在一起,又没有统一的教义对信仰进行规范,社会意识形态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
2006-8-11 18:32
雷动于九天之上
(本帖图片非原创)要提一下奈菲提丽的雕像(现存柏林国家博物馆),因为它和法国卢浮宫的“米洛岛的维纳斯”并称世界雕塑史上两位最美的女子雕像。同时,她的丈夫,十八王朝的法老阿赫那吞,也是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他大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控制,扩大法老王的世俗权力,这种重世俗人生权利的叛经离道改革,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同时,此人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淡化了神性而着重突出生活气息。也就是受他的影响,埃及艺术从这个时期开始终于逐渐摆脱僵化刻板的模式,给了生动活泼的现实主义一席之地。但与此人的艺术成就相比,他的武功又实在太差,在他统治期间,埃及土地沦丧国库空虚,此人堪称古埃及的李煜。
2006-8-11 18:34
雷动于九天之上
现在开始介绍开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图特卡蒙陵墓宝藏。图特卡蒙是十八王朝后期的法老王,他的父亲就是上文提到的诗人法老阿赫那吞。图特卡蒙9岁即位,20岁去世,他的生命就和十八王朝一样像火箭一般坠落。但他的墓从来没有被盗过,与那些生时化为人神,死后尸骨无存的法老王们相比,碌碌无为的图特卡蒙法老在这一点上是幸运的。
这是法老的内脏箱,一般有4个,法老的肝,肺,胃,肠经过防腐处理后放入其中。4个箱子各有保护神,是何露斯神的4个儿子:迈斯提,人形守护神(本图),保护肝;哈皮,狒狒形守护神,保护肺;杜姆特夫,狼形守护神,保护胃;可布塞内夫,鹰形守护神,保护肠子。
2006-8-11 18:36
雷动于九天之上
内脏箱会放入这个木制镀金神堂内,外面有伊西斯女神张开双臂来保护。伊西斯女神是冥王奥里西斯的妻子,慈母形象,经常施咒语保护苍生。
2006-8-11 18:39
雷动于九天之上
木制镀金御座。画面是安赫瑟娜蒙王后在给图特卡蒙法老身上敷圣油。
2006-8-11 18:42
雷动于九天之上
王后座椅,由象牙和玳瑁制成。
2006-8-11 18:45
雷动于九天之上
墓床。侧面是母牛形象,牛的头部极有特色,竖起的牛角中间夹着日轮,这造型和哈瑟尔女神一致,她代表法老王的妻子,主爱情和欢乐,它将载着法老的灵魂去往另一个世界。
2006-8-11 18:47
雷动于九天之上
另外一个猫形的墓床。在古埃及,猫被认为是联结人世和冥界的灵媒。
2006-8-11 18:50
雷动于九天之上
耳朵,眼睛和项圈处镀金的阿努比斯神木雕像。狼形,死神,法力极大。在古埃及,豺狼经常光顾墓地,所以死神被理解成狼的形象。
2006-8-11 18:52
雷动于九天之上
另外,阿努比斯神还是负责木乃伊制作的神。在冥王奥里西斯还是人间法老的时候,被自己的弟弟塞特杀死,就是阿努比斯神帮助奥里西斯,使其尸体保持不腐。所以在制木乃伊的时候,祭司会戴上象征阿努比斯神的狼头来进行仪式。
2006-8-11 18:55
雷动于九天之上
包金人形石棺,一共有三套,石棺面部形象地再现了图特法老的容貌。法老手中握着镰枷(一种农业用具)和鞭子,一手镰枷一手牧羊鞭,代表了古埃及生存的最基本的两种手段:农耕和游牧。后来这两种器具成了法老权力的一种象征,类似权杖。
2006-8-11 18:57
雷动于九天之上
图特卡蒙金面罩,重242磅。纯金制成,配有天青石,绿松石,光玉髓等珍宝,为埃及第一国宝。现在这个展览室里已全面禁止照相,除非你给看场子的一些小费。
2006-8-11 19:01
雷动于九天之上
陪葬的军队金制人像,类似兵马俑。战士们只是在每个人的腰间系有裤式短裙,身体裸露,彪悍骁勇。请注意,埃及的雕像中,即便是在行走的动态中,重心也从不放在单一脚掌上,可能是追求一种稳健的感觉。图特卡蒙的陪葬品中有两把宝剑我没有拍到,一把是纯金的,一把是金柄铁刃的。其中后一把极为罕见,因为古埃及没有铁矿,他们一直称铁为“天石”,因为只有从陨石上才能提炼到。图特卡蒙墓中发现的这把铁剑是古埃及最早使用铁的记录,其价值远远的超过那把纯金的。
2006-8-11 19:02
雷动于九天之上
陪葬品,随便偷到一个我就发了。
2006-8-11 19:05
雷动于九天之上
最后再说一下木乃伊,制作过程大家都是知道的了。一般来说,人们对尸体有一种先天的恐惧感,对木乃伊则更是感觉恐怖,这种感觉在影视作品中发挥得尤为厉害(如美国大片“木乃伊归来”中的木乃伊形象,完全是个邪灵的化身)。但实际上,古埃及人对于木乃伊并未赋予神秘和恐惧的涵义,古埃及人向往冥界的美好生活,他们的冥王奥里西斯的一个形象就是木乃伊,他代表着重生,代表着到另一个美好世界的希望。
2006-8-11 19:07
雷动于九天之上
本季完。感谢爱卡车友会毫思怀特先生提供部分图片。
下季预告:开罗掠影
2006-8-12 00:35
冰祁步
雷九居然把自己03年的存货藏到现在才给大家看啊
全文看起来像是看图说话,哈哈
我记得上海博物馆也举办过埃及文物展,客流如潮啊
不过能去当地观摩一定是更加的原汁原味
这些有日期的照片都是你自己拍的?
爱卡车友会毫思怀特先生是谁啊?
期待下季的开罗掠影 :q```+
2006-8-12 09:07
白手违命
赶来支持雷九兄,终得见兄西出埃及漫记,心有千言,一时竟不知何以下问。
2006-8-12 09:58
雷动于九天之上
[quote]原帖由 [i]冰祁步[/i] 于 2006-8-12 00:35 发表
雷九居然把自己03年的存货藏到现在才给大家看啊
全文看起来像是看图说话,哈哈
我记得上海博物馆也举办过埃及文物展,客流如潮啊
不过能去当地观摩一定是更加的原汁原味
这些有日期的照片都是你自己拍的? ... [/quote]
没有日期的是我拍的, 有日期的6张照片是我的朋友毫思怀特先生赞助的. 他很早就去过埃及, 我多曾向他请教古埃及各个方面的一些知识, 获益良多.
很早就答应白手先生把赴埃及的游记发出来, 但冗务缠身, 一直未能践诺, 实在抱歉. 有时间一定尽快更新此帖. :Th
2006-8-12 10:24
雷动于九天之上
[quote]原帖由 [i]白手违命[/i] 于 2006-8-12 09:07 发表
赶来支持雷九兄,终得见兄西出埃及漫记,心有千言,一时竟不知何以下问。 [/quote]
我这图解是小学生水准的, 白王大才, 尚请不吝赐教.
2006-8-12 10:45
风使
很好,虽然很多精品在电视杂志等多次看过了,但是这里的感觉更真实。从这里的图片看虽然清晰略差些,但角度和现场感觉是特别真实的。
支持下,期待下一辑。:unsure:
2006-8-13 15:20
雷动于九天之上
第二季: 开罗掠影
在介绍开罗之前,先要提一下古埃及的第一个首都孟菲斯。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兴建了这座古城。该城距现在的开罗市区30多公里,古埃及许多代王朝都以此为首都,并在附近修建了大批金字塔和神庙。此城原名“孟诺夫.莱”,希腊人称之为孟菲斯。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并修建亚历山大城作为首都,孟菲斯随即衰落。到公元前4世纪,该城已经成为废墟,只剩下几座神庙。公元969年,随着开罗城的建立,孟菲斯仅存的几座神庙也被推倒。现在,孟菲斯只保留着18世纪考古发掘的几处遗迹,最重要的即为塔赫神庙遗址(古埃及法老王接受加冕的神庙)。
2006-8-13 15:23
雷动于九天之上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本来伫立在塔赫神庙的门前,高达13米。现存两座比较完整的,一座在孟菲斯(本图),另一座伫立在开罗火车站前。埃及的法老王都极为热衷给自己进行“造像运动”,以显示自己的王权或标榜自己的武功。另外,在古埃及,人和神本是一体,法老王就是神的化身,所以他们给自己造庙立像也一点不脸红。都作为19王朝最具文治武功的拉美西斯二世,他把这一运动推到了极致。
2006-8-13 15:25
雷动于九天之上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是人类古文明史上最大的石雕,重700多吨。因为尼罗河水灾,雕像长期浸泡在水中,现在从膝盖以下已损毁。在古埃及的雕像中,如果胡须是直的,代表雕像时本人还没有死;是弯的,就表明那时他已经死了。这个雕像就是在拉美西斯二世生前雕的,而前面图特卡蒙的面具胡须是就是弯的。
2006-8-13 15:27
雷动于九天之上
到处都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此人特别擅长自我推销,对自己的武功尤其自恋。就算是惨胜,甚至是败仗,他也能说得跟胜仗似的。就雕像本身而言,和古埃及大部分雕刻一样,呆板木讷,其象征性远大过写实性。
2006-8-13 15:28
雷动于九天之上
阿梅诺菲斯二世的雪花石斯芬克斯雕像,是现存的完全用一整块石头制作的最大的斯芬克斯像(高4.5米,长8米),原被放在塔赫神庙的门口。
2006-8-13 15:31
雷动于九天之上
开罗,横跨尼罗河,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南端,由开罗,吉萨,盖勒尤比3省组成,人口现已超过1500万,是世界上十个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开罗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42年,当时它还是一个小村镇。公元969年,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孟菲斯城附近建立新城,命名为开罗,意为“征服者,胜利者之城”。
2006-8-13 15:34
雷动于九天之上
开罗因为其数以千计的清真寺塔尖,被誉为“千塔之城”。这是开罗最著名和最美丽的两座古清真寺。左侧的是苏丹哈桑清真寺(建于1356年至1363年间),被誉为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右边的是里法伊清真寺(建成于1912年),寺内有埃及王室中从帕萨总督到法鲁克国王的陵墓。
2006-8-13 15:36
雷动于九天之上
开罗另一座著名清真寺 -- 侯赛因清真寺的夜景。傍晚坐在侯赛因清真寺旁的咖啡馆门前,抽着水烟,喝着黑黑的埃及咖啡,看着汗•哈里里市场上商人和买主大声的讨价还价,听着从喧嚣鼎沸的嘈杂声中传出的阿拉伯音乐,真仿佛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里。
2006-8-13 15:39
雷动于九天之上
汗•哈利里市场,紧邻侯赛因清真寺,位于开罗市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走进这个市集,空气里充满香料和水烟的味道。这块地方原是法特梅三朝后裔的墓地,公元14世纪,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汗•哈利里以法特梅是叛教者无权建墓地为由下令拆毁墓地,并出资在此建起这个市场。现已成为开罗古老文化和东方伊斯兰色彩的一个象征,是世界各地游客购买纪念品的不二选择。
2006-8-13 15:41
雷动于九天之上
开罗古城堡是开罗的重要景点,仅次于金字塔建筑群。该城堡建于1176年,是阿尤布王朝国王萨拉丁为抵御十字军进攻开罗而修建的,城堡内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以及埃及军事博物馆。
2006-8-13 15:43
雷动于九天之上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于1830年,整个建筑具有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此清真寺的建筑师是个住在土耳其的希腊人,所以这个清真寺和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的样子类似,礼拜殿呈正方形,坐落在4根方形支柱上。
2006-8-13 15:45
雷动于九天之上
穆罕默德•阿里灵柩。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阿尔巴尼亚人,1805年被任命为埃及总督。在他统治期间,埃及名义上仍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但实际上和独立国家并无区别。
穆罕默德•阿里为了使埃及现代化,雇用了许多外国人充当技术顾问,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军队。但是,正是这些技术顾问中的许多人借机掠走了大量的古埃及文物。至于驻埃及的欧洲各国使馆人员,更是成了头号的文物贩子。对于这种文物掠夺行为,穆罕默德•阿里采取了默许的态度。结果在他统治期间 ,有13座神庙永远地消失,大批顶级古埃及文物被贩卖到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这一点上,穆罕默德•阿里可说是一个罪人。
2006-8-13 15:47
雷动于九天之上
清真寺西侧正中有一盥洗室,是供穆斯林礼拜时做小净用的。盥洗室的外墙壁是用雪花石瓷砖镶嵌的,所以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又被称为雪花石清真寺。
2006-8-13 15:49
雷动于九天之上
正中主座旁边的梯子通往布道台,每逢周末,有大阿訇站在上面主持礼拜。
2006-8-13 15:57
雷动于九天之上
寺内的特色是大量使用大理石,由链子悬挂的水晶吊灯组成了一个个同心圆。这些水晶吊灯是法国货,穆罕默德•阿里是个败家子,为了得到这些吊灯,他把伫在卢克索神庙前面的两个方尖碑中的一个作为交换送给了法国,那个方尖碑现伫立于法国协和广场。这个交易论价值应该是埃及吃了大亏的。埃及的方尖碑被运到欧洲的很多,意大利,英国,法国的很多广场上比比皆是。但论名气,还要数协和广场上的那一支最大。
2006-8-13 15:59
雷动于九天之上
埃及军事博物馆内展示埃及各历史时期军队的武器,装备,著名战例等等,博物馆门口伫立着埃及近代著名将领易布拉辛•巴沙铜像。
2006-8-13 16:01
雷动于九天之上
当然,说到埃及的军事,就不能不提自恋狂拉美西斯二世,不能不提让拉美西斯二世最为自恋的那场卡迭石战役,更不能不提这幅被誉为古埃及军事图腾的壁画。
拉美西斯二世是19王朝奠基人塞蒂一世的儿子,父子都崇尚武功。卡迭石战役,是埃及和赫梯(一个亚洲古军事强国)为争夺对古叙利亚(古代叙利亚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结合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长期战争中的一场血战。该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5年,当时,赫梯军派人故意被埃及人俘获并传递假情报,使得拉美西斯二世亲率的第3兵团在卡迭石中了埋伏,大有全军覆没的兆头。这时候,拉美西斯二世做出了让他自己毕生自豪的一件事,这件事在他有生之年被他不遗余力地刻画在一切可以刻画的地方:他跳上黄金战车,毫无惧色地向潮水般的敌人冲杀过去(本图)。恰巧此时,埃及第2,第5兵团赶到,与赫梯军展开混战。最后的结果是双方都损失惨重,两败俱伤。坦率说,拉美西斯二世是运气好,避免了一场惨败,最多也只能说是势均力敌。但在拉美西斯二世的努力下,这个战斗场面作为法老王勇敢无畏的代表作,被吹嘘了数千年之久。
2006-8-13 16:02
雷动于九天之上
开罗的街景没有怎么拍,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市政规划和交通两点:
市政
除了市中心的几座政府大楼,饭店和清真寺,作为埃及首都的国际大都市开罗没有什么象样的高层建筑,5层以上的居民楼就算是豪华住宅了。街道肮脏不堪,尤其以乞丐和无业者聚集的“死人城”(他们住在公共墓地里)为最,垃圾和塑料袋随风飞扬,我本来想下车看一眼的,最终放弃了。
烂尾楼随处可见,两三层高的小楼,上面是裸露的钢筋,一副没完工的样子,但房子里面却住着人。原来埃及有一项税收政策,就是房产竣工后要课以重税,为了避税,人们便索性永远不完工。至于是否有碍市容,那是管他娘的了。这样的做法居然也无人过问,市政部门的不作为也可见一斑。
交通
埃及城市之间的高速路并不封闭,经常有马车行人乃至放牛放羊的混迹其中,场面颇为惊险。埃及基本上没有交通法规,好多人在抱怨在中国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但我在埃及开车后再回到国内,感觉同胞们个个都是遵纪守法的模范标兵。
在埃及,开汽车修理铺无异于自杀,因为没有交规,车辆磕磕碰碰如家常便饭,他们也从不修理,就那么开。就算他们把你追了尾,你也很难拿到一分钱赔偿,他们认为这跟在街上走路不小心踩了你的脚没什么区别。
开罗的公共汽车不但比较破旧,而且车门永远开着,你只要愿意随时可以下车。所以,看埃及人上下公共汽车好象在欣赏轻功表演,老者小孩孕妇个个身怀绝技,车还在行进,他们便轻盈地窜上跳下,你要是第一次到埃及,一定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最惨的就是交通警察,纯粹是个摆设。看到有人违章刚想制止,就被司机骂个狗血喷头,然后车辆扬长而去,只剩下个小警察无助地僵在当地,比之我国交通警个个腆胸迭肚趾高气扬简直判若云泥。
2006-8-13 16:03
雷动于九天之上
本季完。
下季预告:让世界仰望的丰碑 -- 金字塔
2006-8-13 21:51
冰祁步
雷九更新得好快哇
那些文字叙述是以前写好的还是在线写的?
埃及漫记一共有多少季的描述呢?
占沙发等待着 :q```+
2006-8-14 08:39
雷动于九天之上
[quote]原帖由 [i]冰祁步[/i] 于 2006-8-13 21:51 发表
雷九更新得好快哇
那些文字叙述是以前写好的还是在线写的?
埃及漫记一共有多少季的描述呢?
占沙发等待着 :q```+ [/quote]
大部分是现写的, 不过为了保持帖子的连续, 也是先写好然后一起贴上来的. 因为隔的时间比较长了, 有些资料丢失了, 照片顺序也打乱了, 整理起来还是要花点功夫的. 周末能更新的快一些, 下一季可能要麻烦大家多等几天了.
一共大约5,6季罢, 谢谢4小姐的关注.:q```+
2006-8-15 16:55
贺兰拍马
喜欢看!谢谢雷九~:unsure::!*:^%
期待下期~
不过开罗的房子和交通真是够汗的~:qgod+
2006-8-15 18:56
白手违命
[quote]原帖由 [i]雷动于九天之上[/i] 于 2006-8-12 10:24 发表
我这图解是小学生水准的, 白王大才, 尚请不吝赐教. [/quote]
雷九兄这么说,使我很汗颜啊。当初兄与我讨论埃及诸神之时亦是互补互充,兄又何须自谦呢
说实在的,兄的旁白注释已然很到位饱满了,不需再行补充些甚么,还是静待更新欣赏罢:lol:
2006-8-18 16:21
雷动于九天之上
第三季
本季我们来谈谈法老王的陵墓:金字塔和秘密陵寝。
谈到人类的文明,首当其冲就要提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它是人类幼年时代最伟大的成就。金字塔把王权和神权的稳固强烈地表现了出来,时至今日,神秘悠远的古埃及王国和不可一世的法老王早已化为尘土,但金字塔雄风犹在,我们在它的面前依然感到渺小和卑微。金字塔的构思也反映出了古埃及人的信仰,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法老王是自然神,于是这些形象的典型特征就被赋予给了王权的纪念碑 -- 高大、稳定、不可动摇。闪米特人的入侵使得古王国的文明最终成为了永恒的失落,只有金字塔巍然伫立在广阔的大漠中,伴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默默地注视着古埃及的千古变幻。正如同那句著名的阿拉伯谚语说的那样:“人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
2006-8-18 16:22
雷动于九天之上
金字塔也有其发展的过程。最初的墓葬形式是在沙地上埋下尸体,在上面堆上沙堆,然后在沙堆的四周铺上石块起到固沙的作用。法老王的坟墓则在四周修有墓室,像一个长方形的土墩,称为“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意思是“板凳”)。到了第三王朝,传说中古埃及最杰出的建筑师伊姆荷太普为朱赛尔王修建了这座被认定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的石制的金字塔――阶梯金字塔(本图)。他在传统“马斯塔巴”陵墓的基础上,又叠加了5座渐次缩小的“马斯塔巴”,成了一座共6层,高60多米的等高阶梯金字塔,这个创意被认为是埃及古王国金字塔的雏形和开端。
2006-8-18 16:24
雷动于九天之上
这座阶梯金字塔的外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神庙――朱赛尔神庙。阶梯金字塔的建筑师伊姆荷太普也被古埃及人尊称为神,并把他的名字雕刻在朱赛尔王雕像的基座上。
2006-8-18 16:25
雷动于九天之上
向另一个方向望去,也有三个金字塔,都是第四王朝的开国君主斯尼弗罗法老(胡夫的父亲)修建的。他先修了一座阶梯金字塔,后又用石块将其填平,成了一座角锥体的金字塔(上图,图片由豪斯怀特先生赞助),但他相当地不满意。后来又修了一座弧形金字塔(下图),但他还是不满意。
2006-8-18 16:28
雷动于九天之上
于是,在弧形金字塔的旁边,又修建了一座角锥体的金字塔(本图)。这座高99米的金字塔,成为了后来10个王朝法老们修建金字塔的典范。因此,这座金字塔被称为“真正的金字塔”。因为金字塔开始修建于古王国,且最大的金字塔都建于此时期,所以古王国时期也被称为“金字塔时代”。
2006-8-18 16:29
雷动于九天之上
最著名的金字塔当属吉萨三大金字塔。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因顶部剥蚀,现在只有约137米高。除了修建了最大金字塔之外,胡夫法老在位期间留下来的其他事迹却少之又少。另外,从公元9世纪阿拔斯王朝马蒙哈里发凿洞进入大金字塔开始,谁也没有见到过胡夫法老的木乃伊。所以有学者认为,胡夫法老的真正陵寝尚未找到。
大金字塔原来是可以攀爬的,但在1983年,有两人因攀爬金字塔而摔死,从那时起埃及政府就禁止游客攀爬。听说给些小费,可以在夜间去爬,我年事已高,未敢涉险。
2006-8-18 16:31
雷动于九天之上
哈夫拉(胡夫之子)金字塔,143.5米高,由于胡夫金字塔顶部的剥蚀,它成了目前最高的金字塔,外围是哈夫拉神庙遗址。
2006-8-18 16:34
雷动于九天之上
哈夫拉金字塔的东面,伏着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当年希腊的旅行家们走到这儿,不禁大叫起来:“斯芬克司!”斯芬克司是希腊神话中的怪兽,但其实狮身人面像在希腊神话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比较正统的当然是说它和金字塔共同显示了法老生前的无上权威以及死后的灵魂不灭。这种创造起源于图腾崇拜,把某种动物当成祖先或神加以崇拜,再把法老的面容雕在这种动物身上,这就意味着法老是神的化身,借以显示其权威的神圣。
埃及政府对狮身人面像进行过多次整修,但我觉得修缮后的感觉很不好,刀削斧劈的痕迹让这个历史遗迹变得不自然了。狮身人面像有些残缺固然可惜,但正是这些残缺却体现出了令人震撼的历史厚重感。
2006-8-18 16:37
雷动于九天之上
曼考拉(哈夫拉之子)金字塔,仅65.5米高,制作粗糙,和第四王朝的衰落一脉相承。
2006-8-18 16:38
雷动于九天之上
埃及现已勘察到的金字塔有80多座,多数已坍塌,尚完整可供研究的还剩下30多座。这些金字塔全部都修建在尼罗河的西岸,这和埃及人的生死观念密切相关。他们认为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生命的源头,而西岸则是人死后的去处。
古王国后期,一方面埃及陷入动荡和分裂,无力再承建大型的金字塔;另一方面,金字塔过于显眼,暴动和盗墓使得法老们无法享受死后的安宁。终于,德尔巴哈山谷中响起了持续数百年的金声玉振,西底比斯的静谧深山成为了太阳神之子新的栖身之所。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