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客观公允,《说唐》武力大排名!


2008-7-24 11:58 无为楼主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7-24 11:27 发表
各位朋友,《说唐》中开篇提及杨林有两条各150斤共300斤的虬龙棍,但只有一次提及只使用一根:【元庆大怒……扯起锤来,"当"的一锤,杨林双手把囚龙棒一架,……把一条囚龙棒打为两段,震开虎口,两手流血,大败而走。 】,其他没提及他是双手双棍还是双手单棍!
平时他到底是用单棍还是双棍? [/quote]
[size=5]应该是两条,就算遇裴元庆那次,也应该是两条,不然就不会说“把[color=Red]一条[/color]囚龙棒打为两段”了(两条棍,这里被打断了一条)。[/size]

2008-7-24 12:06 emony007
秦琼是老猪手下大将下凡!

[size=4]至于“秦琼跟猪八戒是同一个神的用意又是什么”,俺的理解是神号相同而已,人与半兽人哪有什么半点联系?
———————————————————————————————————————

孤狼兄,对照以下几段,可以看出:
【————名唤太平郎,系上界[color=red]左天蓬大将[/color]临凡,隋唐称第十六条好汉。】
善本、合传本相同

【秦叔宝却是[color=red]左天蓬大将星[/color]临凡,尉迟恭是黑煞神降世,那黑煞神晓得左天蓬的厉害,却不肯下凡来————】————善本
【秦叔宝却是[color=red]左天蓬大帅星[/color]临凡,尉迟恭是黑煞神降世,那黑煞神晓得左天蓬的厉害,却不肯下凡来————】————合传本[/size]
[size=4][/size]
[size=4]由于猪八戒的通俗官号是“天蓬元帅”,又称“左天蓬元帅”,对称‘天佑星’,可能大伙看书不仔细,看到一个天蓬就想到猪八戒,再加上合传本不知是抄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后文突然出现[color=#ff0000]左天蓬大帅星[/color][color=black]的字眼,所有有相当的朋友就把秦琼和老猪联系起来![/color][/size]
[size=4][color=#000000]实际上:1、[/color][color=#ff0000]左天蓬大将星[/color][color=black]只是老猪手下大将;[/color][/size]
[size=4][color=#000000]            2、从西游记中得知,老猪已经先于秦琼下凡,老猪加入西游5人组时护国公还在世。[/color][/size]
[size=4][color=#000000][/color][/size]
[size=4][color=#000000]所以我的结论是:秦琼是老猪或老猪的后任手下大将下凡![/color][/size]

2008-7-28 16:35 emony007
回复 #301 无为楼主 的帖子

[size=3]朋友,你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有不妥之处:
1、【元庆一锤,杨林双手把囚龙棒一架】我们先假设杨林用的是双手棍,‘双手一架’这个动作就只有双棍呈十字交叉型往上一架;
2、【把一条囚龙棒打为两段,震开虎口,两手流血 】既然是两手流血,更加证明这是在十字交叉型的招架姿势下,既然是这样,怎么可能只把一条棍打断。
所以我认为杨林手中只有一条棍,他是双手举棍上架而棍被打成两半才合理![/size]

2008-7-29 19:23 绿毛龟
回复 #303 emony007 的帖子

我来答。
一般使双手兵刃的,重量肯定不会相同,必然一边稍轻一边稍重,这也符合我们一般常识。据称,某版本的三国中,典韦的双戟就是一枝 41 斤,另一枝 39 斤。
这种情况下,一根折断是很正常的

2008-7-29 19:25 孤狼在途
[size=3]增添了一些有趣的附件:

小浣熊隋唐人物卡18将----在第一页。
隋唐风云榜兵器马匹-------在第一页。
连环画兴唐传彩封----------在第二页。
连环画川版说唐彩封-------在第六页。
连环画福建版说唐前传彩封------在第七页。

随时会有增加,敬请留意。[/size]

[[i]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8-7-30 11:09 编辑 [/i]]

2008-7-30 10:13 emony007
回复 #304 绿毛龟 的帖子

[size=4]不过说唐开篇时也提到两根棍都是150斤!:qoo+[/size]

2008-7-30 11:02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7-30 10:13 发表
不过说唐开篇时也提到两根棍都是150斤!:qoo+ [/quote]
[size=3]没什么不解的,本来就是两根棍,白纸黑字写的分明!

读书认真可取,纠缠细节不必。在两根棍十字交叉型的招架姿势下,当然也可能将其中的一条打成两半,受力大的那条先断,哪有受力分布那么均匀的道理?莫非小兄以为裴三手里拿着两杆称?[/size]

[[i]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8-7-30 11:09 编辑 [/i]]

2008-7-30 19:21 zidaneluo
段老那本,上册不错,下册平庸,岂能和张老的相提并论?

2008-7-30 20:33 emony007
回复 #308 zidaneluo 的帖子

请问军师,你说的什么书?

2008-7-31 10:03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沙加1110[/i] 于 2006-8-8 03:55 发表

全唐书不知为何 [/quote]
看这个,可可作参考资料:
[url]http://www.dushu5000.com/bookroom.php?stype=title&skey=%E5%85%A8%E5%94%90%E6%96%87[/url]

2008-7-31 20:15 ylh2004
狼爷,嘛时候更新?莫吊俺胃口,最是眼谗得紧。

2008-8-1 04:16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08-7-31 20:15 发表
狼爷,嘛时候更新?莫吊俺胃口,最是眼谗得紧。 [/quote]

[size=3]谨遵您的吩咐。
更新:伍云召之③独斗无敌将。第八页![/size]

[[i]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8-8-1 04:18 编辑 [/i]]

2008-8-1 09:52 emony007
说唐中兵刃重量的一处可能有误

[size=4]在说唐全传中,兵刃重量是武力比较重要的一个信息指标。
我认为书中谈及鳌鱼的长柄的金瓜锤重量才50斤有笔误之嫌。
以书中有人吹他“胜似唐家李元霸”的评语,加上是长兵器,出场就把用64斤斧头的程咬金虎口震开的表现。他不大可能用50斤的‘轻兵器’。
我个人认为,150斤、250斤可能性较大![/size]

2008-8-1 21:30 逍遥轩
楼上,那长柄金瓜锤所谓50斤是程咬金看到鳌鱼所自言自语调侃的话语。
“嗄!原来是这样一个,倒象是东岳庙中的道人。手里拿着金瓜锤,看来倒有五十斤重。”
这些都是68回本才有的语句。66回缩减本是没有的。(66回本不单删改了鬼神宿命的话语,也删改了一些粗口和不少精彩的细节和话语)
比如铁冠道人请鳌鱼时候吹嘘:“胜比唐家李元霸,不让先朝楚霸王”。66回本是无此话语的。

2008-8-1 21:40 逍遥轩
另外,鳌鱼与程咬金对战,两版本也有出入。
66回本是鳌鱼金瓜锤打来,咬金举斧架,虎口被震开了
68回本是咬金举斧砍,鳌鱼拿锤架,咬金打了一个脚癖,虎口被震开了。
对比程咬金与裴元庆对战,也是咬金把斧砍下,元庆把锤一架,斧转了口,震得咬金满身麻了,双手流血。
比较之下,鳌鱼当在元庆之下。

2008-8-1 22:35 emony007
回复 #315 逍遥轩 的帖子

[size=4]那当然,在我的哪篇小文《说唐排名争议及解决》中把此人武力定位于罗成、杨林之间,当然比裴三少差远了。[/size]
[size=4]还有阁下的意思是不是那重量只是程咬金胡说的,而[/size][size=3]鳌鱼兵器实际重量不得而知![/size]

2008-8-1 22:44 逍遥轩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8-8-1 22:35 发表
那当然,在我的哪篇小文《说唐排名争议及解决》中把此人武力定位于罗成、杨林之间,当然比裴三少差远了。
还有阁下的意思是不是那重量只是程咬金胡说的,而鳌鱼兵器实际重量不得而知! [/quote]
没错。确实不得而知

另外,从铁冠道人的将其比为李元霸和项霸王,且其对程咬金的表现类似但不如裴三公子,本人将其气力定位为雄阔海水平左右。
但总体水平很难说~~

[[i] 本帖最后由 逍遥轩 于 2008-8-1 22:46 编辑 [/i]]

2008-8-1 22:51 逍遥轩
[quote]原帖由 [i]逍遥轩[/i] 于 2008-7-19 23:40 发表


楼主,由于最近本人在玩曹操传mod,瓦岗异闻录(估计很多同好也是),所以又对阁下此贴重燃兴趣
翻出来又看了遍,可是大概有一年未更新了,伍云召的还没写完
不知孤狼近来是否有想法把此坑填完? [/quote]

今天发现孤狼楼主总算又更新了,虽说量少了点,呵呵~~
本人近来一边玩着曹操传mod--瓦岗异闻录,一边看着楼主此文,感觉真不错......

2008-8-2 23:28 emony007
期待着孤狼兄重现江湖!

2008-8-6 06:34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ylh2004[/i] 于 2008-7-31 20:15 发表
狼爷,嘛时候更新?莫吊俺胃口,最是眼谗得紧。 [/quote]

[size=3]谨遵您的吩咐。
更新:伍云召之④也说丈八枪。第八页![/size]

2008-8-6 09:39 麒麟子
我也很久不见老狼了,很想念啊

2008-8-7 00:50 emony007
回复 #320 孤狼在途 的帖子

盼望着孤狼兄的伍天锡篇快点出场!

2008-11-19 17:00 emony007
回复 #320 孤狼在途 的帖子

孤狼兄,快出山吧,我们等不及了!

2009-8-21 00:31 逍遥轩
一年多没更新的帖子~~
孤狼竟然在自己的三国武评帖里对此帖打广告.......

2009-8-21 08:30 ciqyangs
[quote]原帖由 [i]逍遥轩[/i] 于 2009-8-21 00:31 发表
一年多没更新的帖子~~
孤狼竟然在自己的三国武评帖里对此帖打广告....... [/quote]
你还要帮他顶起来:titter:

2009-8-21 13:41 河北颜良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8-8-6 06:34 发表


谨遵您的吩咐。
更新:伍云召之④也说丈八枪。第八页! [/quote]


[size=4]正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伍云召丈八蛇矛没有被李元霸打断,罗成的240斤的丈八滚云枪倒让李给打折了?[/size]:titter::titter:

2009-8-23 21:25 drof00007111
:titter:被广告引进来了

2009-8-23 21:47 孤狼在途
[size=3]将此贴暂时放在一边,俺现在的兴趣专注于三国,本来时间就有限,哪里有两头出击的道理?不会让大家等太长。

不过,似乎看到有仿俺文风的帖子,说的似乎也是隋唐之类,像不像大家自己去体会。

无需再顶,再顶没用![/size]

2009-8-23 23:40 沙加1110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9-8-23 21:47 发表
不过,似乎看到有仿俺文风的帖子,说的似乎也是隋唐之类,像不像大家自己去体会。
[/quote]
给个链接瞅瞅:P

2009-8-25 22:42 sukerdg
先不论具体的,光楼主这么多字,也是深感佩服

2009-9-3 16:17 chensanlang
李元霸为什么那么厉害?因为他是修真者,且修到了金丹期,但是却在突破元婴期是走火了,于是死掉了。他根本不是凡人。

2009-9-7 21:45 沙加1110
[quote]原帖由 [i]chensanlang[/i] 于 2009-9-3 16:17 发表
李元霸为什么那么厉害?因为他是修真者,且修到了金丹期,但是却在突破元婴期是走火了,于是死掉了。他根本不是凡人。 [/quote]
金翅大鹏鸟不需要修真

2009-9-25 23:01 张洋
南阳关一段中的伍侯爷犹如横空出世

2009-9-29 20:22 lmozhly
罗松明显比罗成厉害嘛

2009-10-11 10:57 chenji8074
个人比较喜欢 伍云召

他应该算我心目中排名前三的人物

2009-12-4 19:32 dagaidui
最近正玩瓦岗,所以很感兴趣:^%

2009-12-8 20:59 孤狼在途
[size=4][b]此贴可删,半截没意思![/b][/size]

2009-12-17 18:06 逍遥轩
孤狼不打算续下去了么?
那么大家都没意思了~~

2013-3-25 22:22 功夫小白
看得挺带劲,结果你:hz1031:太监了

2013-3-27 10:55 shicanhui
首先我觉得作者说谁第几那肯定是第几了,也不用排
至于有人拿李寻欢和上官金虹和天机老人说事是不合适的,百晓生的是“兵器排行榜”不是武力排行榜,兵器排行在前当然不一定战斗力一定在前
不过如果作者没有这个好汉排行榜,我真觉得裴元庆比宇文成都厉害,我就简单点说吧
1.宇文成都拼尽全力打败四五六三条好汉VS裴元庆一招打败第八好汉
我觉得裴元庆更酷点。
2.至于长兵器短兵器砸刺挑我觉得我们就不要替好汉们操心了,都是身经百战的猛人,怎么打怎么挡想来都心中有数,回合数才是依据,无论如何,李元霸与宇文成都、裴元庆的单挑非常符合武评公理第二条:A、B均和C战斗过(有效战例),而C击败B的回合数高于击败A的,A武力高于B。(公理第一条:有效战例下A直接击败B,A武力高于B)
裴元庆一合击败宇文成都属于无效战例当然不能引用公理一,但公理二确实适用。
宇文成都和李元霸的几次战斗均无超过三合,后面几次可以勉强说“心理有阴影”,第一次也因为举石头产生“心理阴影”,那宇文成都心理太脆弱了。

页: 1 2 3 4 5 [6]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