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7-21 17:45
皇城跟
登山杂感
登山杂感
上级组织学习,想是让大家避开酷暑,学有所成,特地把地点安排到山里,好在讲了不错的几课,不至于落个冠冕堂皇之名。
山是孔子所说“登泰山而小鲁”的鲁山。一周前在泰安参加了一个会议,顺便登了泰山。泰山海拔1500米左右,只达到峨嵋山的腰,鲁山海拔只有1100米,要“登鲁山而大泰”了,泰山的名气大,大在他的雄壮、人文和日出。
从平原里拔起一座高山,肯定是雄壮的。远望去,似乎玉皇顶已插入云丛,挺拔高耸,确有“擎天捧日”之势,但我到了山上没体会到,拜了科技进步的赐,登山成了乘车,先是大巴车后是索道车,下了车,已越过了最险峻的泰山十八盘,哪还有什么雄壮可以感受。
至于人文体现在山上的石刻中。那些刻字,却非代表文化,在我看来,醒目的染成红色的大字是权势的象征。先后曾有七十三位皇帝及数不清的达官显贵登临泰山,石刻的大字就是他们之中的人留下的。今年五一,江泽民同志也步前辈之后尘登上泰山,老人家如此高龄,仍有攀泰山之志,让我敬佩,只可惜了五一那天泰山的游客,登不得山。
泰山的日出好。北方的天气多晴,初升的太阳不易被阴云裹住,可恣肆的展示她浮出地平线的光彩。我没看到,那个时刻,太阳在攀爬,我在睡觉。不看日出,是因几个相约登山的参会同道。和他们一起登山,到了碧霞祠,随他们拜祭碧霞元君(又称泰山老奶奶),据说进香时燃的香越粗长心越诚,此三位君舍得花消,其中一位买了单个999元的香三柱,可笑的是还要发票。拜祭时,几位口中念念有词,状极虔诚,拜祭完毕,其中一位指着老奶奶的头部,说那里显了一圈乳白色的光晕,于是乎手舞足蹈起来,似乎刚刚所许之事立刻成真,我好奇端详,那有什么佛光,倒似团妖气。
经这一出,兴致大减,我实在不能把“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持三千香资拜祭神仙与吟着诗歌观日出的情致联系起来。本是爱名利世故的人却充风雅,我难与他们为伍,于是回宾馆睡觉去了。
这次在鲁山学习,住在半山腰,周六课后,领导小组安排周日休息,让大家饱览下鲁山的秀色,我来过一次,风景看的乏味了,已无登它的冲动。饭后,背鲁山而走,见一干枯的小溪,乱石中生出朔多不知名的小草,顺着溪沟快步走了约莫半个钟头,见前方一小山,林木丛生,不知何名,我无意知道山的名字,就唤他做“无名山”。时至傍晚,下起蒙蒙丝雨,抬眼望去,一幅绚丽的青绿山水画就在眼前,树盖憧憧,山石奇峻,忽而半山处升出氤氲之气,和着天边云霞聚散,触遇成形,似蛟龙翻海,似嫦娥月舞,让人心旷神怡,不禁对无名山神往起来,于是决定周日整理行装,来登此山。
回到驻地,询问了鲁山管理人员那山的情况,知道那边的几座山因为山路稍险,有野狼伤过羊群,至今未开发,少有人去,山上树木年长、密集而又苍翠,本有登山的小路,年久失修,不易攀爬。我以为,如今的世道,畜生也是怕人的,一二只狼算什么。周日一大早,学友们依安排共游鲁山,我托辞不去,换了登山的衣服,带了山东煎饼、饮料等向无名山而去。
走到山下,虽强说野狼怕人,我还是有些恐惧的,就寻了根结实的树枝,一来做杖,二来算把防身的武器。我顺着被杂草荆棘淹没的山路行去,此时山上的野果已满树,有梨、苹果、桃、栗子、柿子等树,青色的果挂在枝头,偶有山风袭来,颤颤悠悠,象是对我迎头微笑,惹的我心动,我想,即使没有农药激素,这些果子也会成为最甜美的,可惜品尝不到,但现在是舍不得糟蹋它的。这些是我叫得出名字的,其他不知名的树木只能形容形状,这些北方的大树多是落叶乔木,夏天是他们最俊美的时刻,直径如小面盆,高大茂盛,互相拥蹙,把七月里的烈日完全遮住。大树下的花草也迷人,更招引了些曼妙的小精灵,蜜蜂、蝴蝶等贮在小花上,招展着身资,也有平日里见不到的,有如枣粒大的蜘蛛、乒乓球大的铁牛、麻雀大的蝴蝶,这些精灵亏着遇得是我,如是旁人,或许会变成猎奇者的标本了。
山很矮,不多久到了山顶,此无名山是群山里的一个,从山顶了望,众山粘连一起,前方的那山于此山的腰部而起,林木深远,山风吹过,四周青山如水波般微微起伏,煞是壮观,于是向前方更高的那无名山行进,此山树木更茂密,进了林木深处,驻足感受下“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的静廖,虽未闻鸟鸣,却有蝉声高昂,果然醉人,听到蝉声,却有一丝遗憾,为何只有童年才有伙伴约我捕蝉。
梦中醒来,继续前行,此时路变得很窄,只能容一人攀爬,我已顾不得荆棘的缠绕,任脚腕处刮出血痕,山路尽处, 平整开阔,树木稍稀,中间有一小亭,破败不堪,漆色班驳,拍了拍立柱,微微晃动,还算牢固,自己也累了,便坐在小亭上微憩,亭旁倚着一颗巍然从树盖中挺出的银杏树,此树需两人环抱,树龄应在数百年之上,此树于大树丛中拔起,如鹤立鸡群,经年的山风刻入银杏的年轮,树干上布满沧桑,遂想到“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是诱人不思进取,误人以歧途了。
休息了半个钟头,继续攀爬,行至第四座无名山,见此山陡然高耸,再无铺砌的山路,但我还未尽兴,于是手脚并用,抓住树木杂草而爬,渐渐大树已稀,山石突露,只有石缝里挤出的矮松、酸葡萄和酸枣树,酸枣树多刺,用手抓时被刺破多处,此时心情舒畅,也不觉得痛了,累了一身汗,爬到前方峭壁下,峭壁平直而上,无法攀登,在它左侧,山石凸出,似是山头上生出的巨大鼻梁,表面平滑光整,我拉住矮松,脚下左蹬右踹,用了全身的力气终于爬上山岩,此时已近中午,躲在峭壁的影子下,远望四周,右侧远处便是鲁山的峰顶,山顶的电信塔依稀可辨,前方群山层峦叠嶂,秀色浩瀚无垠,回望来时的路途,竟感觉不出路的崎岖与幽深,来时的惧怕及神秘感已荡然无存。
细细的欣赏眼前的美景,这景致虽比见过的峨嵋的清秀、黄山的灵逸、华山的险峻、泰山的雄壮稍逊,但现今那些山只可看人,不可看景,此时眼前的美景却独属于我的,想起黄山谷的一句“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此时用在我身上正恰当。
傍晚之前,还要集合开会,等到身上有了力气,便向驻地行去,路上想起近日的学习,所听的课千篇一律,只是学了一个口号,即胡书记所说的“创新”,如何创新,不正如寻觅这眼前的美景,循规蹈矩,瞻前顾后,只能是看到了泰山,丢失了美景。
后记:学习、开会还要写心得,不想罗列口号,于是写了这个,如果交上去定是不合格,本是俗人,处俗世中,如何脱俗,偶有闲情,故做清高一次。
[[i] 本帖最后由 皇城跟 于 2006-7-23 08:40 编辑 [/i]]
2006-7-21 18:35
壇花一現
樓主果然登山了:):
膽識過人啊!真遇上狼,首先一定要大聲吶喊震住它,再打它!
好文~~~~~~
2006-7-22 09:28
冰祁步
这简直是借学习之名,行旅游之实嘛 :rolleyes:
泰山旧闻盛名,可惜无缘拜会,尤其是大热天的爬山,我貌似没那么大的力气 :q(+
内容写得很精彩,使人更为神往啊 ^0^
2006-7-22 09:52
弓骑步
原来老跟是腐败分子啊,鄙视。:P登山不是轻松活儿,上山很累,但是到山顶时心情很好,下山心情更好。
2006-7-22 09:59
TOP
果然好文!
夹叙夹议,有引有评。行文风趣,常有妙语。
赞一个。
2006-7-22 19:28
壇花一現
good !:^%
2006-7-22 20:05
秦楚荒夕
以前爬过山,后来发现下来的地方并不是上去的地方,就觉得登山特别奇怪。
呵呵,比当年学的登泰山记有意思。
2006-7-22 22:19
风使
爬山的感觉真好。
我挺叶公好龙的,向往着爬山,也真的喜欢爬山,但是一旦爬山很消耗体力,爬的我形散神也散,根本没有工夫观看风景,我就会毅然放弃不爬。所以与其说喜欢爬山,到不如说是我喜欢看山。:lol:
2006-7-23 02:09
蒹葭苍苍
省厅?官腔文章,这两个字最好改改.有故意炫耀的嫌疑.
2006-7-23 08:24
皇城跟
[quote]原帖由 [i]蒹葭苍苍[/i] 于 2006-7-23 02:09 发表
省厅?官腔文章,这两个字最好改改.有故意炫耀的嫌疑. [/quote]
改成“上级”吧,有什么可炫耀之处,我于我的工作早已厌恶透顶,若在南方,公务员反倒是被瞧不起的。
2006-7-23 20:57
庞桶
老醋有点敏感过度了吧
连日夷中都有忠正之辈,何况我中华之公务员队伍?
其中藏龙卧虎,只不过十年如一日的公务员工作容易吸干人的灵性,然而以异酋长、皇城河东等辈观之,尚不可以偏概全。
2006-7-23 21:10
庞桶
莫说写字,就说看景亦是抒怀
只可惜了这一山风景,真是佐酒的佳物,直应与二三子高呼低叫,畅怀而返,如今只得戚戚惨惨切切的楼主独享
2006-7-24 17:22
村夫
泰山好啊,五岳洒家一个也沒去过。:qP+
2006-7-26 17:39
皇城跟
[quote]原帖由 [i]庞桶[/i] 于 2006-7-23 20:57 发表
老醋有点敏感过度了吧
连日夷中都有忠正之辈,何况我中华之公务员队伍?
其中藏龙卧虎,只不过十年如一日的公务员工作容易吸干人的灵性,然而以异酋长、皇城河东等辈观之,尚不可以偏概全。 [/quote]
做到忠正难呀。上梁不正下梁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求对得住良心就可了。
江老登泰山二日,可知地方政府和游客损失多少,要按亿计。
泰山上妖气颇重呀。
何时才能“法大于权”呀。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