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2 14:50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梦霸[/i] 于 2009-2-12 14:48 发表
吕关张赵马黄颜文都可以在100合内打败许储是书里写的 [/quote]
那你找出来吧.不如你回去自己写一部三国演义,可以写老许被这几个人一回合就干死..可惜,事实就是马超被老许暴虐...连枪都没保住...
2009-2-12 15:20
梦霸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2-12 14:50 发表
那你找出来吧.不如你回去自己写一部三国演义,可以写老许被这几个人一回合就干死..可惜,事实就是马超被老许暴虐...连枪都没保住... [/quote]
吕布20合就打得许储让人救命,关羽把许储和徐晃一起打飞,张飞把许储秒了,赵云把许储于禁李典一起打飞,文丑30合打败和许储武力相同的徐晃,这些都证明许储武力比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都差很多
2009-2-12 15:25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梦霸[/i] 于 2009-2-12 15:20 发表
吕布20合就打得许储让人救命,关羽把许储和徐晃一起打飞,张飞把许储秒了,赵云把许储于禁李典一起打飞,文丑30合打败和许储武力相同的徐晃,这些都证明许储武力比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都差很多 [/quote]
拜托别在这里乱喷了。.
吕布和老许20回合书中明言"不分胜负".可有半分下风或者如张飞一样枪法散乱??曹操是为了迅速取胜才让人一起上.
关于杀退徐许两人,明显是两人有顾忌,有曹操之前的言语.
赵云打飞三人??拜托别YY好不好??且不说罗本里是张辽而非老许.就是毛本,也明显是刘备走后,赵云趁势逃脱.
张飞秒老许???这些腻了的无效战例还敢拿出来??不怕丢人??
综合来看,在公平交锋下,老许单挑输给过谁??你自己也心虚吧...
2009-2-12 15:35
梦霸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2-12 15:25 发表
拜托别在这里乱喷了。.
吕布和老许20回合书中明言"不分胜负".可有半分下风或者如张飞一样枪法散乱??曹操是为了迅速取胜才让人一起上.
关于杀退徐许两人,明显是两人有顾忌,有曹操之前的言语.
赵云 ... [/quote]
吕布和许储20合"不分胜负"是说吕布占了上风,许储在死撑,不是曹操让人助战,许储就危险了
关羽打败徐许两人是因为关羽武力大于徐+许,曹操可没说让徐许两人手下留情
三人没追上来,当然是被赵云打飞了,要不然怎么不敢追?
张飞秒许储是演义里写的,怎么是无效战例?我还说许马之战的是无效战例哪
综合来看,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许储和其他曹将群殴关张赵都占不到便宜
在公平交锋下,许储单挑关张赵的结果只能象华雄一样
2009-2-13 00:09
phoenixdaizy
许诸关键是其他的战绩太差了。如果单论单一战绩,我觉得关羽斩颜,文,吕布也做不到吧。
2009-2-13 00:28
emony007
回复 #184 梦霸 的帖子
[size=3]我说朋友,你太主观了,还是为了和醉朋友辩论而辩论?[/size]
[size=3]【吕布和许储20合"不分胜负"是说吕布占了上风,许储在死撑,不是曹操让人助战,许储就危险了】[/size]
[size=3]想当然了,什么时候‘不分胜负’变成了某人占上风,是不是你认为他是一吕,所以理所当然占上风?[/size]
[size=3]
【张飞秒许储是演义里写的,怎么是无效战例?我还说许马之战的是无效战例哪】
那是特殊情况下的单挑,应该是无效,但也不是完全无效,因为在嘉靖版中许褚的酒已经醒来大半!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公平交锋下,许储单挑关张赵的结果只能象华雄一样】
你的话也对也不对,因为那三个人武功不知哪时会突然强很多;如果正常情况下,连关公都未必拿得下华雄!
综合来说许褚实力应该逊于关张赵,和典韦并列,实力不逊但在总成绩上略差过吕布、马超![/size]
2009-2-13 01:13
梦霸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2-13 00:28 发表
我说朋友,你太主观了,还是为了和醉朋友辩论而辩论?
【吕布和许储20合"不分胜负"是说吕布占了上风,许储在死撑,不是曹操让人助战,许储就危险了】
想当然了,什么时候‘不分胜负’变成了某人占上风 ... [/quote]
我最客观了.那个醉眼太主观,我在开导他
[color=Red]想当然了,什么时候‘不分胜负’变成了某人占上风,是不是你认为他是一吕,所以理所当然占上风?[/color]
如果是吕布军先派人助战,我就会认为许储占上风了
[color=Red]那是特殊情况下的单挑,应该是无效,但也不是完全无效,因为在嘉靖版中许褚的酒已经醒来大半!有一定参考价值![/color]
哪里是特殊情况?明明是正常单挑,嘉靖版里没写许储因酒醉抵不住张飞,可见张飞秒许储是正常单挑.虽然赢得很轻松,但也不能说赢得很轻松就是特殊情况下的单挑.类似战例还有关羽2合打败文丑,赵云1合打败高览,马超3合打败张颌
[color=Red]你的话也对也不对,因为那三个人武功不知哪时会突然强很多;如果正常情况下,连关公都未必拿得下华雄![/color]
关羽已经证明了他能一合拿下华雄,而华雄却没有证明他能不被关羽拿下.同样的道理,张飞已经证明了他能一合拿下许储,许储却没有证明他能不被张飞拿下
[color=Red]综合来说许褚实力应该逊于关张赵,和典韦并列,实力不逊但在总成绩上略差过吕布、马超![/color]
许褚实力肯定逊于吕关张赵马黄颜文,和典韦张颌徐晃高览并列
2009-2-13 02:00
emony007
回复 #187 梦霸 的帖子
[size=3]派人助战有三种可能:
1、不耐烦想速胜;(六将打跑吕布;吕布助战张辽、臧霸;刘备助战张飞胜于禁)
2、即将获胜抢功劳:(如虎牢关的刘备)
3、己方不利帮忙。(跨江击刘表中陈生助战张虎)[/size]
[size=3][/size]
[size=3]怎么你就选一种可能?[/size]
2009-2-13 03:04
梦霸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09-2-13 02:00 发表
派人助战有三种可能:
1、不耐烦想速胜;(六将打跑吕布;吕布助战张辽、臧霸;刘备助战张飞胜于禁)
2、即将获胜抢功劳:(如虎牢关的刘备)
3、己方不利帮忙。(跨江击刘表中陈生助战张虎)
怎么你就选 ... [/quote]
你又凭什么把六将打跑吕布;吕布助战张辽、臧霸放到第一种里?至于刘备助战张飞胜于禁本来就混战中的事,和阵前单挑完全不同
2009-2-13 09:49
emony007
回复 #189 梦霸 的帖子
[size=3]你又凭什么把六将打跑吕布;吕布助战张辽、臧霸放到第一种里?至于刘备助战张飞胜于禁本来就混战中的事,和阵前单挑完全不同
————————————————————————————————————————————
1、六将打跑吕布分3个阶段,开始是许褚20回合平吕布(书中说不分胜负就不要乱想象谁占上风);
然后典韦助战,这时曹操说了一句[color=red]“吕布非一人可胜”[/color],看仔细了,不是[color=red]“吕布非一人可敌”[/color],前一句是意思是吕布不是一个人可以拿下来的,后一句是吕布不是一个人挡得住的,其中意义的区别你应该看得出!
典韦上阵很短时间,其他4将马上就冲上来了,以典韦、许褚的合力,不可能在那么短时间落了下风(否则那4个冲上去也就是个平手);从前后文结构来看,曹操就是为了速胜!实际上吕布也是速败![/size]
[size=3]2、臧霸与乐进打平手,夏侯惇与张辽各自助战,时间较短,吕布冲上去相当大可能是想速胜,实际上也就是这样![/size]
[size=3]3、张飞和于禁书中明文是单挑。[/size]
2009-2-13 11:34
stevenyhs
我看了来阐述下个人观点
"操扬鞭大呼曰:"孟德单骑至此,请马超出来答话。"超乘马挺枪而出。操曰:"汝欺我营寨不成,今一夜天已筑就,汝何不早降!"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超疑是许褚,乃扬鞭问曰:"闻汝军中有虎侯,安在哉?"许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谯郡许褚也!"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不敢动,乃勒马回。操亦引许褚回寨。两军观之,无不骇然。操谓诸将曰:"贼亦知仲康乃虎侯也!"自此军中皆称褚为虎侯,许褚曰:"某来日必擒马超。"操曰:"马超英勇,不可轻敌。"褚曰:"某誓与死战!"即使人下战书,说虎侯单搦马超来日决战。超接书大怒曰:"何敢如此相欺耶!"即批次日誓杀虎痴。
次日,两军出营布成阵势。超分庞德为左翼,马岱为右翼,韩遂押中军。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门旗下回顾众将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
原文中 "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超疑是许褚,乃扬鞭问曰:"闻汝军中有虎侯,安在哉?"许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谯郡许褚也!"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不敢动,乃勒马回" 并无马超惧怕许褚描写,只是忌惮许褚武勇,估计生擒曹操不能,而许褚自以为马超惧怕他,于是先下战书单搦马超,才有马超接书大怒,而曹操以马超不减吕布之勇之言是为提醒许褚不可轻敌,上文有铺垫.间接还有激将的含义
此战个人认为许马二人平手,至于后来许褚兴起裸衣相斗以及马超战后评论"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我更多的倾向于惺惺相惜那种感觉:Th
2009-2-13 12:34
梦霸
回复 #190 emony007 的帖子
1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并非曹操派遣的,是主动助战的,所以完全有可能是他们看许储单挑不利因此上前助战,而曹操派典韦助战比他们四人主动助战略早,典韦当然比他们先到一会,所以不能否定许储占下风的事实
2张辽战夏侯惇处于劣势也并非不可能,从演义来看,张辽武力比于禁强不了多少
3刘备张飞只带一千人马杀入曹操寨边,曹操有二十余万大军,这种情况能叫正常情况下的单挑?
2009-2-13 12:39
CT2046
[quote]原帖emony007
1、六将打跑吕布分3个阶段,开始是许褚20回合平吕布(书中说不分胜负就不要乱想象谁占上风);
然后典韦助战,这时曹操说了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看仔细了,不是“吕布非一人可敌”,前一句是意思是吕布不是一个人可以拿下来的,后一句是吕布不是一个人挡得住的,其中意义的区别你应该看得出!
典韦上阵很短时间,其他4将马上就冲上来了,以典韦、许褚的合力,不可能在那么短时间落了下风(否则那4个冲上去也就是个平手);从前后文结构来看,曹操就是为了速胜!实际上吕布也是速败!
2、臧霸与乐进打平手,夏侯惇与张辽各自助战,时间较短,吕布冲上去相当大可能是想速胜,实际上也就是这样!
3、张飞和于禁书中明文是单挑。
完全正解~支持下先.
[[i] 本帖最后由 CT2046 于 2009-2-13 12:41 编辑 [/i]]
2009-2-13 12:42
CT2046
[quote]原帖由 [i]stevenyhs[/i] 于 2009-2-13 11:34 发表
我看了来阐述下个人观点
"操扬鞭大呼曰:"孟德单骑至此,请马超出来答话。"超乘马挺枪而出。操曰:"汝欺我营寨不成,今一夜天已筑就,汝何不早降!"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 ... [/quote]
正解~支持.
2009-2-14 09:25
醉眼轻凝望
大家不要和那个叫什么梦霸的再说什么,无意义.相信大家都是明眼人,他的所谓论证和用意还不清楚,为了贬许而贬许而已.这里大多数朋友在评论武力高低的时候,都能有一些客观,这位梦霸倒好,只要提到老许,就什么远远不如这个那个,要不然就是对方放水了,对方状态不好,老许超水平发挥了,不然就是被秒.对于这样的选手,大家说多了还有意思吗,呵呵...:titter::titter::titter:
2009-2-14 16:27
梦霸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2-14 09:25 发表
大家不要和那个叫什么梦霸的再说什么,无意义.相信大家都是明眼人,他的所谓论证和用意还不清楚,为了贬许而贬许而已.这里大多数朋友在评论武力高低的时候,都能有一些客观,这位梦霸倒好,只要提到老许,就什么远 ... [/quote]
我只是说许储不如五虎吕布颜良文丑而已,可没说许储肯定不如其他人,许储肯定比庞德于禁张辽强:qcool+
2009-2-14 16:31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醉眼轻凝望[/i] 于 2009-2-14 09:25 发表
大家不要和那个叫什么梦霸的再说什么,无意义.相信大家都是明眼人,他的所谓论证和用意还不清楚,为了贬许而贬许而已.这里大多数朋友在评论武力高低的时候,都能有一些客观,这位梦霸倒好,只要提到老许,就什么远 ... [/quote]
这话完全也可以适用你自己。
其实!号打得再多有什么用呢?
性格固然决定命运,理解力也决定了品味。
2009-2-14 16:50
梦霸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9-2-14 16:31 发表
这话完全也可以适用你自己。
其实!号打得再多有什么用呢?
[/quote]
狼兄言之有理,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titter:
2009-2-16 09:47
醉眼轻凝望
[quote]原帖由 [i]孤狼在途[/i] 于 2009-2-14 16:31 发表
这话完全也可以适用你自己。
其实!号打得再多有什么用呢?
性格固然决定命运,理解力也决定了品味。 [/quote]
这话同样适合于阁下.理解力决定了品位,某些人说别人就振振有辞,也不审视自己...
2010-3-16 16:29
chong0129
感觉当时情形大约是这样的:许褚双手执刀猛砍马超未中,因为双手拿着刀砍了个空,露出心窝来了,马超就去刺,许褚一闪,枪正好从胳膊底下穿过,这个时候只能挟住枪了,因为自己一刀未中,再把刀抬起来去砍或是挡怎么也不如马超抽枪再出枪快。挟住后又觉得不太保险,如果让他把枪再收回去就有些危险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枪使劲挟住,光挟着还不行,得腾出只手来把枪攥着才更保险,一手攥着枪一手拿刀可能被拖下马了,所以干脆把刀扔地上两手夺枪了。
2010-3-22 10:43
恶魔巫师
许褚力气或者大一些,技巧方面应该马超强。从用的武器可以看出。
卸甲造成防御降低可以不管,反正他也没被马超打到,不然那个级别的扎一下起码重伤。
额。我算挺马派吧。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