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7-9 11:52
湘江子龙
相见时难别亦难
[size=3]2006年5月7日,齐达内低着头匆匆离去,作别皇马,作别伯纳乌.他甚至没有参加赛后的发布会.即便为了这一天,伯纳乌焕然一新,球迷将球场染成了白色.即便这一场他以一个头球又一次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便是齐达内,岩石般的齐达内.从来不会象亨利一样以疯狂的冲刺点燃全场的热情,所以他永远也做不出赛后亲吻海布里草皮的煽情之举.在足球这个让人热血沸腾,让人疯狂的运动里,你从来不会看到一个疯狂的齐达内,即或当年两粒惊世骇俗的头球葬送巴西的时候,那一记凌空扫射醉倒皇马的时候,他不也不过是轻快的奔跑庆祝,淡淡的微笑.
所以其实初出道的齐达内,不显山不露水.96年波尔图3:2教训AC米兰,米兰人看上的却是杜加里;96欧洲杯法国队推出中场双星,风头更劲的却是德约卡夫.齐达内不声不响地来到了尤文图斯.
所有的人都怀疑他会不会糟蹋了普拉蒂尼在尤文创下的威名,因为他踢不出普拉蒂尼那种华丽的组织,浪漫的传切,在今天无数的媒体把普拉蒂尼接班人的高帽不停地给他安在头上的时候,我一直要说,其实齐祖完全不象他,97年冠军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他表演,那一场他们输了,但是齐达内给我印象极深,那一种盘球技术让人过目难忘.
该怎么样形容他的盘带呢?小罗的盘带可称华丽,大罗的盘带可谓锋锐,而优雅由克鲁伊夫传给了终老海布里的博格坎普,至于马拉多纳那种,上帝已经把它收回去了.齐祖和他们不同,马塞回旋,他弯着腰勾着腿,有点蹒跚;标志性脚外侧横拨他低着头扭着腰,有点趔趄.挑球过人,他带一点醉意;穿裆,哦,对不起,好象很少看见.但是皮球好象就沾在他的脚下,无数的后卫在他面前晕头转向.十年后,所有的媒体对此都冠之以舞步的称呼,但那更有一种捧场的意思,中国人一句古老的形容可能更加恰当,大巧不工,大智若愚.
这倒是和齐祖沉静内敛的性格十分匹配,事实上,球永远都如其人,大罗疏懒小罗狂,马拉多纳最嚣张,哪一个不对?
齐达内其实一直是这么踢着,媒体形容他是舞步,他是大师的时候,他不曾得意,骄傲;媒体骂他老迈,嫌他拖累的时候,他也不曾愤怒,反驳.他有着的,是顶上头发日渐稀少但眼神却日渐深邃的沧桑,是面如岩石心如烈火的坚定.
可惜全世界的媒体和球迷都错估了他,在他声言本届世界杯后就将退役之后,世界上一片哀呼,但其实在准备着手绢和泪水的同时,大家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于是对韩国获两黄的时候,解说员建议电视给他特写,以为那就该是他足球史上最后的演出了,人们错误的理解了他最后一分钟被换下时的愤怒,以为是冲着多梅内克去的,一点不知道那其实是齐祖心中的战意难以平息!
当对多哥的时候,人们找不到齐祖的身影,那一种哀怜大师迟暮的心态似乎就此无地宣泄,但是人们似乎忘了,四年前在韩国,重新披挂的齐祖曾经那样搏命,虽然他无力回天,但他心中的火焰也曾点燃全队.
于是对西班牙的时候,对巴西的时候,在劳尔说要送他走的时候,在大罗所要送他走的时候,他回来了,他站起来了,他走不了了!
所有人都说大师复活了,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死,大师永远也不会死.
他在诠释着大师的定义的同时,也诠释着男人的定义,所有的风雨就这样一肩挑起,面不改色,不必多言,只有那坚定的眼神,和心中不灭的火焰.
2006年7月10日,柏林.
这一夜过去后,齐达内就要匆匆地走了,其实我相信,无论胜负,他依然会走得那么从容,一定还是如5月7日那样匆匆地离开伯纳乌.
这便是齐达内,岩石般的齐达内.
我不记得,足球史上,有没有过这样一种告别.
巴斯腾因伤饮恨离别的时候,你我曾热泪盈眶.
马拉多纳因药而被逐的时候,你我曾如遭雷霆.
巴蒂斯图塔因失败而掩面而去的时候,你我曾泪如雨下.
而7月10日,齐达内将在最高潮的乐曲声中嘎然而止,你我会如何?
相见时难别亦难.......
在中国古诗史上,有一位大师,有着那样相同的古朴甚至如拙的笔触,但是他以心中如火的热情,眼底无比深邃的境界记录下了当时的世事沧桑,赢得千古赞颂不绝,他便是诗圣杜甫.
而在足球场上我们已经有了球王,有了足球皇帝,我希望10日之后,我们可以把齐达内,岩石般的齐达内,叫做球圣.[/size]
[[i] 本帖最后由 湘江子龙 于 2006-7-9 11:53 编辑 [/i]]